《教育的真諦》讀後感
《教育的真諦》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真諦》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本著“撐一支閱讀的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的意境品讀了《教育的真諦》。
作為一個一線教師,在教育崗位上踐行陶先生和新課程改革提倡的“真教育”,已刻不容緩。
從前的“舍書本外無教育”的教育方式與教學方法是造成許許多多“書呆子”的根本原因。陶行知認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其字裡行間無不滲透出教育教學中“真實”的重要意義。在實踐中,我想起我們曾經做過的一道數學應用題,說“給一個蓄水池充滿水要5個小時,將充滿的水排淨要3個小時,問如果同時開蓄水管和排水管要幾個小時才能充滿水”。這樣的應用題放到生活中看時不免顯得有些荒唐,實際中將所學的知識這樣運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可以想象,當孩子們解這樣的題目時,能夠激起他們多少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呢?甚至會成為教育孩子節約水能源的反面教材,如今全球緊缺的水能源就是這麼用來浪費的嗎?如果給孩子們舉一些實際生活中真實的例子而非為了解題而編造的案例,效果就會好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諦。陶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這給後人很大的啟示。
我們班的浩浩,胖胖的很可愛,可是他的調皮、好動、上課搗亂班上有名。上課不僅自己愛玩愛說,還影響周圍的同學。我對他的行為感到頭痛,甚至連脾氣都變得急躁起來。有一次無意間看到魏書生老師說的一段話:“師生之間就像高山與高山一樣,你向對方心靈的大山呼喚:我尊重你,那麼對方心靈高山的迴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對方的迴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對方的迴音也不會是:我愛你。” 這給了我些啟示,我試著改變自己對他的態度,並常在課間與他聊天,聊天時有意無意地滲透我的`想法,例如怎樣做更加正確,怎樣老師同學會更喜歡他……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發覺得他的表現其實只是幼稚了點,漸漸地,他的課堂習慣慢慢有了改變,上課搗亂也少了,坐姿挺拔了,甚至積極回答上課提出的問題。我趁機激勵他,表揚他,他會摸摸圓滾滾的腦袋說:“老師,其實我挺聰明的,就是有時候上課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我以後會更加認真的。”聽了他的話,我感覺我的付出有回報。 透過這些事,讓我覺得,作為教師,要像陶先生那樣,熱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要以欣賞的目光去對待學生,並能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我想,今天的素質教育,應是充滿感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