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通用5篇)

關於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通用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1

  一直以來,最讓我欽佩的數學教師就是吳正憲老師。寒假期間,我再次拜讀了《吳正憲與小學數學》這本書,對吳老師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吳老師在書中用簡明的語言,具體的事例,深入淺出地將她一路走來的思索和心聲娓娓道來,她堅持教書育人,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發展,使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孩子們喜歡的數學課堂。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書寫著吳正憲老師成長的點點滴滴,顯示著她獨特的智慧,這不僅僅是一本記錄著吳老師教育教學成長曆程的記錄,還是關於教學的精彩例題、案例集錦,讀起來是那樣的親切,回味起來是那麼的有趣,又感覺對我是那樣的實用。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吳老師在初為人師的日子裡,懷著做一個優秀教師的願望,全身心地投入,勤勤懇懇地工作,以為這樣就能勝任“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天職。但是教師的職業並非是一帆風順的,當她發現了一位小學6年級的學生寫的孩子厭惡學習,渴望美好童年的心境的時候;當她發現自己講的眉飛色舞,而孩子一個個呆滯的目光的時候……吳老師的內心凝聚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她開始沉思:只圖提高分數,不顧學生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這樣的教學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嗎?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在吳正憲的心頭凝結,她決心透過自己的努力,把本該屬於孩子的課堂還給孩子。

  2、拜師訪友,積極探索教育的真諦。

  吳老師的教育教學改革之路是從拜師學習開始起步的,首先她虛心向馬芯蘭老師拜師學藝。為了讓自己的數學課堂也變成一個充滿生機的王國,吳正憲下決心要學“真經”,她一頭扎進了馬老師的課堂。她每天晚上靜下心來反思,記下學習的收穫體會,日積月累,吳老師慢慢地從馬老師身上感受到“教學改革並非只是教學方法的改革,而需要融入更多的教育思想”。同時她得到了很多恩師的幫助,比如前輩劉夢湘老師、繆玉田老師,還有周玉仁老師、張梅玲老師等等,他們高尚的師德、銳意改革的敬業精神、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和影響了吳老師。吳老師也是個很謙虛好學的人,她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師”,為此,她不但向一些年輕教師學習,甚至還向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習,她相信只要“留心學習,虛心請教,就會有所收穫”。吳老師這銳意進取、虛心好學的寶貴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者學習。

  3、努力探索,不斷髮現數學的美。

  吳老師首先從教材改革入手,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重新編排了教材,組成了“六條龍”的小學數學知識體系,其中包括面積、體積、分數四則計算、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數的整除和正反比例六大知識體系。這樣的知識體系安排讓教材變得更系統,從而使得學生學習起來也就更輕鬆。重新組合教材必然要涉及相應教學方法的改革,吳正憲又從三個方面對改革考試方法進行探索。慢慢的,吳老師的課堂開始充滿勃勃生機,學生負擔輕了,學習的興趣濃了,思維能力也明顯提高了。

  作為教師,沒有對事業執著的愛,沒有對學生真誠的情,是不會取得成功的教學。用吳老師的話來說,教師走進教室就像演員走進攝影棚,立刻進入角色,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對學生的關心,對知識的酷愛,對事業的追求以及對工作的責任感,去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使師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吳老師的成長之路告訴我,一位教師只有不斷研究、不斷探索,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才能在教學中博覽眾採,有所成就。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向吳正憲老師學習,努力做一名學生和家長們都喜歡和認可的數學教師。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2

  當我再一次讀《吳正憲與小學數學》時,我完全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了,但是每一次讀這本書時都有新的感觸,她一位不僅能給予學生智慧,還能給予學生力量的立體教師。她對學生、對教育的愛,讓我感動;她為這份愛所付出的艱辛,讓我敬佩;她在教育之路上收穫的快樂與幸福,讓我憧憬。

  一、課堂教學的風采凸顯出她無限的人格魅力

  第一次聽吳老師的講座是在7年前,剛畢業的時期,那時是在杭州的一個展示課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至今仍然歷歷在目的《面積和麵積單位》,她用了她一生的教學生涯演繹了一堂讓我們在每位在場的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用愛心澆灌學生的心田

  她把“讓學生喜歡我”、“讓學生喜歡數學”、“讓學生學會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她利用、並創造機會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下雪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表現出對冰雪世界的嚮往,她平息批評指責的衝動。課後,她和孩子們一起走進冰雪世界盡情地玩耍,學生對她說:“老師,我們真的很喜歡您。”她堅信成功亦是成功之母,製造給孩子重新躍起的機會,在體驗成功後露出了自信的笑臉。她新接一個五年級的班級,用一個暑假的時間打造開學的第一課,以“你知道阿基米德檢驗金冠的故事嗎?、認識我嗎——偉大的0、別小看它——小數點、車輪為什麼製成圓的?1+2+3+……+99+100=?”等等許多有趣的問題,粘住學生的心,讓他們喜歡數學。生動的故事,扣人心絃的比賽,人人參與的遊戲,象一個個美麗的陷井,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陷入數學的思考中。為了她所愛的事業,她可謂使渾盡渾身解數,這些高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她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一項事業,為之奮鬥而無怨無悔;她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一門科學,不斷探索而樂此不疲;她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一種藝術,追求美好的境界和神奇的效果。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3

  一直以來,最讓我欽佩的數學教師就是吳正憲老師。這學期,我讀了《吳正憲與小學數學》這本書,對吳老師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她的成長之路告訴我,一位教師只有不斷研究、不斷探索,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才能在教學中博覽眾採,有所成就。沒有鑽研、沒有進取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

  吳老師首先鑽研教材改革,建立了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整合成六大知識體系:面積教學一條龍;體積教學一條龍;分數四則計算一條龍;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條龍;數的整除一條龍;正反比例一條龍。教學改革試驗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吳正憲老師的課堂是充滿激情的,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了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本來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透過吳老師的講授變得妙趣橫生,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而這一切都是從讀懂學生、走進孩子心靈開始的。首先教師要做一個充滿愛心,富有人情味的老師,能夠學生做朋友,被學生喜愛。其次教師要努力研究教材教法、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體驗數學有趣,發現數學神奇,感受數學的價值。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在學習中學會創造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吳老師充分地尊重、信任學生是她教學中的一大特色。吳老師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現,她允許學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獲取知識,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數學。一個教師不應該抹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設想一個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孩子是不可能成為學習優秀的學生的。

  作為教師,沒有對事業執著的愛,沒有對學生真誠的情,是不會取得成功的教學。用吳正憲老師的話來說,教師走進教室就像演員走進攝影棚,立刻進入角色,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對學生的關心,對知識的酷愛,對事業的追求以及對工作的責任感,去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使師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

  只有熱愛教育的人,才可以在備課時,精心設計,細心雕琢;只有熱愛教育的人,才可以站在三尺講臺上引領學生泛舟學海,尋覓知識寶藏;只有熱愛教育的人,才可以發掘學生的優點,讓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4

  “在漫漫教學生涯的長河中,我曾彷徨過,猶豫過,迷茫過,但我始終沒有放棄過努力,沒有放棄過追求,……,每日超負荷的工作,我不在乎;每天辛勤的付出,我心甘情願。……,教育科研理論的學習使我躍進了一個嶄新的教學層面,我拜師學習,苦練內功,注重積累,……,在孩子們的眼裡,我再也不是那個只管“傳道授業解惑”的“平面教師”,而是一個充滿情與愛,給予他們智慧和力量的“立體教師”,我感受著教師職業生命的價值和快樂”——吳正憲

  看完第一部分“在探索數學教學改革之路上——感受教師職業生命的價值”,就被吳老師的執著深深感動了。

  勤於筆耕,做教學有心人

  吳老師16歲走上教師的三尺講臺,滿懷激情地投入教育事業,她激動過也衝動過,彷徨過也迷茫過,但正是這樣的不知所措與彷徨,使吳老師的內心凝聚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促使吳老師開始探索一條新的教學之路。於是她踏上拜師學習、艱辛探索、苦練積累、潛心科研、逐創特色的漫漫長路,這需要長足的毅力,更需要心中對教育事業的那份熱忱與摯愛。

  我對自己說,要想成為一名好教師,就要敢於吃別人不願吃的苦頭,要樂於花別人不願意花的時間;要敢於下別人不願下的苦功。

  隨著書頁一頁頁的翻去,我已隨同吳老師走進了書的第二部分——和學生一起走進數學樂園。我被吳老師對學生無私博大的愛和學生對吳老師崇敬欣賞的喜歡所深深吸引。

  永葆童心,做孩子真誠的朋友

  孩子是教學的主體和物件,我們的教學始終圍繞著孩子進行,所以,教師要用心去感悟孩子們的敏感一絲變化,用情去激勵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吳老師做到了,她不僅是用數學的真諦來撥亮孩子們的心靈,更是用她對孩子的愛心、真情來感染他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他們。吳老師對學生真誠、至深的愛護,令我感動。

  我對自己說,要想成為一名好教師,就要用真心去撫愛孩子,用智慧去啟迪孩子,用人格去感化孩子。做一個充滿愛心,富有人情味的老師,試圖走進孩子的心靈,永葆那份童心,做孩子們真誠的朋友。

  看到第三個部分“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內心已滿是敬佩與景仰。

  教學藝術,讓數學課堂煥出生命活力

  同樣是教給學生數學知識,但吳老師的課卻能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快樂地學習,不用感覺數學的枯燥無味,並且能讓學生真正的學以致用,她用愛啟迪學生,撥動思維的琴絃;她用愛詮釋了“真實、有效、互動”的課堂魅力,她用愛將教育的境界無限擴大。

  這不正是我們所有數學老師所追求的目標嗎?

  我對自己說,要想成為一名好教師,就要尊重每一位學生,課堂上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允許學生用不用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新出現的數學概念,允許學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數學知識,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數學。用教學藝術,讓數學課堂煥出生命活力。

  合上書本,我痴痴地想,我若是吳老師的學生,那才是一種享受……但這終究只能是痴想。我對自己說,做不了吳老師的學生,我就試著成為吳老師的影子,讓學生喜歡上我,更喜歡上我的數學課,我願就這樣一路領著孩子們走著、說著、笑著、欣賞著、品味著,同時也不斷地思索著。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5

  一位國家的領導人曾在教師節接見優秀教師代表時指出:"要辦一流的學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傳勞動模範,宣傳科學家那樣宣傳教育家"。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中國教育界名師輩出,名家薈萃。而其中,我最為崇拜的莫過於吳正憲老師,作為一位特級教師,她從女性教師的角度生動細膩的講解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寒假,在百度了吳正憲老師的《吳正憲與小學數學》後,我更是受益匪淺。

  一、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吳老師的課堂充滿智慧,並且具有濃濃的人情味,用她的話來說便是:"課堂教學源於情!"她能夠真正做到從心底欣賞學生、讚揚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尊重、獲得自信。在吳老師的課堂上,最令我羨慕、嚮往和努力要做的,便是那些充滿了真誠的讚賞和那些熱情的鼓勵。如:用眼神表達、扶扶肩膀、摸摸頭、甚至蹲下來與學生交流,這一系列自然的行為,細膩地向學生傳遞著老師對孩子們的尊重,同時也體現了她對學生的那種深深的愛。相信,老師如此的身體語言定會震撼每個學生的心靈,這種身體力行的做法將比任何干癟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二、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

  吳老師的課堂上自始至終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氛圍,這樣的氛圍慢慢縈繞著的是學習數學的趣味和無盡可能的創造性,"以學生為主體"在她的課堂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課堂上,她不是一位諄諄教導的長者,而是一位處處撒播火種使人泛起思想漣漪的老朋友,學生擁有著學習的主動權,這種主動權才是最珍貴的。

  三、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

  成功的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基於良好的習慣構造的日常行為規律,他們並不比別人更聰明,而是好習慣讓他們變得更有教養、更有知識、更有能力。他們並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賦,但好習慣卻讓他們訓練有素、技巧純熟、準備充分。吳老師深深明白這一點,她在教學中最為注重的便是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我不禁為這位睿智的老師拍手叫絕,書本上的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那些孩子們來說,習慣是一生的財富。

  吳老師身體力行的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自己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先進的教育思想,科學的教學方法,在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引領著教育改革發展方向。我定會緊緊跟隨吳老師的腳步,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