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通用10篇)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1
今年5月份有位同事給我推薦了樊登讀書會,說可以在閒暇的時候“聽書”。由於平時工作忙,靜下來讀書的時間非常有限,試聽了幾次覺得的確不錯,索性加入了會員。我聽的第一本管理方面的書就是《可複製的領導力》,此書是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自己寫的。讓我印象深刻,所以買了一本細細讀。
書中的很多觀點改變了我之前的認識。就像書中說的那樣,領導力是可以學習來的,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具備領導力。我越發的感覺到在工作中對待員工和生活中對待孩子沒有什麼兩樣。怎麼和人說話,怎麼表揚人,批評人,如何佈置工作。這些都是有步驟、有工具的。領導力是有標準的,我們在佈置一件工作時不能只說一遍,而是五遍,第一遍:佈置任務,第二遍:請對方重複任務,第三遍:做此任務目的何在,第四遍:執行任務會遇到什麼困難,第五遍:遇到困難怎麼解決。這樣一來,避免了很多工作不必出現的問題。
作為領導者,必須和員工建立信任,建立團隊,敢於放手,建立體系,制定標準和規則。領導者要明確角色的定位,避免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所謂優秀的管理者不僅僅自己做,還要發動別人做,透過別人完成任務。學會放手和授權,這點非常像我們養育孩子,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什麼都行非常強勢的媽媽背後一定有一個懦弱的孩子。對待員工也該如此,給予他們更多的成長空間。而且優秀的管理者都是擅長營造氛圍的高手,要關注員工的內心需求,透過切實可行的手段真正打動員工,讓他們真正融入團隊。
一個團隊一定要有團隊願景,一群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使命的團隊,做一件事就變得很容易。管理者還要制定清晰的規則和建立及時的反饋系統。打造團隊的一致性,在實現願景的路上只有一致可言,不一致的只能掉隊。管理者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標,透過目標來管人,並且明確量化目標。管理者明確人際溝通的四個象限,隱私象限,公開象限,盲點象限,潛能象限,理解了這四個象限,就很容易將隱私象限轉化為公開象限,盲點象限轉化為公開象限。管理者必須學會傾聽,建立良性的交流通道。傾聽要用心,善用肢體需要,吸收對方的資訊,適當的提問,都能在傾聽中解決員工的問題,拉近和員工的關係。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須及時的給予反饋,讓員工尊重和信任你。贏得員工的尊重和信任是管理者塑造員工行為的情感基礎。反饋一定是正面的,正面反饋引爆你的團隊,什麼是正面的,積極的不打消員工積極性的話語,負面反饋時對事不對人。管理者必須利用有效時間,拒絕無效努力。
書中很多要點都剖析的精準到位,而且配合了很多案例,很接地氣。通讀第一遍,感覺很受啟發。讀書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很多的點都是通的,我相信每一本書都有它的寓意,在這個當下時刻,作為初入辦公室的我來說,這本書可以說是量身定做,我一定學以致用,努力挺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2
和管理者一樣,每個家長的身上也同時具有三個角色: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要分別發揮好這三個角色,才能帶來領導力的提升,從而成為一個合格的,成功的父母。
1、領導者的角色
領導者是透過營造氛圍來提升績效的人。
無論是管理團隊還是經營家庭,氛圍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和諧,幸福,有愛,輕鬆,歡樂的家庭氛圍會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備受關愛和鼓舞,這樣的家庭就是一個能量滿滿的加油站,無論在外面遇到多大的風浪險阻,家永遠都是最溫暖、安全的港灣。所謂天清地寧出神童天翻地覆出神經。所以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千瘡百孔的問題家庭。
2、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是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的人,只有明確了這個定義,才能避免“事必親躬”的錯誤做法。
凡事親力親為的父母,培養不出優秀獨立的孩子,孩子的創造力和活力會被壓制,好奇心會被抹殺,在孩子想要發展自己的關鍵期沒有及時的提供支援,選擇循序漸進的放手,等錯過了再想補救,孩子已經失去了探索和求知的興趣,而父母往往也累得筋疲力盡,搞得焦頭爛額,還要還給孩子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進行道德綁架。
什麼都替孩子做了反而會把孩子越推越遠,只有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家裡的一份子,他也有能力為家裡分擔一份力,孩子才會體會到價值感和歸屬感,孩子才能明白什麼是責任感。
3、執行者的角色
執行的核心定義是給出結果。
我們往往會在日常生活中成為控制孩子執行命令的人,而孩子也漸漸的成為了只會執行命令的機器,沒有反饋,沒有反思,沒有自己見解,甚至提不出問題。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和孩子一起,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專注傾聽,啟發式提問,避免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溝通,多問開放式的問題,如“你覺得怎麼樣”“你有什麼想法”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激發孩子的思考,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傾聽的最高境界是要學會反映情感、學會反饋。反饋是塑造孩子正向行為的最重要工具。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3
20xx年這個春節,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為了避免人與人的接觸感染,全國人民都只能窩在家裡了。對於我來說,本身也越來越不喜歡漫無目的聚餐,走親戚,逛街……恰好隨了我的願,呆在家看看書。
樊登老師的《可複製的領導力》是我春節期間看的第一本書,讓我見識到了知識的魅力,一個多讀書的人究竟可以讓自己優秀到何種程度。這本書主要告訴我們如何去標準化,流程化,自動化的去打造我們的領導力。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怎麼解決,看書,書裡面有答案。每丟擲一個問題,樊登老師都會講自己是在哪本書上找到答案的。從來沒有一個人在自己的書裡面提到那麼多別人的書。
比如公司願景該如何設定《指數型增長》會告訴你
比如公司文化該如何打造《聯盟》會告訴你
比如公司決策該怎麼做《六定思考帽》會告訴你
……
樊登老師反覆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我們要學會找工具,領導力也是如此。
一本書是否值得一讀,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是否能帶給讀者啟發,帶給讀者不一樣的視角,顯然這本書做到了,其中有3個小故事記憶猶新。
一、《西遊記》新解
《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樊登老師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感覺《西遊記》講的是唐僧一個人的故事。悟空講的是唐僧成長中解決問題的一面,八戒講的是唐僧內心慾望的一面,沙僧講的是唐僧平常心的一面。這樣的獨立思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啟發了我以後看問題的角度,任何知識,哪怕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經典文學也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儘量做到不人云亦云。
二、不要太相信邏輯推理
周星馳小時候家裡很窮,每次吃魚周星馳都把魚故意弄在地上,媽媽撿起來,洗乾淨了自己吃,順便罵周星馳不懂事。長大了周星馳坦言,小時候太窮,只有用這樣的方式媽媽才會吃魚,不然每次都分給我們吃了。如果我們單純的從邏輯上去推理周星馳的行為,我們會得出結論這個孩子太調皮,太不懂事。實際真相是這個孩子太懂事,所以我們不要太輕易因為邏輯推理就去下結論。為此樊登老師還舉了自己暑假去旅遊的例子。自己一個暑假,旅遊了6個城市,寫成一篇作文,結果被老師批評了,說他抄襲,老師本能的覺得一個暑假怎麼可能旅遊6個城市呢,由此斷定他是抄的作文。
至從我學了心理學,會習慣性的用邏輯去推理,去分析人的一些行為,本能上容易得出符合邏輯推理的結論。有一次我說,這種性格的人喜歡交朋友,現場有一位學員很激動,我是這樣的人,但我就不喜歡交朋友。顯然他認為我太隨意貼標籤了。這樣的經歷偶有發生,不得不說引起了我的反思,看完樊登老師的例子,我有了更加深入的自我洞見,以後在表達上也將更加完善。
三、傳銷的邏輯
傳銷者非常擅長7yes法則。意思就是引導人們說“是”的邏輯。任何一個問題傳銷者都擅長把它變成封閉式問題,只讓消費者回答是。人連續回答7個是之後,最後會形成一個“是”的機械邏輯暗示,最後問你是不是願意花錢購買的時候,你已經沒有了其他思考,本能的就會回答是。這讓我想起自己所在的行業,大部分講師都在用這樣一套邏輯在暗示使用者,從社會發展角度,這樣的弊端會漸漸被人們所意識到。隨著學習的深入,經歷增加,獨立思考與決定,必定佔據主旋律。從中讓我更加堅信一個好的老師,一定是讓學員有更多的思考,有更豐富的聯想。這個故事又一次給了我鼓勵,要謝謝樊登老師。
一本書就像一個人,讀書就是在和人交流,和樊登老師交流很愉快,學到很多東西。領導力並非一觸而就,先種下一顆種子,慢慢實踐。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4
一直以來,財務部都高度重視財務人員培養和團隊建設。目前,財務部正穩步推進財務人員培訓課程體系建設。同時,部門也很重視財務骨幹團隊的管理能力培養。新年假期期間,部門對骨幹團隊還安排了讀一本好書(《可複製的領導力》)活動。
《可複製的領導力》是樊登讀書會發起人樊登老師的首部作品,是其講授了十年的領導力課程的精華總結。該書的一個核心理念是:領導力是可以標準化的,大家可以透過一系列的管理工具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率。讀完這本書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對我更好地開展工作、帶領團隊有很大的幫助。
1、明確角色定位,打造團隊一致性
書中管理人員角色定位和如何高質量開展團隊工作這個部分,其中的很多理念對我觸動很大,像“管理者的使命是培養員工,打造有戰鬥力的團隊”,“透過設定明確的團隊願景、制定清晰的遊戲規則、建立及時的反饋系統、自願參與的遊戲機制構建遊戲化組織,讓工作變得更有趣”,“理清關係,打造團隊一致性”。這讓我認識到,自己之前對管理工作的理解還存在很多誤區,像角色定位不清楚,重視業務工作但容易忽視團隊能力培養等問題。接下來,我在打造稅務管理團隊過程中,也將摸索運用書中教授的方法,提升團隊工作水平。
2、用目標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我在讀目標管理這一章時也有很多切身的體會。因為公司目前開展的方針管理、季度績效目標考核都跟目標管理存在很多相通的地方。特別是書中提到的“目標管理的四大難題:成員參與度不夠,執行積極性不高;資源匱乏;目標拆分不合理;目標總在變化”也啟發了我很多思考。以前,我們在設定目標時,主要是管理人員參與,團隊其他成員參與較少。另外,我們重視目標值的設定,但是對相應的資源配置、完成目標的前提條件考慮較少。這都不利於管理目標的實現。這些內容對我們思考如何帶領團隊開展目標管理很有意義。
3、及時反饋,用心溝通
書中溝通、傾聽、反饋這部分內容,首先給我認識溝通、傾聽、反饋帶來了很多新的概念和角度,像“溝通視窗、情感賬戶、正面反饋、負面反饋”。此外,作者用了三章講解這部分,可見溝通、傾聽和反饋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這也是我需要反思的,我們在工作中會將溝通認為只是簡單的傳達一個事項,難以認識到良好的溝通對推動業務開展和激勵員工的意義。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我也會多思考如何用心溝通。
一本好書能夠讓人成長,這是我讀完這本書的一個體會。同時,儘管知識能夠讓我們成長,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實踐。20xx年,我以“好好學習、好好工作”自勉。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5
領導力不是天生的基因帶來的能力,而是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踐行的工具:溝通視窗,目標管理,傾聽反饋。如果你想在網際網路時代搶佔先機,活得體面而有尊嚴,那麼,領導力便是你的人生必修課。
這是第一次讀樊登先生的作品,剛開始我覺得困惑,如果領導力要真像文字一樣可以簡單地複製貼上、然後運用自如的話,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員工的崗位一成不變。作者似乎察覺到讀者的這種顧慮,所以第一章就明確指出人人都能學會領導力,而且領導力是可以標準化的。看到這裡,我才停止打退堂鼓,調整心態繼續閱讀這本書。
通常大多數人的慣性思維是領導很難解決的事情自己肯定解決不了,為了增強讀者的信心,樊登列出了提升領導力的四重修煉:建立信任,建立團隊,建立體系,建立文化。對我來說切實可行的是第一重,即建立信任。作者寫道:“當你還是一個普通員工時,最重要的就是保質保量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贏得領導的信任;工作中與同事友好相處,贏得同事的喜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贏得客戶的肯定。”我非常贊同樊登的觀點,在還沒有能力為公司解決難題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積累經驗,構建良好的個人工作環境,才能夠拓展職業發展空間。
這本書還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優秀管理者都是營造氛圍的高手。樊登指出,營造團隊氛圍的核心在於調動員工的工作意願,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營造團隊凝聚力。管理者應當更多地關注員工的內心需求,以足夠的誠意打動員工,讓他們真正融入團隊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樊登的9堂商業課除了第一章的“入門須知”,其餘是圍繞提升領導力的8個主題展開論述——明確角色定位,避免親力親為;構建遊戲化組織,讓工作變得更有趣;理清關係,打造團隊一致性;用目標管人,而不是人管人;利用溝通視窗,改善人際溝通;學會傾聽建立良性的交流通道;及時反饋,讓員工尊重你;有效利用時間,拒絕無效努力。我認為最新穎的是第七個主題——及時反饋,讓員工尊重你。在這個主題中,樊登指出:別用績效考核代替反饋,警惕“推理階梯”以避免誤解和傷害,要嘗試透過正面反饋引爆你的團隊,負面反饋時對事不對人。這些建議重新整理了我對領導力的認知,比如我一直覺得績效考核是最重要的,卻忽略了面對面溝通和正面反饋的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非常有學習和借鑑價值,希望我能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練習,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6
今天我分享的書名叫《可複製的領導力》,我在本書中最大的收穫有兩點點:
一、四個象限(公開象限,隱私象限,盲點象限,潛能象限)
二、管理者的角色(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
4個象限:感觸最多的是盲點象限,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這就是盲區,甚至很大一部分人是不願意接受自己的盲點的,當有人指出我們的`缺點時,甚至不願意聽,不接受,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一個願意提出我們盲點的那個人,或者當聽到一個令我們很意外的說法,讓我們覺得非常不可接受的說法的時候,得停下來問自己一句說,這有沒有可能是我的一個盲點?
這句話特別重要,把這句話記住,今後聽到什麼話都會問自己一下,這有沒有可能說的一個盲點?就會產生長足的進步。
還有就是潛能象限,這裡提到一個故事:巴菲特的偶像是美國毛毯廠的廠長,那老太太88歲才創業,88歲突然不想當老太太了,想當CEO。就創辦了這個毛毯廠,一直幹到106歲去世。
所以潛能象限是不可估量。我理解的潛能象限也就是心裡暗示,信念,就像唐憎取經的信念,這就是潛能象限。所以瞭解以後對我們的領導力有很大的好處,信念,堅持,改進不足就是領導力的基本
公開象限:我們要懂得去展示自己,這是我個人所缺的,國家領袖,企業領導,他們都會在不同的場合去演說,這就會讓自己公開象限不斷增加,擴大,從而提高領導力的水平!
只要是做團隊生意的人,無論自己是小白還是團隊長,都需要突破去分享自己,去分享自己的夢想,一點點精進,當公開象限不斷增加,個人氣場也在不斷積累!這是需要邁出的第一步,不放棄任何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
每個人都可以是管理者,領導者,執行者,這個重新整理了我過去的認知,如果我們所處的環境,位置不能達到管理者時,那我們就同時作為這三個角色的切換,
管理是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
管理者最主要的責任是培養他人的成長,而如果一個凡事都喜歡親力親為的管理者,員工或則團隊無法成長,會是他們的天花板,這是盲區,需要提醒每位管理者。
我就是典型的走進管理者盲區的一種,當然,今天我看到了問題,那已經不是問題了,時間來改變
領導者是指定方向的人,它更是一種人際關係,團隊精神,李雲龍就是最典型的領導者,想要做好團隊工作,領導者氣質是必須具備的,帶動氛圍和團隊士氣,透過營造氛圍來完成目標的人
執行者是負責給出結果的人。
領導力是可複製的,通過了解四大象限去長期地突破和認清自我,提升自我,再理清管理者,領導者,執行者的具體涵義,透過日常工作的鍛鍊,日積月累,一個人的領導力,氣場就會被鍛煉出來。
目標都是可實現的。主要自己的成長路徑要清晰!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7
20xx年,一個暖陽的週末,我慵懶的躺在沙發上看抖音時,翻看到了樊登老師在介紹《可複製的領導力》一書,介紹裡說到:“這本講領導力的書,裡面舉出了很多案例和方法,是可以直接用的”,當時我也只是好奇駐足了幾秒看完介紹,便繼續瀏覽了其他的影片號,直到今年和在網易工作的朋友聊天時,他強烈推薦我看這本書,並於之將這本書贈送了我。當然,也是透過朋友這次的贈送,我有幸閱讀了《可複製的領導力》,並從書中汲取了非常實用的工具和方法,以及對於管理和領導力之間的新的認知。
在領導力是可以標準化的章節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案例,案例中說到一個日本公司給下屬佈置任務的時候,至少要說五遍,當然並不是重複的說同一句話;第一遍是佈置任務
第二遍是讓員工複述任務,第三遍是詢問員工是否知曉本次任務的目的,勿偏離任務重點。第四遍讓員工思考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需要向老闆彙報的和可以自己解決問題有哪些?第五便是詢問員工對於本次任務實施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五次詢問下來可能對於中國的部分管理來說早已沒了耐性,而員工更不敢多問,生怕領導覺得自己的執行力不行,但是從長遠看來,文中的老闆,每一次的詢問都有他的目的,透過五次的詢問,能夠讓員工明白具體任務是什麼,同時也對任務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了預案,並且員工在本次任務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那麼在執行任務時,也讓員工有了很多的動力和興趣。其實縱觀自己,在日常派發任務時,也似乎只做到一條,我把任務分發下去,每次任務中將會發生的問題的預案、要求及想法等等,均是自己在思考,然後把自己思考的點傳輸給老師們,那麼她們在任務實施中更多的是按照我的想法走,這樣只會讓她們缺少動力且又有些被動,當然在實施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問題,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砍柴之前,耐心的磨刀是十分必要的。
上面講到在佈置任務時,更可能多的是多詢問和重複,並且詢問實施人的想法和建議時,讓我突然想到了書中<告別氣氛沉悶、效率低下的會議>章節中提到的“頭腦風暴”,那麼在這之前,我理解的頭腦風暴,就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就一個議題或者活動方案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隨意發表自己的想法,把大家的問題集中在一起,選出最終的方案。這似乎只是頭腦風暴的淺層意義,而對於一次優質的頭腦風暴裡面的細枝末節,我並不瞭解。
書中對於頭腦風暴的流程梳理的非常清晰,第一是明確會議討論的具體問題,第二是先不要著急發言,給到別人以及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問題,構思想法;第三:各自陳述,可以陳述自己的問題,當別人陳述觀點時,只可肯定,否定意見暫時保留。同時在別人陳述觀點時,其他人也可以針對自己之前的觀點進行思考和完善,尤其記住一點是,當別人陳述觀點時,其他人不批評,也不深入的討論、同時不著急去否定別人的想法,尤其是當眾否定別人的想法,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書中不僅將頭腦風暴的流程和原則講的很細緻,還詳細的講出了利用“六頂思考帽”在頭腦風暴裡做決策,六頂不同顏色的帽子代表著不同的觀點和立場,白色和藍色的帽子代表:客觀、中立,黃色代表:積極、正面,黑色代表:謹慎、負面,紅色帽子代表著直覺、情感,綠色帽子代表著:創意、巧思。當與會者戴上帽子時,她所陳述的觀點和想法必須符合不同顏色的帽子的要求,以此讓大家得到共識,並且會議能夠進行的更加順暢,同時也提高了會議的效率和質量。
《可複製的領導力》這本書裡面提到了很多實用的、可實施性的領導力方法和工具,比如說GTD的流程圖,告訴我們如何將事務進行合理分化;警惕推理,避免誤會、負面反饋的四大流程、溝通視窗、目標管理等等,不僅僅是告訴讀者問題所在,還透過不同的案例,分析工具的用法,每一個點都剖析的特別的詳細,每一個方法和工具學習下來都是受用匪淺。
人人都能學會領導力,人人都值得入手一本《可複製的領導力》。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8
今天跟大家分享樊登老師的《可複製的領導力》,我跟大家從三個方面講解:
1、什麼是可複製的領導力;
2、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3、如何提高領導力。
第一,什麼是可複製的領導力?領導力是學會的,是可以透過課堂學習掌握的,它不是一種感覺,首先我們要走出思維的誤區,就是思維裡的牆,如曾經人們認為,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家都習慣了認為這是一個極限,是人類達不到的,直到1954年,有位英國長跑者用3分59.4秒實現這一目標,接下來幾年陸續以更快的實現打破這種記錄,結論是當人們一旦意誤到一件事情是可能的,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技術和時間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打破領導力不可複製的模式,書中講到東方與西方的領導力,比如我國古代封建,皇帝代表最高權力,領導國家執行,當一個皇帝能力不行時,那麼這個國家走向衰弱,甚至滅亡。反觀西方,如一個大的公司可口可樂,很多小型公司都會挖取大公司的人才,但可口可樂並不會因為一些人才流失,而奔潰,這裡它們就用到了工具化:就是按步聚實行,一、二、三原理,讓員工執行起來就簡單易懂,可複製性強。總結:什麼是可複製的領導力,就是等於員工的執行力。
第二,領導與管理的區別。什麼是領導者,什麼管理者?大家看過亮劍中,李雲龍與趙剛,很形象的區別的兩者,前者領導者善於製造氣氛,比如李雲龍每次出征前,跟戰士演講,那怕敵人再強大,我們都要敢於亮劍精神,讓獨立團在各團中脫穎而出,反而管理者,是讓對方怕,只有不敢觸碰,才能實現管理,所以讓員工怕你,只能成為一名管理者,而做不了領導者。
第三,如何提高領導力?就是用遊戲的方式實現,大家沒有沒看過《遊戲改變世界》,這本書就詳細講述了遊戲是怎麼樣的改變世界,那如何用遊戲搞高領導力?以下四個方法:
1、共同目標;
2、及時反饋;
3、清晰明確的規則;
4、自願參與。
透過聽《可複製的領導力》這本書,我學會了領導力是可以複製的,當我們成位一位領導或者已經是領導時,不防按照書中的方式去試一試。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9
領導力不是天生帶來的能力,而是透過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踐行的工具:溝通視窗,目標管理,傾聽反饋等鍛鍊而來的。有幸學習了樊登老師的《可複製領導力》之後,對“領導力”有了重新認知。
一、理清關係,打造團隊一致性
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團隊更具有執行力,員工的執行力與領導的管理能力能否緊密配合,關鍵看領導者能否在團隊成員之間,建立信任、建立團隊、建立體系和建立文化。
管理者的使命是培養員工,打造有戰鬥力的團隊,明確自己的角色和定位,避免親力親為。衡景管理者的能力高低,就是看他能否培養出多少有合作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的員工來。管理的定義就是透過別人完成任務,完成任務這一點好理解,大多時候我們還是能做到的,而樊老師舉例,三國時期,擁有五虎上將的蜀國,最終無將可派的結局值得我們每一位管理者深思。
以前總能聽到這樣的比喻,公司就是家,團隊就是家,在家裡就是要處理複雜的關係。而更加精準的形容,應該是一支球隊,大家聚在一起是為了進步,為了贏得最終勝利。讓每個隊員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獎罰分明,把你要員工做的事,變成他們自己要做的事,與此同時“退役”(離開)的老隊員還是熟人,絕不應該變成路人或者仇人。處理好前員工的問題,既不為日後團隊發展留下隱患,還能有諸多好處,這一點我個人也有體會,好多之前離職的員工,到現在還都是好朋友,很多事情相互照應著。
二、用目標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目標是一切管理的基礎和開始,與人而言,是內心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與企業而言是推動其發展的最大動力。讓人朝思暮相,時刻不忘,做夢都想,一想起來就會熱血沸騰的才叫目標。根據企業的發展,制定出方向型、過程性、理性型的目標,要學會運用公式和管理標準化工具定出明確具體、可量化、可接受、可實現、符合實際、有時間限制的目標來。同時也要注意並解決,員工參與不夠,執行力差、資源匱乏、目標拆分不清和目標總在其變化這四個難題。
總而言之,這本書非常有學習和借鑑價值,希望我能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練習,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篇10
之前看到書名的第一反應是這本書屬於方法論型別的書籍,同時也想到了另外一句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及一句俗語“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先說上面想到的一句名言及一句俗語,講的都是關於“領導”這個詞,可名詞,亦可動詞,在我看來任何集體,大可是整個全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宗教等,小可是一個公司、一個班級、一個小組、一個家庭等,都是需要領導的,一個領導人的領導。同時,有領導很重要,但亦如書中所說領導並不唯一,可複製。
論本書而言,個人總結為四大點:角色定位、文化打造、目標管理、時間管理。
首先,角色定位在於找準自己在時間、空間等維度上的位置,綜合來看每個人都是集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三種角色於一體並角色間相互依存迴圈的,同時領導力在三種角色中都是存在的。在我看來,在不同的維度上,我們需要精準的定位自己的角色,因為三種角色的專注點是不樣的,比如領導者是定戰略的,管理者是搭班子、帶隊伍的,執行者則是實現結果的。
其次,文化打造如大多數人所認為很虛,但很重要,就像社會中不能沒有人際關係一樣,因為文化打造符合人類的社會屬性這一基本屬性。我的理解是在一個企業在最初定戰略時就應該奉扯到一部分文化定位了,即貓述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或叫使命/願景),這個價值觀既要包含對內部亦要包含對外部的。所以在這一方面其實很多公司只是做到了一部分,比如阿里巴巴創業時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細細一想其實這個還不夠能激發內部員工努力並幸福的工作,因為它只描述了對外部的價值觀,對內部的價值觀並沒有很好地體現畢竟基於人性來考慮,無私奉獻的人不可能多。
轉到主題文化的打造,我認為應該同步在定戰略、搭班子、帶團隊中,比如書中所講的遊戲化組織,或者叫人性化組織,還有雙向溝通反饋、傾聽等,谷歌基本上算是早期嘗試扁平化管理的公司之一,國內的大多數公司如BAT也都在不斷重視文化打造這塊。我們一體兩翼一平臺在企業文化方面做的就很好,始終秉承思想引領方向,文化浸潤心靈的理念。
再次,領導力中的目標管理,有一個方法論工具叫PDCA迴圈規則,即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目標計劃這塊可按照SMART原則制定,目標夠具體、可考量、可達到、與業務相關、有時間節點。很多時候我們對於目標的管理要麼是有頭無尾,要麼是無頭無尾,比如有目標但沒有管理過程、考核結果,或者沒有目標卻無序管理、不公平考核等等。目標管理客觀上來講是實現企業價值觀的重要因素之一,目標實現對內部積極性的激發,對外部價值的體現都是正相關的。
最後,針對時間管理我想到的則是時間矩陣,即以重要、緊急的程度來區分事件的處理次序,優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事件、其次重要非緊急的事件、再次非重要緊急的事件、最後非重要非緊急的事件,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時間管理,我覺得應該是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更有價值的事。
總的來說,一本好書能夠讓人成長,這是我讀完這本書的一個體會。同時,儘管知識能夠讓我們成長,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實踐。未來,我要以“好好學習、好好工作”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