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精選5篇)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精選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1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暑假的時候學校向老師們推薦讀過,當時就有反思,很好讀,不是理論,案例居多,是於老師的封筆之作。這個月,新學期開始,再拿出來回味回味,看著自己曾經的圈劃和筆記,又有了新的看法。

  在“人生流橫—寫在前面的話”中,於老師就提到,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從教五十多年做一個較為全面的總結。

  讓知識“活”起來

  一、溫厚、包容、調和待生

  於老師在第一章就用自己和甘草的三大特性一一做了比照。首先,像甘草一樣溫厚。一個學生曾在作文中這樣形容於老師的笑,“於老師的笑是最溫和,也是最有效的批評。”學生在語文課上畫畫、在課後鬧矛盾,於老師不是像其他老師一樣拉出來批評,而是一笑化之,用最溫和的語言化解學生的尷尬,既沒有嚴厲的批評,也沒有讓學生顏面盡失。孔子有五大美德:“溫、良、恭、儉”。溫文爾雅、和藹可親是五大美德之首。可以說,“溫”是所有學生對所有老師的第一期盼。其次,甘草的第二個特性是“包容”。於老師用了這樣一句名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對待學生,要包容,出於理解的那種包容,一種推己及人的理解。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那麼那些“火”可能自然而然就熄滅了。再想想我,我是一個脾氣不太好的老師,可能是因為個別學生的不聽話,現在再想一想彌勒佛能“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楚莊王、曾國藩也可以容,對學生又有什麼可以不包容的呢?最後,甘草的第三個特性是“調和”。“中庸之道”是儒家觀察世界、處世行事的基本思維方式。西方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說過類似的話,過度和不足奶是惡行的特徵,而適中則是美德的特徵。兩位哲學家的見解驚人的相似。中庸之道不僅是一種哲學思想,更是至高的道德境界。

  於老師他就是甘願做甘草,做一個動腦子的人,做好人,做個溫和的人,做個寬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學生的人。帶著思考教書,不斷修正自己的人生軌跡,少走彎路,才能不算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二、關注、讚賞、尊重學生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是黃金萍老師在我教育教學中告訴我的,也是我初出茅廬在薛小聽到的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於老師在書中介紹到,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對他的影響很大,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老師喜歡他。如果老師能做到喜歡每一個學生,教育無疑會進入別樣的境界。但是於老師認為,如果要做到這一點,還是很難的。書中提到美國教育學家託德·威特克爾的一段話:“不強求你喜歡每個學生,但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如果你的行為並不說明你喜歡他們,那你無論多麼喜歡他們都沒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為表現出你喜歡他們,那麼,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了。”雖然這句話第一次讀到的時候,我覺得會不會有點做作,但後來仔細一想,如果你能夠做出喜歡他的樣子了,那你的內心至少也不會討厭他吧。

  對於如何能夠做到尊重、讚賞每一個學生,於老師給出了這樣的建議:講課時,眼觀六路,用親切的目光看著每一個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時,以專注、期待、鼓勵的目光看著發言的學生;學生的紅領巾歪到一邊去了,幫他扶正;課外活動時,加入到學生跳繩的行列……而光有這些還不夠,還缺了最重要的,那就是微笑。微笑是老師的名片,臉上有笑,學生就會有親切感,而無懼怕感。

  三、不能太像老師

  於老師在書中提到,老師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像老師。於老師要求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將手倒背起來。他認為倒揹著手站在學生面前,彷彿樹立起了自己的權威,拉遠的自己和學生的距離。課上表演課本劇,他會和學生一起,扮演劇本中的一個角色,還會“反串”扮演,讓學生真切感受,就像他在書中說的:“是師非師,是課非課。”;課後遊戲,他也要求自己站到學生中間,同孩子們一起玩耍;大掃除任務,他也主動去班長那裡領任務,和學生們一起打掃衛生,儼然是一個孩子。

  於老師認為教師只有擁有一顆童心,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學生的眼睛是攝像機,耳朵是錄音機,教師的一言一行將會定格在學生的人格磁帶上,並且自動終生播放。每個學生都是心理學家,他們會對教師的所作所為做出評判。只有教師做好了,學生認同教師了、信服教師了,才會仿效教師的做法,才會接納教師的建議。

  四、身教重於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強調了教師以身示範在教育中的作用。大量的教育實踐反覆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只有當教師(包括家長)的言行一致時,教育的效果最大。

  於永正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處處以身示範,充分發揮著榜樣的影響力。他無論何時何地,在面對學生的時候,總是將自己裝扮的整整齊齊,在穿戴上一點也不隨意;他無論是在黑板上板書還是給學生批改作業,字跡都工整認真,不敢有絲毫的潦草;他要求學生寫作文,自己一定也跟著寫下水作文,再“下水”中體悟寫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給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他犯了錯誤一定會當著學生的面承認,不掩飾不支吾;他和孩子一起活動,相關的工作一視同仁,大家一起來做,行動上不敢落後,而不僅僅是做一個指揮者;他備課認真仔細,一個字的書寫,一段話的朗讀,都反覆推敲;他每天認真閱讀報刊雜誌,以便了解最新的社會動態,可以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當師生融為一體時,教育真的是一種幸福,教育真的會變得簡單、輕鬆而有效。

  於老師用一個個經典的教學例項,傳遞著他從教五十多年來一直在踐行的為師之道,讓我受益匪淺。五十多幾年來,他在三尺講臺一直恪守著自己是一名教師的信念,那麼對於我這麼一個剛踏上講臺的新人,又有哪裡可以不學習呢?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2

  “做老師真好!”這是教了五十多年書,最終把自己教成孩子的於永正老師的由衷感嘆。於老說:“想念你們,我教過的每一位學生。”我想:每一位於老教過的學生也會想念他。一定是這樣,於老風趣幽默的課堂、關心體貼的話語、身教重於言傳的榜樣······怎能不讓學生們想念!

  想念源於喜歡。課堂上朗讀時透過表情、語氣、動作,把天真、活潑、羞澀的人物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學生更好的走入人物內心,理解文字;課下和孩子們一起遊戲、玩耍;學生出現問題時的體諒和理解;能發現每位同學的長處和閃光點,從不吝嗇表揚······這樣的老師哪位學生會不喜歡。

  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放下架子,對學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像於老一樣,做一棵“甘草”性溫、包容、懂調和。要有溫而厲的教育智慧,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做到“不過”也“無不及”。

  於老說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老師喜歡他。其實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態度,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表聽到老師的表揚。在靈活多樣,有指向的激勵下,學生的“閃光點”會越來越多,“亮點”會越來越亮。於老在書中寫道:“你真棒”“你真好”這類的話可以說,但總這麼說就空了,“棒”在哪裡?“好”在何處?這樣就有“實指性”了。我班小李同學,之前字的書寫不盡人意,每次看作業我都會提醒他要認真寫,可並沒有效果。後來我改變了方法,看作業時在他的本上畫出或指出工整的字跡,會告訴他這個字之所以漂亮是因為他能準確把握字的結構,每筆書寫到位,還會提出期望,相信下次作業中漂亮的字會更多。就這樣,慢慢的小李同學作業本上漂亮的字越來越多,最後每次作業都能做到書寫認真工整,多次評為優秀作業。

  在和孩子接觸交流時一定要發在內心的.表現出喜歡他的樣子,不諷刺、不挖苦,不冷落、不漠視。一句簡單話語,一個撫摸腦袋的動作,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個大大的擁抱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用心。“喜歡”是互相的老師喜歡學生,學生會加倍喜歡老師。

  讀了這本書,深刻領悟到於老的教育智慧,為師之道。愛學生不是隻停留在嘴上說說而已,要從心開始。孩子間存在個體差異,那麼就讓我們用愛澆灌:是花就讓他盡情的綻放,是樹就讓他茁壯成長,哪怕是一株小草也要讓他在“大地母親的懷抱”裡無憂無慮,健康成長!(趙麗)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3

  我只知道甘草可以止咳,怎麼和於永正老師聯絡起來了呢,仔細閱讀這個章節後,我明白了,正是因為於老師具備甘草的品格,所以他與同事相處得好,學生也喜歡他,這不是我們每個老師都要做到的嗎。

  首先甘草性溫,味甘。於老師就是一個溫厚的人,在他的回憶中寫到他兒時的幾位老師都是溫厚的典範,微笑是他們共同的名片,寬厚是他們共同的品格,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啊。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想想於老師的經歷,在我們大動肝火時,多想想對學生的影響,讓我們用一份冷靜別樣的心境來處理事情,不是更有利於學生的品格發展嗎。

  其次,甘草包容,幾乎能與所有草藥為伍,不但能解百藥毒,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形容到老師身上,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

  人是易怒的動物,尤其是面對那些個別學生的時候,又如何能忍得住。但想一想我們從事的就是教書育人的工作,不是有句話形容我們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想想肩上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第三,甘草能調和。我覺得於老師說得特別好,為師者對學生要溫和,親切,還必須嚴,什麼時候都要有度,不可執於一端,以至於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老話說還打一巴掌揉三揉呢。

  其實每個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他的態度,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即使我們不能保證喜歡每一個學生,那也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讀了這個章節,讓我感到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一定要有甘草的品格。

  於老師就是願意做甘草,做一個動腦子的人,做好人,做溫和的人,做寬容的人,做善解人意的人,做善待學生的人。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帶著思考教學,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4

  跟隨敘事者十月份共讀於永正老師的這本經典之作,受益終生。讀完這本書,我被於老師的為師之道深深震撼。

  於老師說: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是啊,我們成年人已然習慣了按照我們成熟和成人邏輯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常常忽略了還是孩子的他們的想法甚至常常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我想這正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階段性特點,對學生對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這樣不僅可以拉近了我們師生關係還對孩子的學業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自身來說,也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教師職業魅力和自信心。

  於老師總結了學生之所以喜歡原因。首先是“溫性”,遇到問題能夠“後退一步”,擺正自己的心態。其次是包容,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我們自己曾經也是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惶恐和膽怯,想逃避,但是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心態後,正好說明了他是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如果抱著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清自己的錯誤,並知道自己如何去改正錯誤,我想要比狠狠批評他一頓效果更好。起碼,我相信孩子的心裡是充滿感激之情的。最後就是調和,在我們執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屢犯錯誤的孩子,這時候我們會嚴厲的批評他,這時候他們對我們肯定產生了牴觸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揉一揉”,也就是找個合適的機會,適當再表揚一下他,讓他們明白,其實我們是在教育他,幫助他,而不是他的敵人。相信每個老師都會喜歡班上優秀的學生,對於優秀的學生我們常常表揚他們,激勵他們,因為他們的潛能很大,認為他們就是班級的希望和驕傲,這樣往往也會造就部分學生產生高傲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引導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才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育的意義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戒驕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著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短處,引導、鼓勵他努力由“不及”到“及”。

  最後,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處理教育教學問題都要思而後行,讓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帶著思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智慧,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思考中感悟並積澱的。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初中讀後感5

  我們說,老師是園丁,是春蠶,是指引的燈塔,但更多時候,學生能體會到的是——老師是一個陪伴者。

  我們始終都要相信學生是一個豐富完整的個體,他們對事物有著他們的看法,我們首先應尊重他們的想法,不隨意否定,不無故責備,他們才回感受到我們友好的陪伴。尊重、空間是孩子們樂意與我們同行的基礎。

  我們始終要要相信學生的可塑性。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思維方式不一樣,理解能力也有差別,所以當我們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苛責或者放棄都無形中讓孩子疏遠了我們,我們要做有溫度的教育,要做有播種有汗水有期待的教育,時光會給我們答案,有時候,我們和孩子一樣,都要慢慢來。

  我們始終要相信學生會有一刻感恩的心。教育工作是很磨人的工作,因為我們往往努力的付出了,但是不能及時收到效果。尤其有的時候頑皮的孩子更是不理解家長與老師的付出,我們的付出只有時間會讓它們慢慢發光,所以老師要相信孩子會有一刻感恩的心,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會突然想起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