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脈》讀後感(通用11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通用11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文脈》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1

  藉著暑假這個空閒的假期,我花了7個小時把餘秋雨的《中國文脈》讀完了。總體感覺給自己的中國文學史複習了一下。複習過程比較輕鬆。有笑著感嘆的地方,也有不甚滿意的地方。

  新意並不多,把冷飯熱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曉風明月的感覺。好在時間線索比較清楚,分類也比較明確。

  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他因為對曹操的偏愛,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國。對羅貫中缺乏足夠的敬意。

  其次是他對越是遙遠的東西評價越高,越是接近現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評價。好像是文脈消失了一樣。這個見解缺乏說服力。

  第三是對百姓在文學史上地位評價的前後矛盾。前面說稷下學宮裡不需要草民。後面又說只有百姓還記得屈原,好像給了屈原無上文學地位的是百姓。

  最後是對紅樓夢的解讀評價,雖然很高,說這是人性生存與美好的幻滅,但是分析軟弱無力,缺乏獨到見解,又不敢在眾多理論中闡明旗幟,不夠給力。

  為了可以追求語言的生動,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確實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後面,越覺得寫法出現模式化,就在笑不出來了。

  《中國文脈》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在這我也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看下。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2

  從《山河之書》到《中國文脈》如果說前者是閃耀在中華文化長河上的亮麗一景的話,後者便是前者的締造者。如果說我是一個從不懂歷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時,我卻被餘老師用那麼通俗,簡潔,乾淨而又賦予魅力的語言吸引著,我從來不知道浸著歷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讓人醉,你為我們講述的不是那鐵騎血腥的歷史,娓娓道來的而婉諾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攜著遠古文化氣息,那麼親切地走來了,你所有的懷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種美是我從不曾目睹的,那種愛是迷失自我的歲月裡,光輝的一筆,那是生命裡的切切私語,是生存狀態自然程現,就是她讓我心裡像點著了一場大火,讓我的思考從平淡、消極、頹廢,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傷感還是有的,有那麼一天開始,我不那麼熱衷於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著腳也夠不著,我的心力憔悴了,心的火還在燒著,燃燒是一種讓人睜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種灼熱而飄忽的獰笑,快速地推進著毀滅。那一刻,我這一邊已經準備剎時化為灰燼,哪知有一雙手伸了進來,把傷殘的我救出。

  我從夢魘中醒來,生命那麼觸手可及,連樓蘭姑娘也在為我婉惜,我還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對數理化的宣揚,那種數字美,那種簡潔美,那種約定美,那種不用粉飾的美,那麼高傲地推動著生產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為我親愛的祖國盡微薄之力,這是我的青春!踏著青的遺蹟,我的人生帶著年齡的冗餘前進著,可時間已經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讓一種東西停止了,而讓一種東西無力了,我沒有自信了,帶著的清高的外表,卻感到了那種來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讓我傷透了。

  西天最後的一絲餘光鋪開了夜的序,我開始了我爭渡的最禮相遇,不知道算不算愛上了你。

  我的書房裡,泛泛的燈光裡,我席地而座的隨意,散落一地的書,乾癟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應該知道,我不想睡!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3

  近期,好友推薦我有空看一下,餘秋雨先生系列書籍。其正在閱讀《中國文脈》一書,故亦從此書讀開去,以窺端倪。自上週從淘寶天貓購得《中國文脈》一書,即閱之。

  深深被餘先生文筆吸引,第一次看到有人以人為脈,以史為鑑,融會貫通將史上孤立的人物,孤立的事件,透過文化的啟承轉接發展串聯在一起。使每一個歷史人物,宛如昨天,就在眼前,是那麼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個性實足,彷彿隔空在與歷史人物對話,彷彿餘先生穿越到4000年前的古國,一步一步沿著每個朝代,一路一風景,詳細記下了沿途所見所思。真實所見的就如實記敘,道聽途說的,難以見證的,多方求證,力求真實。史上沒有結果的,想象無窮而符邏輯。其將文人、政治家等,置身於當時當刻來分析,顯其質,傳其神。將歷史人物以史學家般的研究並給予文學家的獨到見解,讓枯燥的歷史人物生動而易讀易懂。

  復原人物情感,凸顯歷史地位,摘其一二感受如下:禹傳位於子,結束了禪讓選賢,開創了世襲制,實是無奈防爭鬥;老子之學乃吾友,道法自然,沁人心脾。孔子之學乃吾師,深深教誨,發自肺腑。兩者秋水共長天一色,相映趣;一身俠氣,四海為家,充滿理想,自視過高而缺乏判斷力和執行力的李白,時時想報效朝廷,卻輸得一敗塗地;南山腳下,悠然採菊,怡然自得的陶淵明,數百年後才被人記起;聊發少年狂,欲要射天狼的蘇東坡,多次被貶謫,等不到馮唐持節雲中;當年萬里覓封侯,卻身老滄州的陸游,至死也未見九州同;本想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辛棄疾,可憐白髮生;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戰,而怒髮衝冠,欲雪靖康恥的岳飛,終究不抵流言,空悲切;不畏漢武,嚴謹記實,受奇恥大辱後仍不停筆寫《史記》的司馬遷,人情失恰,不知所蹤;死而後已,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終究敵不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前者忠心耿耿,留下《出師表》受人敬仰,後者雄才偉略,成就一代文豪;墨子兼愛非攻過於理想而不宜推行,孔子仁愛人本現實而易行;持《離騷》,問九天的屈原,一路在問卻無人回答,曲高和寡,鬱鬱寡歡,投江而去!

  綜觀餘秋雨先生在本書所寫的文人志士,大多壯志未酬,空留遺憾!但是正是這幫豪情高漲,充滿鬥志卻顯無奈,似是不懂風情的文人志士,傳承發展了中華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樑!他們那種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置生死與度外,不失氣節大義的氣概,是我等學習的楷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4

  中國文脈,好大的氣派!讀完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一書,我長時間沉浸在一種感動和震撼之中。

  中國文學幾千年的發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奪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可以成為穿越時空成為不朽的經典?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他獨特的視角,靈動的思考,運用"減法"的研究方法來梳理了中國文學的脈絡。他說:"減而見筋,減而見神,減而得脈"。在博而精的文學基礎和底蘊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長而悠遠的歷史,進行了大膽而獨到的取捨。

  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歷史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體量不大,不一以貫之,時斷時續,就像一條倔強的山脊連成的天際線,綿延不斷,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正是這條天際線,讓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了註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

  等級,是文脈的生命;等級,是由品味來決定的。品味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的等級和品味,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類尊嚴。文中字裡行間都充滿著秋雨先生慷慨豪邁的情懷,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對中華文學家園滿腔的熱愛和關切之情。

  從漢字的起源到詩經的出現,從先秦諸子到漢大賦,從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世,從英傑輩出的宋代到文脈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敘夾議,帶領我們去親近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僻居荒村氣定神閒的陶淵明;去敬仰行吟江邊孤傲悲愴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筆的司馬遷;去了解風骨飄逸桀驁多才的魏晉名士、唐詩宋詞巍峨頂峰上的諸多身影……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形象,透過他的文字,變得清朗而感性,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別樣情懷。同時,秋雨先生對影響中國文脈至深的科學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剖析了文脈的根本,用清新簡練的文字表達了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的深刻思想與啟蒙精神。

  在飽蘸深情、蕩氣迴腸的筆墨間,我們也不難發現始終雲繞著秋雨先生的淡淡憂傷和飄忽的無奈。中國文脈源遠流長,有過諸多的輝煌,也有過百年的蒼涼。中國現代文學成果寥落,偌大中國沒有出現過一個近似於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曹雪芹的小說家。研究隊伍的誇張、偽飾、把玩的風尚大幅貶損了文學的形象。面對當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領域,秋雨先生主張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清理地基搬開蕪雜,尋獲大柱石基,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現代是如此的荒瘠,我們不要在那裡流浪太久。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中國文脈在今天的斷裂,是中國文學的悲哀,是中華民族魂的失落。

  中國文脈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種宣言,是一種思想。她對於提高我們的精神生活,防止當今工業社會人性的異化和疏離,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讀《中國文脈》一書至少可以讓我們短時間沉靜下來,細細體味文中優美的詞句,慢慢感悟文學的品味;忘記塵囂,忘記利益,忘記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耐心地回顧過去,靜靜地審視周圍,迴歸自然迴歸本我。

  明天,我們還能這樣嗎?

  意志是每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創造或是破壞某種東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從中創造奇蹟的創造力!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5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為還可以回憶些什麼東西,但可惜,除了書上留下的些許印記可以佐證我曾看過,提起書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讀書時覺得這本書是在講中國的文化歷史,被餘秋雨先生飄逸脫俗、溫潤厚美、充滿靈性的文筆所折服,看過了便罷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對事物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現在我覺得,沒有思考的看書是有量無質的,這次,我很慶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這本書以時間脈絡為主線,以夾敘夾議的散文形式對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節點作出點評,我覺得本書其實算得上是文學評論,作者對文學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歷史人物都有系統點評,這是一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的事情,因為全面點評需要系統的閱讀和鑑賞,而查閱完中國從古至今結合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優秀作品足以見得作者對文學深厚的功底。

  對閱讀此書的背景介紹到此為止,下面來談一談我閱讀本書時產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1、藝術風格所折射的生命基調。

  餘秋雨先生筆下的中國文學背後的作者不再是一個個空洞的文字和符號,他們彷彿站在了人前,訴說他們所經歷的喜樂傷悲。每一個偉大的文學作品離不開偉大的作者、畫家、詩人、書法家,他們可以統一簡稱為創作者。但每一個創作者創作這些作品時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背景,或是戰火紛飛的三國時期,或是一片繁榮國富民強的大唐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換代的明末時期。不同時期的作者所投射出的作品讀起來又有不同的感覺,他們可以是豪邁祥和,也可以是蕭瑟悲壯,可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樂觀豪邁。

  不信?可以問問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個英姿勃發,充滿天真的俠客形象,他拿著酒杯,興致所達之處,揮斥方遒,他彷彿永遠都不會老去。

  再比如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杜甫老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涼的目光投向風雨飄浸下無依無靠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撫須長嘆間留下這樣一句詩。印象中的李白英姿勃發,無法想象他的年老。溫厚純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長者也,可實際上,歷史考證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將近一輪。由此可見,藝術風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調裡,會在讀者心中兌換成不同的年紀形象。

  2、文化的傳承斷裂和延續。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是閃耀在藍色星球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沒有哪個國家的文化像中國一樣,皚皚屹立千年而不倒,能傳承至今而沒有被泯滅的文化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而這種文化本身,一定有其獨到之處才可以不被歷史所淘汰。

  首先,我們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們要感謝一個叫做秦始皇的偉人。因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與文字語言的不統一有關。如果沒有秦始皇及時地以強權統一文字,讓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種族的人用同一種文字語言,也許中國文脈早已不復存在。文化的傳承還帶給中國一種集體心理,比如說修竹給人的風雅形象、晚霞給人的悽豔感受、滴水穿石給人的堅韌之意、長年累月給人一種真實,甚至比他們在天文學和植物學上的真實更有意義,這就是文化的傳承。歷史以來,漢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過,佔據過,剝削過,但是,漢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戰勝之後卻在文化上戰勝了外族,這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事情。與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國互相遠征、互毀文明不同,歷史上中國人內戰再激烈,也不會自毀文明,即使是遊牧種群落入中原,也遲早是華夏文明的一員,去瞻仰一些歷史遺蹟,去閱讀中國傳承才來的優秀文化,正是那些東西和那些地方,決定了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

  讀完這本書讓我有一種在荒熱沙漠上行走的旅人發現甘泉的感覺,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脈的思考由淺入深,啟人思考,受益頗多。但是,他談到的一些東西我不是那麼認可。比如文中提到“在當代的電腦書法中,最醜陋的隸書被大陸諸多機關大量取用,連高鐵的車名、站名也包括在內,結果,人民即便呼嘯而至,也逃不過那種臃腫、鈍滯、笨拙的筆墨”,但我覺得用隸書無傷大雅,我對此的感受沒有餘老先生那樣深刻,往小了說,隸書這種字型似乎並不好看,沒有楷書的方正氣勢,也沒有行書的飄灑自如,但是它嚴謹莊重,好辨認,試想一下在高鐵的車名上書寫狂草,那麼會不會有人坐錯站呢?往大了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統一使用一種字型可以達成規範,維持秩序。就像高考只能用黑色來答題一樣,制定者無法面面俱到,但終歸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

  因為本人知識儲備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法片面偏頗,看的少想的淺。這都是需要我不斷地在閱讀思考中去改進和學習的,所以非常慶幸以讀書筆記這種形式來督促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在寫的過程中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6

  喜歡讀《中國文脈》,源於它的名字;堅持讀下去,因為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反覆讀幾遍,得益於它博大精深的深層內涵和對文化的思考。

  談到文化,勢必是一個極為博大深遠的話題。它是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源,是我們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歷經千餘載歲月的滌盪,我們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面對如此之繁華盛景,一箇中國人,若是對自己的文化淵源一無所知,甚至鄙薄,顯然是極端可怕的。這不禁讓我們意識到,品鑑和把握先祖賦予我們的財富,並將其不斷延續,推向高峰,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古往今來,文化洪流奔湧不息,其之大,浩浩蕩蕩,其之深,難尋其底,其之絢麗多姿,琳琅滿目。正如我上文所說,把握和品鑑其精髓是關鍵所在。而文學的發展變遷正是華夏文化延續變化的一條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線,它的活力充分展現了我國文化肝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華。因此,抓住這條主線,有助於我們更準確,更深刻地領悟文化的神韻精髓。

  於是,我仔細研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然而我驚喜的發現,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開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劉和審美潛流。”這正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指明瞭我所追尋的方向,將文學的主線昇華為了文脈,這正是其根源所在。

  點明主題之後,《中國文脈》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原點從《詩經》講起,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統一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史記》,魏晉(:中國文脈讀書心得)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展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既是文學的發展,亦是歷史的變遷,生動地為我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縱觀全書,開始的兩個篇目,《中國文脈》和《筆墨歷史》是總體綱領,它們酣暢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為文脈載體的中國書法史,之後是對每個時代文脈分別以個體進行精細論述,使全書更加豐滿充實。作者站在研究者個人的角度,展現的是研究者個人的史觀和研究心得,並不過分強調說教,雖有爭議,但對於像我這樣非專業平民,能夠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藉助研究者的眼睛,鳥瞰浩瀚的中國文脈,“竊取”某些硏究者的點滴研究成果已經獲益匪淺。

  大浪淘沙,歷史沉浮,那一條貫穿中國文化的文脈正逢抉擇的關鍵。我們面對著繼承與發揚的機遇與挑戰,餘先生的作品點明瞭社會的現狀與背景的潮流。經典不可複製,此話擲地有聲,既承認了人類一切文化壯舉由盛而衰的必然規律,同時也提出,應當敬畏經典,保護經典,如此,才能重整重組,在大力改革中創造與推進新的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7

  我平時讀書,喜歡挑作者,喜歡挑書的封皮。

  寒假裡,閱讀組推薦了幾部書,我先上網搜了一下所有書目的介紹,打算選出自己比較喜歡的來讀。第一眼,我就看到了餘秋雨的名字,毫不猶豫先搜尋了他的《中國文脈》,螢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紅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撥著我的心,所以當即拍下了這本書。這部書一共分三個部分:

  一是中國文脈。餘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國古詩的源頭——《詩經》,還談到了諸子百家中的老莊孔孟,從體裁上來看還賞析了楚辭、秦碑、漢賦等;然後縱橫大唐詩文,點評南唐李煜,盛讚了宋代豪放詞風及愛國情懷。隨後,他論元雜劇、明清小說,最後來到近現代,回望了王國維、陳寅恪等學者。這一路寫來,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國雜亂的文學史按年代、體裁及歷史作用清晰地梳理開來,讓我的腦中的歷史文學知識立即呈立體狀。

  二是筆墨歷史。作者縱覽歷史,回望過往,從甲骨金文,一直寫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寫了漢字之於其他語言的不同之處。它的書寫是一種集體人格程式,有風範和表情,不僅是集體的審美,更有韻致,推進了文化的美學品格。漢字千年,歷久彌堅,漢語魅力,當並不只遣詞達意,更須在用典引文、在修辭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個話題來說中國的上古時代,從猜測皇帝到感悟神話,然後寫殷墟甲骨,考古記事。餘先生回溯了黃帝和炎帝的時代,他列舉了很多史家對於上古中國歷史的質疑,認為華夏文明皆是外來,或者,認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麼三皇五帝,都是後人的神話傳說。

  以我的學識,讀起本書來覺得有些費勁,但卻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我透過閱讀本書,把上大學時期學到的古代文學史回顧一遍,又親近了中國歷史。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溫。循著這條脈絡,我感覺自己好像在探尋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頭。餘秋雨先生說自己想透過梳理中國文化的脈絡來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對於我而言,我讀過他的這本書後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長者智者導引著,忘記了眼下的喧鬧與物慾,忘記了世俗的紛擾,只想徜徉於中國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尋、去收穫,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嗎?想來,在當今社會中能讓人擺脫紛繁陸離的世界,精心潛讀的書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對於中國文字,我雖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變、他的美、他的精髓我從未想過,讀了本書,我剎那間發現原來漢字竟然是一種藝術,感謝餘秋雨先生帶我領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藝術寶庫,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還可以把這座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也同我一樣感受中國漢字的魅力,這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啊!至於最後的一部分內容,我只做了瞭解性的閱讀,覺得他有很多歷史的專業知識,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還是前兩個部分的內容。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8

  早已耳聞餘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書架上看到餘先生的這本書就痛快買了下來,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斷斷續續讀了已經半年有餘才算初步讀完。接下來談談讀完這本書的感悟吧。

  何謂中國文脈,“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發展幾千年來的一種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等級是文脈的生命。文學的等級沒有像官階、軍銜、財富等這樣的東西來界定,它由一種不太明顯的東西來定,這種東西叫——品味”。什麼是品味,這裡我給大家幾個品味對人產生影響的例子。我們常說一個人讀過什麼樣的書在他的身上就會有這樣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風格等。一個暴富的土豪他的汽車裡肯定不會聽著舒緩的音樂。一個飽讀詩書的學生也不會去帶一條大金鍊子。

  當今社會上某些“成功”人士扛著大師的旗號來以文炫已,以文訓世的'現象數見不鮮。如某丹在百家講壇上講《論語》多少人津津樂道,我當時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幾次,甚至家裡還買了他的書,最後聽說因在北京大學演講穿著暴露被轟趕下臺。現在還有很多頂著無數頭銜到處給人送去心靈震撼的“大師”,請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

  我發現現在很多小學生盲目的揹著並不理解的發矇文言,例如《三字經》裡邊有些東西已經明顯是錯誤的、有些電視人永遠在繪聲繪色的講述早就應該退出文化記憶的文化殘屑、。

  面對上述現象先生直言“文脈既隱,小丘成峰。健翅已遠,殘羽衝鵬。”因此迫切需要來搬開蕪雜重新梳理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9

  餘秋雨老師成名很早,在他成名之後,拜讀過一本散文集,與我心中的張愛玲、沈從文比,猶如繁花與藤蔓,最終覺得索然無味而沒有讀完。後來餘老師以文化學者自居,多少有些心生厭煩。

  看完《中國文脈》這本書後,覺得餘老師涉獵之廣泛,我輩望塵莫及。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壞小孩,在舞臺角落拉開幕布偷看在書海中徜徉的餘老師,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點評。文中說,孔子的《論語》開闢了中國散文的先河,開始覺得這個說法很有意思,但仔細思量,《論語》裡子曰東一句,西一句散漫的說著,不就是散文嗎。文中將孔子對文脈的影響排在孟子、莊子之後,這點我是很不服氣的。

  我從喜歡《論語》到喜歡孔子,長大後看《論語》和小時候背誦課文裡的《論語》節選感受完全不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小時候讀到這段,覺得都是和學習有關的大道理。標準答案的翻譯是這樣的:學了以後要不斷地複習、實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和我一起商討學問),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瞭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現在讀覺得場景應該是這樣的:在一個放學後的黃昏,孔子和一群學生在小酒館喝酒,酒過三巡,孔子說"以前看過的書,過段時間拿出來再看看,會有新的理解,還蠻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試試。"觥籌交錯間,又是幾杯過後他又說;"那位遠方的朋友來到這裡,就一起喝幾杯吧!"遠方的朋友來向孔子敬酒,孔子道:"實在喝不了了,跟你第一次喝酒,你不知道我的酒量,不怪你,但我實在喝不了了。"也許孔子就真的和我想象中一樣,是個二不兮兮的可愛小老頭吧。這樣受後世敬仰的敦厚可愛小老頭居然被排在巧舌如簧的周莊之後,實在有點接受不了。

  文中把《詩經》排在《離騷》之後,我確實也不懂。最喜歡《詩經》中《風》的詩句,朗朗上口,淺顯易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多麼青澀可人的愛情故事,這和拗口難懂的《離騷》比,竟然在它之後?記得《大學語文》學過一篇《離騷》的節選,其中一段老師講了4節課吧,才明白是說我的家鄉,武漢市江夏區被洪水淹沒了,屈原站在山頂唏噓不已。

  讀完餘老師古文今譯的離騷,覺得屈原,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富二代,本想大展宏圖,卻始終鬱郁不得志,只好把那些傷感和悲嘆化作離騷動人的詩篇。不過讀完還是很感慨,原來在那個年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種植蘭花了,並且能分出蘭草和蕙蘭。

  黃庭堅的字,餘老師評價不高,他喜歡顏真卿。中國字演變的變化並不大,為什麼清朝至今,沒有出現過"蘇黃米蔡"這樣,普通大眾都公認的大書法家。也許正如文中所說,王羲之的父親、叔父伯父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兄弟、妻子、嫂子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幾個兒子是書法家,就連王羲之的女傭,也都寫得一手好字。這樣崇尚書法的社會氛圍已經不再,又怎麼可能出現書法大家。

  餘老師文中說,司馬遷的貢獻不僅僅限於《史記》,更在於為以後的史官做了表率。死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遭受宮刑以後窩囊的活著。但更讓人驚奇的是,司馬遷在接受宮刑出獄後,漢武帝不計前嫌仍然為他封官,召他入殿獻言獻策。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10

  餘秋雨評價唐朝詩壇:“一群男子,一路辛苦,成了民族邁向美的天域的里程碑。他們,都是中國文脈的高貴主宰。”唐朝時中華民族最大的驕傲,那心境平和,氣韻高華的大唐文明成就了這個民族的氣質與高貴,使從此以往的中國人血液裡都流淌著一種剝離不去的詩情畫意,或孤傲,或華貴,或清冽天真,卻也都彌足珍貴。

  我們很欣喜地發現詩人這一特殊群體以其特有的敏感記錄著歷史不一樣的審美格式。李白筆下對山水性靈的驚訝,他如不繫之舟,奔忙追趕著充滿陌生的美好,他自由舒展的靈魂,構築了中華文明中最飄逸最性情的成分,也充溢著令人嚮往的盛唐氣象,這樣的浩蕩,山川共仰。杜甫的生命卻交織在苦難與飄零的漩渦中,而他最動人的博愛憫人也恰如其分地從這荒澤泥沼中綿綿不絕地滋生出來,面對風雨飄搖的悽楚與不堪,他報以眼淚、悲憫和隨之即來的筆墨,他綿亙著荒亂時代為數不多的善良與大美。王維則沾染著略顯貴族的安靜的詩意,像餘秋雨所說“連憂傷都是浩蕩的,連曲折都是透徹的,連私情都是乾爽的,連隱語都是靚麗的”,他的美,是平易卻也是深邃的。而提及他們三人,不僅因為他們的文字造詣幾乎佔去唐詩的大半靈氣,而且他們的命運都經歷了相同的拐點——安史之亂。這場逼得唐玄宗落荒出逃,唐王朝元氣大損的浩劫動亂,險些斷送這三個稀世大詩人的生命,因而我們不得不審視一個共同命題:政脈與文脈的重疊與交錯。

  餘秋雨並未在書中詳述政治對文化的操縱,想來是因為在寫這些文字時正處於敏感動盪期,他本人也因為政治問題而不得已躲入深山小屋中,才慢慢梳理起中國文脈的。但我們能清晰地感知,縱然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不能限制住文化發展的程序,就像連魏晉那樣荒謬無度的亂世也出了許多風姿超群的名士,但政治權利卻總是在其存在的狀態中凌駕於文學領域之上,因而開放自由的政治格局纏繞著的是文化的汩汩湧動的欣欣向榮,而愚昧僵硬的統治下文脈大多隻能委屈地苟活,這樣的敏感脆弱,我想應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們仍就祈願,在當下,能依然延續著中國文脈的生命潛流,這樣盛大的脈絡將成為民族程序的天際中最燦爛的雲霓。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11

  秋末冬初,一本書闖入了我的生活,餘秋雨用自己的筆墨,承接了幾千年的中國文脈。

  作者先總序文脈,與書法歷史,再按時間順序仔細講述,從黃帝一直講到近現代,滔滔不絕。而在你仔細品讀時,你會發現作者文字優美,又會感嘆作者評判有力。作者會用大量詞語辭藻來描寫唐詩的美,也會運用比喻解釋眾人李白與杜甫友情不平衡的談論,甚至會用反問語氣將挖《紅樓夢》中啞謎之事問到一無是處。

  在作者的筆下,最犀利的句子,會成為最有力的槍,駁斥膚淺的眾人,自成一派。他會用明清與近現代對比,使近現代彷彿人才輩出的假象被真相的到來拍打在一邊,而且將明清說成“最鬱悶的年代”。他會用詩作數量證明乾隆一人寫的詩遠超《全唐詩》,但論質量,還有什麼好比呢?他還會用最理智的論證說明對於文天祥,忽必烈是最不希望他離世的人,而民眾的黑白思維促使他被扣上了反面印記。

  看到真相被揭示我會暢快淋漓地叫好,而獨到詩意的語段我會仔細品讀,愛不釋手。我讀到作者在小山上遭遇狂風暴雨時的孤寂,用心感受;我讀到墨子演說自己的抱負,感動萬分;我讀到詩經的雎鳩黃鳥、蒹葭白露,品味其中的喜怒哀樂;我又讀到李白對於千古蜀道、九曲黃河、瀑布飛流的驚訝,隨即讚歎著他超凡的詩作;我更讀到斷裂的《富春山居圖》的慨嘆,為它精彩而又不堪的命運嘆惋。

  然而,本書留下了太多可以思考的深刻問題,可以研究的重要課題,更是提出了振興文脈的呼籲。的確,夢想的實現在於實幹,新一代的我們,要傳承中國文脈,為它的發揚光大做出不懈努力。

  而我也感謝作者,感謝他引領我進入如此高深的討論,賞析每一篇文章。我用驚奇的眼光看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從容大氣,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深邃,看到“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萬丈豪情。如今的我,已與文學為友,以文脈為師,真正愛上了文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