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世界讀後感

袁隆平的世界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袁隆平的世界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從小是在田間地頭長大的,對農業科技工作者有著天然的敬仰,對心繫糧食的袁隆平老人也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走進“袁隆平的世界”,一個黝黑而精瘦的身影從地裡探出頭來,露出“剛果布式的笑容”,那樣樸實、親切,就像身邊的農民一樣普通、真實。這裡有他曾經的“運動員夢”,有他失之交臂的`“飛行員夢”,有他40℃高溫下稻田裡埋頭的專注,有他青年時代刻骨銘心的初戀,有飢餓的小提琴,有經歷一次次挫折的鍥而不捨,有團隊探索的艱辛喜悅,更有瀰漫在地壟田間的陣陣稻花香!

  這是一張陪伴我長大的面孔,他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成功“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在他60餘年的探索中,質疑、失敗、挫折,如家常便飯;誤解、反對、詆譭,曾如影隨形。但他追求真理、敢於挑戰、勇對挫折,在他身上能看到難能可貴的堅持,而且是一輩子的堅持。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時,他沒有停下;獲得共和國勳章時,他也沒有停下;90歲高齡仍然在田埂穿梭,在他住院前最後的工作時刻,仍舊與大地和作物緊密相依,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在奮力燃燒自己,燭照後學。反觀我們身邊的一些年輕人,正是因為缺乏了這種追求真理的勁頭、鍥而不捨的堅持,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一遇到挫折就放棄,最終錯過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袁隆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不管你來自哪裡,都應該向袁老那樣,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自己的信仰,腳踏實地、攻堅克難。我,作為新時代光榮的人民教師,作為立德樹人的一線實踐者,應向袁老那樣擁有自己的教育夢,“為學生指引方向”,做一個“不安分”的教師,將獨立思考、敢於質疑、不迷信權威的精神傳遞給學生。

  袁隆平的世界很簡單,找到一顆神奇的種子,實現心中的“禾下乘涼夢”;但世界的袁隆平一點都不簡單,他一生追求用水稻養活更多的人,希望有一天“雜交水稻能夠覆蓋世界”。而今,他累了,要休息了,但他的精神將激勵後人完成這些夢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