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敗的教育:一切包辦的媽,萬事甩手的爸

最失敗的教育:一切包辦的媽,萬事甩手的爸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莫過於有一個萬事包辦的媽媽,加一個啥事都甩手的爸爸。

  媽媽使全力

  一個家庭裡,最操心的人就是媽媽,往往很多媽媽用蠻力的手段讓孩子聽話。

  使用蠻力的後果是,雖然力氣比較大,但是沒什麼效果,反而會造成傷害。

  我朋友的一個孩子去年準備好小升初的考試,考試前朋友找到我,跟我說孩子學習不認真、經常上課走神,屢次不改。

  然後,我跟朋友的孩子進行了一次交談,孩子告訴我,自己在一次考試失誤之後,媽媽就對他格外嚴格,讓他很壓抑。

  媽媽天天監視孩子寫作業、看書,導致孩子一看到媽媽的身影就頭疼,不想學習。

  我朋友就是太焦慮,過分在乎孩子,越緊張,越適得其反。

  良好的教育不是看你花了多大的力氣,而是看你投入的精力取得怎樣的成效。

  如果我們經常催促孩子去吃飯、洗澡、寫作業,他們往往沒有行動,就算你叫再多遍,也是徒勞無功。

  這時候,你可以給自己,也給孩子一次放鬆的機會,在沙發上躺一下,平平心,消消氣。

  孩子發現你不同往日後,反而會有所行動。

  聰明的`媽媽不必事必躬親,教育不能用蠻力,而是用巧勁。

  成功的教育總是相似的,失敗的教育各有各的原因。

  媽媽這個角色很重要,但是一家人重要的還是各司其職,把爸爸的職責交給爸爸,把孩子的功課交給孩子,家庭的成長才能進入良性迴圈。

  爸爸不出力

  小肖說有一次她帶孩子去上舞蹈課,孩子正哭鬧著不要去,她老公就對她大吼道:“這都報了多少班了,還要報,孩子放個假都天天去上課,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不要去了,不就是跳舞嗎?不會跳舞影響考大學嗎?”

  很多人的家庭裡,永遠都是爸爸做“老好人”,而媽媽就是“後媽”。

  做爸爸的通常做甩手掌櫃,根本不知道從小培養孩子有多重要。

  教育孩子,媽媽是全力以赴,而爸爸則是重在參與。

  好的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好的教育是爸爸支援媽媽。

  爸爸如何學習去做一個好爸爸,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改變:

  1、多關心妻子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妻子的感受來自丈夫的支撐。

  幾句關心的話,幾件貼心的事,就讓妻子充滿溫暖和安全感,讓你們的家庭和睦美滿。

  2、跟妻子統一戰線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要跟媽媽統一戰線。

  父母的教育觀念相同,才讓孩子的有明確的是非觀,反之,容易引起夫妻矛盾,得不償失。

  3、加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中去

  父母和母親在孩子面前的教育都是缺一不可的。

  爸爸帶孩子有很多方面的好處,給孩子很多正面的影響:帶著孩子運動,做手工,給孩子更寬闊的天地,更寬廣的胸襟,更豐富的知識。

  很多家庭,父親的角色是缺席的,要知道,父親角色的缺席會耽誤孩子一輩子。

  缺乏父親教育的孩子,在性格、情感、意志方面都會有缺陷。

  孩子不努力

  我經常會看到,一些帶孩子去上學、上課的媽媽,幫著孩子拿書包、各種雜物,孩子則是被拉著拖著。

  上課的時候,甚至很多的媽媽坐在後面或者孩子旁邊督促孩子,還一邊聽講、一邊抄筆記。

  這一切都好像是說:學習是全家人的事,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

  現在很多孩子喜歡說:不是我不學習,而是我爸媽沒錢給我報班,還有在家裡沒有讀書的氛圍。

  很多公眾號的文章,家長在看,孩子也在看,孩子們卻理解為:自己的不努力,不上進是因為家長也沒有多讀書、多學習,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這樣的藉口可以說是非常的“富麗堂皇”了。

  不管父母為孩子付出多少,但是首先要意識到:孩子才是教育的主體,孩子才是自己學業的主人。

  家庭的環境雖然對孩子很重要,但是最終能讓孩子過上怎樣的人生,還是取決於孩子他自己。

  不管父母想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手段,讓自身有驅動力地去學習至關重要,不然家長做得太多,對孩子也是無補於事。


  家庭教育的失敗離不開這三個原因:孩子不努力,媽媽使全力,爸爸不出力。

  教育的主體應該是孩子,最應該努力的是孩子,而爸爸也不要袖手旁觀,媽媽則可以讓爸爸多參與進來家庭教育。

  這樣就可以讓家庭的各種成員各司其職,讓家庭各個成員的發展進入良性迴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