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高度》讀後感範文
《站在孩子的高度》讀後感範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站在孩子的高度》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站在孩子的高度》讀後感1
作為一個幼兒園小班孩子的老師,我自己也是一位幼兒的家長。我是否真的能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看孩子的世界?
在生活中,我們是大人,孩子是小孩,我們經常對孩子說的話就是:你不可以,不行,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相信,不止我一個人,大部分的家長都面臨著這樣的情況。因為在我們看來,孩子的有些舉動在我們眼裡是錯誤的,是荒唐的。那麼,我們是否真的瞭解孩子眼裡的世界,孩子的想法。
正好一個朋友推薦了我《站在孩子的高度》這本書,當我一頁頁的翻閱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舉動是多麼可笑。古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你一定要用成人的條條框框去約束孩子,試問,孩子真的能開心?快樂?
我的女兒今年剛上幼兒園小班,自然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花式哭鬧。第一天:哭。第二天:哭。第三天:繼續哭。於是我就忍不住了,我說:念幼兒園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別的小朋友也都念幼兒園啊,難道你哭了就可以不用去了嗎。當時兇完以後,我女兒很安靜,不哭不鬧也不說話。我突然醒悟過來:她才四歲,她懂什麼叫必須唸書?她不懂。她只知道媽媽要把我扔在一個全是小朋友還有老師的叫幼兒園的地方。所以她哭,因為她只能用哭來表達她的委屈。可是我卻還要去兇她。事後我很後悔,但是有時候孩子跟你鬧到一定程度,你就會控制不住脾氣。當我看完這本書以後,我完全震驚了,原來自己的做法是多麼的可笑。、
之後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每次都會蹲下來跟女兒說話。會循循善誘的問她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包括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乖乖睡覺。做了什麼遊戲?學了什麼兒歌,我會跟著她的思路走。其實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是我們大人自己去把她複雜化了。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大,非常的寵愛,孩子想幹嘛,爺爺奶奶就挺她的。常常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水裡怕摔了。甚至很多爺爺奶奶來接孩子之後,是抱著回家的.,或者說是揹著回家的。當然,這個我們無法制止,只是想說,這樣的溺愛真的好嗎。我們雖然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一切事物,但是一味的順著他的意思這就是溺愛。
家長是孩子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只有家長跟我們老師一起配合好了,才能給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謹以此篇文章感念寫下這本書的劉老師,是你教會了我很多。謝謝。
《站在孩子的高度》讀後感2
用了兩三星期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家教專家劉維雋的教育手記《站在孩子的高度》。閱讀要上升為思考的高度,寫讀後感是很好的方法。也許閱讀的連貫性不夠,記憶也顯得支離破碎,也沒什麼好的思路。重新翻看目錄,全書分六章展開,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寫出了作者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感觸。父母是孩子命運的工程師、教出好孩子並不難、優秀個性是幸福的保證、尊重孩子是教子之本、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給孩子高質量的愛這六個篇章用通俗易懂、平和真摯不說教的語調將家庭教育的細節娓娓道來。
書中有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的最高精神需要是自尊心得到滋養。很多時候,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引申到學校教育中,父母可能更多地習慣於對孩子說,這樣做不對,你應該怎麼怎麼做。老師可能會說就是按照這個思路解題,你那個不對,應該怎麼怎麼樣。我們把孩子當孩子,覺得孩子某些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需要引導的。但站在孩子的立場,在他們兒童的世界,一切是那麼自然那麼正確。陶行知先生也曾有過這樣一句話,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還要小。是啊,自尊心是人的本性,孩子生來就有自尊意識。可小孩因為小,當他受委屈捱打罵時,除了用哭和搗蛋沒有別的能力來反抗。很多時候,他服從於父母的安排,也只是他明白胳膊擰不過大腿而暫時妥協。所以,請蹲下去,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樣的高度,用商量的語氣和他對話,耐心傾聽他的想法。這種以尊重為前提的教育,效果遠勝於說教教育,乖孩子教育、聽話教育。
可孩子確實存在一些不合適的負面行為,比如撒謊、偷吃等等行為。怎麼面對孩子的這些壞習慣呢?打?罵?這些顯然不是好辦法。孩子天生需要獲得認同和關注,有時他們就是用消極的頑劣的辦法引起家長的重視,如大哭不止、倒地撒潑來表達父母不給他吃糖果的不滿。家長就此妥協,遞上糖果孩子破涕為笑,這樣只會讓孩子明白哭鬧是一種可以滿足自我要求的利器,而屢試不爽,最終教出了一個跋扈的孩子。家長大為不滿,在孩子用哭鬧這一方式後,直接給小孩潑頭蓋臉一頓打,孩子會明白以暴制暴是很好的方法,可能會培養出一個暴躁蠻橫的孩子。書中作者推薦了撤離法和冷落法。撤銷關注,不予理睬,等孩子安靜下來,再採取相應行動。要用十足的耐心和孩子耗下去,不聽任其發展。待孩子冷靜下來後,對其進行陽光批評。陽光批評就是在糾正孩子錯誤的同時,告訴孩子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很多家長可能會說,你怎麼可以躺在地上打滾,還大聲哭泣討要糖果啊。你把衣服都弄髒了。這樣的批評並沒有給孩子指出正確的方法,也並不含有建設性的正確指導,孩子依然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如果家長說,為什麼不給你吃糖啊,因為糖吃多了對牙齒不好,然後趁機給他講一下蛀牙的危害。而你大聲哭鬧周圍的鄰居會被吵到,這樣多不好。鄰居們會覺得你是一個吵鬧的不為別人著想的小孩,可你一直很乖啊,表現也不錯,為什麼要給別人留下這樣的誤解呢?別人一定會奇怪這麼有涵養的孩子怎麼也會做出這麼丟臉的事情啊。趁機帶高帽進行表揚,孩子對錶揚毫無抵制力。也因為孩子的羞愧心而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待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你再聽聽孩子的想法,理解他為什麼堅持要吃糖果。糖果可以吃,但必須要少吃,而且吃完一定要漱口。透過一次次這樣的“親子較量”,孩子會逐漸成為你為他塑造的優秀榜樣。
書中涵蓋的育兒智慧不是我透過看這本書能夠消化和吸收的,只能說多少得到點啟發。嘗試著在本書的啟發指導下,在日常與孩子的點滴相處中,逐漸掌握育兒的智慧。多少會有收穫吧。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站在孩子的高度、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想法。
《站在孩子的高度》讀後感3
《站在孩子的高度》的作者劉維雋,是一位精通中西(紐西蘭)教育的家教專家之教育手記--精心養育外孫女小荷。能否站在孩子的高度、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想法,是你家教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每篇文章後面還有一篇問答錄,供父母參考。作者於52歲高齡考入奧克蘭理工大學早期教育專業,並在16/36的嚴苛考核透過率下,順利畢業,掌握了許多育兒智慧和技術。
劉姥姥的這本書以她可愛的小外孫女小荷的教育案例為線索,將姥姥自已對早教的理解與實踐融入在裡面,她一點不苛求小荷學習文化知識,相反她一個勁鼓勵小荷玩,她陪著一起玩,姥姥認為孩子在小時候吸收性最強,就要給孩子們最高效的學習方式,玩則是最好的方式,寶寶們透過玩,透過對外界環境的不斷探索,來發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來感知這個未知的美好世界。讀了姥姥的這本書後,我們就能得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保護人性,是育人,愛因斯坦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就是人性呀!從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的點點滴滴中可以看到劉姥姥對保護小荷的人性做得是如此的到位!她用實際的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教育,如何給孩子自由,如何智慧的愛孩子,如何巧妙地與孩子溝通,如何處理孩子的不良情緒,如何陪孩子一起玩等等。如果你想讓孩子一生幸福,如果你想讓自己後半輩子幸福,如果你想整個世界都幸福,那就快來讀讀這本書吧,相信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劉姥姥劉維雋不僅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在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中,她從來沒有放棄過思考,且能夠把教育的命題置於廣闊的社會大背景下,放眼世界、著眼未來,開始學習兒童早期教育,並施教於健康快樂的孫女小荷。用劉姥姥自己的話說:上大學的目的只有一個,未來做位好姥姥。如果說《序言》的大量篇幅都是客套話,那麼關於劉姥姥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介紹,則一針見血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和睦幸福的家庭是育兒的最好課堂。往往成績優異的孩子都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往往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孩子,他的背後或多或少跟家庭有關。家庭美滿幸福,父母彼此恩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才能快樂成長。真正愛學習、愛生活的孩子一定是快樂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