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昆蟲記讀書心得感悟

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昆蟲記讀書心得感悟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所接觸的人和事而備受啟迪,這個時候,寫篇關於自己感悟的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你知道要怎麼寫感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昆蟲記讀書心得感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今年暑假,我看了很多書,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國作家法布林寫的《昆蟲記》,他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觀察各種昆蟲,書中記錄的各種有趣的昆蟲,讓我著迷,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對於昆蟲的瞭解,還有我成長的感受。

  《昆蟲記》記錄了33種昆蟲,其中就有今年暑假,我也曾經抓到過的昆蟲——蟬。在書中,法布林寫道,為了“唱歌”,蟬犧牲了很多,由於蟬是靠腹部的發聲器唱歌的,所以只能把器官放到最小的地方;在我手中,只要我輕輕撫摸蟬的腹部,蟬就又會大聲歌唱,然而不幸的是,沒有人喜歡蟬的歌聲,聽了總是讓人覺得很煩燥。法布林的描寫,讓我對這些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我也非常奇怪,法布林是如何瞭解這些昆蟲不為人知的秘密的呢?

  在《優雅而兇殘的殺手》這篇故事中,法布林給我們講了螳螂有一個前腿伸向半空像人在“祈禱”的動作,這其實是螳螂在等待自己的獵物送上門來,只要有一隻蝗蟲無意間路過,螳螂就會立刻展開一副準備戰鬥的樣子,而蝗蟲因為受到驚嚇,會忘記自己是昆蟲中的短跑健將,最終被螳螂的兩把“鋸刀”捕殺。我想,螳螂在捕殺蝗蟲的時候,法布林一定就在邊上,屏住呼吸,一動不動,也許一呆就是半天,也許花很多天,才看到這一幕,否則,怎麼可能寫出如此生動的場景呢?

  法布林用生動語言描寫的各種昆蟲讓我著迷,但讓我收穫最大的還是法布林的執著與好奇,在做確定蜜蜂有著獨特的回家能力的實驗時,法布林把三十隻蜜蜂放到陌生的地方,看它們能不能飛回來,為了確保飛回來的是不是放出去的蜜蜂,他在蜜蜂的背上畫一個白色的標記,在畫標記的時候,法布林經常會被蜜蜂蟄到,但他早已忘記了疼痛,沉迷於昆蟲的世界,他的執著精神讓我敬佩,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需要這種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執著精神。記得以前,我搭“樂高”玩具的.時候,因為有個零件怎麼也裝不上,而大發脾氣,輕易放棄了,結果到現在,這個玩具還是沒有搭起來。而在我學游泳的時候,雖然我會經常喝到水,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堅持下來了,最終,我學會了游泳,而且,還能遊很遠。從6歲開始,法布林對昆蟲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什麼蜜蜂會採蜜?蜘蛛會織網?正是這樣的好奇心,讓法布林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對昆蟲的觀察。暑假裡,我的作業並不多,但有的題目有些難,我就停止了思考,把題目擱在了一邊,其實,這些題目的答案,都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只有保持一顆不斷探索尋找答案的好奇心,才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不斷進取。

  合上《昆蟲記》,閉上眼睛,我的眼前會出現很多書中描寫的昆蟲,它們是這麼真真切切地存在我的腦海中,同時,我的眼前也會出現法布林的身影,他或是蹲著一動不動地觀察螞蟻,或是為了尋找螢火蟲整夜行走,正是他的執著與好奇,才給我們帶來這本非常有趣的《昆蟲記》,讓我還想再看一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