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1
《江村經濟》這本書是費孝通在英國留學時的博士論文,同時也是費老的第一本書和成名之作,論文的指導老師是著名的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後者將此書譽為人類學發展史上“里程碑”。 因為從小生活在城市,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村,所以一直到現在對於農村的印象還停留在想象中以及平時在高鐵上所看見的窗外的風景,其他的便很模糊了,但是這本書把農村的樣貌向我娓娓道來。
《江村經濟》就是這麼一本書,“隨著本書的描述,讀者本身將自然地被帶入故事發生的地點:那可愛的河流,縱橫的開弦弓村。他將看到村莊的河流、橋樑、廟宇、稻田和桑樹的分佈圖,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於瞭解這個村莊。他將欣賞到具體資料、資料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間很協調的關係。對農村生活、農民生活資料、村民的典型職業的描述以及完美的節氣農曆和土地佔有的準確定義等都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深入的確實的資料,這在任何有關的中國文獻中都是十分罕見的。” 它不僅在其專業性方面給人以知識和啟蒙,而且書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準則以及社會責任能夠給讀者以無限的使命感。
雖然費孝通先生只對研究物件——太湖南岸的開弦弓村做了兩個月的實地調查研究,但本書無愧於老馬的盛譽,它開創了研究中國社會——尤其是鄉土社會的一個先河,並透過從中國傳統社會的經濟結構的內在理路——農工混合的鄉土經濟——出發,去探討這樣一種社會經濟結構向現代轉化的可行道路。這對中國社會——尤其是傳統的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有著原創性的意義。 同時,《江村經濟》中從微觀到宏觀,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群,完全參與的參與觀察法等調查研究方法也十分值得我們學習。而且,《江村經濟》中費老獨到視角觀察到的種種現象在目前來說還是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伴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制度政策可能會出現滯後現象,這就需要不斷地完善社會制度,當然在完善的過程中,我們要仔細研究學習《江村經濟》這樣的社會調查研究鉅著,從中學習大師們的思維方式及獨到的視角。作為國家的棟樑,我們任重而道遠。
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2
今天終於將費老的《江村經濟》細細品完。真的是挺慚愧的,由於一些瑣事,我前前後後近三週才讀完,由於不是一口氣,所以下一次讀的時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溫習一下,雖然覺得看的挺透的,但是這種效率,我自己都汗顏…
我覺得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體悟到了社會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從作者闡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對社會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細緻程度。而且,這種分析不是紙上談兵,它結合了實際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開政治立場、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所做的調查和研究,這反映了作者實事求是的立場和客觀務實的科學精神。
本書行文通俗易懂,沒有晦澀的名詞,以一種平易的敘述方式描述了開旋弓村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結構清晰、邏輯清楚。第二章說明了為什麼選擇開旋弓村作為調查物件以及開旋弓村的大致情況。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當時中國農村的特點,介紹了開旋弓村的實際情況。從第七章開始,是這本書的重點吧,分別描述了開旋弓村的生活、職業分化、勞作日程、農業、土地的佔有、蠶絲業、養羊與販賣、貿易和資金。其中對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土地的佔有這一章,土地真的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之於農民如同水之於魚,沒有水,魚無法存活。同樣,沒有土地,農民也將無法生存,所以當土地只屬於地主階級時,農民最終會受不了剝削而起來反抗。
但是,現在土地公有化了,農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權,他們生活就變好了嗎?我無法給出直接的答案。近年來湧現的數量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或許能給出一些回答,他們有的甚至是將家裡的土地荒蕪,也要到充滿誘惑的城市來用低端的勞力賺取他們認為比種地強的價值。是土地不夠?還是土地質量不好?又或許是土地帶來的經濟效益太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的深入,農民和土地的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和探索。或許,這就是我所學專業“農業推廣”的使命所在?
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3
久聞《江村經濟》為中國社會學扛鼎之作,乃中國社會學巨擘費孝通先生代表鉅著之一。然不知緣何遲遲不願一讀,潛意識中對諸如“經濟”“調查”“統計”一類詞眼不甚感冒,很不喜歡那種用自然科學的量化方法來研究活生生的人文社會科學。沒想到的是,待終於啟卷一覽,原來費老並非如此無趣老頭,通篇鮮活的語言,暢快淋漓地闡釋了中國社會鉅變時代一個村莊方方面面的變遷。
我常思考,讀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需從四處學習:第一,學習他的語詞;第二,學習他的知識;第三,學習他所言的精神道理;第四,學習他的選題、構篇、作法等。當然,最後一點僅對寫作者而言。對於《江村經濟》一書,緣其原文乃英文作品,中文乃翻譯而來,且非費老親為,所以就語詞來說難免索然無味,甚至有些詰聱,更甚竟有錯別字。不知我讀的北大社版之“精品”果“精”如此,還是譯者之誤?就其所載知識而言,亦不是重要之處,但也彌補了我一些歷史知識的遺誤。之前所讀之歷史,概不外宏觀之述,沒有《江》書所云微觀詳細,讓我們透過一個“細胞”瞭解一個社會“肌體”的狀況。它所言的精神道理倒也算得上宏豐,我們處處可見中國幾千年來社會意識形態的鮮活反映,特別是對於出身農村的我來說,處處獲得同感。如其中所言夫妻男女、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社會成員及其角色,人情風俗社交往來等與我之經歷竟還大體相仿,這使得我同感起來興味盎然,竟有時忽略了細想起來時的如下思考,當然這些思考是相對於我前文所云第四點而言的:
費老介紹了他選題的緣由,是他的導師馬林諾夫斯基的明確導向。不愧為國際人類學的泰斗,從小處著眼,往深處挖掘,向大處推展,娓娓道來,向我們展示出一箇中國社會激烈變動時期的宏圖全貌,讓讀者讀來津津有味的同時唏噓不已,人人都知那個時代但不知確切如何。
《江》書彷彿將人拉回那個時代,那片炊煙裊裊、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用學術的話語勾勒出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圖卷。這首先歸功於他研究方法的選擇,他用當時人類學的深入研究田野,與受訪人同住生活的方法主張,獲得了可靠的、豐富的、深入骨髓般的資訊資料,而不是設計調查問卷,任人胡亂勾畫,再用冷冰冰的所謂高超統計軟體(當然那時沒有)將冰冷冷的數字轉化成硬生生的所謂研究結果。但接下來的困惑是,我們如此推崇費老的這套方法,而為何當下每言及社會學的研究,似乎毋庸置疑的便是:“何時發問卷呀?”“發給哪些人呀?”“怎麼處理資料呀?”之類的話題,恰如自然科學“研究就是做實驗”一樣,社會學研究就是“發問卷”嗎?倘如是,費老這部書不僅不是經典,簡直就是扯淡了,沒有問卷調查資料支撐啊!
我非常向往當代社會學家鄭也夫先生的研究正規化,即如費老這樣,前定人是活的,是有思想的,是有情感的,如此而來,非但結果真實了,更重要的是——有趣了。
是為感。不免偏頗,請批判。
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4
老師推薦我們去讀費孝通的《江村經濟》。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覺得似乎和我們這門課沒什麼關係,後來老師說是這一本經典著作,於是加深了印象。從網上下載了電子版的書來看,粗略看了一下,發現雖然他研究的內容許多都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所運用的實地調查方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江村經濟》是立足於長江流域農村生活的實地調查。全書分為十六章,其中涉及一個小農村的方方面面,寫的很具體,也開創了一種新的(在當時)中國農村調查研究的模式。儘管這是七十多年前的研究了,但其對中國科學研究的貢獻不容忽視,值得我們仔細品讀。
這本書打破了學術研究的常規模式,採用實地調查的方式,將一個村為研究點,具體考察農村的家庭關係、財產與繼承、戶與村、產業和商業等方面,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小農村的真實全貌,折射出三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的生產、生活狀態,以小見大。作者的研究意圖不僅僅是要弄清“開弦弓村”的農民的生產、生活、消費、分配和交易狀況,尋找其中的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問題,更要表現這個村莊發生巨大的變化,同樣在當時中國的許多農村發生著。
我們在研究一些教育問題的時候可不可以也借鑑這種對個案的研究來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現在我們並沒有豐富的資金、資源和強有力的人脈支援,對一些宏觀問題的研究會很片面,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關鍵。而且,對於微觀問題的研究,如果採用常見的調查研究方式,總免不了流於表面,落了俗套。
教育問題尤其如此。所以,《江村經濟》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的啟發應當多多運用在我們平常的教育研究中,畢竟將來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面對的更多是一個個個體,也只有將個案研究透徹了,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域性,把握好教育的大方向。
費孝通《江村經濟》讀後感5
第一堂,社會學與生活任老師極力推薦了這本書,外國人瞭解中國的必讀刊物,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里程碑——《江村經濟》。帶著好奇和瞻仰,我翻開了書的第一頁。
有一個地區是中國東部,有一個小村莊叫開弦弓村,小範圍的深入實地調查,從宏觀入微觀,透過微觀分析宏觀,傳統力量與行動力的交融、合作,在當時那個局勢,社會制度如何變革,人們的固有思想和社會組成方式讓這個小村莊極具那是的中國社會特色,以它作為一個縮影,在農戶聚集的緊湊居住區內展開研究,天時地利為這次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前言中,我瞭解到開弦弓村是當時中國國內蠶絲業的重要中心之一,把它作為在中國工業變遷過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從工廠代替家庭手工業系統的.變化中探索社會問題。全書從區域、人際關係和生存三個方面進行細緻的論述,將理論付諸於實踐,反映出一個作者亦或是學者實事求是的立場和客觀務實的科學精神。書的內容很豐富,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對於“家”這個單位的剖析。
農村中的基本社會群體就是家,相比於目前對其較為狹義的理解,在當時的開弦弓村,它代表著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是促進社會延續家庭成員間合作的基本單位。
因為當時受傳統封建思想及經濟壓力的影響,嬰兒死亡率較高,各種各樣在現在看很荒誕的想法在當時的社會中卻成為眾人默許的規矩,“滿月”剃頭,名義過渡子女,冷漠的態度換取一個心理安慰,不知這是否是一種思想上的悲哀,但不贊成並不意味著不能夠理解,至少站在此刻看當時的現狀。我可以理解這種現象的存在,因為傳統舊思想的束縛讓學習不感興趣、不重視,對產婦的不關懷顯得不足為奇,這是一種事實更是一段無法更改的歷史。
關於對開弦弓村婚姻問題的描述,我也十分感興趣。首先,和其他地區一樣,兒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並且服從這種安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配的雙方互不認識,在訂婚後還要互相避免見面,可是,為什麼此類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失敗率並不如我們認為的那麼高?或許是當時以離婚為恥,或許是當時真愛和自由對他們而言不可遇也不可求,其中還介紹了表親婚姻與“小媳婦”,一個女孩子嫁給她父親的姊妹的兒子,叫“上丫頭”,“上”意味著家庭的興旺,女孩子嫁給她母親的兄弟的兒子,叫做“回鄉”丫頭,被認為是對這家的不利,其實按照科學角度進行分析,此種興旺與不利十分荒謬,但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看做是家庭是否和睦的衡量準則,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作者的調查研究資料中,我們分析得出:從成婚率和人們關心的程度看,傳統的婚姻仍然是主要的制度,“小媳婦”制度是受到輕視的,因為它產生於經濟蕭條的時候且通常是貧困的人家才會這樣做。
將現在於過去的社會形態進行對比,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戀愛和婚姻自由的出現都體現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那些我們現在不能理解的現象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沒有對錯之分。
看完了這本書,我更詳細地瞭解了當時一個村莊、一個社會甚至是一個國家的狀態,也體會到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社會日趨完善,不斷進步的勢頭,傳統腐朽的社會模式被不斷地替代。以史為鑑,重民心聽民意才能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