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精選7篇)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精選7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1

  恍惚間,讀完了最後一章,才驚醒,這麼快就讀完了嗎?全書那麼多的故事,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有連續性。從開始抗日,人民積極反抗,青壯年上戰場,老弱病殘幼在家拼盡全力保護戰士們,再到土改等等,人民開始識字,有了文化,精神層次也提高了。

  那麼多故事,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小勝兒》。小金子是楊主任的警衛員,時年19歲。那次,他出發去打仗,走之前,面上帶笑,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隊伍前面,渾身散發著青春活力。而幾天後,一切都變了。上戰場的同志們都死的死,傷的傷,連熱情的楊主任都戰死沙場!小金子負了傷,在家休養。多可憐的孩子啊,青春年少,本該是享樂,社交,與朋友一起浪,自由勇敢追夢的年紀,卻目睹了無情的戰爭。明明前幾天還一起騎著高頭大馬,明明前一刻還並肩作戰,“轟”的一聲,那麼鮮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只剩下破碎的血肉在空中飛射,漫天泥土飄下,被血染紅。

  一個孩子,為什麼要面對這麼殘酷的事實?

  這就是戰爭,無比殘酷,無比血腥,冷漠無情得令人膽寒。為了不讓更多年輕的生命遭受摧殘;不用為國負傷卻只能躺在暗無天日的泥洞裡;不必每晚擔驚受怕睡不著覺,被噩夢侵襲;英勇的戰士們拼命禦敵,倒下也咬掉敵人一塊肉,殺出一條血路,一條血腥卻拯救所有人的路。

  年輕的孩子啊,振作起來,撐過這一次,你就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了。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2

  初讀《白洋淀紀事》,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文字樸實真誠,講述的也往往都是真實發生那個時代的故事。這本書就是由一個一個零碎事件編織而成,但它的主題卻不變:在殘酷的戰爭中發現真善美。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香菊的母親》這篇文章。香菊的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情,積極的鬥爭骨幹。六歲時就被一個大她二十歲的男人娶做妻室,但她的丈夫,卻因為受到地主的壓迫而變成了傻的人。於是在香菊的母親還年幼的時候,就得當男當女,買東買西。

  但香菊的母親並不糾結於自己的身世經歷。成長的環境惡劣,雖然沒有給她一個美好的童年,卻很好的磨練了她。她總頑強的奮起鬥爭,在公審大會上,香菊的母親勇敢的站出來揭示地主們的醜惡嘴臉,與此同時,即使已經不再是青春的年齡,她依舊努力學習。

  從香菊的母親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雖然她小時候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是她挺了過來,並接受革新,拋棄舊思想,同自己的女兒一樣認真做功課。而我們現在,也要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斷進取,改掉壞習慣。所有人都應是如此,把曾經的苦痛都留在過去,不停止奮進。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3

  荷花澱,是一個一聽名字就能想象出它美麗容貌的地方。可是,又有誰會知道或記得,在白洋淀也有千千萬萬個熱血青年,他們為革命參軍,他們為土改與地主鬥爭,他們為生產幫助他人。

  《荷花澱》是孫犁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品。在這篇小說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善良、賢惠、通情達理,雖然沒有文化,但是絕不落後的水生嫂的形象。男人們才走了幾天,她們就每人找了一個理由去探望丈夫,表現出她們對丈夫深深的愛。雖然沒有如願見到,有點小情緒,但很快就又說笑起來,可見水生嫂和其他女人都很樂觀、多情。

  這些情感豐富、愛說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加快,但是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的將船往荷花澱裡搖,並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來,就跳到水裡去死!”表現出了她們堅定的決心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回村後,她們經過了戰爭的洗禮,也紛紛拿起了槍桿子,當上花木蘭,成立了屬於自己的隊伍。

  這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萬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她們是那麼的平凡和普通,但又是那麼的英勇和偉大!對待愛人和同胞,她們有著無限的愛和包容;對待敵人和地主,她們是愛憎分明、毫不手軟。我不禁對這些“水生嫂”們肅然起敬!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4

  讀到《白洋淀紀事》,有一個給我印象很深的詞,就是“漢奸”。

  漢奸是中國人,卻背叛了自己的祖國,投靠了日本侵略者。雖然書中少有描寫漢奸的故事,但是卻讓漢奸與那些誓死保衛國家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每篇文章都有一兩句話寫的是漢奸,可是以漢奸為線索的貫穿全文,只有《新安遊記》。那裡面的漢奸是一個多麼自私自利,昏庸無能,膽小懦弱的人啊!整天與日本人混在一起,胡吃海塞,胡作非為。他投靠日本侵略者,把共D的資訊透露給日本侵略者,就是因為他的自私和懦弱!

  要做到不怕犧牲,你必須有理想有信念,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而那些漢奸,只想著自己。他們不僅怕死,也好吃懶做。他們妄想日本人能夠保護他們;他們妄想靠他們的投敵叛變,能夠不勞而獲。殊不知,中國人民是強大的,而且不屈不撓。中國人民不會被侵略者所奴役,並且終歸會戰勝侵略者。這些漢奸也終歸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悠遠的白洋淀中,潑灑了正義與背叛的血水。一滴滴血水彷彿變成了一朵朵花,映紅了蘆葦蕩。經歷了戰爭的人們,依靠他們的理想與信念,以及堅強的意志,終於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白洋淀紀事?正是正義與背叛,英勇與懦弱,無私與自利的真實寫照。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5

  《白洋淀紀事》是孫犁的集大成之作。以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為背景,以親切輕柔的筆調錶現了戰爭的殘酷、生活的艱難和軍民之間的友愛;以豐富多彩的筆觸描繪了人們美好的品質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書中講到了日軍和漢奸對百姓的迫害;講到了百姓們自發組織起游擊隊;講到了人民對八路軍的幫助和依賴;講到了百姓們對改革工作的支援……

  此書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叫《村歌》,其中有一個人物,名叫雙眉。雙眉多才多藝,會幹農活,能當領導,而且還參加了劇團,唱得一嗓子好戲,還能編寫劇本。至於她的性格呢,有缺點——好勝。

  領導人時總愛給人下死命令,不服從她就生氣,弄得大家都很怕她,怨聲四起。再加上她好說笑,好打鬧,好打扮,閒話就來了。她又沒有民心,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流氓”“破鞋”,村裡整組時就決定把她撤了,不讓她參加生產組了。幸好老邴來了,他幫助雙眉回到了生產組。

  雙眉被編到了一個“落後組”裡,領導一群落後點的婦女。大家都覺得這個組弄不了多久,雙眉卻不服氣,還要挑戰全村認為最棒的李三互助組。很快,雙眉的組組織起來了,剛開始發生了不愉快,但雙眉記著老邴對她說的,要改掉強迫命令的習慣,積極地去開導、動員大家。漸漸地,這個小組團結起來,厲害起來,人們對雙眉也大有改觀了。文章結尾,傷員們想看戲,有人問:“誰來演啊?”立刻就有人說:“雙眉唄!”可見雙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重了,我也很為她感到開心。

  我之所以喜歡雙眉,是因為她不服輸的心態感動到了我,面對人們的謠言,她選擇用事實來證明自己,也會改正身上的錯誤。試問這樣一個聰慧能幹又知錯能改的姑娘,誰不喜愛呢?

  其實不只是雙眉,書中許多婦女都是這樣的。她們聰明能幹,丈夫參軍後擔起了家中的'重任,照顧老人,撫養孩子,還要做地裡的農活;她們識得大體,家裡人參軍不反對,只是在心底默默掛念,支援共D的改革政策,鬥地主,上冬學;她們善良樸素,八路軍來了總是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著,即使自己在啃硬饃饃,傷員來了也是細緻入微地照護著,讓人感到心底一暖。

  這些農村的婦女們是十分平凡的,也許過了三代,人們就會忘記了她們的名字。但平凡並不能阻止她們為抗日事業,為國家的未來做出奉獻。政治書上說:“當人們為生活而努力,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家庭的美好和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時,就是在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我們也要學習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婦女,學習她們樸素的作風;學習她們逆境中求生的堅韌意志;學習她們為他人著想的奉獻精神,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6

  《白洋淀紀事》主要反映的是在白洋淀地區,冀中和晉察冀邊區人民群眾的抗日鬥爭生活,在當時,老百姓日日夜夜受著日本侵略者的摧殘與折磨。

  白洋淀這個地方極其不引人注目,白洋淀裡的人也是不為人知。但,正是因為有這些普普通通,不為人知的老百姓,才有如今的和平生活!才使中國多年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書中,老百姓們對祖國的熱愛是最令我震驚的。他們有些人主動參軍,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有些老百姓不能參戰,但是他們仍各自想辦法,與敵人鬥爭!

  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平了,我們再也不用因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怎樣來的呢?是老百姓用鮮血用淚水換來的,是老百姓憑著那一顆顆堅定的愛國之心換來的!可是我們現在的生活之中,愛國之人又有多少呢?同學們,想想老百姓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我們一定要做個愛國之人!

  我們雖然處與和平年代,但是我們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祖國,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那些老百姓們平凡而偉大的事蹟!讓我們對祖國充滿熱愛,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白洋淀紀事的讀後感7

  記得小學時在語文書中讀過《採蒲臺的葦》,只覺得那個時代十分混亂。這個寒假,當我讀完整本《白洋淀紀事》,我對《採蒲臺的葦》有了不同的感受,對那個時代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白洋淀的葦是最有名的,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但在採蒲臺的葦塘裡,葦不只是一種風景,它充滿火藥的氣息和無數英雄的記憶。八路和婦女,雖然素不相識,但憑藉著他們保衛祖國的決心,整個葦塘上回響著有力的“沒有!沒有!”,這聲音,是多麼擲地有聲、剛強不屈!敵人的炮火,曾經摧殘蘆葦,它們無數次被火燒光,可就是人民的鬥爭才保持了它們的生存,才有了白洋淀如畫一般的風景,才成就了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

  可能小時候因為不明白時代背景,只覺得場面有些暴力,八路軍十分勇敢,卻忽視了蘊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們雖不是馳騁沙場的戰士,但他們正是依靠自己的團結、頑強,幫助八路軍渡過難關,打敗日寇。

  當時的婦女在家也就是織布、燒飯,男人們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員,是遊擊組長,為了不讓敵人安上據點,他報名參加了地區隊,水生嫂知道,她勸不動水生,只能簡短叮囑幾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難過與不捨。過了幾天,幾個婦女聚在一起,嘴上說著不想去看他們,可還是準備了衣服。她們偷偷划著一艘小船到了馬莊,可並沒有找到他們,於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實,更多的是擔心,怕他們已經犧牲了。這時,她們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們拼命向荷花澱裡搖,最後,努力地一搖,小船竄進了荷花澱。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炮。她們害怕進了敵人的老巢,可再仔細一看,是她們的丈夫。等戰士們擊敗敵人後,去打撈著戰利品。

  一開始的水生嫂是不願讓水生參加游擊隊的,可經歷了這次,她們幾個婦女好像不服氣似的,於是在那年冬天,她們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孫犁從一開始描寫的農家婦女的形象,到後面婦女機智掩護,再到最後上戰場,所有細節處理到位。荷花澱美輪美奐的意境,既讓人見識到了當時婦女們的辛勤勞作,也凸顯了女性的純潔、寧靜、深沉、溫柔。

  讀完《白洋淀紀事》,發現裡面完全沒有什麼英雄人物與事蹟,只有平凡的農民與村級幹部的互助互利,落後分子與積極分子的矛盾,以及游擊隊員對家鄉的思戀……即使在平靜的日子也掩蓋不住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的苦難與淒涼,當然還有解放後的奮鬥與歡樂。硝煙四起的時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戰士。而就是這些英勇抗戰的前輩,趕走了侵略者。如今,歲月流逝,但請記住他們平凡又偉大的事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