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人生》讀後感(精選6篇)

《儲存人生》讀後感(精選6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儲存人生》讀後感(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儲存人生》讀後感1

  人的一生要走不知不覺,幼小無知,學和幹,孝敬付出等歷程。有的人做到了後部分的一半,有的做到了多半,有的恰到好處。後部分的十全十美,是人們所希望的。

  娘懷十月苦裡熬煎,無怨無悔。幼小心靈來到人間,一派空白,一切一切都由父母來照看,來承擔。孃的餵養,父親的呵護付出,使其漸漸長大。入托入學是父母的責任。為此父母早出晚歸,奮力拼搏。用血汗換來的錢,供其上學。到大學畢業,已經櫃囊空空。然而,為了找工作,父母還要東跑西顛,託人靠臉不知又付出多少。為了兒女,寧可傾家蕩產。古代孟母的斷杼和三遷,都是望子成龍。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的苦心經營,使其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術,有了本領,見到回報。使這個家初呈盛景。父母感到無比欣慰。然而好景不長,兒女的家事,做父母的無一不牽腸掛肚。為了確心事,還要夜以繼日拼死拼活地幹;還要東挪西借,把兒女大事娶嫁到家。從此,使這個家暗淡無華。隨著時間的推移,熬得二老蒼蒼白髮。在外的兒女,父母仍然放心不下。到如今二老該享點福啦!這福咋享?要錢,兒女掙錢有數,不寬裕;想兒女,他們沒空回家看看。只好電話裡傾聽。無奈,父母相依為命吧。

  老啦,幹不動了,老伴又去了。孤苦伶仃怎麼過?去誰家?孩子多的相互推讓;有的報怨,有的乾脆我不養;有的寧可出錢也不願把老人接回家。為甚麼?給自己添麻煩,端屎端尿不好乾。使老人心灰意冷,悔恨交加。養育之恩,培育之情忘得一乾二淨。直到老人歸西,假惺惺靈前哭訴,才好了心病。此人此事此景,屢見不鮮。鼠目寸光之人,雖是少數,但有一定的代表性。人生一世誰無病?人生一世誰無老?人生一世誰無死?要留取丹心示後人。墨子曰:“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忠心孝心德行,是做人修身的根本。不立本於人世間,最後是惡貫滿盈,被世人所唾棄,成為人們貶罵的話柄。

  孝敬父母恰到好處,還是多數。這是人之常情,是應該的。至於十全十美,對農家來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達到。只要盡力而為就是了。昨天,報紙上刊登一則實事:結婚不到二年的夫婦倆,為了伺奉不能下炕的母親和體弱的父親。賣房搞燒烤,把錢用在父母的醫療費上。為了攢錢,他們有病不願去醫院;為了照看老人,他們五年了不要孩子。他們對老人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可謂是人間揩摸了。

  從古到今,尊老愛老敬老的事例不勝列舉。像宋代朱壽昌五十年不見母親,“棄官尋母”誓不見母不回還;還有南竒庚黔婁“嘗糞心憂”,父病重,嘗糞甜,心憂面北磕頭代父去死;還有“扼虎救父”;還有“哭竹生筍”……凡此等等,無一不是孝敬父母。

  古人能為之,何況今人呼!讓我們盡忠盡孝,善待老人,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儲存人生》讀後感2

  人生的軌跡蜿蜒曲折,無法預測的未來,無法抹去的過去。世間的不公平,時間的殘酷,隨波逐流的社會變化,一切顯得那麼的刺眼,這就是中國過去人們的人生嗎?答案是:是的!盡在《人生》中鳥瞰過去人的人生,提醒著現在的青年為自己幸福的生活而慶幸並珍惜你所有的,也同時激勵著我們一直努力,為人生的目標奮鬥!

  主角是一個農民家的孩子,名叫高加林。一個很有才氣的小夥子,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在同屆的高中生裡面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了。不僅是校籃球隊隊員,文章寫的也很棒,這些都標誌著他的未來將不平凡。剛開始工作時,他還是一個普通的民辦老師,自從村裡的書記(俗稱“大能人”)不公平地把它撤了,讓自己的兒子頂替時,高加林變得很難忍受社會的不公平。很少幹農活的他轉向了頹廢的道路,有時還會自暴自棄,認為人生失去意義的他漸漸走向落寞……,就當他快要垮了的時候,一個美麗的姑娘“救”了他。她就是劉巧珍,村裡“二能人”的二女兒。美貌的她近乎完美,不管什麼都很能幹,而且不像平常的農民那麼俗氣。唯一的缺陷就是她沒有念過書。從小就喜歡上高加林的她無私地表達了自己的愛,加林也接受了她。

  高加林的人生就此又轉折了。他的才華是掩不住的,所以為了讓他有更好的前途,一個鎮上的幹部走後門讓加林當了一名記者。本身就十分有寫作天賦的他一下子就成了城裡的明星,他的文章在廣播臺上每日播放,人們很欣賞他的文筆。他還在鎮上的籃球比賽上鋒芒四射,這個投的準、跳得高、速度快的前鋒很快又被大家重新認識了一下。在某個特殊的場合下,高加林和他以前的高中同學黃亞萍相遇了,本來在學校裡就對對方極有好感的兩人很快就走在了一起,為此高加林甚至拋棄了巧珍。兩人一起準備去南京發展並改善生活,可好景不長,高加林因被發現走後門而被開除,他又重新下鄉。這又斷送了他美好的前程。更諷刺的是,巧珍也因為高加林的拋棄而嫁給了別人。

  雖有悲劇的開頭,但最後加林開始改過自新,從頭開始了他原來的工作——老師。一切都顯得一波三折,也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前途是重要的,但是絕不能為了它把良心給丟了。一旦認定了一段愛情,就必須堅守它,直到永遠。若在外面事業飛黃騰達,就帶上她;若是擁有繁華富貴,就與她分享;若是一無所有,就好好待她,別讓她受苦。有時,我會站在高加林的角度思考人生,如果我是高加林,我會怎麼做?我會做的比他好嗎?不見得。所以我會活用我所學到的一切,以加林所犯過的錯為戒,走好我自己的人生!

  《人生》,人生,這的確是一本改變人生的書!

  《儲存人生》讀後感3

  人生的道路沒有一帆風順的,它岔道橫生,充斥著許多的困難和挫折。

  人生猶如寬闊的海面,它時而平靜,時而波濤洶湧,正如高加林的人生一樣,有平靜也有曲折,艱難困苦與歡聲笑語並存著。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它以高加林的經歷為故事線索,展現了一幕幕畫面,體現了艱難選擇的悲劇。高加林是農民的兒子,但他有理想,也有抱負,高考的落榜使他受到了一次打擊,他內心是多麼的苦悶啊!而他教師的職業被明樓的兒子三星給無理的頂替了之後,這個賦有才華的年輕人又一次遭到了打擊,我能體會到他那時的痛苦與心碎,他是那麼的熱愛這個職業,而如今卻被他人所取代。無可奈何,他回到了村裡,開始了地道的農民生活。在他人生的低潮期,一個可愛、活潑而且善良的女孩巧珍走入了他的內心世界。他們兩人開始相愛,初戀是美麗的,也是激情澎湃的,但是好景不長,他們之間面臨著父母的責難和鄉親的議論,可慰的是,他們堅持了下來,這樣一段糾結的時光飛快逝去,高加林在他人的幫助下當上了縣裡的通訊幹事,一個有頭有臉的,風風光光的“記者”,成為城裡引人矚目的人。

  事實上,他的確很出色,他辛勤、樸實,他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憑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裡大顯身手。同時他也遇到了昔日的好友——黃亞萍。黃亞萍在認清自己的內心之後,開始狂熱的追求高加林。高加林在一番思索中,傾斜了天平。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一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但她與高加林有很多相似之處,他最終接受了黃亞萍的愛,拒絕了巧珍。令人傷感的是,在巧珍被拒絕了之後,她並沒有任何怨言,只是擔心高加林,但淚水卻一刻不停的湧出眼眶。這種無私的愛感動了我,也僅僅是感動,我無話可說。退一步來說,就算高加林拒絕的是黃亞萍,可他的心也不會就此甘於平靜,不會去想更廣闊的天空。我不懂他為何放棄了那個那麼愛他的女子,或許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吧。

  人生亦是這樣,變幻莫測,將人玩弄於股掌之中,高加林與黃亞萍的幸福沒有維持多久,高加林進城背後的事被人告發,他們的愛情也像空中的蒲公英,隨風飄散,各自東西。而在這時高加林才發現自己深愛的人是巧珍,他也為此悔不當初。悲劇便是如此,你未曾珍惜的到最後卻是深愛的,烙印在心中一輩子的。他要面對的是再一次回到生他養他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減少了曾經的狂熱,冷靜的反省自己,接受了村中順德老人的一席話語,而後一下子撲到在黃土地上。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對許多個岔路口,或悲或喜,或酸或甜。在這樣的旅途中,我們經歷了許多許多,同樣也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這樣一場玩笑。但是有時我又會去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沒有人想象笑話一樣度過一生,然而人生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它充滿了挑戰,充滿了困難。沒有筆直的人生,更沒有缺少岔道的人生,而關鍵就在於我們自己如何去選擇,去面對。

  《儲存人生》讀後感4

  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路遙的《人生》。《人生》是以改革時期陝北時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它複雜曲折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敘述了來自農村的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曲折的變化過程,其中他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為故事發生的主要矛盾,最終也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再讓我們對主人公高加林有深入的`瞭解。他,一個土地養大成才的人,人生之路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仍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幻想,令人同情。他,英俊瀟灑,文韜武略,對外面的世界無比的嚮往,幻想最大城市內展翅高飛的生活,他的橫溢的才華令人敬佩,他的理想我們可以理解。但對於他對感情的態度,我無言以對。

  再讓我們對高加林的人生經歷作一闡述。高加林,高中畢業為考入大學回到了農村,做了教師,這工作對他來說還算不錯,也挺體面,他也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努力工作,爭取早日轉為民辦教師。但好景不長,村中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同樣也是沒有考上大學,在父親的幫助下,頂替了加林。傷心欲絕的加林沖到家中,他內心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猶如一幅行屍走肉。但在這片土地上一直愛著他的心地善良單純的姑娘劉巧珍,給了他內心巨大的安慰給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他也漸漸的喜歡上了這位姑娘,但大家想象,一個才高八斗,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與一個斗大字不識的農村姑娘能生活在一起嗎?即使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又能彼此快樂嗎?

  後來,加林由於自己遠在邊疆當兵的叔叔的歸來,又再一次回到了城市,成為了一名記者。上天又讓他再一次遇到了自己高中同學黃亞萍,一個滿腹經綸的才女,他們有共同的話題,相同的興趣愛好,相處的很好,在一起彼此也很快樂。當黃亞萍拋棄了深深愛著自己的張克南,把愛帶給了高加林,並且也謀劃了他們的未來。高加林抵擋不住大城市生活的誘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與追求,無情拋棄了深愛自己的農村姑娘。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己很快就要邁進大城市,生活卻跟他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他進城的背幕東窗事發,他不得不離開自己夢寐以求的城市生活與和自己相愛的黃亞萍,回到農村,得知巧珍已經結婚,他又陷入了無盡的悲哀與失望之中。也就是對這個人物的描寫,反映了當時青年的追求,也是當時社會的縮影。

  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絃,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又何嘗不是有很多的選擇,我們做到三思而後行了嗎?做出的選擇讓自己後悔過嗎?

  同時,人生也讓我們認清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不可逾越的鴻溝,高加林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這一點毋庸置疑,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年少輕狂的那份激情與挑戰,我們才會拼出一片屬於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夢想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會不斷的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挫折是必然的。挫折之於人,就如狂風之於陋室,巨浪之於孤舟,百事滄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狹隘之人因受挫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而意志消沉,萬古曠世,有不知有多少內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萬劫不復的深淵……

  因此我們就需時時刻刻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去認真對待這殘酷的現實世界,對待世界上的挫折,要以頑強的個人意志,堅持不懈的去奮鬥、去追求,任何的外界因素都不能轉移我們的目標,相信最後我們一定能越過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鴻溝!

  《儲存人生》讀後感5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發表於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說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個才貌雙全、文武皆備的農村青年高中畢業後沒能跳進夢寐以求的城市,回到農村當上了民辦小學的教師。那時的他已經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當上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然而,心性極高的他又怎能安於現狀呢?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時,他義無反顧地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當上了縣裡的通訊幹事,一個有頭有臉,風風光光的“記者”,成了城裡引人矚目的人才。事實上,他確實也是相當出色的,他辛勤、樸實,他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憑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裡大顯身手。但是終於有一天,高加林進城的背後原因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

  人生變幻真是難以預料,誰又能知道自己今天以後會發生什麼呢?對於高加林的才華我是佩服的,對於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於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對於高加林的愛情我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初戀是美麗,初戀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說中描述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她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就在高加林離開講臺,失意無奈的時候。她的愛給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僅此而已。因為,這愛實在是太單純、太無助了。雖然,那時的劉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傾慕以久的、多才多藝的、強壯標緻的“先生”所愛著;那時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馬河川裡最俊的姑娘所愛著。但實際上呢,這愛的天平能平衡嗎?不能。當高加林重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這天平就一下子傾斜了。

  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溫柔的愛。當巧珍帶著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說的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覆考慮後,他終於接受了黃亞萍的愛,無情地拒絕了深深愛著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加林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含淚接受了,她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淌著。

  我被這無私的愛而感動著,也被巧珍那堅強和豁達而感動著。但也僅僅是感動而已,我又能說什麼呢?退一部想想,一字不識的農村姑娘巧珍能和才華橫溢、心性高遠的高加林生活到一起嗎?如果說高加林當時選擇了巧珍,以他躁動的個性又能安於現狀嗎?兩個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了一起又能有共同的語言嗎?我不敢回答。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嘴角能流淌出幾個小小的故事。不也無憾嗎?

  《儲存人生》讀後感6

  為自己沏上一杯香茗,茶香在鼻尖緩緩的浮動。翻開《人生》,封面的淡雅的水墨畫卻像一縷青煙在腦海中縈繞。尤其是那句“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我終於得到了這本在無數人嘴邊提起的鉅作——《人生》。還沒看正文,便被前言中精闢的話語迷住。“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那麼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無論哪一個,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一個寂靜的夜晚過去了。我合上書,腦海中還浮現著《人生》中一幕幕動人的畫面。剛放下書的那一刻,我只感受到一股濃烈的悲涼襲上心間。我向來是不喜歡悲劇的結尾,我也曾以為,這本書的結尾也和童話故事中“王子和公主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樣讓人幸福而踏實。但是,悲劇的結尾卻給人一種強烈的心靈衝擊。

  回憶這本書,高加林曾是一個老師。《人生》從他被退回農村當農民開始,他在懊惱中相遇了一個美好的女子劉巧珍。他們有過一段浪漫的故事。然而,幻想終究被現實打破。高加林因為叔父回鄉當官,透過縣勞動局副局長馬佔成為縣裡通訊組的記者。巧珍並沒有放棄對高加林愛的追逐,但高加林卻覺得他們之間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而高加林恰好遇見在縣裡當播音員的高中同學黃亞萍。兩個年輕知識分子有共同崇高的理想,於是在一起。高加林也在糾結中放棄巧珍,選擇亞萍。

  故事一步步走向高潮中,巧珍因為賭氣嫁給了老實人馬栓。高加林很傷心,但路是他自己選擇的。峰迴路轉,不幸的是,高加林被揭發透過關係到縣城工作有不良之風。於是,一切又回到原點。他離開黃亞萍,再一次回到農村。一切似乎沒變,只是那個痴心的女孩巧珍已經不屬於他了。故事就這樣悲哀地畫上句號。

  這本書給我的衝擊很大,雖然我一度感覺我是不屬於那個時代的,也是不屬於那個舊縣城的。但我卻在書中漸漸把自己融入。彷彿我一下是失意的高加林,一下又是痴情的劉巧珍,再一下變成了任性的黃亞萍。

  人生,聽起來多麼華麗莊重地詞語。在路遙的這本書中,給了我們不同的詮釋。如同《致青春》中的臺詞“你得到一樣東西的時候,就註定要失去另一樣”。生命中很多人註定無法預見。很多人,一旦錯過了,就是陌路。就如同高加林自己選擇了亞萍,放棄了巧珍,那巧珍不會傻傻的在原地等他。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珍貴的,沒有誰可以蹉跎別人的青春。

  給我最多感動的還是那個沒讀過書卻有金子一般心靈的劉巧珍。她對生活有著深深的熱愛,對土地也有深深的熱愛。高加林拋棄了她,她並沒有因此埋怨他。她外表柔弱,但內心卻堅強的讓人佩服。她沒有放棄生活,反而轉為對農村的熱愛。雖然她是賭氣嫁給了馬栓,但是她被迫中不甘心中也會有絲絲欣慰。她為高加林付出了這麼多,馬栓也為她付出了這麼多。終究她累了,她也需要一個踏踏實實能和他過一輩子的人。

  《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樣,其實所有的路都是他自己選擇的。但他走的並不瀟灑。人生這條路需要我們好好的走,要記得曾經對我們好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憑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處的環境所變化,保留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面對一系列艱難抉擇的時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傷害那些深深愛你的人,我們可能會失去一些機會,但是它還有可能會得到,有些人我們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有。

  月光明亮,終究冰涼。朦朧的月光中,在我不一樣的年代中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或許很多年之後我仍然會想起這本曾感動過我的《人生》,或許我也終將面臨人生的抉擇,不管人生走的是否和想象中的一樣瀟灑。我始終會承擔我選擇的人生之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