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精選8篇)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精選8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1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這本書是弟弟強烈推薦的,買了較久,書的印刷和裝幀都很好,拿在手裡沉甸甸的,但書名給人一種距離感,對於我們來講,中國文化深層結構這種問題好像深不可及,實難理解,我們也總是以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作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很少自己主動深刻地進行反思,直到今年跟弟弟閒聊中再次提起才開始潛心閱讀,由於自己才疏學淺,在讀完本書後,深感自己的無知和淺薄,不能透徹的理解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和思想,所以說一下看這本書的一些感受。
這本書首先從人們口腔期的個人單薄感和渾然不顧及陌生人的身體動作與情緒反應這幾個問題所開篇,並且由此舉了很多在國人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讀完這本書讓人莫名的產生一種逃離感,並且這種感受越來越強烈,我想是因為作者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深層次的問題發掘出來後,讓我們認清了中國文化深層的劣根性,當自己的醜陋被自己看清後,自己都會討厭自己,讓我們覺得是時候改變了,但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或者說反思的不夠深刻,中國人對“人”的定義是放在“二人”的關係中去定義的,而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所以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因為想要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去看下別人便知道了,別人永遠是評價自我的標準,所以便無法深入的進行自我的反思。
更好的認識自己。“人者,仁也”,“人”既“二人”,作者以此來總結中國人對人的定義,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係中,才可以對任何一方下定義,這就註定了中國人“個人”狀態的不發達,而書中講的很多問題都與這種不發達有關,中國曆來以和為貴,由和氣生財等熟語中我們就很容易看出,有時我們會為別人犧牲個人,就是為顯示一種友好,以達到人際中的和諧。在這種“和”文化的薰陶下,也使得人失去了個性,有時甚至到達委曲求全的地步,不敢表達個人的喜怒哀樂,它造就了一種將自己貶低才能獲得社會稱許的傾向。追求自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看別人在做什麼,然後決定自己要去幹什麼,我們永遠想著像其他人一樣活著,缺少對自己的認識,他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我在這個文化深層次下的真實狀態,讓我不斷地反思,我離“自我”的距離還有多遠。
雖然作者整本書都在講每個現象背後的深層結構,一一剖析後,使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案,但作者一針見血的描述讓人歎服,那種深深的逃離感讓人印象深刻,就像一個醫生一樣對病人的病理進行了分析診斷,引發我們思考我們該如何去做。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2
南老有一次應邀給全國金融界的行家裡手,包括全國銀監會主席講課。
南老說,近百年來,非常奇怪,一些外國文化變成中國文化。如“哲學”,最初,我們中國叫“慧學”,日本人翻譯成“哲學”,後來我們也改用“哲學”了,一直用到現在。再比如說“經濟”兩字,原意是“經綸濟世”,是指大政治家、大文化家。古人名句“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雙司馬是指司馬遷和司馬相如,都是史學、文學第一的人。“經濟”是中國“經綸濟世”之才,赤手空拳打下蜀的天下,是諸葛亮,所以叫“經濟南陽一臥龍”。
南老接著說,從魏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經濟”一直是“經綸濟世”這個意思。而日本人把管理財經問題的叫經濟,隨後還影響到中國,而現在我們一提到“經濟”就想到管鈔票、要錢的事,被人家“同化”了。南老還特別指出,中國現在的“經濟學”都是從西方國家學來的,而對中國歷史上自己的經濟學沒去學習和研究,多奇怪啊!
最後,南老當眾列舉了中國自己的經濟學。司馬遷《史記》中的《貨殖列傳》,班固《漢書》中的《食貨志》都是很好的經濟學。歷史上的名人姜太公、呂不韋和孔子的學生子貢都是懂經濟的行家。滔滔說來,南老接著告誡大家:“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經濟財政,包括金融、銀行自己要研究自己的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人家牽著鼻子走。”所謂“洋為中用”。
我想,南老的這些話,要我們重視國學,學習研究和建立我們國家自己的“經濟學”,不要“楊柳萬千都向西”,要自珍自重,這才是真正繼承和發展中國文化。
不過,隨著不斷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的經濟得到蓬勃發展,並闖出自己的一條路——“中國模式”,我覺得這是否是我們自己的“經濟學”?這是有目共睹的。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3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縮影。我深刻的認識到,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論語》是以語錄的形式告訴我們後人,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標準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努力成為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其中“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善其德,或承之羞。”這兩句話富含深刻哲理,也是我最喜歡的句子,它們的意思分別是:人如果做事沒有恆心,就不能當巫醫;人不能長久地儲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恥辱。這兩句話說得真好啊!它告訴人們必須有恆心,這樣才能成就事業;也必須恆久保持德行,否則就可能遭受恥辱。這也讓我想起了和它意思相近的一句話,那就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同時,還讓我想到了我學騎腳踏車的經歷。記得那天是星期六,媽媽給我買來了一輛新腳踏車,我特別高興,就讓媽媽教我,結果連續兩天都沒學會,而且摔了很多次。我很難過,覺得自己太笨了,決定不學了。媽媽就不停的給我鼓勁、打氣,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媽媽說:“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廢,要像滴水穿石那樣。兒子,在哪兒跌倒,就要在哪兒爬起來!”聽了媽媽的話,我就暗暗下了決心,每天下午放學後都一個人偷偷的練習,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星期後我學會了騎腳踏車。當我和媽媽一人騎一輛腳踏車出門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這個孩子真厲害,這麼小就會自己騎腳踏車了。”媽媽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我也暗暗得意了很久。
透過這件事,我覺得人的思想觀念很重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能激勵我們青少年不斷進步。而學習聖賢人經典貴在力行,我願意把其中的道德標準落實在生活學習當中。
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為轉變社會風氣,構建和諧社會,學習先人的優秀品質,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我相信透過我們共同的努力拼搏,一定會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4
“人用象徵符號賦予世界以‘意義’和‘秩序’,從而擁有了一個世界。”這裡所說的象徵符號包括圖畫、宗教儀式、語言等,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語言符號。在人類出現以前,宇宙、地球就按其自身的規律存在著,但是這僅僅是一種物理存在,沒有任何意義。當人類出現以後,就透過語言賦予了它無限的意義。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進一步指出,世界萬物只有為我們所用才有意義,意義就是世界與人的實踐關係。語言作為人類與世界相聯絡的紐帶,透過語言人類開始思考自然宇宙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生存在的意義。同時透過語言人類還賦予世界以秩序,首先使自然世界秩序化,表現之一就是對自然萬物的命名,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河湖海、飛禽走獸。人們有了空間、時間秩序觀。其次是使人類世界秩序化,如孔子的“正名”思想,定倫常等。透過語言來制定和傳播道德、文化秩序,法律秩序等,使人類社會得以有序發展。
“歐洲語言人文主義有著深厚的哲學淵源”,當代西方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語言是存在的家,語言是人類認識理解世界的中介,反過來說人類所認識的世界是存在於語言中的。語言和世界(人所理解的世界)是同時出現的。
維柯所論證的原始人類透過詩性的語言用隱喻的方式來命名無生命的事物,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原始人類的認識活範圍還限於人自身和自身的感情。這種詩性的語言是當時特定的人的認識水平、活動範圍、觀察視野中形成的一種語言現象。
伽達默爾把語言看作一種世界觀,我同意這一觀點,洪堡特也有論述“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如漢語和英語,漢語重意不重形,而英語則更重形,所以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內斂,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外放。學習一門外語就是學習一種世界觀,如漢語中對“家”的重視,是幾千年來倫理思想的體現。漢語中關於“吃飯”的詞彙俗語之多,如“吃大鍋飯”、“鐵飯碗”等,正是中國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思想的體現。文字是固定了的語言符號,不同的文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世界觀,如當下90後們在網路上廣泛使用的所謂的“火星文”,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們追求絕對的自由、新潮、輕視傳統文化的世界觀。
語言包括書面語言、口語和文字,這些都不能是僵死的材料或文化遺產。語言只有在使用中才具有精神,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創造的語言、創造精神的過程。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我們在解讀這些古文字中,發現了中國古老的文明,先輩的智慧,瞭解了那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在這一過程中也必定融入了我們的世界觀、歷史觀。因此在解讀古老語言的同時也在使用語言、創造語言。
克羅齊從語言的生生不息的表現出發,不贊成語言的規範化。是的,語言不能規定性地用某種模型將其規範起來,每個人每天都在運用語言,同時也在創造語言,每個人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果把語言嚴格的規範起來,將是違背自然法則的,這會是語言的桎梏。就如民歌民謠在民間傳唱,同時也在民間不斷得到增補、完善和創生。當人們把民歌民謠收集整理編定成書時,也就把它定格了,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民謠的死亡。朱光潛說“歌謠是活在口頭上的,它的生命就在流動生展之中”。
洪堡特、克羅齊和浮士勒都認為語言是創造性的精神表現,我認為這種精神表現應是符合語言的自然規則和歷史發展規則的。如在漢語中,關於“馬”旁的形聲字在古代語言使用中數量相當多,運用也很廣。表明了馬在當時社會中作為主要的運輸動力的地位重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交通工具的`改進,馬的功能已經減弱,所以許多與馬有關的漢字已經“死亡”這是遵循語言的創造性的歷史發展精神的。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5
《南懷瑾漫談中國文化—金融·企業·國學》,是2021年休假時,在福建姐夫家偶然翻到的。這本書是南懷瑾先生2017年在太湖大學堂應邀就金融、企業、經濟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所做的三次重要講座內容的輯錄。對於文縐縐的文字,我是不太喜歡的,然而當翻開看才發現字裡行間不乏幽默、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有時候短短一句話,就讓我沉入思考。受益是良多的。
這本書,說實在我還剛開始看,思緒一直還停留在前面南懷瑾對自己的一個評價,他說“我講我一輩子,今年活到九十歲,再過一個月,大概不死就到九十一了,‘一無所長,一無是處’,是這麼一個人。”現場他也舉了孔子講的“鄉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意思是鄉巴佬,這個人規規矩矩,各方面都講他好。孔子就罵他,你啊,德之賊也——看起來很有道德,很有學問,實際沒有東西,虛的。
大家都知道南懷瑾先生是近年來享譽國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然而,他對自己的評價卻是“一無是處”。當時,我腦子裡突然閃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兩句話。在我看來,南懷瑾先生也許只是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愛文化,愛國學,專研文化國學,才成為文化大師,然而他的成就卻換來“一無是處”的自我評價,是值得大家去反思自己的。活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很多年輕人都浮浮躁躁,急於追求功名利祿,到頭來,可能每個人在表面上的區別就是工資不同、職位不同、地位不同,然後呢?是否會覺得其實相差不大,內心依然是空虛。我想說的是,我們每個人也許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放慢腳步,好好思考,在追求夢的同時,還應該把我們的“德”、“責任”收起來,學會去付出,好好對待父母、親人、朋友,讓生活更加和諧。也許等年老回過頭來想,不至於因為忙碌追求功名利祿,而丟了一些東西,而顯得失落。
書,我是沒看完的,體會也是片面的,一時之感。找個時間,把書再好好消化,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雖沒看完,但是覺得還是想讓大家知道,也去看看南懷瑾先生的這本書。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6
說實話,這本書更像一本字典,但很高興我有機會讀到它,由它帶我走進我所熟悉而又陌生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深邃,氣象氤氳,綿延悠久。”文章開頭就足以讓我體味到輕霧瀰漫,雲煙繚繞,密林深蹤,錚錚淙淙的悠長義蘊,不但是對中華文化,也是對文字的本身。中國的文字如同中華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錘打和磨練,從契刻甲骨文用來記事,到鑄器上的金文用來歌功頌德,再到後來,人們學會了用它描寫生活,表現平凡人的喜怒哀樂……人們常說百鍊成鋼,那麼千年會煉成什麼呢?那就是深深印在我們腦海裡,剪不斷理還亂的中華情結。所以會有“月是故鄉明”的詩句,所以會有《中華民謠》的歌曲。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渴望瞭解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過去發生的事情,而這片土地曾經,並將永遠屬於中國,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想這種感覺,是每個中國人共有的。所以當我在翻閱此書時,我不僅一次次對我們的祖先產生景仰,也為自己是從中華文化走過來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書中所述內容,大多為我們熟悉,比如四大發明、秦始皇陵等。但你可知朵積術和級數求和?你可知孫子定理和大衍求一術?為我們的古人驕傲吧!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撰寫了在現在看來也都艱澀難弄的數學文字。奇怪古人為何要解這麼複雜,卻又沒有多少實用意義的數學題。在敬佩他們智慧的同時,也看到了祖先不凡的創造力和包裹在其中的一種文化穿透力,我把這定義為隱文化。
中華文化,我們的根。其中的博大精深,是一個小小的我不能盡數的。
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祖國的統一的順利解決才有了根基。當連戰面對氣勢宏偉的世界第八大奇蹟時,當宋憷玉在黃帝陵前謁拜時,我想那一刻,所有國人的心都被緊緊的拽在了一起。XX年隔閡被壓縮了,縮短了時間,縮小了距離。“一箇中國”,連同相同的文化都被緊緊的包融在了一起。有了這樣的根基,祖國的統一最終解決有了可能。
雖然我們不是中華文明的締造者,但我們卻是文明的傳承者。
翻閱歷史,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很多東西已經消失,很多東西正在消逝。現在的人類生活在物質文明相對豐富的時代,整天感受著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的視覺衝擊。怎樣讓文明繼續持有,文明會因我們而失落嗎?一想到這個問題,就讓人膽戰心驚,因為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我們的確丟失過瑪雅、巴比倫、印加等可知、不可知的文明。見證它們曾經轟轟烈烈存在過的,是一處又一處被時間侵蝕了的巨型建築,是一個又一個遺散在世界各地、在現代人看來仍然充滿靈性的藝術品。
傳承歷史,我們的責任,傳承文明,也同樣是我們的責任。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的痕跡,但正是千千萬萬個沒有名字的人譜寫了中華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的歷史。既然歷史選擇了我們,我們就應將它繼續下去,做一個無愧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7
中國文化是聖人創造的,因此中國人崇拜聖人。所謂聖人,就是那些為中國文化做出過巨大貢獻、為中華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超凡入聖的品質和智慧。就是這些聖人,帶領著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歷史。因此所有屬於中國文化範疇的文化體系,都有聖人的影子。
《易經》是中國文化之魂,易經中有聖人的影子。比如說周文王。再往前推,還有伏羲氏這樣的聖人。這些聖人,我們中國人俗稱為祖師爺。在聖人的感召下,孔夫子書寫了《韋編三絕》的故事,從而也成為了聖人。在《韋編三絕》的面前,什麼“頭懸樑”、“錐刺股”,都不過是作秀;什麼“囊螢映雪”只能算是炒作了。
儒學文化是近兩千年以來中國文化的主流,儒學文化的祖師爺是孔夫子。過去的讀書人都要拜孔夫子。
中國的道教,歷史要晚於儒家文化,祖師爺是老子。當然,道家文化的歷史要早於道教,與儒家文化的歷史同樣早。
我們搞命理學的人,也有個祖師爺,公認的祖師爺是鬼谷子。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讀後感 篇8
語言是區別人和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作為社會性的人所特有的。語言是在人類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所以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無疑要融進當時人們社會生活所特有的文化、風俗和思維方式。同時還要受當時地理環境、生活方式、物質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無論哪一個民族的語言都與其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關。反過來,語言作為人類交際的最重要工具,還擔負著傳承文化和創造文化的重任。
隨著社會的發展,交流的需要,文字的出現成為必然,眾多古文明的文字都是以象形的形態出現的,漢字也是由象形發展而來,從今天發現的最早的漢字甲骨文到現在我們使用的簡體字,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表意文字,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漢語蘊含了厚重的中國文化,首先表意的漢字其本身就具有明顯的人文性,從象形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對生活中各事物的觀察能力及其活動所涉獵的範圍。指示、會意、形聲字更體現出古人豐富的想象、高度發達的思維以及對事物現象的分類等。如漢字中“示”部字之多,可以看出先輩對祭禮的重視,這是當時獨特的歷史文化風俗的見證。
漢字這種獨特的結構和中國特有的書寫工具毛筆,還造就了中國的書法藝術,或者說是書法文化。書法的背後是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文化心理和高遠空靈的意境美。不單書法,包括繪畫藝術,詩歌都追求這樣的境界。中國的詩歌對語言運用發揮到了極致,打破了現代的漢語語法規則,或者說從西方移植過來的語法體系不適合中國語言和中國文化的土壤。如漢語中的成語、典故是完全不講求語法中的構詞規則的,它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下形成的,透過邏輯分析是不能理解其本意的,不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就很難完整地理解成語、典故、俗語等。如“足下”、“染指”背後是一定的歷史事件,不瞭解這些故事,就不能理解這些詞語。西方的“不和的金蘋果”、“阿基琉斯的腳踵”背後是古希臘神話,單透過字面分析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中國的語言重神不重形,這與中國的表意文字,中國人的悟性思維、重語感不重邏輯分析是分不開的。在當代的國語教育中,西方的語法體系佔據了話語霸權,對語句進行解剖式的語法分析,使具有濃郁人文精神的語文傳統喪失了其生存的價值。在母語教育中應根據漢語的特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以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尤其是在詩歌教學中,朗讀感悟應重於語言分析。理性的分析會喪失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
各民族的語言不應該有優劣之分,不同的是它們背後的文化、思維方式等。我們不要把西方的語言語法套用在漢語中,這樣只會導致漢語的混亂及其活力的消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