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讀後感範文
芬蘭教育讀後感範文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芬蘭教育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芬蘭教育讀後感1
芬蘭教育體制真心把每個別人家的孩子,都珍視為自己的寶貝,去拉拔撫育、用心灌溉,給予時間、空間,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協助鼓勵養成學習動力,從不刻意強調精英、先進、競爭、比較,從不要求學生和老師具備超人能耐,從不獎勵全勤與整齊劃一,而將人人視為有著喜怒哀樂的平凡人性,然後從人性的根本上,去尋思如何陪著他們健康、正常地走完成長中的教育。如此而已。
我最羨慕芬蘭老師的,不是他們優渥的待遇,不是他們全球最少的課時,最長的假期,不是他們幾乎不用批改作業,更沒有一些形式的官方檔案要上交。而是整個社會給予老師的充分尊重和信任。
他們的學校從不給老師做無謂的評比和評分,教育機構的官員們的回答是:“我們的老師,都是一樣好!”芬蘭人還會反問:“請問,對老師作評比的意義何在?”
當然,我們也講信任和尊重,但是似乎停留在舉旗幟,喊口號階段。而中國的怪現象是,口號喊得越響亮的,問題就越嚴重。於是,社會不信任教育部門,教育局不信任校長,校長不信任老師,老師不信任學生,反過來,學生也不信任老師。所以,一級一級下來,設計了無數的條條框框,來進行管理。然後,揪住一點小錯,就無限放大,喋喋不休。比如現在的安全問題,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學生如果假期游泳,出現了人身危險,班主任要為此負責。外來人員闖入校園,和班上學生髮生衝突,班主任要為此負責。這些規定簡直讓人啼笑皆非。
為了安全問題,我們已經取消了春遊,秋遊,取消了大部分的校外活動,那再接下去,是不是要把我們的高中生放到保溫箱裡才覺得安全?
同樣的,芬蘭的教育也給了孩子們充分的信任和尊重。這種尊重,不是浮於言語上的,而是紮紮實實的落實於行動中的。他們的教育參事在一次演講中說:“賦予自由,就是責任的開始。”
芬蘭的學生上課,沒有固定的時間,上了中學之後,沒有固定的教室。信任起於自我管理。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存在類似“警察和囚犯”的管制。
芬蘭的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學生成績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他們不強調“精英”,教育體系不帶頭,不鼓動,不排名,希望落實相對的平等,以此為教育施政最基本的考量。畢竟,天才與精英是真正的少數。並且,他們為社會小眾和弱勢群體傾注更多的教育資源,對智力不足,身體殘障,移民的孩子,都保障相對公平的手教育權利,將他們努力轉化為社會安定發展的中堅力量的一部分。
我們的教育,大概是人口眾多的關係,充滿著緊張的競爭,是多數人爭取少數的良好教育資源的過程。因為這樣的背景,學校也彷彿變成了優勝劣汰的冷血叢林,對於暫時沒有跟上大部隊的同學,我們只是過分強調他個人的努力,而沒有能力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他們尋找出自己的興趣和出路。甚至有時還會不自覺地冷嘲熱諷,讓他們在中途就自我放棄。
“有教無類”,“眾生平等”已經變成了蒼白無力的口號。
“不拋棄,不放棄”。在教育的途中,堅持永遠比放棄艱難。我希望我能帶著三班的所有同學在接下去的九個月裡,無論風雨,共同前行。
芬蘭教育讀後感2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源於芬蘭,可是我印象中的芬蘭只有桑拿、NOKIA,透過這本書從教育的角度重新認識了芬蘭,很多國土處在北極圈內,面積與德國一樣大,被瑞典多年殖民,國民十分珍惜獨立,也特別重視教育,芬蘭的綜合教育實力全球第一,這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懷著這樣的想法,認真閱讀了這本書,並且深深為之打動,內容平實但精彩紛呈,到處都可以碰撞出教育思維的火花。
作者陳之華女士,旅居芬蘭六年,兩個女兒都得益於芬蘭的教育。其本人有眾多頭銜,其中赫爾辛基國際婦女會理事可能使其有機會全面地瞭解芬蘭的教育。現為自由作家與專欄作者,其部落格《北國風情》獲2007全球華文部落格最佳“生命記錄”首獎。
翻開這本書,一口氣就讀完了大半,內容平實處處都是例項與感悟,可能與我的教育工作有關,從自己孩子受教育的角度出發更細緻地幫助我們看清芬蘭教育的實質,讓我與大家一同揭開芬蘭教育的面紗。
一、見樹又見林的教育全域性觀。
大多數情況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點接著一個點學習,一個動作學會再學習另一個動作,學完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緣身在此山中,學生不能將學習的內容連繫起來。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動力後再好的教學方法都會失效,我們身邊很多學生都是這樣的情況。芬蘭人則站在全域性的角度進行教育,從保持興趣入手,學生學習激情得以保證。教育我們的孩子時,一定要適時站在全域性的高度統領全域性,審視整個學科,學習效果則可以保證。
二、人生是場馬拉松。
人生是比賽嗎?答案是肯定的。可是比賽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要自己比自己的進步速度、耐力,不是大家站在一條起跑線上比輸贏,短跑才能比出輸贏,一生的長跑如何比較?正因為我們有了比賽的觀念,所以小孩子甚至見不得同班同學比自己優秀,天天拼命去補習。比贏了這場比賽,卻失掉整個人生。與自己比則是一個樸素的教育理念,人與人沒有相同的,體現在學習能力方面差別更大,人與人之間可以對比的學習內涵更少,受教育的個體自己的進步程度應是最重要的,這樣可以培養出個性、上進的個體。放在學校教育我們要注意到教育的多樣化,減少學生之間的比較對學生造成的傷害。
三、精英教育。
精英引領著社會的前進,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教育中的精英要非常慎重,因為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社會競爭的法則,也不明白競爭的目的,很多情況“精英”的“情結”來自孩子後面那對渴望成功的家長。當有一天孩子發現他成不了精英時,心理上的落差,不知父母怎麼去幫助解決。芬蘭人不培養精英,卻個個都是精英,這來源於教育理想,這是一種大智慧,我們只是為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就行了,種下一顆適合的`種子,等到種子發芽之時,很快就可以收穫豐碩的果實。從另一角度看,芬蘭人也珍惜每一名學生都是寶貴的人力資本。
四、用家庭教育贏世界。
學習一個持久的動力來源就是習慣,哪裡可以養成這樣的習慣,是家庭,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家庭是想孩子出息的地方。家裡還要多放些報紙雜誌,放在一個伸手就能拿得到的地方,不愁孩子不讀書,一家人共同讀書看報,學習就成為享受,不會感覺是一種累贅,作父母更要熱愛學習,用自己的行為引導孩子共同進步。
五、關於語言學習與閱讀。
很多家長一定會頭疼孩子學英語的時機,芬蘭的教育則說明了母語的重要性,母語起到文化的傳承作用,先學好母語再學英語一點都不遲,芬蘭本國的語文就有三四種,加上官方語言是瑞典文民眾還要學習英語,國發學習語言的難度其實很大,但舉國上下,英語都講得非常好,關鍵是學習英語的切入點,切不可從背單詞、背文章、背句型開始,要先看動畫片,並且要多看幾遍、玩英文遊戲等這樣可順利入門,之後就從聽力入手,再鼓勵背誦。從興趣首手,找到合適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芬蘭語言教育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關於閱讀,這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閱讀要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讀什麼書可是要家長多花心思的。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讀書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但象老夫子、喜洋洋這類的快餐類書籍不可多讀,也不能太早涉及到文學類的經典,這類書的內涵往往是悲劇情節,對孩子的心理發育不見得是好事,待到孩子的認知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再讀不遲。
要多帶孩子到圖書館,那裡才有他們想要的東西,從他們讀書的內容上可以反映出他們實質的心理需求,沒有那麼多書很難發現他們的真正需要。家長要與孩子分享讀書的內容、快樂等。
芬蘭的教育為我們詮釋了一個熱愛學習、尊重的國度,一個另人嚮往的精神平等家園,用最樸實的理念形成最優秀的教育,為我們的教育展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教育需要的是方法與智慧,要學習者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必將伴隨個人終身成長。強烈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充實自己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