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籍讀後感500字

歷史書籍讀後感5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書籍讀後感5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書籍讀後感500字1

  說實話,那本書我並沒有完全理解,有些字詞都會不理解,但我不喜歡在讀一個故事中停頓,然後去找難題,我覺得這樣會打斷我的思路把前面的故事都忘掉。

  有些同學說,《中國歷史故事》就像一杯淡淡的白開水,沒有什麼閃亮之處,但我覺得並非如此。每一篇小小的故事都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讀故事的時候我就可以自我陶醉在其中,想象當時的畫面,想象那些人的說話的語氣,總感覺的讀這本書就像在看電影,甚至比看電影更有趣,因為讀這本書還可以給我們一個想象的空間,讀這樣的一本書,何樂而不為呢?

  這本書讓我著迷了,就在昨天,我在看書,媽媽說:“題目不會做啊?”我就大聲說:“別吵,我在看書!”其實有時候我也挺暴力的,雖然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我確實有些怪,別人如果愛看書都是顯得很安靜,好像聽不見別人說的話,陶醉進去了,可我卻在看書的時候顯得特別煩躁,特別不喜歡在看書的時候打擾我。我媽媽知道我在看書,也就應了一句:“哦哦。”一篇看完之後我又忍不住去看另一篇,有一次居然把一個時期快看完了,誰叫我看得慢,我都是一字字在心裡讀過來的,看完一個時期已經很厲害了。

  其實我更覺得這本書就是一條大河,一會平靜,一會兒波濤洶湧,我特別喜歡這本書,讀這本書讓我很舒服。

  歷史書籍讀後感500字2

  在讀完了《品三國》之後,對於三國曆史的發展趨勢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比如,三國是一段什麼樣的歷史?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段歷史?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當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國》的.開場白《大江東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說實際上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

  所謂“歷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記載的形象。但“歷史形象”不代表“歷史真相”。每一段歷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卻相當困難,因為歷史離我們太遙遠了。

  “文學形象”即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國演義》。

  還有一種是老百姓主張的形象,我們稱為“民間形象”。對於同一個歷史人物,也許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會有不同的民間形象。例如一部歷史劇拍出來以後,對於扮演某個歷史人物的演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說那個演員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卻說扮演得一點也不像。那你又憑什麼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歷史人物是什麼樣子嗎?

  在我看來,一個人判斷一個演員扮演的歷史人物的好壞,在於他平時對那個歷史人物的瞭解,他了解那個歷史人物的性格、氣質,再結合演員的相貌來斷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種性格和氣質的人。但是我堅持“人不可貌相”這個原則,因此我不大愛評價歷史劇中的人物。(.)

  歷史書籍讀後感500字3

  很喜歡讀黃仁宇先生的書,他是一位歷史學家,但他寫的書與一般的歷史書不一樣,視角不同,語言非常風趣,讓你讀過後,有過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歷史可以這麼寫。

  《中國大歷史》共有二十一章,從有中華民族開始寫起,當然由於史料記載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秦代之後的寫的較為詳細,黃先生對唐、宋、元、明、清每一個朝代都畫了一副疆域圖,元代的版圖最大,但元代的歷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歷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數過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們沒有很好的融入到漢族人民中,他們較崇尚武力,當他們打下如此廣闊的江山,但卻沒有能力很好的統治。說明管理一個國家非常不易。

  漢代被作者稱為“第一帝國”,這個朝代被中國作家極度的恭維,因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平民所創造的功業。漢武帝繼承了漢高祖以來,數十年休養生息所累積的國家資源,對內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下中央集權官僚體制運作的理論與方法,對外則連年發兵征討匈奴,開拓四裔,使大漢聲威遠播,國勢達於頂峰。時事造英雄,漢武帝能使中國的名聲遠揚,一是因為他的上輩們留下了豐厚的財富,二是因為他15歲登極,享國54年,執政時間較長,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執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時,他的匈奴戰爭使國庫大為虧損,這也是西漢衰退之一大主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