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林黛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黛玉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林黛玉讀後感1
今天很多人對黛、釵的評價,會是黛玉多病、多心、多疑、小心眼、尖酸刻薄等等,而寶釵則顯得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心胸開闊些。如果覺得健康性感的更好,那麼寶釵最合適,這和黛玉無緣。讓很多人喜歡上黛玉的原因,是她代表了一種作詩的性格;而寶釵是做人的性格,這個比較好理解。
我們今天常講“會做人”這三個字,在職場裡其實就是情商高,這其實很具體,很現實,也是生活中大家喜歡的優點。但是,在文藝作品中,會做人只能算是特點了,雖然有好的一面,卻顯得太俗,寶釵就是這樣。作詩的性格則相反,它只要意境、浪漫、唯美和理想,同時不失率真。它對世俗的美德會不屑一顧。
在書的第二十回裡,史湘雲當面對林黛玉說:“你敢挑寶姐姐的不是,就算你是好的,我不如你,她怎麼不及你呢?”林黛玉聽了當時就“冷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她,我哪裡敢挑她呢。”後來還是眾人勸解開來。黛玉的冷笑很說明問題,她根本看不上寶釵會做人的俗氣。而眾人來勸解,說明他們境界和黛玉不在一個層次上;在整個賈府裡,能夠懂得黛玉的只有寶玉一個人。黛玉是作詩,寶釵是做人。黛玉有靈性,寶釵有美德。
在現實生活中,光是作詩的性格,不見容於世,這一點沒有疑問。但是,世界上不能缺少黛玉這樣以生命作詩的人,否則一個社會是庸俗的社會,一個國家是庸俗的國家。林黛玉雖然年紀輕輕就死了,但是她這種以生命作詩的精神在一代代年輕人的心裡生根發芽,我們的生活中才有了浪漫二字。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林黛玉不曾死,因為她化作雨神,沁潤到每一個少男少女心裡。作詩的性格在文明程序中的作用不容小視。如果我們往前追溯歷史,可以看到正因為我們這個民族多少還有點作詩的性格,才有屈原、李白、李商隱這樣的人。而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也不乏像林黛玉這樣以生命作詩的人,像貝多芬、托爾斯泰、梵高、海明威等人。在西方的詩人中,雪萊、拜倫和濟慈以命作詩,而歌德活得太實在。
我們的社會,有時太講究功利,太講究做人,縱有金山銀山給你,也是乏味無趣的。我被很多企業家群給拉了進去,雖然不發言,但是可以看到大家在做什麼。讓我感到很絕望的,就是那些群大部分時候只在做兩件事,生日發紅包和公司有了好訊息時發紅包。當精英們都變得只會做人之後,社會就沒有了靈性。
社會的上層如此,中層和底層也是如此。在網際網路上,不乏把自己標榜成“左派”的鍵盤俠們。而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出現了一大批真正的左派,他們是以生命寫詩的人,像羅曼·羅蘭、茨威格、海明威、喬治·奧威爾、白求恩、羅伯特·卡帕,他們在為自己的理想甚至是幻想燃燒生命,其中不少人放棄掉一切,在西班牙內戰時跑去保衛馬德里。甚至還有人認為,矽谷的成功,主要靠這種林黛玉式的理想主義叛逆行為。所不同的是,林黛玉得到了一個悲劇結局,而矽谷很多創業者們成功了。今天很多鍵盤俠們,腦子裡想的不過是有房有車的生活,所抱怨的,不過是自己還沒有那兩樣東西,這些人多少有點玷汙了左派二字。
俞敏洪校長不止一次地發出感嘆,北大和清華培養了太多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們的社會上有太多的薛寶釵,太少的林黛玉了。雖然智慧時代會到來,人有兩個上帝賦予的特殊天賦,這是機器所無法取代的;一個是藝術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一個是夢想和浪漫的情懷。古人類學家一直想搞清楚為什麼我們的祖先現代智人在和各種人種的競爭中最終勝出,目前比較確定的答案是,我們的祖先是唯一具有夢想能力的物種。這個天賦傳到了林黛玉的身上,也傳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我們必須要用好它。
林黛玉讀後感2
打心眼喜歡《紅樓夢》,尤痴《葬花詞》,至今我自己也不知吟詠了多少遍,為黛玉淚灑多少回。如今扮演黛玉的曉旭撒手而去,讓人不禁更感悲傷。
每每口誦《葬花詞》,林黛玉好似“弱柳扶風,姣花照水”的柔美倩影,那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孤單悲慼,無不在我腦海遊戈。面對遍地落花,念及自己的身世,她怎能不憑生幾分無助與辛酸?演繹黛玉的曉旭也無法逃脫悲劇的命運!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當花俏枝頭時,人們或駐足欣賞,或漫遊其下,或風花雪月吟詩。但當“紅消香斷”之時,又有幾人如龔自珍那樣深諸其情懷,並留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千古名句呢?是啊,目睹“花謝花飛花滿天”的黛玉,想到自已天生體弱,“紅消香斷”便在不遠處,自己與眼前這飄飛的落花又有何異?可這滿地落花,還有黛玉用那“錦囊收豔骨”,且用“淨土掩風流”,讓其“質本潔來還去”,不願見其“強於汙淖陷其溝”,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紅消香斷”之時不知道可有人為我“收豔骨”“掩風流”?如有人惟願,其一定是寶玉。如若如此,我也泉下瞑目矣。可寶玉若依然任性,與寶釵、湘雲、襲人……等歡情忘舊,我可真要“強於汙淖陷其溝”了。唉!前事難,不若於今,“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吧,那裡才是自己最好的歸宿。可茫茫“無盡頭,何處有香丘”呢?真乃“從來淑女多抱怨,自古嬌妻更含酸”啊!
或許當時赤瑕宮神瑛侍者甘露澆灌那株降珠草時,便註定了悲劇的發生。
曹雪芹啊!你何來那麼多哀怨?為何非要把《紅樓夢》中的眾多人物都寫得如此悽慘呢?古時的人彷彿已預知了今日。曉旭啊!你演繹了黛玉,現如今又應了黛玉的命運,真可謂“紅消香斷”悲矣!
林黛玉讀後感3
可嘆停機德,誰堪詠絮才。玉帶林中玉,金簪雪裡埋。
黛玉每燒一張詩稿都會想起往日的種種。從自己剛到賈府時受到眾人寵愛,與寶玉的第一次邂逅。“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與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自己不正是因為寶玉在如今男尊女卑的社會中尊重女性而喜歡寶玉的嗎?後來又隨眾人一起入住大觀園。可誰又知道在世人眼中“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大觀園,其實是一個“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鄉。在瀟湘館中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的日子。這樣的生活多虧有寶玉相伴才能度過。想到曾與寶玉鬧過彆扭而難過;為寶玉為討好自己而對自己說過的甜言蜜語而高興;為寶玉對自己說過的海誓山盟而害羞。
一直回想到今時今日,自己病臥床榻無人問津,自己可能時日無多,可寶弟弟卻在這是與薛姐姐成親。難道曾經的海誓山盟全是假的;曾經說只愛我一人,說我若死了,他便出家難道也是假的嗎?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寶玉會這麼狠。難道女人就不能擁有自己的幸福嗎?難道女人的地位就這麼低下,不能尋找自己的愛情嗎?難道就沒有一個男女平等的社會嗎?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這時她忽然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幻境,黛玉走到一個石碑坊前,碑坊上四個大字“太虛幻境”兩邊有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有處有出無”石碑坊旁有一塊石頭名曰“前生石”黛玉來到石前。突然,她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畫面:西方靈河畔上有一塊三生石,三生石旁有一棵絳珠草,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得以久延歲月。後受天地精華修成女體,後乘昌明太平盛世下凡造歷還恩。
黛玉明白畫中的三生石便是寶玉,絳珠草就是自己。自己今生乃是來報寶玉的甘露之惠。黛玉喃喃曰“今生我淚已為一人流盡,債已還,情以了。”說罷走進幻境。
回到大觀園的瀟湘館,紫鵑見黛玉把詩稿燒完後便暈倒了許久不醒就上前探了探氣,發現黛玉已經斷氣。紫鵑趕忙去稟報與賈母。“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林黛玉讀後感4
《林黛玉進賈府》向我們第一次展現了賈府。賈府的環境,有著豐富文化內涵,透過院落建築與服飾儀節,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賈府的特點,像賈母在賈府至高無上一樣,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裡的王尊王貴,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一個封建上層統治者的生活寫照。
對黛玉的描寫,處處表現她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謹小慎微的態度表現她“寄人籬下”的心境,黛玉“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有很強的自卑感。
鳳姐一出場,滿屋子全是她一個人在說話,別人都成了陪襯,她誇黛玉標緻,嘆黛玉命苦,對黛玉關懷備至,一切都依著賈母的心思行事,一切為了討得賈母的歡心。她善解人意,巧手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都表現出來了。
賈寶玉生活在封建貴族家庭,處在封建正統勢力的重重包圍之中,這個家庭使他“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這對賈寶玉是沉重的壓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擺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尋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卻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於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狀態。
最後,我們要感謝作者曹雪芹,是他一手策劃了我們這次穿越時間隧道的“故園神遊”。
林黛玉讀後感5
黛玉母親去世,拋父進京,《林黛玉進賈府》即透過黛玉的眼睛觀察到賈府方方面面的人物。
首先出場的自然是林黛玉。作者對黛玉容貌的描寫共有三處:黛玉進府後,眾人眼中的黛玉體弱、有自然的風流態度;王熙鳳誇她“標緻、氣派”;寶玉眼中的黛玉美貌多情。
棄舟登岸後,黛玉乘轎來到榮國府,先到賈母房中拜見,此時賈母登場。賈母是寧榮二府備份最高的老人,因此首先介紹。之後見了邢夫人、王夫人、李紈,這幾人都是略寫。之後在賈母的吩咐下,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登場,作者介紹了這三人的容貌,然而因不是主要人物,故也是略寫,而且是群體描寫。
之後出場的是本回的主要人物——王熙鳳。作者為王熙鳳的出場精心設計,巧妙安排。首先,在王熙鳳出場之前,黛玉已經和眾人見過了面,知道賈母身邊人物的狀態,即“恭肅嚴整”,之後王熙鳳“大笑”著出場,一下子烘托出王熙鳳在賈母面前的特殊地位。正因為她地位高,身份特殊,所以敢採用這種“放誕無禮”的出場方式。之後作者不惜筆墨,鋪排形容王熙鳳的衣著和容貌。王熙鳳穿金戴銀,珠光寶氣,反映了她精神上追求不高,俗不可耐,不懂高雅;喜歡聚財斂財,人前炫耀。外貌描寫中最能體現作者對王熙鳳性格定位的便是“丹鳳三角眼,柳葉吊稍眉”。因為在麻衣相法中,“三角眼”、“吊稍眉”是“刁鑽”、“狡猾”、“淫邪”之人的特點,作者故意這樣寫,恰恰是為體現王熙鳳刁鑽、狡猾的性格。之後王熙鳳對黛玉的語言描寫體現了她的機變逢迎,表面上誇讚黛玉,實際上又阿諛了賈母,安慰了迎春三姐妹。她的又哭又笑也反映了她見風使舵的特點。回王夫人的語言描寫,體現了她的精明能幹。之後黛玉去見賈赦、賈政,作者對此二人採用了虛寫,因為這二人並未正面出場。這樣處理,避免了敘述上的重複。
最後是寶玉出場,在寶玉出場前,作者已對其進行了側面描寫,透過王夫人和林黛玉母親的描述先點出眾人眼中寶玉的特點“混世魔王”、“頑劣異常”,然後寶玉正式登場,作者再鋪排描述寶玉的衣著及容貌,點出黛玉眼中的寶玉“最是極好”,表現了寶玉與黛玉之間惺惺相惜,此一見面,黛玉便將前番聽眾人所述的寶玉其人的特點徹底推翻。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說,選入中學課本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是小說的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的節選。我們可以對比的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一窺紅樓夢的偉大成就。
林黛玉讀後感6
滾滾紅塵,攜著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從書中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王熙鳳讚歎道:“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都是王熙鳳虛偽,但這話我相信一定發自她內心,沒有恭維,黛玉是東方標準的古典美女,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如要說前世報答是為了報恩,那今世淚只為一人流因為她對寶玉的愛。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林黛玉的栩栩如生是由曹雪芹的生花妙筆寫出,他所書寫的紅樓也正是他一生的歷史,無真情實感怎能寫出這樣偉大的作品,這也告訴我們,寫作文時一定要用真情傾注,虛情假意永遠只是敷衍。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紅樓夢只是夢,我願醉在夢中。
林黛玉讀後感7
天階的秋色涼如水,月洞上籠著薄紗。是誰獨坐在綠窗下對著題詩的舊帕,久久不願入睡?那人“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那人裡裡外外有著一段自然地風流態度;那人便是林黛玉。女子如花,美麗動人;女子如水,清純可愛。西施有浣紗的沉魚之色,楊妃有回眸的流慧嫵媚,貂蟬更有羞花的風情萬種;而黛玉則有自然的風流別致。“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然而她的令人心醉,不僅僅是絕色的容貌,更因為她有一顆冰雪聰明的玲瓏心。還有她滿腹的詩情,純潔的靈魂。悄悄地推開半掩的門簾“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你保持著傲梅的高潔在等待。嫦娥在清冷的月窟縫製白衣,這是多麼的孤獨淒涼!多病的孤女在秋天的深閨你悄悄灑淚,又是多麼的可憐哀傷!“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日已昏。”蕭蕭的涼風,悽悽的落葉,無奈的送走一個又一個寂寞的黃昏,眼前的景象是何等的令人肝腸寸斷啊!這哪裡是在詠白海棠,這分明是黛玉的自白啊!“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那是昔日的時光。落英繽紛的季節已悄然離去,如今花兒枯萎凋謝,褪盡了鮮豔的色彩,散盡了誘人的芬芳。“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滿懷憂鬱惆悵的你面對這暮春的殘紅是多麼惋惜呵!飄落了一地,怎忍踏著花瓣來往行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人道是大觀園四季絢麗,但在你眼中不過是愁城一座。牡丹謝,桃花落,楊柳帶愁,芍藥含恨。
你感傷,與花兒惺惺憐同命,於是就做了階前的葬花人。“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你的淚珠,隨著秋花秋雨一起飄灑,說不盡的離愁別緒。女兒情,情深似海;女兒情,情絲萬縷……愁雲慘淡,雨打芭蕉。羅衾怎奈得秋風五更寒,滴滴漏聲,秋雨急促。不忍入眠,轉過畫屏看孤燈。蠟炬有心還惜別,伴著離人共泣。悲嘆:“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孤世的瀟湘妃子哭碎了那顆多愁多病的秋心。燕去燕來春幾度,琴韻慢,嘆花紅。梨花漫疏,溶溶月。索琴一曲,一枚詞句從你唇邊輕輕吟出。那樣的不經意間,醉了詩意的芳菲,也觸動了你苦楚的柔腸。琴聲如訴,你的心事盡在音律之中,而知音卻寥寥。你是一個真性的詩人。侯門深似海,它滋生了黑暗,遮住了陽光。它憔悴了容顏,毀滅了青春。但卻無法扼殺你的靈性。也扼殺不了你的個性。人們在注意你的性格時,總說你“小性兒”,話語尖酸刻薄。但我知道在這一切的背後,藏著的是你那顆強烈的自尊心。所以你敏感於閒言碎語,你像一根緊繃的弦,稍有撥動便驚顫了起來。
實則你的“小性兒”正是追求愛情的專一,對人格尊嚴的維護。再說,人們在責備你“小性兒”時,是否還該看到你不似寶釵圓滑世故,卻具有的單純;不似妙玉怪癖冷淡,卻具有的寬容;不似鳳姐精細過人,卻具有的率直。寄人籬下的你雖是個弱女子,當你卻選擇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的人生道路,你那“比刀子還厲害的言語”正是對貴族家庭種種黑暗的揭露,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啊!“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你到底是為誰泣幹了最後一滴淚水。嫣然一笑,你無悔。與落花緩緩歸去,化作那世外仙姝寂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