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幸福讀後感

恰到好處幸福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恰到好處幸福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恰到好處幸福讀後感1

  幸福,應該是所有人嚮往的目標。無論從事什麼職業、處於什麼地位,誰能說自己不在乎幸福。但是,何謂之幸福?畢淑敏在這本書裡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也許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也許是依舊噓寒問暖的問候,又或許是患難中的一個扶持。只要心態是好的,什麼都可以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個抽象的詞彙,好像無影無形,不可捉摸,其實不然。比如說空氣,我們天天置身其中卻瞧不見,摸不著。但是花開的時候可以聞到漫天花香,雨後初晴可以看到一抹彩虹,這些不都是空氣存在的印證麼。幸福也是一樣。幸福就是孩子得到心愛的玩具,母親看著孩子熟睡的臉龐,丈夫回家聞到一桌的飯香。

  幸福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它不張揚,喜歡悄悄來到你身邊。尤記得高中時候,整天一睜眼就在做題背書,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倒在學海之中。某個寒假補課期間,我們班主任叫來了幾個他以前教過的優秀學生來教室,給我們講解學習經驗,順便分享了他們的大學生活。聽了前輩們對大學的描述,感覺那肯定就是人生最美最幸福的,瞬間又點燃了大家學習激情。進入大學後,卻發現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美好。雖然少了些學習上的壓力,卻多了很多生活上的迷茫,反倒懷念起一大群人懷揣夢想一往無前的高中時光。而對於現在工作的我來說,再回首大學時光又覺得彌足珍貴。所以畢淑敏在書中寫到“人們總是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

  幸福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它太簡單,反而讓人不容易找著。畢淑敏說:“這個世界並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發現幸福的眼睛”。平靜的生活會磨平當初銳利的目光,讓人身處幸福卻不自知。因此我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這是春天啦,心裡就會泛起茸茸綠意;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請盡情享受這幸福時光吧,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

  費爾巴哈說過:“你的第一責任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是別人幸福,因為,幸福的人願意在自己周圍只看到幸福的人。”因此,幸福雖然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並不是一件小事,它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使命。如何才能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畢淑敏在幸福講堂裡這樣說:“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但凡福禍相依,苦樂摻半,只要從容處世,看淡得失,積極努力地發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覺就會接踵而來!”。

恰到好處幸福讀後感2

  幸福,這兩個字引出了我無數的聯想。幸福要怎樣才能被稱之為幸福,幸福又是什麼?畢淑敏則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回答了我們的這個問題。幸福人人都需要,但是也要恰到好處。我們在生活中,並不缺少幸福。而有時幸福卻過了頭。

  這本《恰到好處的幸福》,則是畢淑敏告訴我們的一個真理。他曾說過:“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而我覺得幸福要恰到好處才是真的幸福。書中也有寫過:“酒精的濃度不能太高,過了那個最佳值,結果就適得其反。幸福也一樣,切不要貪得無厭。”

  恰到好處的幸福,只要用心,在平常仍能看到,就像平常的事。深深地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這裡面,不就已經有幸福了嗎!我們要學會真誠地面對自己,不然如何去接受那幸福。

  有人問過,幸福有幾種顏色?畢淑敏說有無數種,數不清。也有人說僅僅只有七種。但我相比起來更喜前一種說法。不同的人在面對幸福的同時,覺得幸福的顏色也不一定會相同。世界上有那麼多人,不可能感覺到幸福僅僅只有七種顏色。

  有些人根本就誤解了“恰到好處”這四個字的含義。因為某種機緣看到了好房子,就設想以後能在這屋結婚生子。看到了豪車,就設想能開豪車,知道壽星活到90歲,就發誓自已一定要活到100歲......這根本就是不合理的期望。目光太高,就違背了“恰到好處”這一原則。

  我們並不需要有太高的目標,我們只需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它做成功了。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麼?只不過需要我們適度。

  幸福,在我眼中,只是平平淡淡地過好自己想要的卻也並不過分的生活。只需要自己不要太貪得無厭。

  走過恰到好處這一條不尋常的長廊,你就已經走到幸福的門前。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就可以得到你自己夢寐以求的幸福。讀了畢淑敏的這本《恰到好處的幸福》,使我對幸福的看法也有所改變,不像以前那樣苛求。

恰到好處幸福讀後感3

  畢淑敏認為,謊言是一顆三葉草:當三片葉子長滿的時候,人是可以說謊的。

  第一片葉子是善良。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謊言。畢淑敏當過醫生。身患絕症的病人問她:我能治好嗎?畢總是毫不猶豫回答:能治好!她甚至覺得這不是謊言,因為能治好是醫生和病人共同的希望。當事情沒有糟到一塌糊塗的時候,善良的謊言是支撐我們前進的動力。

  一些有上進心的後進生或他們的家長也會問我:老師,我這樣還有救嗎?我也會說,當然有!任何時候都不遲。有句話說,種一棵樹的最佳時間,除了十年前,還有此時此刻。其實這也不是謊言,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至於是否真的有救,除了老師給的些許建議和家校督促,主要還是看學生自己的智力和決心。)

  第二片葉子是維護對方的面子。比如對於沒有必要的不感興趣的約會,用一個詼諧的玩笑或溫婉的藉口推託過去,既維護了對方的面子,又遂了自己的心意,豈不兩全。

  學生也是要面子的,如果老師經常不給學生面子,學生也就不會照顧老師的面子了。因此對於學生不好的表現,我們也經常可以用玩笑和幽默諷刺批評之,既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又維護了他們的面子。(當然如果該生死不悔改,跟你撕破臉皮,你還是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滅他威風,給他一記刻骨銘心的教訓,同時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謊言三葉草的第三片葉子是維護自尊(保護自己的面子)。我們常常會做錯事,很多錯並沒什麼了不起,改過來了就是。但如果因為錯誤在眾人面前傷了自尊,就由外傷變成了內傷,不是一時半會兒治得好的。我們可以在深夜自我檢討,但沒必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當次品展覽。當年,一個聰敏的小男孩(列寧還是高爾基?)打碎了姑姑家的花瓶沒有承認,也是怕自己太丟面子了。既然革命導師都有這樣的顧慮,我們自然也可原諒自己。

  老師也會有犯錯的時候,這時我們同樣可以用幽默來帶過;當我們自己都不確定自己是否正確的時候,可先自信正確,後期再糾正,其實是維護了自尊,也為做更好的自己爭取時間。這種為了維護自尊的說謊,說到底是維護我們在學生心裡樹立的威信,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

  這就是教師的謊言三葉草:出於對學生的善意,維護學生的面子,維護自己的尊嚴。出發點還是一切為了學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