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需要知道的九大育兒定律!
好父母需要知道的九大育兒定律!
教育孩子一直以來都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身的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很可能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因此,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都應該要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規律”,瞭解它們的利與弊,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育兒的就打定律,各位好爸爸好媽媽都要知道哦!
一、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說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在我們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假如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標準,可能會讓孩子分辨不了,養成雙重人格,降低了父母的威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應該注意協商好。
二、皮格馬利翁效應
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簡單理解就是,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讓你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所期待的。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的家長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所謂謊言也能成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鯰魚效應
故事: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
我們常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強者從來都不是在順境中生存下來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長,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父母對孩子不要過分地溺愛,孩子的成長重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
四、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專門做的實驗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減低工作動機。
教育孩子時,對孩子進行適度獎勵,更要激發興趣。能讓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並鼓勵他們堅持,這對於他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五、示弱效應
示弱有時是一種武器。我們的家長很多時候都將自己擺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對孩子進行說教,這樣反而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作為父母,放下“架子”向孩子請教,可增強孩子自信心,拉近與孩子的關係。當家長把“示弱效應”用在督促、指導孩子學習時,效果更佳。
六、第十名效應
故事:某教師受邀參加一次畢業學生的聚會。發現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調查發現,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成績的名次會隨著年紀升高而變動。
所以說,父母們不要過分要求孩子的學習和成績。名次的排列總會隨著學習而發生改變,孩子離開學校應該是全面發展的,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七、登門檻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相反地,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的要求。
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我們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希望孩子做成什麼事,成為什麼樣的人時,我們的家長先設定較低目標,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在他們能夠實現的範圍內去設定。
八、倒U假說
倒U假說,是指一個人處於輕度興奮時,能把事情做得最好。當ta沒有任何興奮,也就沒有做好事情的動力。相應地,當ta處於極度興奮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會使完不成本該完成的事情。
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給孩子適當的壓力,能夠有助於他們健康成長。
九、南風法則
故事: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最終南風獲得了勝利。
溫暖勝於嚴寒。在教育孩子上同樣的道理。放孩子犯錯是,你越是大聲訓斥、體罰,孩子就越排斥反抗。假如你能放下姿態,好好地與孩子溝通,選擇這樣一種溫和的方式,反而能夠起到正確引導,讓孩子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