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1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知識淵博所以成為教師,品德高尚所以成為模仿和榜樣。”由此可見,老師,既是傳授知識的人,又是被學習的模範和榜樣,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透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光輝的事業離不開崇高的師德。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師的自我修養!

  一、擺正教師的身份

  自古以來,教師有很多的稱謂,先生、園丁、慈母、春蠶、蠟燭、孺子牛、春雨等等。這些稱謂中或質樸無華或真情感人,都生動形象的描述了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教師的職業特殊性需要我們當老師的更要認清自己的身份,從嚴要求自己。

  在職業學校,教師的身份更特殊。從早出寢到晚就寢全天候的跟班像保姆;學生東西遺失要想辦法找回像警察;學生生病了要找藥陪護像醫生;學生大掃除要和大家一起幹像清潔工。看起來都是很瑣碎的事情,但是,任何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構成的,認真做一件小事不難,難的是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平凡小事。當職校的老師更需要有一種服務意識,我們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家長的支援和信任讓學生來到這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做到讓學生和家長滿意。

  二、認清教師的職責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當一名老師就要言傳身教,傳授一定道理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授業,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惑,要讓學生主動學習並提出疑惑,而後老師要幫學生有效地解決該困惑。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有的老師認為,上課的過程就是完成一堂課的時間就行了,殊不知一個老師上課過程的言行舉止無意中也會給學生諸多的影響。現在的績效工資下,想著出滿勤,幹滿點就心安理得拿工資的老師也不乏存在。千萬別忘了我們是老師,絕對不能容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思想蔓延。著名企業戰略專家姜汝祥在《請給我結果》一書中,強調了“完成任務≠結果”這樣一個理念,轉錄他的一句話“我們要懂得一個基本道理:對結果負責,是對我們工作的價值負責;而對任務負責,是對工作的程式負責,完成任務≠結果!”如果目標沒有達到,所有的過程和客觀原因都不能成其為原因。作為一名員工,我們強調的不應該是過程,而應該看結果,事情沒有成功就不需要為自己找任何理由。因為,結果才是最重要的。這可謂“無功便是過”,海爾公司就有一個看似苛刻的定額淘汰制度。在一定的時間和範圍內,必須有百分之幾的人員被淘汰。這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比較殘酷,但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還是有很大好處的。我們學校這樣的事業單位,目前還沒有如此苛刻的淘汰制度,但近乎“大鍋飯”和“平均主義”的現狀確實也有弊端。

  三、提升教師的素養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更需要我們當人民教師的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和修養。教師素質的提高,直接關係到教育教學工作,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還要有較強的思想素養。有的老師一直在“吃老本”,覺得夠用就行了。可是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自己要有一桶水。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胸有詩書氣自強”,每個教師都應該把提高自身素養放在首要位置,只有不斷的充電,把終身學習確立為目標,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的勝任教師這一職。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物件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蹟,創造新的人。"別為了讓家長認識你,別為了讓老師認識你,最美的發現在孩子們的眼睛裡。當我望著孩子幾十雙雙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於燦爛的星空之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裡,我將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在教學和生活中要熱愛學生,有教無類。對待學生,一定要用心,要有愛心,更該有耐心。對待自己,需從嚴要求,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表率。老師是我從小夢想的職業,也是我熱愛的職業,我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讓自己向師德標兵看齊,爭取更加的進步。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2

  讀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這本書後,因此瞭解和弄清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是非常必要的。

  現階段我國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規範是: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和為人師表。其內容的核心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依法執教是調整教師職業道德和法律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判斷教師行為是非善惡的首要標準。在各道德規範的聯絡中,愛崗敬業是基礎,其他規範都是愛崗敬業的體現。教師愛崗敬業必然會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因為學生是教師工作的物件,傳授知識是教師工作的主要方式;教師愛崗敬業,必然期望自己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而人的培養教育都不是孤立進行的,要取得成效必然要與他人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人格的主要特徵。依法執教、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熱愛學生、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及廉潔從教都是為人師表應有的重要方面。

  作為一名教師,教師的職業道德無比重要,只有謹記職業道德,才能夠真正規範自己的行為,贏得學生的尊重,教出好的學生。總之透過《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學習,使我收穫很大,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把這次的學習收穫儘快地運用到我的工作實踐中,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3

  假期我靜下心來重溫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深刻地體會到了光輝的事業離不開高尚的師德“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古人把“道為師之先”,就充分的說明教師的德將是必備的品德之首。

  道德是我們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準則,古人非常注重“德”,提出“德才兼備”的用人觀。現代教育更需品學兼優的人才,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是為學生開啟知識之船的首航者,更應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現代最為樸素的教育觀雲:教書育人,或者更貼切的說應換為育人教書。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是對教師品德和學識的崇高要求,人們對其職業稱為“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小學教師更要在書本知識外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導向”和“榜樣”的力量更是舉足輕重。故既會言傳又會身教,以身作則,具有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會使其所學終身受益,這樣培養一名品學兼優、品德高尚的學生才不為空談。

  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會時時保持著一顆熾熱的心,讓愛成為和學生溝通思想的橋樑,視學生如己出,不厭其煩,一心撲在工作上。對他們循循善誘,讓學生情願敞開心扉,用感恩的心去聆聽教誨。對特殊群體的學生更是寬容善良,因人施教,始終不離不棄,並不時給予肯定,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的思想健康積極地成長!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4

  作為一名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職業理論水準,於是利用工作之餘,認真閱讀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一書,從中知曉了許多新知識,懂得了許多新道理。無疑,這將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莫大的幫助。

  教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更作為教育下一代的言傳身教者,他們的心理健康是與培養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大事。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甚至動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準則,幹工作要求具備最起碼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如果說對教師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我認為,比“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更重要,這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這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

  教師是繼承和發揚文化遺產的橋樑,是連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工程師。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義在《續師說》中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未師矣。"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師的`師德。"為人師道,端品為先""師者,人之模範也"這些歷史名句無不充分說明師德的重要性。"學為人師,德為世範"的高度概括,更強調了教師品德高尚的示範作用和重要地位。育人先育德,時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科技的迅速發展,只有把握"做人"的真諦,才能真正立足於社會。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教師贏得學生尊敬和信賴的首要條件,也只有加強師德教育,才能保證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合格的二十一世界人才。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歷史責任的呼喚。

  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使教師滿懷激情地組織教學和各種教育活動,對於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各種表現,都能寬容和理解,並給以真誠的激勵,營造出民主、溫暖、健康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心情愉快,想象豐富而開闊,思維活躍而流暢,記憶快捷而有效。這顯然促進了學生智慧的發展,也有利於學生各種潛能的挖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與信任,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從而產生學習需要、學習興趣,並激發出內在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能更加主動地認識自己、更加客觀地評價自己。有效的發揮學習自覺性和提高學習效果。

  師愛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環境因素。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影響最大,教師對學生的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世間情態、人情冷暖的感受。學生耳聞目染教師的風範,同時感覺到被關注、被理解、被信任,自然就減少猜疑、狹隘、自私、自卑或狂妄,更多表現出坦蕩、寬容、友好善良、樂觀自信、通達、善待他人、善待環境,在為人處世中,就會常獲得積極而肯定的情緒情感體驗。這些顯然有利於健康情感的.培養,促進心理的健康。

  教師對學生的愛,對教師的失誤有彌補作用,對教師的自我完善有激勵作用。教師也是人,誰能無過。教師在工作中難免會有失誤,不可能盡善盡美。如果學生經常領受老師的無私關愛,他們就會用情感去過濾老師的失誤。“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必須不斷地發展、完善自我,才能做到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愛心會激勵教師不遺餘力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完善自身的素質,提高自身的價值。

  同時透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作則要求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教師有"人類靈魂工程師"之美譽。我想,師德是最重要的,只有具備良好師德的人才可能教出優秀的學生、祖國的棟樑。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讀後感5

  透過《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學習使我接受了許多新理念,進一步明確了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瞭解了很多教育教學策略,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穫就是熱愛教育事業和關愛學生。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敬業愛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師是繼承和發揚文化遺產的橋樑,是連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工程師。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師的師德,育人先育德,時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科技的迅速發展,只有把握"做人"的真諦,才能真正立足於社會。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教師贏得學生尊敬和信賴的首要條件,教師只有加強師德,才能保證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合格的二十一世界人才。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歷史責任的呼喚。

  熱愛教育事業是一種理想與情感,愛生才是實施教育的基本觸發點和著力點。愛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不僅是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是傾注了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此,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愛的形式與內容,就是教師品德、學識和情感的結晶。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為基礎。不熱愛學生的老師,學生決不會歡迎他。因此,"愛生"是現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師是否稱職的重要標誌。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常會出現學生調皮搗蛋、惡作劇、逆反對抗、違紀犯規等。這些問題使人氣憤、煩躁。這要求教師要有博大的胸懷、極大的耐心,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學會運用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與科學的調適方法,避免消極的心理偏激反應。教師必須言行一致,用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學生。在不斷要求學生的過程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示範比口頭教育更有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