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精選12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精選12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精選1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1
看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我的心中五味雜陳。這本書的作者是塔拉。主人公出生在一個原生家庭。她有一個偏執的父親,一味順從的母親,怯懦無能的姐姐奧黛麗,無法形容的暴力哥哥肖恩。
後來,她嘗試去接受教育。她發現教育所傳授的東西與父親所教她的完全不符,出入很大。她開始打破父親口中的真理,探尋教育的真諦。
我很佩服塔拉,她沒讀過初中還能憑自己的努力獲得那麼高的學術地位和成就。上帝關掉了她所有的窗,但她本身就是一束光。
原生家庭給人的影響真的很大,就像文中的父親所言――不能去上學,不能接受教育;不可以用青黴素,因為那裡面有撒旦的毒藥;牙疼時不可以服用止痛藥,因為疼痛可以讓你清醒,與上帝交流……
但是,我們請不要埋怨這種家庭。其實一切的幸和不幸都取決於我們自己。就像塔拉,她從不會向生活屈服,從第一次鼓起勇氣向父親提出想要上學,到後來的逐漸改變,這種蛻變,就是教育。
我們要學習塔拉,學習她的堅強,學習她的善良,學習她的勇敢,學習她的質樸,學習她的努力。其實,相較於塔拉,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美好幸福的環境裡。因此,請不要再抱怨生活的不好,因為,對於塔拉來說,我們是及其幸運的。
這本書也突顯了教育的重要性。塔拉因教育而融入社會,而真正的融入生活。這本書警醒更多人注重教育。人類因教育才能生活的更好。
這本書對我們的幫助很大。閱讀完後,它讓我豁然開朗。從前我總會抱怨生活的種種不適,認識塔拉之後,我才明白。幸與不幸是由自己取決的。
所以,快去閱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吧,它會讓你受益匪淺的。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2
最開始是被名字吸引的,花了兩天時間看完,頗有感悟。
塔拉回憶她前半生在大山生活的日子,家裡兄弟很多,父親受他固有思想的影響(裡面提到了躁鬱症)不準家裡的孩子去讀書,去學校。後來雖然也沒有辦法讓塔拉去讀書但是好像和兄長們比起來,還是不一樣。泰勒離開家去學校好像也沒有什麼,父親認為理查德應該去讀書"理查德是天才",唯獨塔拉去參加活動去讀書怨言頗多,甚至即使在塔拉去了牛津、劍橋每次再回到大山的時候,也只會認為塔拉因為去上學,思想"變壞了"。哥哥肖恩可能因為自己精神上的疾病有暴力的傾向,而每次在暴力之後又很清醒、很抱歉。反反覆覆,塔拉也一直身受折磨。
有一點:在塔拉和她母親說要申請學校去讀書的時候,母親潛意識裡認為"她早就應該走出去了",塔拉也一度以為母親是較父親來說開明的,所以後來和母親說了肖恩的事情但是沒想到母親也怕父親,在她與父親之間選擇不相信她而站在父親的一邊。打破了她對於母親很長時間裡在她心中的形象。慶幸的是,她遇到了很好的老師。
一邊質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配",就應該待在大山,一邊又認為自己應該走出去。
好在最後她看清了:過去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有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你的內心。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3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作者提到宗教與戰爭,讓我不假思索的想到讀過的另外三本書。它們分別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議長法齊婭。庫菲寫的《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卡勒德。胡塞尼繼《追風箏的人》之後的又一部頗具影響力的作品《燦爛千陽》,還有克利斯朵夫。雪莉鄧恩在《天空的另一半》這本書中所提及的在亞非拉國家的性別歧視、性暴力、厭女價值觀、家庭暴力、處女情節等現象,也看到那裡的女性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爭,以及如何一點小小的幫助就能改變她們的命運。
這本書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TaraWestover是一位美國曆史學家、作家。1986年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透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書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一部新人處女作,上市第一週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至今已累計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銷量破百萬冊,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美國亞馬遜年度編輯選書第一名《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暢銷書排行第一名Goodreads讀者票選超越米歇爾《成為》。當我讀完後,讓我腦海中立馬想到一部電影《風雨哈佛路》裡那個生長在美國貧民窟的女孩麗茲。當我看到作者動輒就去圖書館借閱半打圖書,熬夜啃書,我想這看起來輕鬆,實則需要天賦,更離不開吃苦和勤奮的意志力。這是一個窮苦人家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可以在任何艱難的環境裡迎難而上。一個沒有教育背景的人讀取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除了一路有貴人相助外,更多是自己的能力使然,很勵志的一本書,讀完很受用。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4
這本書名字叫《educated》,但是對於自己如何從17歲前從未踏足學校到獲得劍橋博士學位的學習歷程上,作者倒沒有著墨太多,塔拉是那種一直熱衷於探索本質的人,不會為了虛幻的美國夢而欣然自足。正如她在書中所言:“我所有的奮鬥,我多年來的學習,一直為了讓自己得到這樣一種特權:見證和體驗超越父親所給予我的更多的真理,並用這些真理構建我自己的思想。我開始相信,評價多種思想、多種歷史和多種觀點的能力是自我創造力的核心。如果現在讓步,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一次爭論。我會失去對自己思想的掌控權。這就是要求我付出的代價,我現在明白了這一點。父親想從我身上驅逐的不是惡魔,而是我自己。”教育是塔利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徑,也在後來成為了她對抗家庭的力量源泉,但是客觀說一句,雖然她的家庭病態而且充滿了霸凌和精神控制,但是也教會了她忍耐和自力更生,她那偏執燥鬱的父親,也在身體力行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塔拉自小就從這種偏執中感受到了人類精神的力量,她也獲取了這種力量,走向了和父親完全不同的路。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5
塔拉終於在最後掙脫了來自原生家庭的桎梏,想要真正擺脫長達將近二十年的影響,不僅難在在孤獨和無助中去接觸和接納新的思想,更難在承認過去生活的錯誤與荒誕,捨得站在曾經深愛的家人的對立面,其實我們每個人成長的軌跡都有相似之處,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豐厚,思想的變遷,我們一步步摒棄過去的某些觀念,一點點成長為全新的自己,塔拉把成為新的自己的過程稱為教育。
其實每個階段的教育帶給我們的意義都是不同的,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真正感知其中的意義,總有人在模糊教育真正的意義,教育並不能直接帶給我們財富和名利,它真正帶給我們知識之外的收穫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質疑的能力,共情的能力,使我們得以運用我們所積攢的能力去發揮我們所學到的知識,然後我們能夠去創造,進而發揮了價值,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教育的意義得以顯現和立體化。正如塔拉在最開始對歷史的探索充滿怯弱和敬畏,在寫完博士論文時她明白了,歷史的創造者,就是我。
塔拉的`父親看似是矛盾的,他既深愛自己的家人又一次次將他們推向深淵,但其實在我看來,我們眼裡的深淵在他看來未必是深淵,他將苦難視為上帝的旨意,可能他自己都沒有發覺,他所信仰的教條已經被他扭曲為說服自己和他人的藉口,成為了束縛身邊所有人得工具,將身邊所有人都桎梏再自己的思想之下,一旦有人常識擺脫他的控制就成為了他口中的魔鬼,就該被所有人唾棄和譴責,他最終控制了塔拉的母親、肖恩等等留在家裡留在他身邊的人,可他們永遠都不知道也不會承認和接受一旦跳脫屬於他們的那個空間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是多麼荒誕可笑,正如塔拉在書中兩次提到的一句話:“如果一次跌倒是上帝的意志,那麼第二次又是誰的呢?”
其實他的子女也都嘗試過擺脫他的束縛,最終的結果讓這個家成為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塔拉最後還剩下的一半家庭,他們終於願意接受過去一切的錯誤,找到自己,獲得新生,實現了擺脫自我內部約束的積極自由。另一半是留下的那一半家庭,無法改變,他們依賴仍存的家庭,他們無法改變和失去,你依賴什麼,什麼就對你有權利,自然就不得不臣服於父親自己的一套教條之中,在糟糕的環境中腐爛和不斷惡化。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觀念,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道德準則,沒有人可以更沒有人有資格把自己的一套準則強行巢狀在他人之上,人和人之間相處靠的不是彼此完全吻合的觀念,而且兩套觀念即使都有稜角,但是稜角更多是可以相容的部分,不至於刺傷彼此,所以我們選擇留下,而如果真的有人帶著他的一套想法刺傷了你並且試圖同化、束縛和限制你,那也只能遺憾的道聲再見。
最後引用塔拉的一句話:
“我所有的奮鬥,我多年來的學習,一直為了讓自己得到這樣一種特權:見證和體驗超越父親所給予我的更多的真理,並用這些真理構建我自己的思想。”
我們每個人都比別人講述的故事中賦予我們的角色更復雜。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6
人們只看到我的與眾不同: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不上學,不就醫,是父親要我們堅持的忠誠與真理。父親不允許我們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惡魔。
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熏天。直到我逃離大山,開啟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全新的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在那一刻之前,她一直在那裡。無論我看上去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我的教育如何輝煌,我的外表如何改變——我仍然是她。我充其量不過是內心分裂的兩個人。她在裡面,每當我跨進父親家的門檻,她就出現。
那天晚上我召喚她,她沒有回應。她離我而去,封存在了鏡子裡。在那一刻之後,我做出的決定都不再是她會做的決定。它們是由一個改頭換面的人,一個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選擇。
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家庭終究是我們心中一塊難以釐清是非對錯的所在,有時它給你溫暖,有時它令你刺痛。儘管觀念不同,立場相左,愛卻始終存在,無法割捨。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但當我們試圖以愛的名義控制和改變他人,這種愛就變味了。這並非愛的真諦,你愛別人,就無條件地愛,交還給你所愛的人自我選擇的權利。如果你說,我一定要改變我愛的人,這樣我就能永遠佔有他們了,那這根本就不是愛,也不是愛的價值和力量。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7
真的是一口氣讀下來這本書。很震撼,從頭到尾,跟隨著塔拉的成長經歷走下來。大學之前的那半本,像是在看一部黑白電影,炙熱的夏天,白雪皚皚的冬季,滂沱的大雨,沒過膝蓋的大雪,油膩的廢料場,陰暗狹窄的屋子,患有躁鬱症的父親,永遠一身精油味道的母親......
選這本書,最開始可能是受到了網站推薦的影響,還有比爾蓋茨的影響,另外,就是原版書名:《Educated》。也許跟最近在寫課件有關,很想去了解看看。
讀過之後,覺得沒有選錯。先是給女兒看,今天在看書的過程中,我也會去跟她討論書裡的內容,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和成人世界的自己,看到的角度和世界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真正吸引我一口氣讀下來的是什麼?
一個有著躁鬱症的父親統治下的家庭,母親永遠和父親一起,不論這種立場對孩子來說是否公平是否有足夠的母愛。七個孩子,三個逃離,之後都拿到了博士學位,留下的四個,沒有拿到高中的學歷,在父母的事業裡打工。
不能想象的是,這七個孩子之前都是在家,由母親教育,從來不去公立學校讀書。導致不同的,就是教育帶來的。
就像作者在接受福布斯雜誌採訪時自己說的那樣,教育讓她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和歷史。因為十六歲之前家裡的經歷,大學時期她會沉浸在哲人們的思想世界,想去找出迷茫的原因,走出她自己的迷宮。從大學到博士,她一次次的突破自己,涅槃重生。
前半部分,心疼她的生活,遭受那些來自從內心到外面的不幸遭遇,後半部分,又感受她的哥哥帶給她的溫暖,讓她在一次次的絕境中奮起反擊。
心情激動,捨不得睡覺,寫下散碎的隻言片語。又回過頭去看了一下中文版書名的來歷,塔拉自己也非常喜歡這版書名。是的,她沒有把書定位成一個來自邊緣生活的貧窮女孩奮鬥史,而是一個平凡女孩勇敢去尋找心中想要的答案的平凡故事。沒有輕易的妥協,只有不停的去前進。
同時,又可以看到,在一個家庭中,母親,這個角色的重要。睿智的母親,才能帶給一個家庭足夠的能量。只有不斷的反省自己從前的所作所為。就像比爾蓋茨自己在讀後感中說的一樣。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忍讓可以選擇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可以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塔拉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8
大概是以前看切爾諾貝利還是什麼書的時候有過這麼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說,人類以前恐懼戰爭,恐懼天災,直到有一天戰勝了它,才有人敢將它表達出來,文學也好,戲劇或是美術也好,都是人類戰勝自然的記錄。這本書讀到最後,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我不知道作者心裡最終有沒有戰勝他的父親,至少已經勇敢的和16歲的自己說再見了。原生家庭這個詞,是不是這幾年才流行起來的,小時候我們崇拜爸爸媽媽,長大以後,慢慢理解了自己性格中的一些缺陷,再後來回家次數越來越少才逐漸意識到家庭對自己的影響,看到了父母一些不合適的做法。可是那又能怎麼樣呢,他們只是爸爸媽媽,他們給了我們那麼多優秀的品質,都足夠我們為他們驕傲。
我們在故事裡質疑塔拉,為什麼一次次回到大山裡,一次次去尋求家庭的和解,我們會說,一個讀過這麼多書,讀到博士的人,怎麼還不能和那個糟透了的家庭劃清界限。可是家就是家呀,真正的放在自己身上,分手失戀尚且如此難過,那個從小長大的家,怎麼能輕易割捨。
但是我們究竟能說的清楚,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正確的嗎。精神異常的父親,一味順從的母親,輕易背叛的姐姐,還有暴力狂躁的肖恩。講故事的人不同罷了,儘管他們對塔拉的傷害也許是事實,讀者給與塔拉的同情也許是理所應當,那他們呢,誰能知道他們為什麼成長成了這般模樣,他們是否也經歷了什麼不足為外人道的故事。
我一度都不能接受故事裡那些奇蹟生還的人設,有一種還在讀百年孤獨的錯覺,好像所有人都是假的,小說的誇張表現而已,到讀到最後又突然覺得,這世界上有那麼多我們不知道的生命形式。世間百態,都應該被溫柔以待,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9
日本人喜歡寫一個人一段時間的境遇,心理描寫尤其好。美國人,或者說大多數西方人喜歡寫一個人的一生,一生很難寫,因為涉及很多,大多數人寫了家庭。作者也不例外,有關家庭從全書看來,給作者更多的是帶去傷害。家庭束縛她的自由,扭曲她的人生,一次次摧殘她的肉體,然而教育使得她得以掙脫。正如她第一次交往的那個男孩子所說,我幫不了你,能幫你的只有自己。所有形成固定的思維,習慣,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給自己建造的隱形牢籠,想從牢籠裡走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看不一樣的風景,你只能如蟬蛹蛻變,如鳳凰涅槃,不經歷一翻由皮到肉,由肉到骨頭的刻骨之痛,體驗一種地獄歸來的重生之感,是不會獲得新生的。
當然有多少人有勇氣走出去呢?對原有生活的習慣,對周圍環境的熟悉,對未知不可知的恐懼,都讓我們不敢向前。牢籠的門沒有鎖,我們卻不敢開。
未來是怎麼樣?我不可知,就算是大資料分析後的未來,仍舊不可知,因為有太多意外,無法預知。人生改變可以在一瞬,毀滅也可以在一瞬。
每一個人面前都有一座大山,有人一生在山腳仰望,有人在半山腰徘徊,有人死在去往山頂的路上,有人在山的那邊,遇見了新的山。
聽起來好悲傷。然而更悲傷的是,作者說,我們的自由都是從別人手中搶回來的。有什麼比這更悲傷的呢?放在自己手裡還可以改變。放在別人手裡,搶回?恐怕只有死亡能夠解釋。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10
我避免瞭解任何背景資料,用完整且空白的心態讀完這本書。每一次不由自主地收緊內心,每一次毫無意識地攥緊十指,是在讀到塔拉一次次地遭受暴力和脅迫,一次次地被重新拽回到巴克峰,一次次地形成內心極大的落差以及無數次的被否認。
塔拉在開始接受教育後的很多年裡獲得的那些光環和知識依然無法覆蓋和治癒原生家庭的痛,所以,令我們受到震撼的不是那些熠熠生輝的光亮,也不是原生家庭的荒誕與戲劇。是一次又一次的爭取、無法理解、失敗,見證了她不凡的勇氣,不懈的堅持。這些詞,在她身上有了光環。
“過去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
荒誕不代表冷漠和無情,這也是塔拉一直相信並且堅持的—愛,“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這份愛在很長時間裡被所謂的“信仰”打敗了,最終它還是出現了,但是要在戰勝自己之後。
主題是“教育”,教育給了塔拉生命無限的可能性。但這不是我們被要求去學些什麼,也不是被要求去明白的理論和定義,是“一千個哈姆雷特”般的理解,是感知和思考的無限迴圈。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11
看完這本書,內心只覺沉重。
書中以作者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自己從小到大在山裡的成長經歷、又如何從山裡一步步走向哈佛的故事。
作者從大山走向哈佛的經歷固然勵志,但認真看完這本書,跟著作者走完她的成長經歷後,我覺得故事背後折射出的社會現象更值得反思。
在我初聽塔拉的故事的時候,我還以為這應該是好幾十年前的事情了,然而作者只比我大不到10歲。我也以為這應該是特別貧窮落後的國家才有的事兒吧,然而這發生在聽起來很富裕的美國。
由此不由得聯想到我們國家,在那些不那麼發達的縣城和山區,類似塔拉的成長經歷肯定不少,而他們能否有塔拉一樣的運氣走出大山,離開可能是重男輕女可能是專制冷漠的社會氛圍、或者是一如塔拉哥哥的家暴、又或者是塔拉父母般的盲目信仰與反對教育醫療,我們不得而知。
正如作者傳達的,改變這些和她一樣從山裡走出來怯懦的、無知的、被老舊思想觀念緊緊捆綁著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教育。然而我們如何給這些山裡的孩子帶去更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更好的教育呢,不得而知。(突然想起阿詹女神…)
除此之外,作者的經歷也引起了我的回憶和感觸。在成長過程中,我相信不少小孩或多或少也經歷著和作者類似的事情。如重男輕女、如打擊式教育、如有著一個雖不比躁鬱症的塔拉父親但一樣過於相信自己而控制慾又極強的長輩等等。歷經這些“山裡的枷鎖”並從中走出來之後,才發現最悲傷的不是經歷過這些,而是當你走出來你發現你身上依然殘留著那些“枷鎖”給你帶來的痕跡。
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影響。而這點,我想也值得我們反思一下家庭教育的問題。
最後,塔拉過上了另一種生活,至今也沒能和父母親和哥哥和解。雖有遺憾,但誰能料想之後她的父母是否因為看到這本書而主動和好呢?但我想想還是不要吧,不然要委屈的肯定又是塔拉了(多麼心酸的一句話)。
最後,抱著感恩的心情,五星。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12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這句話我反反覆覆讀了好幾遍才讀懂了它的意思,前一句是塔拉對她的家庭的態度,後面一句也是她對家庭的態度。
面對摩門宗教的束縛和父親分裂的精神態度,在這種雙重壓迫的環境之下,她沒有被家庭的氛圍同化,在眾多親人和朋友的幫助之下,她克服了重重的難關,堅持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獲得了劍橋和哈佛的雙學位,被大家所熟知。
我不是作者,不是當事人,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我無法去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無法和她感同身受。但讀過她的遭遇之後,你會獲得一種極大的力量,去堅持自己態度和看法的力量。很多人或許都沒有她那樣痛苦不堪的經歷,但是很多人依然沒有成功。但作者是經歷了磨難之後仍然獲得了美好的人生,不是我們要去經歷苦不堪言的磨難,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這些磨難,我們更應該取得成功。所以這本書極大的鼓舞了我們,給了我們面對苦難的勇氣,給了我們去追求快樂美好的人生的方向,給了我們不向生活和命運屈服的決心。
剛出生的小孩子什麼也不知道,以為這個世界只有他的父母和眼睛所看到的一塊地方,慢慢的長大了,才發現世界上有許許多多自己不知道東西。在塔拉沒有去上大學之前,她所知道的東西只有她父母告訴過她的。讀書之後,她才發現原來很多東西她以前都不知道,她不斷的學習進步成長,誰不喜歡努力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