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1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說能讀到什麼,有什麼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高考奠定的基礎,為了高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係,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說,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說,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於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聖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2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瞭解大概就僅限於神秘、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後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後,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於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說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並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於是我便知道了為什麼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讚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裡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說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麼現在,他可以說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為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3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世界的連線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時候讀的時候不懂,現在慢慢有一點感悟,記錄下來。
基因、文化本身的連線
從基因角度,人對自己的同類同胞,更容易有一種一體感。所以我們看到“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龍的傳人”這種富有中華神話色彩的詞語也能抓住人心。
共情的激發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發出人類共通的情感。小時候學的古詩往往一下子就浮現出來……在水邊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場聚會後會唏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睹物思人時想到“亭中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在這些時候我們都和古人對話了。
天地之間,這情非我獨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著他感同身受。
時間、空間的連線與想象
這種感覺往往是看一些藝術作品帶來的感受。比如《無問東西》把幾個跨越時間的故事透過人的關係串聯起來,你是我的延續。《尋夢幻遊記》“死亡並不是終點,遺忘才是”。一些油畫或是小說,比如聖殤,活著,描繪戰爭,一眼讓人感受到了痛苦,於是更珍惜如今的和平。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4
哲學與政治和教育的關聯
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政治和教育頗有淵源。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各家哲學的興起,也是與私人講學同時開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實不僅僅是哲學,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給他們各門知識,不過在另一方面,孔子給傳統制度和觀念的解釋,卻是他自己推匯出來的,如“仁”、“義”、“忠”、“恕”等觀點。而孔子的哲學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修養。而墨子卻不同,墨子更偏向於政治,他的墨家在戰國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頗為深遠。同時他也批駁了儒家的一些觀念,他主張的“兼愛”和“非攻”的哲學理念,是一種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對當時國家政治的一種理念。由此看來,哲學與政治、教育還是緊密關聯著的。而這種哲學可以更好地應用在我們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不恥下問”也敦促我們不要以向地位或學識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
哲學是富於實踐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國哲學都富於實踐精神,也就是傾向於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這一哲學觀點的是老子,他主張無為而治,但是老莊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並未成為主流,他們追求真正的身體與靈魂的自由學說,顯然沒有“成功學”更加受人歡迎。儒家的主要觀念是輔佐君王,入世為官,透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最終成聖。雖然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道家復興,但已經有了很多入世的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國內的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樣在國外,哲學家們也提倡實踐,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不僅僅在哲學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實踐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能光說不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自實踐,才能有自己的收穫。
中國哲學裡有很多無的思想
《中國哲學簡史》稱為“負”的方法。比如我們要解釋白是什麼,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個黑的東西來解釋,再反過來就容易多了。《道德經》開篇寫到“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是道啊,說不出來,如果能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這就是用否定來為其下解釋。有比如禪宗,第一義不可說,但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就是靜默。儒家雖然不像道徹底的推崇無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透過修養,去掉心性中惡的成分。當然了,在我們現今生活中,這種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釋,而是透過反義或近義的方法,也許這個問題無法用語言解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會找到另一件東西,讓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經》的後面部分,老子就用一個個例子和比喻,講述了“道”的概念。還有,在當今繁雜的社會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做減法,去修養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美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5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過去聽人說這是哲學裡的三大問題。然後還看過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一些理論。而在看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哲學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哲學是個說太深奧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說簡單卻絕對不簡單的東西。我覺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過程中的各種深究,特別特別深刻的那種,深刻到我們這些人懶得去思考,只能留給專門思考這些的人去思考了。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包含知識眾多的哲學讀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個方面。從古代的各種學說到西方哲學的影響,無一不說,內容雖然多,看起來卻一點都不覺講得籠統。
眾多說法中總是會有許些相駁的,可是誰說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說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只要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哪些是不應該去做的就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可以努力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進發。
這本書我原本就陸陸續續,反反覆覆看了很長時間,擱置了好多一段時間,昨日突然拿起來,把後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雖然每一章講的是一種學說的哲學看法與理解,可章章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只能承認我沒怎麼用心去看,之前看過的那些,也沒記得多少。
再者我對於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話文看。好在這本書裡白話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詩詞一樣,小時候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費力,現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這個意思,想記住也不是那麼難了。其實終歸是那會沒成長,不理解不懂的原因。於這本書裡的一些道理,也是這樣,該懂的懂了,不懂的還是不懂,也有一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卻還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這樣的一本書是適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覆的去讀,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處的東西。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這是書裡的最後一句話,我理解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的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強大。要經過了這些沉澱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靜平和起來了。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6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瞭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揮了"瞭解之同情"的態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後,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裡,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說宏大但晦澀隱秘,向郭註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後,引發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說紛紜。中國人並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於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於歷史環境的侷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讚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於明顯落後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7
大概不知道哪裡來的心血來潮,然後一門心思的尋找哲學方面書籍要閱讀。經過網上查詢,朋友推薦,終於選擇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然後當即在網上選購,坐等到貨。
速度蠻快,然後拿到書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後就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沉入到其中,瞭解古往今來的哲學家思想,去思考相關問題。我想,哲學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後來,瞭解到作者馮友蘭先生寫這本書是在國外。學生根據其日常授課進行整理,編纂了此書。一開始只是英文版,先後翻譯成很多語言。後來才翻譯出了中文版,帶到國內。
《中國哲學簡史》一經問世,立即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是熱愛。成了很多外國人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國人瞭解古代諸子百家的好書籍。
好的書籍,我當然要涉獵一番。
書中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諸子百家的起源,分別講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陰陽家,中國佛學、禪宗。還有,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的發展和狀況。
總體來說,本書按照時間節點,敘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讀性,可觀賞性、可操作性極強。是研究哲學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書,能夠開啟和萌發相關思維。
說實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學。之前一直在閱讀古典書籍,雖然讀的都是精簡版,但是其中心思想,還是能夠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透過閱讀古代書籍,能夠窺探一絲智慧,萌發我愚鈍的思維。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規律。
直到我閱讀《中國哲學簡史》,發現其實有很多苟合之處。正如《周易》一樣,其實講究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順著規律去推進;《道德經》的精髓莫過於,有和無,無為而治,講究唯心。而儒家歷經好幾個階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綱五常”。這也是我經常跟朋友聊天講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義禮智信”,儒家對於周朝禮法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很多積極的作用,後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思想成為治國理邦的規則。
概覽諸子百家,領略那個事情人們的思想,對於我來說,能夠細緻的靜下心來去琢磨。
時間過得很快,年輪在無情的轉著。誰又能說,我們現在這個時刻,不是歷史的塵埃呢。透過這些,能夠促使我變得通透。
我想,對於我而言,更多的是,對於“得失”的一個拿捏。
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必須要去爭取,我們的實際行動也應該去大刀闊斧的幹。這個時代,是一個好時代,可以透過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現實的莫過於財富的`增長,“買房置地”是古今人們的做法,也是苟活一世必須要乾的。
但是,在現實努力爭取之餘。我們的思想是否可以靜靜的去思考一番,是為了什麼?因為,社會分工不同,導致我們角色屬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貴的,貧賤的,最後都是荒冢一堆草沒了。所以,與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所以,這個問題困擾我很多。我也問過很多人,比我歲數大的,比我小的,認識的,不認識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個人,每個人都炒一盤宮保雞丁,那麼炒出來的應該是是個宮保雞丁的味道。誠如我們的人生,每個人雖然做的事大體相同(出生,讀書求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贍養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體的做法和行為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體會。
事實就是這樣。
我想,既然這樣,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那我還是想辦法去將生命的寬度繼續拓寬吧。長度不可把控,橫向的知識積累,人生價值的體驗要更豐富。所以,我不斷地去折騰,來回跑。因為,我想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我所經歷的顛沛流離,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崇尚,直到最後,我不後悔!
如果說閱讀歷史,可以以史為鏡,明智;那麼閱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去領悟,頓悟。
瞭解天地人之間的聯絡,諸子百家的思想,不盡相同而又有雷同之處。
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
讓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學!《中國哲學簡史》,再一次,著實不錯,值得每一個人去觀看。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8
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馮友蘭主要依據時間順序將先秦至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各家理論進行梳理並加以略微解讀。該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時段及不同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差別化分析。
首先,其結合中國古代以“農”為中心的現實背景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趨向加以解釋,以“農”的直覺為先的習慣解釋中國哲學將直覺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農”的樸實性與自然的密切關聯性解釋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趨勢的成因,以中國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釋儒家倫理思想何以成為正統等。
其次,其基於一種分段研究的思維,分不同時間段對中國哲學進行具體的差別化研究。以道家為例,馮友蘭認為道家起源於周朝封建解體制度伊始的隱者,其將道家思想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楊朱為代表的隱者,此階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觀點是“為我”、“重物輕生”。第二個階段以惠施、公孫龍之後的老子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道無名,以及“反者動之道”的物極必反思想。其處世觀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於物極必反,故強調欲剛則柔、無為、棄智。第三階段以先秦時期的莊子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順乎自然本效能得到相對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絕對幸福,強調物我同一。最後一個階段則是南北朝時期的新道家(也稱“玄學”)階段,馮友蘭將這個時期的道家分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莊子》的註疏當中,其主要觀點是道就是無,同時以變化的思想解釋“有為”和“無為”,遵循變化是無為,固守舊制是有為,強調萬物沒有是非差別。主情派的代表其選取的是《楊朱》及《世說新語》,主要是任我從人、率性而為的風流精神。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以時間維度進行條分縷析,階段分明,在每次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如周朝、秦朝、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馮友蘭均對其社會制度先行闡釋,為相關哲學思想的產生提供背景。無論是法家在秦朝的興起,還是儒家在漢朝的獨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來,其與不同時期統治者、民眾需求息息相關。從這種分時段的差別化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尤其是亂世中國哲學的興盛,以及不同階段中國哲學思想的前後傳承與超越。
此外,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時,能夠與西方哲學相聯絡,採取了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內聖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相比,將中國的“物極必反”思想與黑格爾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較等等,其談中國哲學又不僅僅只談中國哲學。但可能因需與西方哲學相聯絡,而中國哲學中名家的辯論之法與西方哲學的邏輯辯證思維最為接近,馮友蘭在該書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辯論思維,反而顯得有些本末倒置,這一點尤其為牟宗三所詬病。
全書中最具創造性的是前三章對中國哲學總體的分析,因其結合我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點、政治背景、家族傳統分析中國哲學,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土性特點。而後二十五章對中國哲學發展的時間軸以及傳承脈絡的梳理較有學習及借鑑意義。現代對中國哲學的研讀大多借助後期的註解進行研究,馮友蘭按時間軸並結合幾個重大時期內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分析的方式,為理解後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內在動因提供了參考。這種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內在動因的方式為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鑑,而研究中國哲學時結合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分析亦存在一些問題。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梳理脈絡時間跨度大,工序龐雜,其對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頗亦可以想見。以儒家為例,馮友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於表面,其對儒家相關經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眾多解釋中較偏僻的一種,尤其是馮友蘭的分析過於向邏輯辯證思維靠攏,如牟宗三所說:傾向於西方的新實在論。偏離了中國哲學的出發點,其試圖使中國哲學走向明晰化,但有點過猶不及。
在此舉兩例,一是對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禮,故而其對正名的論述主要是為應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重一種人倫的名實觀,而非實證性的名實之辯。其主要出於《論語》:“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當時衛國國君不顧父子倫常越過其父而登臨君位,故子路有此問。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實事成,進而禮樂興,故必先使其行為符合禮制倫常,這是孔子正名觀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亦體現了這種人倫的禮制思維,而馮友蘭對“正名”的解釋,僅截取了孔子對“正名”的部分論述,脫離了孔子當時的完整語境,強調在社會關係中每個名必須履行與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偏向於近代社會學中的角色理論,是一種實證的名實之辯,顯然偏離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關於“命”的解釋。馮友蘭將孔子所說的“命”理解為命運,認為我們盡力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計成敗就是“知命”,有種宿命論的悲觀主義成分,但這明顯是對孔子“天命”思想的誤讀。從孔子周遊列國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並非悲觀主義者。孔子對“命”的理解主要表現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當中,“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為對天所賦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為對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則是對事物之義理明悟後產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說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義理,可以透過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對天道產生遙契,是可知的,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所體現的就是修身養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種過程。若理解為宿命則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當中,偏離了儒家的傳統思想。相較而言,牟宗三對“性與天道”的解讀即參考了君子“三畏”之說,更為符合傳統儒家思想,茲不贅言。
馮友蘭在解釋儒家思想時的主要矛盾在於,一方面認為後來儒家對孔子的解讀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讀孔子思想之時,不自覺地受西方邏輯思辨思維的影響,偏離相關語境陷入自己的理解當中,有為表達而表達之嫌,而非為解讀而表達,以上對“正名”及“命”的解釋即屬此類,難免偏離了中國傳統。
總體而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失為了解中國哲學之佳作,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並分不同時期對中國哲學進行差別化研究,同時採取分階段研究及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哲學思想加以梳理並適當解讀。雖在各家思想的橫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縱向分析脈絡清晰,足以使人對中國哲學產生概括性認識。無論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