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優秀讀後感

《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優秀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優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優秀讀後感1

  吳正憲、劉勁苓、劉克臣主編的《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梳理了小學數學中出現的幾乎所有基本概念,對每一個概念首先按現代數學和小學數學兩個層面做出界定:接著進行詳盡的解讀——闡釋相關數學概念的內涵及數學實質,介紹其緣起背景、來龍去脈,展示其應用領域;然後落腳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處,對相關數學概念給出具體的教學建議,其中包括大量具有示範意義的教學實踐案例。各篇末都有“推薦閱讀”,為老師們提供了進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空間。這是一本為小學數學老師答疑解難的教學工具書。書中各篇的撰寫,顯示出作者們對小學數學教育較為深厚的理論修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吳正憲,全國著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審定專家,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全國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吳老師和其團隊核心隊員劉勁苓(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數學教師)、劉克臣(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學院小學數學教研員)一起,組織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的相關隊員,緊扣2數學課標的精神,經過多方查證、廣徵博引,結合大量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百餘個基本概念進行了案例式的生動解讀——【概念描述】——從現代數學和小學數學兩個層面對每個概念做出界定:【概念解讀】——闡釋相關數學概念的內涵及數學實質,介紹其緣起背景、來龍去脈,展示其應用領域;【教學建議】——落腳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處,結合教學實踐案例對相關數學概念給出具體的教學建議;【推薦閱讀】——為老師們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提供了空間。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心臟”,沒有問題的學習目標就不明確。而小學生數學問題的提出必須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實現。創設數學情境的目的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髮現並提出與本課學習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以備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合作能力是當今社會所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合作交流中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所以,合作能力的培養必須在課堂上加以落實,讓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面對實際問題,能夠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數學應用意識的重要表現,也是能否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於實際的關鍵所在。

  第三環節:“展示交流,內化提升”

  合作探究是學生充分感知的過程,而展示交流是學生的感性知識相互碰撞的過程。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透過比較、質疑和反思,不斷最佳化個人和小組的學習成果,直至達成共識,內化為個體解決問題的策略,並形成科學結論,找出對解決當前問題適用的策略。問題一旦解決,學生的思維能力會隨之發生變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思維品質的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悟數學學習的樂趣,找到自身價值的體現,體驗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的愉悅。這樣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正確的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第四環節:“回顧整理,拓展應用”

  一堂課成功與否,結課很重要。教師要在完成一個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時進行適當總結,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回顧和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系統。再透過拓展應用檢驗學生對新知理解和運用水平。

  《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優秀讀後感2

  《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是吳正憲老師和她的團隊的傾力之作,書中梳理了《課標》中的十個核心概念、小學數學中的常見的數學思想、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機率、綜合與實踐,幾乎涵蓋了小學數學中出現的所有的概念及數學思想。對每個概念及思想都是從現代數學和小學數學的來龍去脈,展示其應用領域;然後落腳於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對相關數學概念給出具體的教學建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具有示範意義的教學實踐案例。每個知識點闡述的背後還緊跟著一些“推薦閱讀”,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深入瞭解和拓展的空間。書中知識闡述顯示了吳老師及其團隊對小學數學教育較為深厚的理論修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老師們對教學疑難問題的解答,有的放矢,教學建議的案例自然生動,是值得一看的好書。

  一、瞭解知識產生的背景

  我們現在的學習,大都是在數學前輩們結合生活,苦心鑽研的心血,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對於很多結論或公式有很多孩子並不是真的理解,知識死記硬背,有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孩子會提出這些結論或公式是怎麼得來的呢?作為老師要對此類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中遇到新知識、新符號、新公式等,老師要給孩子們介紹每個知識都有它產生的背景、演變及生活中的應用,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只有學生真正認識了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內涵,才能真正會用,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應用意識。

  二、重引導學生親身體驗

  在小學,學生的思維大都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親身經歷的、親眼看到的、直觀的`、形象的材料,有利於其學習的進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做一做、想一想、說一說等過程中,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多方面獲取資訊,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創新意識。創新意識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是學生在各個學習環節中不斷親身經歷、不斷鍛鍊、不斷積累中形成的。比如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經常性的追問學生“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你認為他的答案是正確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長此以往,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掌握知識在每個學段的聯絡及深度

  現在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逐漸過渡的過程,有些知識會在多個學段出現,但是仔細分析過教材,我們會發現同一個知識在每一個學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絡,對學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為了能夠很好的承上啟下,也為了避免出現知識滲透不到位或無意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都會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困擾。那麼作為老師平時工作中,要對知識在每個學段的聯絡及要求掌握的深度及廣度做到心中有數,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仔細拜讀後,就會很好的把握教學分寸。幫助孩子們順利的學好數學的每個知識。

  四、重視“綜合與實踐”的教學

  “綜合與實踐”每個學段都會出現,它的內容比較有挑戰性、開放性、綜合性和趣味性,它注重學生與生活實際、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是最近教學改革比較重視的內容,所以這一部分的內容的學習比較特殊,為了注重讓學生展現思考的過程,關注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態度和方法,老師在教學中根據學段目標,做好問題的選擇、問題的開展過程、學生參與的方式、學生的合作交流、活動過程、結果展示及評價等要素的設計,並有效地落實到實施過程中。在書中呈現了在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八個課例,具體、詳細。可供我們進行參考與學習。

  總之,數學概念的準確把握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需要具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學科知識儲備。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本書正是幫助我們小學數學老師實施良好的數學教育的利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