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讀後感範文2500字
《儒林外史》讀後感範文250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儒林外史》讀後感範文25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儒林外史》讀後感2500字1
讀了《儒林外史》,瞭解到有才不仕、清閒自在、娛樂自己才是修身養性的道理所在。每月吟詩作畫寫東西可以過的更快活。不過古時沒有文憑,只需有才能就能闖天下。但是當今社會不同了,現在首要的是文憑,沒文憑一切免談。當今,自學成才的發明家發明了多項節能技術,並申請了專利。他沒有得到鼓勵。他要把他的發明創造的精神帶到校園,傳授給學生們,發揚創新精神。但何處覓一個不要文憑而且敢耽誤學生升學的學校,成了他腦疼的事。多次碰壁後失望的他收到了一位開明大膽的頂得住壓力的小學校長的邀請書,他才有了小小的用武之地。文憑真的如此重要?
現在學業有成要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加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學,然後考研,考研成功又要四年,一共是二十年。正常的話8歲上學,如果順利一路不復讀,走入社會已是28歲了。在吳敬梓的年代孩子都多大了,或者已經功成名就許多年了。在這單方面而言,我們是不是應該再進步一些。而且二十幾年不與社會接觸是怎樣的軟禁,人們都退化到用H2SO4潑狗熊不知是違法犯罪;公費留學不思回國貢獻而毅然退出國籍不知是喪良辱親,給56個民族添恥;大學生被傳銷人員帶到黑暗小屋一樣的公司,竟還不知道傳銷是騙人,他竟然再去騙他的親朋;博士生竟然離開母親的照顧就不能學習!這樣的人何用?!他們有文憑又有何用?!有文憑就說明一切嗎?事實才說明一切。買來的文憑怎麼說,現在文憑有錢就可以買,為何只盯著文憑?文憑並不重要罷!
學校補課學生
現在的學校已經不再培養民族責任感了,民族的驕傲也不放在眼裡了。神州五號升空時是提高人們民族責任感的難得佳機。,但竟然有的學生還知道中國有個神州Ⅴ。幾個月後,時政教育發下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我們還有個英雄楊利偉。中央電視臺要直播的敦煌再發現有助於民族責任心、自尊心的培養,有的老師就向學校申請觀看或收聽這個直播節目。但學校不能這麼做,這需要三小時。他們浪費不起這三小時。他們從來認為三個小時對於高考就可能是致命的。多麼發展的眼光。
三小時浪費不得,自然十一長假也不可能如實放開。十一黃金週應該放七天假,但無數學校為了學生能考好。無私的或有償的為學生補課。七天假至少要補四天課。就連寒暑假正常的話寒暑假也就十天。暑假如果出現特殊情況,比如天氣太熱、學生情緒不穩、老師上課不上或是學生跳樓了,就少補幾天。多放了假學生也不會好過,他們總是一年四季不輕鬆。假期裡要作業。要去補習班。有的還要學鋼琴、美術、書法、小提琴等。因為這有助於升學考試付出了你一年四季的全部童年,付出了8月15日與家人團聚的佳節,付出了寒暑假裡與哥哥歡笑的應該是現實的夢,付出了與親人見最後一面的機會,甚至追悼親人的痛。
十全十美
在巨大的壓力下,大部分的學生是容忍不住的。他們視枯乏的學習冤家,他們考不上高中。考不上高中,家長最是擔憂,沒有大學文憑,至少要有個文憑才能混日子啊。於是就花錢買進了高中,花得錢多就進重點高中,錢少就只能進普通高中。但都只是為了一張紙做的文憑。這些買進來的學生中,就可能出現某方面的天才。但單科成績構成威脅,高考後只能被人冷嘲後熱諷,心裡倍受煎熬,又不忍放棄自己的所愛,可是求學無門了。很多人就平庸的倒退。拿了畢業證走人。極少的能力強的,就成了孤獨的探索者、奮鬥勇士。這樣的人有的是才能,沒有的是文憑。但這不影響他鑽研怎樣使原子彈威力更強,怎樣使核能更好的造福人間,怎樣使魯迅一樣寫出中國魂,怎樣描繪出中國的《蒙娜麗莎》。他們某方面有缺陷,但只要不是思想缺陷,何必求的十全十美。想想斯蒂?芬霍金吧。這樣的人才足以用了,也許其中就隱藏了諾貝爾,但他們的道路註定要走得更艱難。諾貝爾對他們更遙遠了。一定要各方面都優秀嗎?不能給他們一條道路走嗎?
愛因斯坦是世界公認的偉大天才,但如果他不會說英語,難道他就沒有機會發現E=MC2;嗎?魯迅是中國的了民族魂也是眾所周知,如果他的數學很差,難道他就寫不出中國的靈魂嗎?如果劉翔的文化成績不好,難道他就不能突破亞洲第一人嗎?如果泰戈爾的數學不好,難道他就不能做亞洲諾貝爾第一人嗎?如果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不懂地理,難道他老人家的骨骸撒遍九州四海的時候,聯合國就不會降半旗嗎?不會,都不會。天才不需要完美,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暇的。誰沒有過錯,誰沒有過淚,現在的中國何必要每個學生都十全十美呢?一個高中文科生,數學不行,註定他要與重點本科無緣了。但是他的其他各科都是頂呱呱,一樣冤死。如果再加上別的一科不好,那就只有家裡蹲。研究歷史地理政治一定要掌握牢固那繁雜的數學才能做嗎?!一個高中理科生,英語很差,就算他在20歲就能弄懂愛因斯坦,也只能無用武之地。愛因斯坦需要他,但他需要英語嗎?!現在考研普遍英語不及格,難道研究《相對論》《時間簡史》一定要會英語嗎?種種困阻下,大材小用或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現象就頻繁出現。分析事物的矛盾時要抓住重點、統籌兼顧,而不再是平均用力。我們為什麼非要十全十美呢?分科應該分得更細一點了。
學校老師
少部分學生每天混日子,他們拉幫結派拜關公,在學校橫行霸道。明智的老師就拉攏他們為班級體貢獻。而有的老師就是在社會上混的,甚至有的混的不如學生場面。學生在社會上找幾個兄弟就能把老師擺平,而有的老師就能把校長擺平。老師的隊伍應該是純潔高尚的,某些老師怎能教書育人?!湖南的劉老師竟拿刀砍死四名學生砍傷二十多人,這樣的人,人們竟然要稱呼他老師。想不到的是他竟是大學畢業。山東的一位老師因罵了學生幾句,受本來壓力被逼尋短盡。這樣的素質怎能做老師?
《儒林外史》讀後感2500字2
匆匆看了《儒林外史》的第一回,就迫不及待的想寫點感想了。我知道有關《儒林外史》的評論,不僅多而且精妙,任意翻翻,都是我輩難以望其項背的精品。我今匆匆看過第一回就寫讀後感,這叫無知無畏,大家心意就行了。
“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由這幾句詞中,我似乎可以聞到濃濃的.煙火氣息,也就是不由自主的讓吳敬梓領著走入了現實主義中。按理說吳敬梓出身於書香書第,且“一門三鼎甲,三代六進士”,世代出官員。生長在這種家庭,那樣的環境中,衣食無憂,起居不愁。應該養成超凡脫俗,帶點幻想的浪漫主義思想才是。是什麼原因讓人感覺吳敬梓身上有如強大的現實思想呢?我們來看看吳敬梓的心路歷程。
吳敬梓是安徽滁州全椒人,其父吳霖起為官贛榆縣時,吳敬梓隨侍在側。期間大約是十至二十三歲,這段時間,他接受了正統的儒家教育,熟讀了“四書五經”,精通了八股文,為參加科舉考試積極準備。然吳敬梓自幼聰明,記憶超強,性情豪邁,不拘行跡。這十三年間,他一定渉獵了許多有關社會,自然,風俗,人情類的書籍(後期由於精力和經濟的限制,其儒家之外的知識所學應該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思想。這些知識為他後來創作《儒林外史》這部鉅著打下了基礎,也為他諷刺挖苦科舉制度留下了伏筆,總之這十三年吳敬梓還算得上是個乖少年。
吳敬梓16歲結婚,始知情為何物。20歲為姐夫金紹曾奔喪,體會了生離死別。23歲得中秀才,又領略了體面風光,這些經歷大大豐富了他對人情世故的認識。28歲時他還參加了滁州應考,也就是說到28歲時吳敬梓對科舉至仕還是抱有幻想的,那時他的心理對科舉考試的牴觸情緒應該不大。
吳敬樣23歲父親過世,面對其父留下二萬多兩銀子的鉅額遺產。族人個個垂涎三尺,人人設法爭奪。吳敬梓此時暴露了他的弱點,再也不是敢寫“齊魯金泥沒,乾坤玉闕開。少年多意氣,高閣坐銜杯”的張狂少年。他只是一個讀書人,是靠儒家文化養大的讀書人。沒有權謀之術去與屑小之輩爭鬥,歷經整整十一年的財產爭奪戰,面對一次次在爭奪中的失敗。而這一切他所熟知的“四書五經”不能給他絲毫幫助,這讓他對有關科舉的一切由失望而絕望,又由絕望而痛恨。當他34歲無可奈何散盡家產,移居南京秦淮河畔白板橋時,他對科舉制度的看法產生了本質的改變。這是他鄙視,挖苦,諷刺科舉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吳敬梓29歲開始寫《儒林外史》,此時他已與宗族屑小爭鬥了六年。既品嚐了失敗之痛,又增長了見識,更領略了人情世故。34歲移居秦淮河畔,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也很無奈。面對現實,吳敬梓增廣了見聞,加深了對社會各層面的認識,思想漸漸成熟。因為才華橫溢,因為無可奈何離鄉,因為生活潦倒,因為要發洩愁苦之情,因為要展現做人底線,因為要揭露社會現實,這一切都促使他透過《儒林外史》這部書抒發出來。我想《儒林外史》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這段時間寫成的。吳敬梓故居的銀獎木雕像,很傳神,於愁苦中深思,似看透人生百態,我認為那就是真正的吳敬梓本人。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吳敬梓的心路成長過程,他生於儒門,長於儒門。榮華於儒門,沒落於儒門。決裂於儒門,割捨不下的還是儒門。而儒門自有其行為規範,讓我們再來看看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笫一回中,向我們傳遞了什麼資訊,揭示了什麼規範。
一、王冕奉母意棄讀牧牛,分擔家庭責任。牛車載母暢享自由和天倫之樂。在家敬母,出門思母,此皆是王冕孝順的表現。而孝順是儒家的基本操守,是必須遵從的。王冕身上儲存了這一點,還是成了吳敬梓眼中的名流,可見吳敬梓鄙視的是科舉制度及其制度下產生的人和事,而不是否定全部的儒家思想。
二、王冕仿屈原峨冠博帶,招搖過市,流連山水。這是文士的放達,具有魏晉風流。這是文士制度外的自由,是文士的夢想。吳敬梓當文壇盟主就是為體現這種自由,名流王冕身上展現的自由,其實就是吳敬梓內心渴望的自由。
三、王冕是名流,不當官照樣是名流。吳敬梓為此還重申說:可笑近來文人學士,說著王冕,都稱他做王參軍,究竟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這樣吳敬梓借王冕的經歷說明了不當官照樣是名流,同時證明他對官場的心灰意冷。其29歲著作《儒林外史》後果真沒有再參加一次科考。
四、吳敬梓是博學多才的,他為了表明對真才實學的敬重。竟然硬編說王冕十七八歲不在秦家,二十歲就天文,地理,經史無不貫通,這當然是不切實際的。王冕是名流,名流必須博學,所以吳敬梓只能那樣寫。吳敬梓認為這是文士必備的條件,也為他後來諷刺知識淺薄的儒生留下了伏筆。
五、王冕走進自然,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傳神的畫技,並以此來解決了生活問題,這是謀生的手段,名流也得吃飯。“明晨銜泥問楊子,妻兒待米何時還”,名流迫於生計是可以希望得到別人資助的。吳敬梓借王冕來說明解決生計是笫一位的,因而吳敬梓是敬重社會底層勞動者的
六、王冕遇事皆躲避,無力反擊。這實際上就是寫吳敬梓自己少權謀,無力直接反抗欺壓,但可以用另外的方式進行抗爭。這是吳敬梓對自己的定位,他就是這樣來規範自己行為的。這是名流的灑脫。
七、王冕有秦老為鄰為友,或託付或交心皆有誠信。吳敬梓後期生活窮困潦倒,但依然有朋友圍在身邊。與其說他有人格魅力,倒不如說他骨子裡誠信待人。只有誠信待人,才能交到知已朋友。難怪吳敬梓死後,朋友能幫他料理後事呢,名流應該有朋友,吳敬梓是相信朋友的。
吳敬梓透過王冕傳出來的資訊,遠不止這些。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資訊,看出吳敬梓衡量是非好壞的準則。再結合笫一回中看待名流的標準,吳敬梓的對人對爭好惡標準已是躍然紙上。我們可以想象,下回中人物出現符合名流標準的,吳敬梓必定給予肯定和讚賞。相反則必譏諷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