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讀後感1500字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讀後感15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讀後感1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很早就已經把它擺到我的書架上了,也很早就把它讀完了。但書的內容相當深奧,讀一遍是不足以理解其內涵,這才又讀了一遍。就幾個問題隨便侃幾句。
易先生在講孔子學而優則仕的時候(P17),引用了論語中的一句: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然後解釋為: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大獲成功。印象中我學古漢語時,這個“期(ji1)”當“滿”講,也就是說“期月”是滿一個月的意思。換個角度思考,“期年”是什麼意思,是滿一年,還是十二年?顯然是易教授錯了。
《論語·里仁》裡有這樣一句話: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句讀起來是有點問題,聯絡上句感覺應該是“不以其道去之”為好(P18)。易教授也不管這些許問題,就自顧的揣測起來了。我翻過朱熹的《四書集註》是這樣解釋的,謂不當得而得之。我仍然不解,富貴可以得,難道貧賤也要得?惑矣。
在君子固窮這篇裡看到一句話,說得太實在了: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P19)。意思是說君子對自己不懂的事情是應該保持沉默的,不能信口開河。幾千年前的孔子就已經有如此思想怎能不讓人敬佩,這是實事求是的根源。知之為知之,不知可以google知,為什麼要忽悠?想想你身邊,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其實他不知道,純粹在那瞎咧咧;當時你也可能上當,但終有一天會明白這才是“小人”的`嘴臉。
愚不可及只是一俗語,絕不是成語,可見教授也不過如此(P20)。原意是指衛國大夫甯武子在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時候我們(指孔子)比不上,到後來意思就變味了,有趣。
易教授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句話中的貧與寡錯位了,並做出瞭解釋(P24)。我認為寡指少,指的是財產少而不是人口稀少,才會擔心分配不均衡;貧當然是貧窮了,貧窮才會滋生盜匪,比如索馬利亞海盜,才會擔心政局不穩定。據此看兩字並未錯位,只是解釋的方法不同而已。
講儒墨之爭時提到了墨子與巫馬子(孔子的疑似弟子)的兩場辯論(P52、70),整個的思辯相當精彩。乃至本書的作者也沿用了這一方式,所以這本書很深奧、很難讀。往往是字讀完了,但思維沒跟上。我推崇老莊,所以對他們的著作多少了解一些,而對《墨子》卻從未讀過。有機會真該讀一下,看看巫馬子到底還說了些什麼,讓墨子駁得體無完膚。
講到墨子的邏輯時(P72),易教授用人文的方法推翻了墨子“兼則愛,別則恨”的論斷,這種方法讓我理解起來稍有困難。我想到了一個數學邏輯的方法,就是充分與必要條件。在《兼愛下》裡墨子論證了“恨則別,愛則兼”,是相當有道理,但如此便說反之亦然就有問題了。恨(愛)是別(兼)的充分而非必要,所以倒推是不成立的!也就說“別則恨,兼則愛”這個命題不成立。
曾子曰: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P79)。“出爾反爾”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這來的。原意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而今這個成語多比喻反覆無常,言行前後矛盾。意思是說出口的是你,不算數的也是你,總之意思變味了。又學了一個詞兒。
五服這玩意,中國人都知道,又未必都清楚;其實它是一種禮,一種喪葬制度(P208)。這些東西我們至今仍能看到,比如葬禮上的黑箍兒與白箍兒。這實際上就是要“別內外,定親疏”,不僅如此還要“分長幼,等貴賤”。看了這些之後,才理解了古代官員的丁憂等等。
宗法制規定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父家長的血統、爵位和財產,故嫡長子就是君之子,簡稱“君子”。而旁支庶出的次子、庶子就是小宗之人,簡稱“小人”。所以這兩個詞的本義也就是身份意義和等級意義,即君子是貴族,小人是平民。而後逐漸演變成道德意義,也就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P240)。
商容三問老子(P255),我倒是第一次聽說。問經過故鄉要下車,是不能忘本;問經過大樹要趨行,是應該敬老;問舌在齒盡,是講剛亡弱存。明此三問,天下事盡矣。通觀《老子》一書都是在講柔能克剛,弱能勝強。說白一點就是要裝——裝孫子,於是韜光養晦四個字很有深意。
看到這句“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我想到另外一句: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慢隨天外雲捲雲舒。這些就是我讀本書的一些感想,總之諸子的思想很豐富,需要我們慢慢體會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