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精選20篇)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精選20篇)

  一段時間的工作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將過去的成績彙集成一份工作總結吧。那麼如何把工作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精選2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

  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把農業農村工作擺在更加重要地位,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瞭航向。農村的“面子”就是中國的“裡子”,只有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才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

  一、鄉村基礎現狀

  1、農業產業競爭弱。縣內蔬菜及其他農產品擁有一些品牌,但由於規模小、市場份額佔有率低,真正有輻射效應的品牌產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產品宣傳力度小,申報註冊步伐慢。在產品質量上重視程度不夠,有的有名無牌,有的有牌無名,缺乏市場競爭力。

  2、主體作用發揮差。由於多數行政村集體經濟實力有限、農民素質不高,很多群眾對鄉村振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為鄉村振興是政府的事,等靠要思想嚴重,缺乏主人翁意識,參與熱情不高,出現了“上頭熱、下頭冷”的現象。

  3、農村環境汙染重。生活汙水、農藥化肥、生活垃圾和人畜糞便等成為農村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使農村地區環境狀況日益惡化,大部分行政村未建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亂排亂倒現象嚴重,破壞水體生態,危害人居生存環境。

  4、三大產業融合程度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遲緩,農村產業融合型人才缺乏,農業產業規模不大,帶動能力弱,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層次淺,鏈條短,附加值不高。

  5、鄉村文化專案貧乏。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整體建立水平不高、活動不深入、載體不豐富、機制不健全、方法較單一,打架鬥毆、聚眾賭博、封建迷信、大操大辦等在一定範圍內存在,鄉村文化專案單一,群眾文明素養、文明習慣有待提高。

  6、基礎設施欠賬多。由於歷史欠帳,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鄉村道路、供排水、教育、衛生、文化等基礎條件依然與城鎮比、與發達地區比有較大差距,與鄉村振興要求相比更有很大差距。

  7、實用人才不足。農業技術人才短缺、大學生村官、村兩委幹部、脫貧致富帶頭人等農村實用人才不足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技術服務不到位制約著我縣農業產業的發展,農業部門技術力量嚴重不足,近年來承擔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員減少和專業技術人員匱乏問題始終未能解決。

  二、實施鄉村振興,完善鄉村村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側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發展鄉鎮企業,實現勞動力內部轉移,鼓勵民營企業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把民營企業作為全面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載體,透過政策引導、財政扶持、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引導和支援大型民企投資農村。其次,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最佳化教育資源的配置,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全縣學校佈局進一步最佳化,各鄉鎮建起了鄉村及城鎮化寄宿制學校,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教育公平一盤棋的深度融合,推進了城鄉學校佈局一體化。最後,完善農村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國家現在對醫保這塊投入越來越大,可報銷比例和範圍不斷擴大,但是目前還有很多人沒有繳納醫保的費用,認為那是花“冤枉錢”。面對村民的不信任,我們要貼心,細心、耐心地講解醫保的作用,讓每一位村民都可以享受到醫保,不至於“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更多人放心看病。

  三、實施鄉村振興,厚植鄉村文化底蘊。

  一是實施文明培育工程,促進了鄉村文明程度的提高。由縣直單位、鄉鎮政府、各村委會組織開展活動,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將移風易俗與“我們的節日”、“三下鄉”活動有效結合起來,在全縣舉辦“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拒絕邪教”科普宣教活動,透過規範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春節送春聯、送吊掛,移風易俗文藝晚會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破除封建迷信、樹立文明新風。二是將文化元素注入鄉村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以文化為魂,將剪紙、武術、民歌閩南戲曲、薌劇等傳統文化圖文並茂地融入到鎮村建設中,在基層鎮村舉辦戲劇比賽、象棋比賽、廣場舞比賽、農民籃球賽、武術比賽等文體賽事,著力突出公共服務和文化建設,2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文化資訊共享工程有序推進,“村村通”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大力發展文化的產業化,提升文化底蘊,讓鄉村文化真正做到移風易俗。

  四、實施鄉村振興,轉變鄉村農業發展導向。

  最大化利用資源,培育新型農業主體。面對農村“地多勞動力流失”的情況,可以形成以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對於農村閒置土地,一方面應加大土地流轉力度,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另一方面應成立種植合作社或引入第三方合作,解決勞動力外出流失的問題。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提升農村經濟實力。農民是農村的主體,要擴大農民的參與度,積極引進資源,形成“鄉鎮企業+農戶或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化的經營模式。在立足本村優勢的基礎上,注重產品質量,多元化思考提升產品附加值。尋找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契合點,打造屬於本村的特色經濟產品。加強一、二、三產業關聯度,著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各村在發展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積極瞭解並順應惠農政策,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到發展中,打破產業之間的界限,形成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發展,開展電商服務,發展“網際網路+”模式,藉助“電商”平臺推廣農產品,引導農民、農業從“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的“新農人”“新業態”。

  五、實施鄉村振興,構建脫貧致富長效機制。

  著實摸清貧困人口家底,明確扶貧思路。鄉鎮駐村領導、駐村工作隊長和村兩委幹部開展入戶走訪,詳細瞭解貧困戶家庭情況,核對貧困戶家庭生活情況,做到應納盡納、應退盡退、應扶盡扶。著力落實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保障貧困戶住房問題。鎮、村兩級通力協作,全力摸排易地搬遷物件,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蹤督查,督促貧困戶加快確定建房地址、抓緊動工、加快建設進度,早日住上新房。著實做好產業扶貧專案,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圍繞鄉鎮產業發展,充分發揮鄉鎮地區優勢和產業特點,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培育特色產業,積極鼓勵和支援貧困戶發展支柱產業,以發展生態養殖、特色種植、辦理小額貸款等幫扶模式將“結對”貧困戶推上了快速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六、實施鄉村振興,培育鄉村實用人才。

  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的管理,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帶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增強鄉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讓鄉村成為人民嚮往的美麗家園,實現新時代鄉村現代化。切實把加強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擺上重要日程,組織部、農業局應聯合舉辦鄉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範培訓班,大力度高頻次培育鄉村實用人才,設定創業富民、新型農業經營、大學生村官能力建設、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等主題培訓班。培訓物件的遴選要具針對性,一是重點面向貧困地區,二是遴選村級黨組織書記及村“兩委”其他成員、大學生村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等。各地高校要負責培養一批內心真正為民生為國家做貢獻、做犧牲的畢業生,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把真正適合農村工作的人選拔進來,在農村這片熱土上,留下踏踏實實在基層服務的幹事人,留下兢兢業業的逐夢者。

  七、實施鄉村振興,助力鄉村綠色發展。

  沒有完好生態環境的鄉村是病態的,不完整的,鄉村振興,應該綠色先行,這就需要我們加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開展鄉村垃圾治理,抓好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管理範圍內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理順管理機制,制定農村環境管理和督查、環衛設施管理、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相關配套制度,形成長效機制。開展鄉村汙水治理,各鄉鎮主動履職、敢於負責、鎮村聯動、合力攻堅,鄉鎮政府要主動牽頭,自覺履行屬地管理責任,齊心協力,協調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嚴格執法,為環境汙染綜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開展村容村貌治理,各鄉鎮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集中清理亂搭亂建、亂推亂放、亂寫亂畫,做好“五清”,提升村容村貌亮化美化。開展鄉村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各鄉鎮要加大畜禽養殖汙染的打擊力度,切實把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堅決將整治落實到位,對違法行為決不能姑息,切實做到禁養區內養殖場所一律取締;可養區內無證養殖的堅決予以打擊,正在辦理手續的,一律停辦。要狠下決心重拳出擊,合力抓好畜禽退養整治工作,做到零復養、零延伸。開展鄉村礦山及廢棄礦渣整治,持續加大礦山整治力度,落實監管責任,加大打擊力度,加強礦山修復、狠抓專項行動,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鄉村振興關乎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用富民之美給村民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用生態之美給遊子一個身心休憩的家園,用強業之美給城歸一個勃勃發展的生機,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強業的多贏之路,才會實現鄉村宜居安康的振興之夢。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2

  十年前,四都鄉作為松陽縣整鄉搬遷的下山脫貧鄉鎮,不少農戶下山搬遷到縣城周邊生活,村裡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閒置,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十年後,四都鄉大力發展精品民宿,一些賢才能人返鄉創業,鄉村重新煥發新活力。調研組針對四都鄉基層黨組織如何利用民宿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課題,展開深入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四都鄉是松陽典型的山區鄉鎮。20xx年以來,該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資源和鄉村優勢,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精品民宿建設。截止目前,全鄉共有中高階民宿、農家樂27家,床位283張,餐位1500餘個,共接待遊客50餘萬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凸顯,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增強。

  一、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成效與啟示

  (一)品質引領,政府主動作為。

  一是高起點,開展規劃設計。引進國內外知名團隊參與規劃建設,先後與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等團隊開展緊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個知名學院的團隊聯合設計施工。在政策處理之初,村兩委幹部主動參與難題破解,村民思想不通,實行黨員聯絡戶包乾制度落實;村莊建設進度延緩,村兩委幹部齊上陣,確保按時完工。

  又如,20xx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過雲山居”試營業,三年多入住率穩定在90%以上。業主與村集體良好互動,多次參與“主題黨日”志願者服務,為村民送上寒冬裡的暖陽;20xx年以來,南京先鋒書店、雲夕酒店、榔樹民宿綜合體等先後入駐四都,期間,村主要幹部全程參與,營商環境和諧。

  先鋒書店

  二是強整合,建設基礎設施。四都鄉統籌整合,全域謀劃,結合六邊三化三美、五水共治、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整合資金,在道路建設、村莊環境整治、自來水提升、汙水治理等方面優先考慮民宿發展村的配套建設,加大政府投資力度。20xx年以來,共投入政府資金3000餘萬元用於村莊和民宿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優保障,提供高效服務。如何利用民宿發展助推村集體增收,四都鄉陳家鋪村、西坑村、莊河村走出了一條盤活存量資源的道路,將村閒置房產、土地、山林等統一租賃到村集體,為客商提供優質資源。做好政策處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動對接民宿專案建設各階段存在的難題破解,形成鄉、村、民宿三方聯動模式,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

  (二)內涵發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當地,深挖特色。堅持高品質的規劃設計,現已營業的過雲山居、雲端覓境等除了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當地文化元素,鄉村特色,在保留中創新,在創新中顯品質。

  二是發揮優勢,融入鄉村。一方面透過舉辦蘿蔔節、鄉村音樂節、鄉村論壇、藝術沙龍等風格各異的活動以及與村民共過傳統節慶等形式,進一步融入農村、農民。另一方面村兩委邀請設計師、專家等參與村莊建設,為村莊發展把脈,聘請了王維仁、張雷、葉勝海等7人為鄉村振興顧問。

  三是注重長效,打造品牌。重視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設,積極研發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禮等,開展員工服務、禮儀等培訓,組織參加管家、廚師比賽等。

  (三)強村富民,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民宿帶動“雙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蘇、溫州、上海、杭州等城市為主的客源市場,民宿經濟進一步壯大,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500餘人,間接帶動相關行業就業1000餘人,村集體年增收40餘萬元。

  二是民宿促進產業。透過民宿的健康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最佳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級合作社4家,全鄉生態迴圈農業、文化產業、全域旅遊等發展勢頭良好。

  雲端秘境

  三是民宿改善鄉風。隨著優秀人才的鄉村迴歸和深入參與,“鄉村振興”講習所孕育而生,社會治理格局發生新變化,文化修復、人心修復於無聲處改變著鄉風民風。

  調研組也發現四都民宿發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深度挖掘不夠,功能比較單一,缺乏與生活習俗、生態資源、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質化現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觀類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體現民宿主人獨特氣質、內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建議

  根據四都鄉民宿旅遊開發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調研組提出如下發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鄉村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應始終放在“鄉村振興”和“三農”戰略的大背景下謀劃,否則就喪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樹立與村集體、村民共融共生的發展意識,最終於村集體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產融合。要鼓勵民宿業主樹立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行業特色、空間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識;要加強對當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做好“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文章。

  透過五年的探索和發展,四都鄉在民宿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堅持以黨建引領村莊發展,在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文化復興、生態環境保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鄉村振興的“四都模式”,為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邁出了新步伐。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3

  根據培訓班安排,6月8日至11日,第三組學員赴浙江先後考察了杭州桐廬縣荻浦村、環溪村,建德市齊平村、戴家村,淳安縣下姜村,富陽區東梓關村、龍門古鎮,湖州安吉縣橫山塢村、碧門村、餘村等地,透過現場觀摩、入戶調研、研討交流等方式,對所到村莊的產業發展模式、工作推進方式、市場運作形式等進行深入瞭解,基本達到了開闊視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習經驗的目的。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經驗

  考察過程中,我們親身體會到,浙江各地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所到之地村村如畫、處處皆景,文化底蘊深厚,產業興旺發達,一派生機盎然景象。客觀來講,xx在經濟基礎、資源稟賦、人文積澱等方面同浙江各區縣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經過深入思考,我們與浙江最大的差距還主要體現在發展理念和推進方式上,這方面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規劃引領標準高。各考察點所在的市縣(區)把規劃放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首要位置,依託高水平設計團隊,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規劃理念上,充分結合實際,發揮自身優勢,不貪大求洋,注重打造個性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桐廬縣荻浦村邀請浙江省美院參與村莊規劃設計,孝義文化成為貫穿古村落建設的主題。富陽區東梓關村委託綠城設計團隊(GAD)打造的“杭派民居”,成為山水相映、入鄉隨俗、就地取材、低碳環保的詩畫江南樣板。

  在規劃體系上,以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為龍頭,全面制定涵蓋縣域村莊佈局規劃、土地綜合整治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規劃的規劃體系,實現了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思路規劃化,規劃專案化,專案資金化。在規劃執行上,嚴格按照規劃進行施工建設。所到之處,沒有發現有私搭亂建等行為,很少有與整體環境不協調的建築,做到了一張藍圖繪到底。安吉縣餘村以“竹海景區”定位納入天荒坪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科學佈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堅持一張規劃管到底,關停汙染企業,加快舊村改造,實現了村民建房、村莊發展與旅遊開發的有機結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到了有效實踐。

  (二)產業融合業態新。所到村莊在業態發展上都力求創新求異,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原則,突出旅遊與農業、工業、文化的結合,跳出了“景點體驗”這種傳統模式,精心打造多元新業態綜合體,實現了三產的有機融合。建德市齊平村採取引進農業企業、集中流轉土地、統建大棚出租的方式,大力發展鐵皮石斛產業,推出鐵皮石斛文化養生健康旅遊路線,帶動餐飲、民宿、農產品銷售近3000萬元,實現了從經濟薄弱村到“鐵皮石斛特色村”的華麗轉身。安吉縣碧門村以“產居相融悠然碧門”為定位,利用現有的竹製品產業,突出文創引領,搭建電商平臺,培育網店30餘家,電商銷售年交易總額近1億元,實現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淳安縣下姜村成立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大力發展精品民宿,打造“群眾觀教育培訓基地、彩色農業觀光體驗基地、旅遊休閒清涼度假基地、傳統手工藝品加工基地”,“下姜逐夢”榮膺千島湖旅遊新十景。建德市戴家村依託下山移民新村,建立民宿接待中心,對村民進行規範化培訓,遵循統一管理、個性化服務的經營模式,年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

  (三)精細管理環境美。浙江生態環境本來就十分優越。本次考察所到之處,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幅幅生動美麗的畫卷。更難能可貴的是村民在生態環境保護上高度自覺,無論是考察沿線還是所到村莊,不管是河道溝渠還是道路兩旁,視野之內幾乎看不到生產生活垃圾,這與當地政府的精細管理和群眾的環保意識密不可分。安吉縣餘村早在20XX年就率先推行垃圾不落地試點,實行“定點投放、定時收集”,每天早上垃圾清運車到村裡收集垃圾,村民自覺分類傾倒,在收集過程中均做到“垃圾不暴露、轉運不落地、沿途不滲漏、村容更整潔”。桐廬縣環溪村探索“中國式”垃圾分類——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兩類,村裡大街小巷分類設定黃色、藍色垃圾箱,每家每戶統一配發分類垃圾桶,引導農戶分類傾倒,分類處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中,環溪村採用太陽能微動力技術,實施自動化控制執行,生活汙水經過節水池、無動力厭氧池、三格人工溼地、沉砂池,最後的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汙水處理與村莊美化、環境綠化得到有機結合。

  (四)文化增色底蘊深。文化是一個地方最能夠打動人心、嵌入記憶的符號。浙江各地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成為對遊客最具吸引力的“軟實力”。當地政府把地域文化作為提升內涵的靈魂,不遺餘力的進行精準定位、深入挖掘。桐廬縣荻浦村作為千年歷史的“孝義第一村”,在建設發展中打造古風荻浦的品牌文化,重點挖掘古孝義文化、古戲曲、古造紙、古樹木四大特色古文化。深澳村著力加強古村落保護和利用,堅持修舊如舊,不搞大拆大建,擦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品牌。環溪村以周敦頤後裔族據地為依託,傳承愛蓮文化,弘揚廉政文化。

  富陽區龍門古鎮充分利用江南地區明清古建築群中儲存最為完好的優勢,依託古鎮千年文化積澱和山水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旅遊,建設影視基地,打造運動休閒產業。特別是浙江各地在民居保護和文化展示中既突出原真性,又實現差異性,既在外部改造上展示地方風格和特色,又在內部裝修上融合現代生活方式,做到了簡約而不簡陋,鄉土而不老土,實現了傳統風貌與現代設施有機統一。如荻浦村把豬圈、牛圈修繕改造成具有鄉村特色的豬欄茶吧、牛欄咖啡屋;橫山塢村十二間房民宿利用舊廠房打造充滿後工業主題氣息的藝術民宿,成為民宿界網紅。

  (五)多元參與機制優。縱觀浙江各地鄉村建設,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的推進,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共建理念貫穿於發展建設之中,是浙江模式成功的主要因素。政府主導,就是在規劃編制、資金整合、專案監管、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做好基礎性工作。桐廬縣、安吉縣都充分發揮政府財務投入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主導和引領作用,實行以獎代補,主導實施農村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處理、村莊整治、產業培育、改水改廁、下山移民、農居改造等建設專案。

  農民主體,就是突出發揮村規民約的自治作用,把重大決策、規劃藍圖交給群眾民主決策,不斷激發農民群眾、農村集體的主人翁意識和建設主體作用。社會參與,就是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形成全社會共建共享美麗鄉村的新機制。建德市齊平村和戴家村、安吉縣碧門村無不是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產業經營、旅遊開發,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市場運作,就是要尊重市場規律,透過公司與農民或農民合作組織合作等方式建設村莊、經營村莊,讓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安吉縣橫山塢村以村級開發6%留用地入股新建商業樓宇、標準廠房,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60餘萬元。

  二、啟示和思考

  當前,全區上下正在深入推進思想大解放,推動工作大提升。浙江之行,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正確理念的引領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只有摒棄陳舊觀念,釐清錯誤認識,才能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征程中輕裝前行。

  (一)克服妄自菲薄的思想,勇於作為。浙江經濟基礎好、自然稟賦好,鄉村建設起點高、起步早,與之相比我們確有不少差距。但是xx作為xx主城區,生態環境、地理位置優越,山水特色、人文優勢明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應該更有信心。

  (二)克服等待觀望的思想,主動作為。不能把上級政策傾斜、資金投入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條件。要摒棄“等、靠、要”的錯誤思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有限資金,主動謀劃、創新推動,動員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尤其是調動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序作為。鄉村振興非一日之功,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鄉村建設也不是簡單的城市化,推倒舊居建設整齊劃一的移民小區。要將精緻設計、精緻建設、精緻管理貫穿鄉村建設的始終,有序推進,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三、工作建議

  從這次外出學習考察的情況和浙江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探索與實踐來看,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個全面的、綜合的、統領農村發展全域性的系統工程,政策要求嚴、利益關係多、推進標準高,必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緊密結合xx實際,系統設計,協同推進。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突出規劃引領。邀請國內一流規劃編制團隊,高起點編制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進一步細化確定全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重點和建設時序。編制規劃要避免走過場、撐場面的形式主義,注重與其它各類規劃融合,努力實現“多規合一”,形成城鄉一體、相輔相成、互促共進的規劃體系和建設思路。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確保規劃執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對於重點村莊,建議試行農村住房建設帶圖審批制度,提高現有《農宅戶型設計標準圖冊》使用效果,嚴控建築風貌。

  (二)堅持示範帶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撒胡椒麵”,一哄而上。要結合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重點做好城區周邊、景區附近、公路沿線、江河沿岸村莊規劃建設。加強與xx本地高校合作,每年選定一批條件較好的村開展規劃建設管理的試驗示範,不追求固定模式,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從而以點帶面,形成重點示範、梯次開花、競相發展的鄉村振興生動局面。

  (三)加強產業支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要充分發揮xx生態環境良好、人文底蘊深厚的優勢,加強產業培育,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休閒養老、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不斷增加群眾收入。要樹立經營村莊的理念,最大限度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借力社會資本,運用市場機制,把各村所具備的生態環境、鄉土文化的優勢轉化為發展的顯勢,盤活存量資產,利用閒置資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四)注重生態治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農村垃圾、汙水處理、村莊綠化作為鄉村生態治理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農村垃圾處理要圍繞推行垃圾分類和建設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開展工作,引進和應用成熟的垃圾處理技術,基本實現對農村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農村汙水力求接入城市汙水處理管網,不能接入的,參照桐廬環溪村模式建設小型汙水處理設施。村莊綠化重點加強房前屋後、大街小巷、庭院內外的綠化美化。要透過評選美麗庭院、文明家庭,設立“垃圾兌換超市”,引導村民培育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鄉風。

  (五)促進文化傳承。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要堅持“利用是最好傳承”的理念,注重發揮文化資源經濟屬性,以散落在廣大鄉村的古建築、古民居為依託,大力發展具有xx特色的文化產業,打造精品民宿、修學研學、攝影寫生、古道穿越等一批新型業態,實現靜態保護向活態傳承的轉變。要深層次挖掘村莊文化元素,加強村莊文化陣地建設,把弘揚傳統美德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讓鄉土文化迴歸鄉村,傳播正能量,樹立新風尚,真正讓人“看得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六)整合各方力量。整合涉農政策、資金、專案,充分發揮財政槓桿的調節和激勵作用。制定農村建設工程以獎代補辦法,本著“村民自籌、財政獎補、專案整合”的原則,對重點村的廁所改造、村莊綠化、民居改造、清潔能源利用、文化建設、汙水排放、垃圾處理等專案進行獎補,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引導農民利用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等平臺,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達到投工投勞、出資出智共建美好家園的目的。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今年年初,中央、省委、市委對鄉村振興戰略作了全面部署,分別下發了“一號檔案”,明確了一系列目標、措施和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並列為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七大戰略”。作為國家戰略,它是關係全域性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總佈局,它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在高陽縣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關係到全縣能否從根本上解決鎮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關係到全縣能否打贏脫貧攻堅戰,順利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為此,結合我縣實際,在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做法成效

  今年以來,我縣按照中央、省、市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重點抓好鄉村振興工作,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是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及示範區建設工作制定下發《高陽縣鄉村振興工作要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搞好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要求各鄉鎮(街道辦)、相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①1+5規劃體系編制。按照省、市檔案要求,結合縣情實際,《高陽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XX)》委託第三方制定,5個方案由相應的部門承接,正在制定中。

  ②鄉村振興示範區建立情況。選定高陽縣龐口鄉村振興示範區為我縣的示範區,已經制定工作方案,先期對南龐口村、北龐口村進行了大範圍環境整治,下一步將對村內街道、村民活動廣場進行美化、綠化、亮化工作,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二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①農村廁所改造工作。今年是廁所革命攻堅年,省安排專項資金643萬元,縣級安排專項資金400萬元。3月份,到廊坊、文安、任丘的廁具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對比廁具質量、價格等。5月7日,組織相關人員去涿州、曲陽考察學習農村廁所改造有關事宜,並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我縣20XX年農村旱廁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農村廁具進行政府採購招標,施工建設與安裝以鄉鎮、村為主體進行招投標,資金採取先建後補形式。6月12日,邀請省衛健委丁戰輝處長組織召開了全縣農村改廁工作培訓會,6月17日,省、市就改廁工作召開排程會,我縣被定為三類縣(衛生廁所普及率要逐步提高),要求各縣結合實際調整改廁任務數,我縣根據改廁資金情況給市裡報的調整數是8000座,待省裡開常委會後下發各縣。目前,正在進行廁具招投標。招標完成後,在白洋淀上游1公里範圍內的39個村整村推進改廁工作。

  ②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按照省、市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高陽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先後召開3次會議 ,動員全縣黨員幹部搞好村莊清潔行動,目前髒亂差基本得到有效解決,衛生狀況基本達到乾淨、整潔、美好。

  ③高速沿線集中整治工作。高陽縣高速沿線涉及3個鄉鎮,5個村莊,分別是西演鎮北辛莊村,龐家佐鄉大興莊村、北歸還村,龐口鎮安莊村、北柳莊村。經多次督查,要求有關鄉鎮進行整改,並建立臺賬。目前,龐口鎮安莊村、龐佐鄉大興莊村對村裡坑塘垃圾進行了徹底清理,恢復了坑塘原貌。

  三是農業產業化工作

  ①完成對13個國家、省、市重點龍頭企業的監測和服務,按時完成上年年填報表工作。

  ②完成保定碩豐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為20XX年創新型農業企業申報工作。

  ③完成保定碩豐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申報20XX年度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建設專案工作。

  ④高陽縣碩豐現代農業園區被列為河北省農村創業創新園區,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平臺。

  ⑤新增辛立莊葡萄種植、魏莊螞蚱養殖“一村一品”示範經濟村建設,發展規模經濟,鞏固壯大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⑥今年我們主動和市、縣統計部門溝通聯絡,爭取把更多的企業列入農業產業化統計範疇,力爭今年產業化經營水平有所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目標

  ①穩步推進農村改廁施工工作,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今年任務目標。

  ②9月底,基本完成164個村村莊清潔行動“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解決農村環境衛生“髒、亂、差”問題。

  ③繼續加強對13個國家、省、市重點龍頭企業的監測和服務,較好地完成下半年填報表工作。爭取培樹2-3家市級龍頭企業。

  ④趙官佐、莘橋、東趙堡3箇中心村積極完善開工前的各項手續,爭取10月份開工建設。

  三、剖析瓶頸問題

  為把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高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實施,成效顯著,雖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成為制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瓶頸因素。

  一是農村人才資源要素較少。農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匱乏,農業技術指導、管理服務跟不上。有許多在外務工和在縣城打工的人從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裡。另外,近年來,隨著全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市的發展理念、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要素不斷吸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農村的資源要素已不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導致人才資源要素向本地回輸較少,輸血功能較弱。

  二是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壓力仍然很大。農村垃圾服務設施仍不完善,垃圾處理辦法陳舊老套,村民環衛意識不強,環境整治資金缺乏,造成部分村環境仍存在“髒、亂、差”現象。

  三是各村發展不平衡,社會矛盾仍舊存在。一方面是村與村之間的發展差距明顯,有的村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條件,發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集體經濟不強。另一方面是不同領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懸殊,伴隨有一定的社會矛盾隱患。同時,幹群關係有待進一步加強,只有這樣才能使鄉村振興戰略真正落實、落地,促進全鎮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是農業發展的內部支撐因素仍需進一步加強。一是農業大而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發展不足,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一二三產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絕大多數農產品仍然以賣原料為主,分散經營的大多數農產品可追溯體系難以建立,質量難以取信於眾。三是品牌建設嚴重滯後。農業品牌培育力度不夠,知名品牌總量少,銷售渠道主要以線下為主。四是依靠農業自身積累發展產業的模式沒有太大改觀,融資手續繁雜,時間長、可抵押擔保物少、貸款數額小、週期短等問題仍然存在。

  四、意見建議

  下一步要緊緊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的主要矛盾,解決好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民發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 字方針為指導,振興農業產業,促農業增效,增加農民收入,促城鄉和諧,帶動綠色發展,促鄉村美麗。牢牢把握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一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建設。

  ①加快補齊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礎設施為突破口,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集約利用的原則,把道路、自來水管網、汙水管網、通訊、物流等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質量,讓廣大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現代化的生活。

  ②增加專項資金投入。在資金使用上,重點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引導產業發展、支援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各級財政要逐步增加資金投入,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幫扶投入,鼓勵社會資本、農民投入資金,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更好。

  ③依法簡化專案程式。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專案手續辦理方面的工作支援、業務指導,依法簡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專案審批程式和招投標程式。

  二是搞好頂層設計,一張藍圖繪到底。

  ①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突出城鎮帶動戰略。著眼於最佳化人口與生產力佈局,從產業、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務等層面綜合考慮鄉村發展,以產業集聚區、城鎮新型農村、新型社群為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形成城市輻射鄉村的城鄉融合體。

  ②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全面樹立城鄉發展“一盤棋”思想。與國民經濟增數相適應,建立“三農”投入增長機制,財政新增資金更多地投入農業農村。對於經營主體無力經營或利益不大的社會管理及公共服務領域由政府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有計劃、按步驟建設。把專案資金的整合權更多的下放給鎮街。

  ③統籌鄉村產業佈局,確立適合區域化、規模化發展的優先及重點產業。建立科學的產業發展保護體系,發揮好政策的導向作用。在政策專案扶持上要有所偏重。按照當地資源稟賦的要求,遏制小而散、小而全的產業,避免浪費資源環境,禁止在不適合區域發展相應產業的作法。

  三是尊重市場規律,明確政府職責。全方位、大尺度地改革與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進一步規範和明確政府職責,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作用。

  ①科學制定農業支援保護的政策體系。包括調整和完善原有的政策,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十九大精神相適應的新政策等,鼓勵什麼、限制什麼、懲治什麼都要十分明確,透過政策這個指揮棒,解決市場失靈方面的問題。

  ②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重點是在專案審批、權利下放、土地流轉、農業保險、融資保、用地用水用電、減輕企業負擔、綠色通道等方面,規範部門職責,防止不作為。同時,更要防止添亂添堵的亂作為。

  ③加大重點產業的組織保障。建立支撐農業產業發展的工作隊伍、技術隊伍,健全網路,配齊人員,保障經費。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5

  一、工作基本情況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完成情況

  1.農村危房改造專案開展情況。完成實施20xx年農村危房改造專案221戶存量任務,已全面竣工驗收,所有補助資金已全部撥付到農戶“一卡通”。20xx年農村危房改造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等待市級檔案下發後立即組織實施。在5月初完成全縣農村4類重點物件(建檔立卡貧困戶16306戶,低保戶4596戶、五保戶1588戶,貧困殘疾人家庭957戶)住房安全有保障鑑定工作,在6月中旬完成全縣163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工作。

  2.20xx年農村土坯房改造專案全面完成。經核實、申請、審批對20xx年所報存量和改造進度進行了調整,20xx年應完成農村土坯房改造2553戶(其中拆舊不建新126戶、維修加固50戶、拆舊建新2377戶),實際實施2553戶,目前已開工2553戶、竣工2553戶。

  3.其他扶貧政策方面的危房改造專案全部竣工。一是完成實施20xx年“6.17”地震4類重點物件災損房屋恢復重建縣級專項補助專案。二是實施“住房安全有保障”大排查問題113戶、風險問題48戶專項整治住房安全隱患專案,已全部竣工驗收;上級下達補助資金已透過“一卡通”發放180.1萬元到戶。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完成情況

  制定了《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建設及運營方案》,明確了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目標,確保在20xx年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治理。20xx年至20xx年,累計投入約5500萬元用於完善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裝置,建成投運鎮級生活垃圾壓縮式中轉站14座,新購置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裝置170餘臺,新建改建生活垃圾收集池(點)230餘個,購置村級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桶2000餘個,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裝置不斷完善。

  二、主要做法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做法

  1.把握政策,精心指導。一是規範操作程式,嚴格房屋危險等級鑑定和農戶家庭經濟狀況民主評議,反覆核查比對,務求精準識別和公平公正,確保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政策覆蓋。二是開展鎮村幹部住房安全核驗業務培訓1000餘人次,開展建築工匠培訓200餘人,為農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對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活動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優親厚友、程式把關不嚴、物件漏評錯判、工程進度拖沓、文明施工差、問題整改不到位等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透過對政策的精準把握,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指明瞭方向。

  2.落實強規,確保質量。

  一是認真落實《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和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竣工驗收實施辦法,不斷規範農房建設管理行為。

  二是自然資源規劃、住建、發改等部門聯合審批、檢查、驗收,堅持“三避讓”原則選址,推行補助建房地勘全覆蓋,落實建築面積、層數、跨度、配套設施、外觀風貌等設計指標和入住條件。

  三是認真執行《省農村居住建築抗震設防技術規程》,落實地基基礎、圈樑過樑、構造柱等抗震結構措施和節點配筋、拉結措施,確保抗震設防到位。

  四是加強施工人員管理,督促鎮村和農戶選擇合格的建築工匠或施工企業並簽訂正式合同。

  五是嚴把建材質量關,住建、經信、市場監管部門從生產、市場、使用環節對主要結構材料加大抽查、檢測、驗收力度,禁止不合格建材進入建築工地。

  六是督促監理單位履行監理責任,做好監理記錄,保障農房關鍵部位、環節的施工質量。

  七是對補助性建房工程一律開展3級竣工驗收,採取查資料、看現場、聽彙報、訪群眾方式,實行“誰簽字,誰負責”,未達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透過。

  八是抓好常見質量安全問題防治,落實強制性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對抗震設防措施不到位、擅自變更設計方案、不按圖紙依規範施工、砌體砌築不符合要求、結構構件與牆體未有效拉結、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採取專項治理與常態化督查結合辦法,強化事前預防、事中督辦、事後整改。透過對質量的強力保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打下了堅實基礎。

  3.全程監管,聚力整改。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對專案進度、竣工驗收、安全核驗、問題整改等重點事項實行專項督查、限期交賬。二是對大排查、回頭看等活動發現的問題早發現早糾正。三是堅持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縣、鎮堅持每月至少全覆蓋巡查1次。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1.戶分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選取慶嶺鎮、勝天鎮11個村透過新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製作垃圾分類宣傳牌等方式引導群眾分類投放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由鄉鎮統一運轉至壓縮式中轉站;餐廚垃圾由鄉鎮生活垃圾收集員統一收集運輸至餐廚垃圾暫存點單獨處理。

  2.村、鎮收集。每村設定一個分類垃圾收集點及每村配備一個油動三輪車,對其他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轉運到壓縮式中轉站。

  鎮級將區域內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設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對其他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進行收集及運輸至壓縮式中轉站。

  3.公司轉運。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對壓縮式中轉站進行執行管理及維護,並負責其他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的轉運工作。轉運過程實行密閉化管理,並保持全密閉,防止拋灑滴漏,造成二次汙染。

  4.縣處理。其他垃圾轉運至海諾爾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害垃圾委託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餐廚垃圾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轉運至市餐廚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三、工作成效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全面保障

  借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契機,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再排查再整治,基本實現“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二)補助資金管理得到規範

  根據涉農專案資金管理要求和專案進度,嚴格執行縣財政劃撥到住建部門再撥付到農戶“一卡通”程式,堅持逐層核查、聯合會審和3級6次公示,做到專賬專戶、專款專用、票實相符、應劃盡劃。

  (三)檔案系統同步完善

  把檔案資料的齊全性、真實性、準確性列為竣工驗收專項內容,統一目錄清單完善“一戶一檔”。目前,各鎮補助建房“一戶一檔”基本達到要求,系統資訊與中省市系統資料完全一致,實現“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四)堅持對補助建房專案實行3級竣工驗收

  堅持程式標準,落實技術標準,嚴格政策界限,實行“誰簽字誰負責”,對達不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透過。今年將鎮級逐戶自查驗收、蹲點工作組複查驗收、縣級部門按比例抽查驗收的3級竣工驗收制度推廣覆蓋到了大排查問題整改專案,為脫貧攻堅驗收考核提供了助力。

  脫貧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透過抓實20xx年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住房安全問題整改,及時化解風險,補齊短板,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成色,有力提升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水平。

  有效健全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

  成功構建“戶分類、村鎮收集、公司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實現收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的全縣195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達到90%以上,實現有完備的設施裝置、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完善的監管制度、有長效的資金保障。

  四、存在問題

  (一)監督管理有待加強

  鎮村農房規劃建設管理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專業人員缺乏,監管人員兼職多、流動大,監督、指導、執法力度偏弱,導致一般農戶建房有失管情況。

  (二)專案建設有待規範

  農房建設面寬量大,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滯後,建築工匠技術素質、法律涵養、誠信觀念參差不齊,文明施工亂點亂象亟待深入整治。

  (三)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有待完善

  壓縮式中轉站的投入使用基本解決了各鎮場鎮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但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執行保障仍有待加強,後端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裝置不完善,造成生活垃圾前分後混十分普遍。

  五、意見建議

  (一)加強人員配備

  落實和穩定鎮級住房保障監管人員,推行建立村級農房建設委員會或農房建設監督委員會,加大監管人員和建築工匠專業知識系統培訓,以緩解鎮村技術薄弱、人員緊缺的壓力。

  (二)提高補助標準

  進一步整合涉農政策,專案、資金向住房安全保障更多傾斜,適當降低覆蓋條件、提高補助標準,在減輕貧困群眾建房返貧風險的同時減小基層工作難度。

  (三)加大監管力度

  加快推進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編制,嚴格報批程式,提高驗收考核層級,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促進農房建設行為更法治更規範。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6

  自xx區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xx區文廣旅體局非常重視該工作,區分管領導韓偉雄同志親自指揮,局長譚海清同志親自帶隊,分管領導分組進行督促工作,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強抓民風建設,形成衛生習慣

  (一)強調黨建引領,明確工作方向。區分管領導、局領導、南山鎮領導多次在xx村委會、xx鎮xx村委會召開會議,組織黨員學習培訓會、研究部署工作會等,讓全體黨員幹部明白自己職責所在,更好地帶領廣大群眾進行落實工作。

  (二)釐清職責所在,不折不扣執行。局和村委會黨員,分組進行巡查與引導,並x次組織黨員下鄉進行清掃垃圾等活動。如今,無論是xx村,還是xx村委會八條自然村的村民均養成自覺集中扔垃圾的習慣。村內危房進行拆遷與整治,主街道等廢棄物得到清理或者擺放整齊,雞鴨鵝等禽類在固定位置進行圈養,路面非常潔淨。

  (三)摒棄不良風氣,改善村民行為。透過強勢整治、教育等手段,村民集中打牌的現象得到極大改善,年輕人出外務工或者辛勤勞作,不再到士多店集中活動。

  二、夯實環境根基,廣大村民受益

  (一)送戲下鄉活動,豐富業餘生活。20xx年x月、x月,xx區文廣旅體局邀請演藝公司分別送戲下鄉到xx村、李村,精彩的表演,深受廣大群眾的好評。

  (二)購置健身器械,開展固本運動。xx區文廣旅體局充分利用自身職能,購置一批健身體育器材,在李村等安裝,深受村民普遍歡迎。

  (三)開展綠化行動,踐行環保信念。xx區文廣旅體局為xx村委會的李村、蘇村種植了一批批綠化風景樹,並邀請專人為xx村委會八條自然村規劃設計綠化連片等,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響應國家號召,應對疫情防控

  (一)高度重視,專題部署。x月xx日晚,我省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級應急響應後,xx區文廣旅體局第一時間進行專題研究並作出部署,並在x月x日再次發文《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通知》,要求局屬各部門要充分認清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排查登記xx村委會x條自然村、排查xxx戶、排查xxxx人,xx村委會x條自然村,排查xxx戶,排查xxxx人,做到了不漏一戶一人,確保了xx村、xx村的疫情控制。

  (二)立體發聲,提高防疫意識,強化防疫措施。針對扶貧村內經營住宿的賓館,要求堅決做到進入人員一律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並進行登記;定時對場所進行消毒;顧客沒有口罩的,賓館應分發口罩後方可進入賓館,賓館內堂食一律取消,對賓館缺乏口罩的問題,積極協調,並要求發現疫情相關問題及時彙報。強化責任擔當,以精細精準的措施、真抓實幹的作風,抓防疫、保安全、促發展。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7

  今年來,我局深入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縣農辦印發的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檔案精神,認真履職、務實運作,在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發展農村基層民主、落實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透過實施黨建年度綜合考核,將村級黨組織建設情況進行分類定級,採取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抓兩頭、促中間”的辦法,進一步健全農村黨建工作的動力機制,著力營造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結合20xx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對基層黨組織實行分類動態管理,加大先進村級黨組織的培育和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整頓力度,積極建立“五好”黨組織,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結合20xx年換屆選舉工作,我局聯合市組織部,深入各縣(市、區)、開發區、投資區巡查摸排,調查摸底,加大對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整頓力度。

  (二)進一步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做好農村社會救助兜底工作,做好農民重特大救助等社會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加快老齡事業發展。截止目前城鄉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資金共計支出:xxxx萬元,保障人口達xxxxx戶,xxxxx人左右,農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醫療救助xxxx人,支出資金xxx。xx萬元,救助限額內救助率已達到xx%。x—xx月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資訊管理系統錄入留守兒童xxx名、困境兒童xxx名、散居孤兒xxx名,同時進一步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xx月對全縣xxxx名xx歲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xx週歲高齡老人實施居家養老服務,支出資金xx。x萬元,20xx年我局將爭取在全縣x個公辦養老機構建立日間照料中心,進一步為集中供養老人提供多樣化服務。繼續對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物件和孤兒實現集中供養全覆蓋。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1.推進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務聯絡會議制度,構建民事名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建立健全社群服務中心、社群服務站設施網路,擴大農牧區社群服務設施綜合覆蓋面,完善政府購買社群組織服務機制。

  2.進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動態化精細化管理,把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全面落實特困供養制度。

  3.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加快老齡事業發展。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8

  全縣XX動員安排會後,XX鎮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發展、生態宜居、特色康養小鎮建設、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鄉村振興工程計劃申報、著重工程建設推動、組織領導保障等多次方面主動開展工作,現就階段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自查,報告如下:

  一、提升認識、高度重視,建立鄉村振興組織領導體系。

  一是召開黨委會,對書記、縣長在全縣“重整行裝再出發鄉村振興再出彩”的報告進行深入細緻的學習,透過學習,強化了班子成員對鄉村振興工作的認識。

  二是結合現實,對XX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圍繞特色康養小鎮發展謀劃產業、基礎設施工程、文化、農村人居環境整理、居住環境提高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要求提出工程計劃。

  三是成立了以書記、鎮長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五次振興分管+駐村領導+村支部書記的職責體系,鎮黨委書記任班長,村書記任組長,鎮村兩級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職責人,直接抓、抓具體、抓到底,其他班子成員結合分管工作,落實分管領域職責,保證鄉村振興各種工作儘快高效運轉。

  二、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是全面開展XX鎮低收入人群摸排,摸排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做到無死角死麵。建立完善動態監測臺賬,有針對性開展幫扶。

  二是保持隊伍不散,駐村工作隊、幫扶職責人常態化開展幫扶工作。

  三是對照“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要求,開展“回頭看”查詢問題軟肋,增添工作措施,保證不返貧。四是根據脫貧攻堅五年過渡期要求,各科室全面梳理、清理貧困戶政策享受落實情況,保證了脫貧戶政策應享盡享。五是圍繞國家與市級20XX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扶貧審計、暗查暗訪檢查發現問題,舉一翻三,紮實推動問題整改,各類問題整改““動態清零”,做到簽字銷號單、佐證資料、臺賬齊全問題整改效果明顯。透過清理,全鎮無返貧現象發生,政策應享盡享,脫貧質量得到持續鞏固,群眾認同度達100%。

  三、聚焦鄉村五次振興,全力推動工程建設。

  XX鎮聚焦“風情土家、康養石柱”的形象定位,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工程建設。

  (一)特色康養小鎮建設,按時完成徵拆遷任務,組建專班,班子成員包片區,幹部包組包戶,完成X戶X畝土地與X戶X萬方房屋勘丈、公示、複查、等徵拆工作;有序推動居民安置點建設。草樹灣居民點(自建部分)完成平場專案的80%,龍洞坪居民點基礎專案全面完成,肖家壩居民點(自建部分)完成立項批覆,正在開展土地預審,草樹灣與肖家壩居民點(統建部分)正在勘界放線、立項審批,吊腳樓居民點(自建)已完成方案設計,正在立項審批。基礎設施配套同步推動。

  第二自來水廠已完成廠區擋牆、清水池、回水池,沉澱池與綜合樓建設,鋪設主管網9公里,總體進度已完成90%,場鎮過境市政道路已全面開工建設,冷楓路一期已完成立項、用地預審、可研與初步設計,目前正在進行用地報批與技術審查意見辦理,雙龍路與河源市政大道已完成方案設計,正在勘界放線。有序推動康養地產工程。X組團X組一期地產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首期旅遊地產銷售火爆。按建設時序部署,加快小康片區17號地塊地產工程建設進度,保證一期旅遊地產按期揭房,同步推動黑天池片區18、19號、下伍家灣地塊旅遊地產工程建設。

  (二)X動車站至XX連線路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的徵地拆遷工作有序推動。完成沿線群眾的政策宣傳到位,線路的複核,青苗及附屬物、土地勘丈完成任務的60%。

  (三)X菸草水源專案工程按期完工。完成了大壩建設、供水管網建設、X水庫庫區清理專案並透過驗收、管理房建設等專案,現進入庫區蓄水階段。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9

  關於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彙報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xx鎮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立足鎮情,精準發力,力打造全省在鄉村振興示範高地。一是以“特色小鎮”為產業支撐緊抓xx薰衣草特色小鎮列入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和省級服務業特色小鎮建立名單歷史機遇,立足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引領,全力打造全國、全省一流特色小鎮和全國重要薰衣草原材料供應地。

  一、高點規劃。

  特色小鎮規劃佔地面積8.5平方公里,包括白沙、土崮堆等12個建制村、9500口人,計劃總投資12.65億元,2020年12月完成建設。目前已聘請清華同衡設計院、上海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對特色小鎮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和專項策劃,統籌區域發展,科學劃分功能區,打造集觀光旅遊和特色種植為一體的農旅結合產業高地。目前,xx鎮已經同中國保利資本、東盛集團等實力企業財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聘請了中青旅等知名團隊對全鎮“五彩”旅遊資源綜合開發運營,開展週末遊xx常態化活動,實現鄉村旅遊實體化運營管理,努力把鄉村旅遊培育成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

  二、精準發力。

  專案指揮部全部駐地辦公,整合行政片、國土、財政、經管等部門,去年集中利用1個月時間,完成了專案區3000多畝土地的流轉和地面附屬物清理,今年4月份,又完成了2800土地流轉,沒有發生一起信訪案件,創造的“xx速度”被選為全縣作風建設年先進典型。整合政策、資金、專案集中向特色小鎮建設傾斜,完成薰衣草育苗1000萬株、新栽植2000畝,種植品種是利用法國和臺灣先進技術研究培育、適合xx氣候土壤條件的新品種——中國藍,該品種精油含量高、花期長、易栽植。(同時,新修景區框架道路7.2公里、木棧道鋪設1300平方米、腳踏車護欄900米,打造步雲臺木棧道景觀,完成南大門綜合服務區130畝土地平整,實現發展空間、區位交通、種植面積三大突破。土崮堆村借力特色小鎮建設,成立土地流轉、勞務輸出兩個合作社,全村流轉土地3000畝,組織輸出勞務近4萬人次,2017年土崮堆村村民獲得附屬物清理補償400多萬元、土地流轉費用160多萬元,專案建設務工收入近300萬元,村集體增收30萬元,一躍成為小有名氣的富裕村、明星村。

  三、前景廣闊。

  下一步,xx鎮將堅持一產先導、二產支撐、三產聯動的發展理念,整合資源專案集中向特色小鎮傾斜,一村一品、一景一魂,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特色小鎮。xxxx年計劃投資5億元,流轉土地3000畝,新發展薰衣草種植2000畝,建設透明加工觀光區、溫泉度假酒店、宋寨傳奇及齊長城恢復工程,打造景觀水系和芳香植物園等景點,實現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完成特色小鎮綜合服務區建設,新增餐飲、零售、住宿等服務業崗位300個;充分結合岱崮地貌峰頂平坦如原、峰巔峭壁如削的景觀特色,建設懸崖觀光電梯、垂直攀巖等專案,打造“一山一道一幅畫,一步一景一重天”的精品旅遊勝地。與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深度合作,加快薰衣草品種培育和系列產品研發,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帶動周邊村民自發種植薰衣草,年內發動群眾自發種植3000畝以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致力打造媲美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的世界知名薰衣草小鎮,不斷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領航鄉村振興。二是以“有機果品”為致富之路立足林果產業優勢,不斷提升林果產業發展水平,拉伸產業鏈條,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一、培強壯大優勢產業。依託xx一方淨土的生態優勢和林果產業優勢,繼續擴大果品種植規模,發展連片連線現代農業基地,打造林果產業優勢的制高點,示範推動高效現代農業發展。目前全鎮果品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0萬畝,其中板慄5萬畝、蘋果3萬畝、葡萄1萬畝、桃1萬畝,是江北的乾鮮果生產基地和果品集散地之一,總面積3萬畝的青楊峪板栗基地2017年被評為國家有機農業(板栗)示範基地。

  二、實施品牌農業建立。村村發展有機果品示範園,透過品種改良、過程管控、生產條件配套等措施,嚴格按照有機農產品標準推廣種植,打造精品有機果品示範園5個以上,叫響xx板栗、蘋果、桃、葡萄等有機名優果品品牌。目前,“xx蘋果”和“xx板栗”已經取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證明商標和xx有機食品認證,去年青楊峪板栗還被評為齊魯十大放心果品,自主培育的xx1號、xx2號被xx省林業廳會評為林木良種。

  三、拉伸林果產業鏈條。繼續擴引蘋果、板栗優勢果品深加工專案,年內新增加工生產線2條,新增就業崗位100個。目前圍繞板栗產業,點抓好青楊峪板栗合作社和沂農現代農業公司建設,發展了蜜汁板栗加工生產線2條,板栗仁深加工生產線1條,年可深加工板栗10萬斤以上。深加工後的板栗價格由每斤6元提高到每斤60元,讓農產品在家門口便可實現加工增值,做活“小板慄、大產業”文章。

  四、培育地域電商品牌。

  依託xx電商創業園孵化園,我們積極對接了濰坊新型農民創業團隊,積極推動總投資1000萬元的純淨蔬菜種植和黑山羊中央餐廳、小萌驢養殖等7個電商創業合作專案,成立電商創業園和電商服務公司,啟動xx電商CEO培養計劃,年內培養10名左右本地農村電商人才,不斷豐富有機果品、薰衣草特色產品、黑小米、蜜汁板栗等電商產品,提高網上銷量,打造農村電商特色鎮。目前,馬頭店子村與舜耕種業有限公司合作的貝貝小南瓜種植回收專案進展順利,3月中旬前完成200畝種植基地和60畝種植大棚建設,3月底前完成幼苗移栽,畝產量3000斤以上,預計每畝純收入達5萬元以上。

  三是以“美麗鄉村”為顏值擔當紮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不斷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由抓點連線向全域覆蓋的縱深發展,高標準打造出牛寨、青楊峪、大花龍潭等美麗宜居村莊1個、省級美麗宜居村莊2個,參與建設村莊比例達到86%,實現了魯中山鄉的美麗“蝶變”。

  一是延伸內涵美。紮實開展環衛一體化、美麗庭院創評、農村旱廁改造和汙水一體化處理專案,村村開展最美庭院評比,牛寨村高標準實施廁所及生活汙水一體化處理專案,成為濰坊市首個實現汙水一體化處理的山區村莊。今年聘請清華同衡規劃設計院對花龍潭、土崮堆等白沙河沿線各村水系治理進行整體規劃,實施生態廁所、汙水一體化處理、節水灌溉等生態工程,著力解決農業農村重點水系治理問題,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全省農村水系治理新樣板。

  二是悅享生態美。持續開展清河行動、養殖汙染整治行動、散亂汙治理行動、啄木鳥行動、礦產資源整治行動五大環保行動,鞏固環境治理成效,堅決保護好青山綠水。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綠滿齊魯”號召,深入開展生態綠化工程,對鎮內交通幹道和重要節點進行綠化提升,新增綠地20萬平方米,新綠化荒山5000畝。

  三是鞏固長效美。建立長效機制,強化鎮村治理,加強日常管護;成立督查組,定期對已建成的美麗鄉村日常環衛、設施維護情況檢查評比;制定村民“門前三包”制度,構築鎮、村、戶三級管理體系;用環境的大改變倒逼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民思想觀念的大提升,鞏固建設成果。

  四是以“文明新風”為鄉風內涵深挖xx歷史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融入鄉村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面貌,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五、以“基層黨建”為組織保障。

  以推動組織振興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村級治理體系,夯實基層基礎,激發基層活力。

  一是加強黨員管理。進一步完善黨員積分制、黨員聯戶和民主評議制度,規範組織開展黨員活動日、陽光議事日等黨員活動,深入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和燈塔線上學習,實現黨員全覆蓋。精心策劃組織黨員政治生日、優秀共產黨員表彰等“七個一”慶七一活動,在全鎮範圍內進一步營造黨員進位爭先的濃厚氛圍。

  二是提升村級工作規範化水平。持續抓好“四議兩公開一監督”“三務”公開等村級制度落實,進一步理順村級執行管理機制。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在花龍潭、土崮堆、申家莊率先成立鄉賢參事會,導在外鄉賢為家鄉招專案、引產業。積極試點孝德治村,開展《弟子規》親子課堂,佈置親子作業,推動鄉風文明。

  三是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探索推行“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發展模式,實行村幹部帶頭投資,村集體資產入股,合作社經營發展路子,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充分調動村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壯大村集體經濟,年內確保消滅村集體經濟不足3萬元村。馬頭店子村發展貝貝小南瓜、黑小米等特色產業,流轉土地2250畝,合作社對外銷產品每斤提取管理費0.3,可增加集體收入10多萬元。關於鄉村振興工作情況的彙報今年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後,我市各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認真謀劃,統籌部署,快速啟動了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市委市政府對中央、省市關於鄉村振興工作高度重視,在春節後,建華書記、伯怡市長等市委政府主要領導就鄉村振興多次深入鄉鎮基地調研,研究部署農業產業發展暨鄉村振興工作,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及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0

  為切實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相關檔案要求,切實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臨時救助工作等工作,為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基礎民生保障工作。現將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xx年工作計劃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xx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於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於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並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範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物件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範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

  每月保障金按時透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檔案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於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後的標準從xx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xx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物件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範圍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3660人,佔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物件發放保障金1000餘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於xx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透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xx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xx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xx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xx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為了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於20xx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為500元/人/月,xx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為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範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二、xx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路,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群體按規定程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臨時救助保障範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物件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透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群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群體及低保邊緣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於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檔案要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檔案的要求及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睏難群眾的生活。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1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石堆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石堆鎮位於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立活動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情況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

  全面摸清每個村底數,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村規民約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糾紛、村霸村痞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個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立活動。

  一是產業興旺方面。開展“帶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一項致富產業。各村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項或多村確定一項能夠有帶動性的增收產業專案,增加群眾收入。

  2、培訓一套致富技能。透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種養業、務工知識等培訓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培訓達到90%以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各村幫助留守人員聯絡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專案,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條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金融信貸單位,對有意向發展專案缺少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回鄉創業大學生創辦專案,幫助落實貸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方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和衛生整治,透過落實門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確保村莊環境衛生長期清潔。堅持“應綠盡綠,能綠則綠”,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亮化,房前用竹籬、圍欄圍起,房前屋後規範栽種瓜果、綠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鄉土濃郁”的景觀。

  2、加快美麗村莊建設,全鎮打造西蓮池、前留晃、阿洛、西河窪、董家下坡、馬家亭子、梯門、婁戈8個示範村。

  3、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鎮駐地村、社群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社群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向鎮區、社群集中居住。

  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開展“倡樹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標兵”“石堆好青年”“種養殖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形式,對先進典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激發全鎮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幹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已評選巾幗標兵117名、移風易俗標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簡辦婚喪嫁娶事宜、遠離不良習俗的自覺性。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消夏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每村打造1條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知識,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觀念,讓大家感受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開展“街頭巷尾平安”活動。每村配備1名警務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邏隊伍,警務助理牽頭開展治安巡防,資訊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網”監視系統,連線派出所治安監控平臺。每村組建一個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件和安全防範等資訊,隨時隨地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社群聘請1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諮詢和宣傳,讓法律諮詢服務形成常態化。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幹部、優秀村民和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處“聽證室”,對家長裡短、鄰里爭吵等簡單矛盾糾紛實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幹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了《農村幹部規範化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幹部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常識、健康保健等知識,充實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淨增收不低於3萬元的致富專案。發展村莊集體經濟,在盤活資源、招商引資、土地流轉上下功夫,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於5萬元。

  (三)打造示範點,進行典型帶動。重點打造步雲嶺休閒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範園、亭子高效農業示範園、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四個示範點。其中,步雲嶺休閒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已建成1500多畝,是集觀光旅遊、戶外運動、休閒採摘、餐飲娛樂、農事體驗、延伸加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休閒旅遊綜合體。目前,已發展阡陌人間、步雲山莊、雲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家休閒農莊和1處步雲賽鴿文化交流中心。透過園區的示範帶動,發展大櫻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種植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黃金梨等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範園,規劃面積2200畝,已建成1100畝,已發展百匯紫蘇莊園、東順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田碩洋蔥種植基地、孟戈有機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農業示範園,佔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佔地面積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健康文化旅遊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和旅遊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種植、選育、高產示範、集散、加工、營銷一體化的全國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經栽植文冠果210畝。全部建成後,帶動就業人數300餘人,年可實現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餘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尤其在發展產業方面,目前大部分產業專案主要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透過引導群眾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鄉村旅遊難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資金扶持。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憑縣、鎮、村三級財力,很難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匱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學生及高層次人才不願到農村創業。回來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擔任村幹部。

  三、意見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群眾鄉村振興戰略的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醫療、教育、文體等設施,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三)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專案扶持、資金扶持力度,發展建設田園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閒農莊,打造文化旅遊和休閒度假區。

  (四)建議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專案、技術等各類支援,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2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為前提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曾經極大地釋放了農民的潛能,深刻地改變了我國農村面貌。但是,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化和減少,農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產出低效化等問題也逐漸凸顯,並逐步滯後於現代農業的要求,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坎。近年來圍繞落實農業農村改革部署,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關係這一改革主線,透過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經營體制的方式,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現狀及難題

  街道村地處街道北面,距離城區2.5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19戶,農業人口1781人,現有耕地面積1947畝,人均耕地約1.09畝。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為了體現公平原則,將耕地分級搭配,整田整土劃割為若干小塊分到農戶,導致每家每戶承包經營的耕地零散分佈。隨著城鎮化程序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在家的“留守農戶”接手耕種承包地,使地塊分佈更加零散。如村5組其中一戶農民3.5畝旱地被劃分成10餘塊,最小的一塊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是難以進行機械作業,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

  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相互掣肘;

  四是種養結合的農業迴圈經濟模式難以有效執行;

  五是對外土地流轉涉及農戶多,難以協商一致;

  六是地塊分割產生了較多不能耕作的邊界,浪費了耕地資源。

  圍繞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透過承包權入股、土地預流轉的方式,有效地實現了耕地的“團聚”和適度規模經營,勞動效率和經營效益也相應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構想

  在村調研發現,雖然群眾意識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種弊端,也有將土地“集零為整”的願望,但缺乏系統性解決方案和具體路徑,缺乏組織者。如農戶間相互可以進行土地調換,但各懷心思,效果有限;外部業主整體流轉集約經營因農戶意見不一難以達成。鑑於此,我們在廣泛調研、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提出了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試點的構想:以生產社為單位,以農民自願為前提,農戶的耕地承包經營權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對農田進行集中整理,引進專合社、龍頭企業進行成片經營。在具體探索過程中,我們分別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經營試點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預流轉協議》等,組織街道及村幹部成立了工作小組,透過宣傳動員並與村民們達成一致意見,在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情況下,以書面協議形式,每戶農民將所有土地經營權委託給所在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和村集體資產公司完善入股相關手續,實現土地標準化整理和規模化經營。

  三、土地股份制的實踐和成效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街道以村為試點村,透過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吸引民間投資,以村集體資產公司為主要載體,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民”的互利共贏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血橙基地,切實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一)落實三權分置。

  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後,推進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堅持推進“三權”分置並行,落實好集體所有權,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這是開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實踐中,穩定農戶承包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權權能;放活土地經營權,創新土地經營權流轉模式,推行由農民一次性出租讓渡土地經營權向入股經營、合作經營等共享土地經營權方式轉變,形成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

  (二)規範資源管理。

  街道村20xx年註冊成立市區社群集體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現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級公益性房屋等集體資源資產進行清產核資,透過回收分散的集體資產,對村級“三資”開展集約化、規範化管理。對村集體經濟共有人進行確認,為下一步村集體收益分配提供依據。按照“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思路,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到村集體公司,集體公司聘請專合社和農村經紀人負責生產經營,透過把村集體資源資產折股量化組建村集體公司,並整合上級財政扶持資金和吸收民間資金,實現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贏。

  (三)培育主導產業。

  一是以區大規模綠化行動專案(混交林)為支撐,透過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規範化種植塔羅科血橙1000畝。注入社會化資本,完成“夥兒山牌”血橙商標註冊,透過電商平臺開展前期市場拓展、銷售。

  二是林下種植蔬菜、芽菜等,並與公司簽訂蔬菜訂單收購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發展特色水產和肉牛生態養殖,利用嘉隆竹木專業合作社竹筍加工廢料為牛飼料,牛的糞便作為種植血橙有機肥,實現種養結合、種養迴圈。四是培育發展休閒農業經營主體,結合血橙、蔬菜種植、有機草莓等產業,融合新村發展和七洞湖休閒體驗,打造村田園綜合體品牌,建立1——2家星級農家樂、農業公園,形成輕紡園區和南觀路農業旅遊示範點。

  (四)最佳化利益機制。

  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村集體公司爭取區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專案資金90萬元投入血橙種植專案,專合社吸收民間資金和技術,透過採取“村集體資產公司+專合社+農戶”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導農戶、村集體公司和參與“三變”改革的新型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和合作機制,確定村集體與合作社共佔4成、入股農戶佔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擬實施經營收益二次返利,切實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居民股東權益。同時,聘請本村種植大戶、貧困戶進行長期或臨時性工作,以工資收入的形式回饋種植大戶和農戶。

  (五)開展新村建設。

  加快“四好村”建立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著力實施農村房屋改造、風貌改造、環境整治、潔淨亮化工程;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汙水處理和廁所改造,示範區內農房、道路及沿線人居環境改善逐步提升,適度統一,彰顯特色;推進鄉風文明示範工程建設,建立完善“一約三會”(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反黑會),開展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院落等評比,開展法律明白人、法律進鄉村等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活;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提振貧困群眾精氣神。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3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拓寬視野、轉變思維,更好地抓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透過參觀多個美麗鄉村建設點、園林基地、採摘基地以及黨群服務中心,聽取了相關負責人對該村黨建引領、美麗鄉村、文明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等工作的詳細介紹。對“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夯實基層黨建,鞏固振興基礎

  整合優勢資源,讓黨支部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和命運共同體。選派街道優秀年輕幹部擔任黨建指導員,常駐基層支部指導各項工作開展。發揮黨小組長基石作用,選優配強中堅力量,構建更為穩固的組織框架和後備梯隊,培養一批懂基層、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隊伍。

  二、著力把脈定向,帶頭振興示範

  在鄉村振興建設中,黨員幹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準則,每個幹部在埋首案頭、山間挖土、走訪宣講之間自然交替,讓黨員幹部帶頭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服務群眾最有力的回應。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發振興活力

  做好“城鄉融合、以城帶鄉”文章,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態”等旅遊資源,開發自耕園藝、家庭自助廚房、網際網路銷售平臺等農業延伸特色服務,探索城鄉共享菜園建設模式,提升本地農副產品附加值。結合實際,建立黨員群眾講習所,講習內容涵蓋黨課、農業技術等各方面專題,大力培育有擔當、勤作為、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成立新鄉賢委員會,推選堪擔表率、經驗豐富的村民擔任鄉賢,積極參與村民矛盾調解,構建村風淳樸、村民自治的和諧鄉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節約資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及房屋資源,引導並規範村民發展農家樂、茶館、小超市等家庭經營,打造綠水青山的生態樣本。

  四、突出黨建引領,找準鄉村振興著入點打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加快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始終將加強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以農村黨組織為龍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依託,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建強組織作保障,抓好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提升新時代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水平。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4

  圍繞進一步加強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加強鄉村人才建設、提高鄉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動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幹部培訓班鄉村振興工作調研組透過實地走訪、檢視資料、與農戶面對面溝通、組織座談等方式對我市XX縣、XX縣部分鄉村進行調查研究,認真思考,結合我市實際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現報告如下。

  一、我市鄉村振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必須以問題為導向,找出鄉村發展的差距所在,補齊短板,才能不斷縮小城鄉差距,逐個問題逐個環節地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鄉村振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體還處於起步階段,鄉村建設的歷史欠賬仍然較多,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鄉村人力資源匱乏。人力資源匱乏制約我市鄉村振興發展。一是人才隊伍結構欠佳。我市鄉村實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現象。從年齡結構上看,45歲以上的佔比較多,35歲以下的鄉村實用人才較少,缺乏後備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鄉村人實用才學歷層次較低。人才分佈不均衡,有的鄉鎮街道人因為政府最近幾年大力支援推動了工業、農業經濟的較快發展,導致人才集中於幾個鄉村。二是人才隊伍總量不足。我市鄉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勞動力以自發進城務工或經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許多在外闖出天地的人從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裡,同時,隨著城鎮化建設的迅猛推進,城市的發展理念、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要素不斷吸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鄉村的資源要素已不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導致人才資源、人力資源雙要素匱乏,致使鄉村發展中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顯現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鄉村實用人才和優秀的村書記是我市農業經濟的直接推動者,應充分發揮典型作用,透過政府正向獎勵、正向宣傳,讓優秀人才特別是創新能力強、對周邊農戶有較大帶動作用的鄉村人才被社會所認可,最大程度調動農村實用人才的創業創新智慧和熱情。但是,當前鄉村已有的很多實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優秀的鄉村實用人才沒有得到相應的獎勵。同時,電視、網路、微信、報紙等各類媒體對鄉村實用人才的典型報道較少,影響了鄉村實用人才的積極性。四是培訓體系不健全。我市鄉村諸多部門對鄉村實用人才進行培訓,主要有農業局、科協等,但相互之間又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培訓內容又往往會存在重複性,培訓的針對性不強,不能適應當前三農發展的要求。

  (二)鄉村生態環境欠佳。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近年來,全市鄉村環境、人居環境已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處。一是部分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隨意丟棄生活、生產廢棄物,到處排放汙水等陋習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致使“髒、亂、差”現象難以徹底根除。二是鄉村環保基礎設施落後的局面依然存在。鄉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處於落後狀態,大部份鄉村沒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汙水收集處理設施,部分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嚴重,對水源地保護和生態環境改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三是農業廢物綜合利用率低,畜禽養殖汙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蓋已在廣大鄉村大量使用,上述廢棚(地)膜長期滯留於土地中,對土壤質量構成汙染。農作物秸稈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燒秸稈現象,是造成大氣嚴重汙染重要來源之一。在畜禽養殖過程中,農戶散養和小規模養殖佔主體,畜禽糞便隨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無無害化處理及肥料化利用,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

  (三)鄉村農業體系不完善。我市鄉村對於大規模健康養殖、水稻種植產業、鄉村旅遊都有一定的發展,但這些力度還不是很大,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產業轉型升級乏力。一是農業不大也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發展不足,特色產業培育困難,農業產業鏈條不長,產品附加值低,農產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絕大多數農產品仍然以賣原料為主,即使是簡單的清洗、分裝、預冷、儲藏、加工也沒有,全市鄉村在傳統綠色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實現產業升級重組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設嚴重滯後。農業品牌培育力度不夠,知名品牌總量少,銷售渠道主要以線下為主。對於鄉村電商、現代農業示範區、現代工業強鎮、新型經營主體等的培育和建設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鄉村振興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不斷加強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幾點建議。一是強化領導班子建設。把幹部資源向縣(區)傾斜,把精力、資源、力量聚焦到鄉村振興上。改善鄉鎮領導班子專業結構、知識結構,增強班子領導“三農”工作能力,把熱愛鄉村、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幹部選調到鄉鎮領導班子。擇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加大黨員發展工作力度,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的再教育、再培訓工作。二是創新教育培育理念。要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解決“誰來種地,怎樣更好種地,誰來幫助種地”的歷史性難題,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鄉村實用人才和加快推動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所謂“培育”,雖然與“培訓”僅有一字之差,但與“培訓”有著較大的差別。“培訓”僅是傳授知識及技能,而“培育”則包括農村實用人才成長的全過程,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訓、思想培訓、市場培訓、思維培訓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實現從“培訓”到“培育”的轉變,鄉村實用人才的隊伍建設就無法實現更大的發展。三是吸收各類實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長期“鄉村實用人才計劃”吸收和引進各類人才充實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新形勢下,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創造各類適宜的條件,大力吸收和引進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農業高技術高技能、市場推廣、機關黨建等人才資源,不斷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大量吸收涉農大中專畢業生,透過網上招聘會、人才交流大會、赴外招引人才活動等各種形式,鼓勵我市的涉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吸收涉農院校畢業生為農村實用人才。

  (二)不斷加強鄉村生態環境治理。一是加強宣傳提高環境意識。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多形式、多層面地進行宣傳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透過第三方服務建立村中的物業管理組織,加強垃圾中轉站、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全權負責管理村清潔衛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及長效管理機制,使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進建設生態文明。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培育觀光休閒、農耕體驗、健康養生等“美麗經濟”。培育一批集生活、生產、生態於一體的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旅遊風情小鎮,打造一批美麗小鎮、美麗村莊、美麗庭院、美麗田園,讓美麗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閒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三是深入開展鄉村環境整治。鞏固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加強農村面源汙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加強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實施碧水藍天工程,推廣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重要水資源流域整治和保護,保護好飲用水源。

  (三)不斷推進鄉村農業體系建設。一是加快完善現代農業融合體系框架。繼續推進種植業、養殖業、園林特產業蓬勃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梅花鹿、東遼黑豬、食用菌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最佳化結構,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推進與企業合作,開展產業融合試點示範,整合集中連片原料基地、加工園區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區域性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示範區,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及模式。二是加快實施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標準農田的保護和建設,發展科學施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灌溉工程建設,提高耕種機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電力等設施建設和改造,提高耕種質量。按照各地資源稟賦特點,注重分工協作,避免浪費資源環境,禁止在不適合區域發展相應產業。藉助部分鄉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民俗旅遊的發展契機。注入文化景觀元素,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遊,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田園人文鄉村旅遊產業鏈,建立一批特色小鎮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框架。大力發展”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加快農產品電商化和物聯網工程的建設,圍繞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場等地,建設一批可清洗、分裝、預冷、儲藏、加工的設施,擇優選擇和推介一批有基礎、有實力、有意向的中小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採購等方面開展合作,完善產業分工協作,促進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力新優勢。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5

  一、鄉村振興“一張圖”建設專案內容

  圍繞服務“三農”和“五個振興”,以生產園區、生活社群、生態景區“三區”共建共享為路徑,發揮地理資訊資料服務作用,透過“一個庫、一個平臺、多個應用”建設,形成鄉村振興“一張圖”,助力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升級版。主要內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基礎地理空間資料,整合我市涉及鄉村振興的專題資料,形成鄉村振興“一張圖”綜合資料庫。

  二是建立鄉村振興“一張圖”綜合資訊服務系統。

  三是聚焦鄉村振興“五個振興”開展典型應用示範。聚焦產業振興,開發生產園區資訊服務系統和惠農資訊服務“一點通”;

  聚焦生態振興,開發自然資源與生態景區資訊服務系統;

  聚焦文化振興,開發美麗鄉村文化旅遊資訊服務“一點通”;

  聚焦人才振興,開發鄉村人才資訊服務“一點通”;

  聚焦組織振興,開發生活社群資訊服務“一點通”和提升對接我市黨務管理資訊服務系統。

  二、前期工作開展情況

  省國土資源廳領導專家先後來我市進行了五次調研,廣泛徵求鎮街(園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及社群群眾意見,不斷豐富完善諸城市鄉村振興“一張圖”建設總體設計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諸城市實際,突出諸城特點。

  8月29日下午省廳測繪處曲偉剛處長帶隊,來我市進行了建設內容深度對接,會議梳理核實了各部門單位資料清單83項,增加了社群、景區、園區“三區共建”和“諸城模式”內容,增加了208個社群全景影像製作。第二天又分三組展開調研,一組召集社群辦、農業局、經管局等單位詳細調研資料提供、內容採集和系統建設等問題。另兩組深入南湖區、龍都、枳溝三鎮街(園區),走進社群,同社群幹部、群眾及田園綜合體企業等面對面交流,補充完善了總體設計方案。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我市鄉村振興“一張圖”建設,劉市長多次聽取工作情況彙報,提出了指導意見。成立了劉市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國土局。近日,市政府又專門組建了鄉村振興“一張圖”建設工作班子,承擔部門單位工作協調,參與“一張圖”建設。所有參與的部門單位及鎮街(園區)都落實了一名科長或分管領導作為工作聯絡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辦、農業、畜牧、人社、文廣新、旅遊、國土七個部門抽調專人集中辦公,全程參與鄉村振興“一張圖”建設工作,辦公地點在國土局。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儘快完成專案立項、招標。目前,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需市政府批准專案實施,採取單一來源採購技術服務,專案總預算1750萬元,建議儘快落實立項招標,批覆撥付專案配套資金。

  二是每週與省國土廳對接一次,彙報工作進展,接受省廳指導,加強協調積極推進專案建設。制定具體工作計劃,列出推進時間表,落實責任人,實行掛圖作戰。近期主要加快完成資料梳理表提報,對接省國土廳推進7個示範應用系統技術設計。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6

  一、強化領導,成立組織,建立統一協調辦事機構。

  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一名班子成員具體分管,鎮農業、農經、水利、農機、財政等部門抽調工作人員聯合辦公。

  二、著眼產業興旺,努力建設經濟強鎮工作。

  今年以來,全鎮新成立農村經營主體11家;

  農業招商引資專案2家,引進資金1.5億元,流轉土地2000畝以上,其中流轉800畝建立冬桃種植基地;

  產業扶貧持續發力,產業帶動1105戶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271萬元;

  農技部門積極宣傳農技知識,提升農民秋種積極性。

  三、強化人才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民。加強新型農民、返鄉農民的職業培訓,努力培養照就一批致富帶頭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鄉創業農民39人,到9月底全鎮參加各類技能培訓達63人次。

  四、實施環境治理,營造生態環境。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今年以來已經完成改廁任務900戶;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積極推進河長制工作,建立一河一冊檔案,鎮村河長巡河制度常態化,汲取河長制工作經驗,建立林長制一林一冊檔案;與扶貧廣場、文化活動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莊中心村。

  五、著眼鄉風文明,振興農村文化。近年來,隨著堰東村、周崗村、公莊村等省級文化廣場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娛樂生活在我鎮蓬勃興起,共有腰鼓隊、鑼鼓隊4支,龍獅隊1支,廣場健身舞隊10餘支,群眾業餘生活極為豐富,籃球隊、乒乓球隊相繼組成,鑼鼓隊、籃球隊還參加縣級組織的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風易俗落到實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六、著眼基層組織建設,打照一批“三農”隊伍。抓住今年村兩委換屆機遇,選優配強村支部書記,建好支部班子,積極輸送年輕幹部到市、縣參加學習培訓,充分發揮各村支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引導和指導作用,透過支部班子的以身作則、帶頭示範,營造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生動局面;

  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制定村規民約;

  發揮基層組織堡壘作用,不斷壯大村級經濟,繼去年我鎮消滅村級集體經濟空白村後,今年各村積極穩步發展,9月底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75萬元;

  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8個村已經完成清產核資工作,建立臺賬,搭建集體資產管理平臺,適時開展股權設定、成員身份界定工作。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7

  (一)一張藍圖幹到底。

  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完善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透過15年的努力,圍繞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建設目標,一任接著一任幹,最終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先於、高於、優於雲南是這樣,於今天我們的發展而言,對時間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項難以跨越的歷史規律。

  (二)強化規劃引領。

  注重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規劃理念上,充分結合實際和發揮自身優勢,“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個性特色,推進美麗鄉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設。外桐塢村借力自身優勢,在中國美院的協助下,著力打造藝術村落,對整村基礎設施進行整體設計,並且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汙水處理全覆蓋和軟硬體全面配套。同時,從機關幹部、村組成員至普通百姓,依次劃定時限,拆除院落圍牆和違建,有力保障了規劃的有效實施。在經濟發展方面努力夯實藝術家工作室、高階民宿、藝術品展示拍賣等產業發展基礎,實現了從原來單一依靠西湖龍井生產,向藝術旅遊、休閒養生、名家學術交流為一體的“江南藝術旅遊第一村”的轉變。外桐塢的這一轉變與西湖龍井產業的聯絡似乎可以追尋到一些蛛絲馬跡,但除了底蘊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錯落,有致分部,優雅有序的村莊建設,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藝術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環境整治。

  注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建立完善環境治理體系。桐廬縣環溪村、荻浦村對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進行無害化分類處理,村裡大街小巷分類設定垃圾桶,將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類存放,每家每戶也統一配發了有編號的垃圾袋,引導農戶分類傾倒,分類處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資源化利用站製成有機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後運至垃圾處理場,實現了垃圾的“戶集、村收、鎮中轉”。另外微型化的汙水處理設施也較為特色,相對於我們實施的村落汙水收集處理設施而言,環溪村汙水處理設施主要特點是小,有的結合地勢環境收集處理5—10戶人的`汙水,再透過管網彙集到村落汙水收集處理設施,有效提高入戶收集率的同時,還實現了村內汙水2級以上的生態處理。

  (四)注重資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蹟的保護和歷史文化的開發利用。一是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環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頤後代集居地,該村深度挖掘《愛蓮說》文化底蘊,不斷將“清蓮環溪”文化發揚光大,打造成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顯傳承千年孝廉價值觀。在荻浦村,當地群眾還將從前的豬圈、牛圈修繕,改造成具有鄉村特色的豬欄咖啡屋、牛欄咖啡屋,挖掘了鄉土文化。二是安吉魯家村創新執行架構,在村委會領導下設立魯家兩山學院以及安吉鄉土農業發展和安吉鄉土旅遊服務兩家有限公司,特別是“魯家兩山學院”承擔的“兩山理論”研學和理念輸出,固然是歷史機遇的造就,但在意識的先進、機遇的把握和資源的挖掘方面,對比而言,我們的落後可能比兩省之間的GDP差距還要大得多。

  (五)著力產業發展。

  牢固樹立建設和經營並重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規模種養、農家樂和休閒鄉村旅遊,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多樣化的同時,只要將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村美與民富相結合,發展工業也未嘗不可。一是航民村佔地不足2平方公里,僅有304戶1079名村民,在1979年建立的村辦企業蕭山漂染廠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經營範圍,至今蕭山航民集團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達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熱電、船運、酒店、黃金飾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團公司,至20xx年年底全集團公司實現工業產值133.8億元,利潤9.1億元,擁有職工1.2萬人。村民每年分紅達6.5萬元,從小學至大學村民實現免費入學,大米、食用油等無償供應。二是日昌升集團作為一家建築新材料生產為主的企業,以建設美好生活為願景,引領產業變革、推動產業進步為使命,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推動產業升級、綠色發展。自20xx年成立以來,組建了國內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數十項技術專利,自主研發全球領先的第四代新材料製造工藝。在生產廠區創新性的採取自上而下的臺階是開採模式,真正實現了邊開採、邊恢復,採區見不到揚塵、黃土,大型的汙水處理設施運轉有效,花園試的廠區環境對傳統高科技企業來說可能不那麼難,但在一個以礦石開採、沙石料生產的企業而言,不僅僅是廠區環境優美,富春江邊的碼頭水質也碧綠清澈,就更讓人長見識了。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8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農業和農村扮演著食物供給、要素貢獻的角色,生產功能、增產導向占主導地位。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結構性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發展對資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賴程度下降,這需要農業從增產轉向提質,農村從要素供給向生態空間、文化傳承、新消費載體等轉變。

  三、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域性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檔案精神為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19

  在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中我收穫不少,其中我認為以下四點在完成調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

  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工作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但經過這次的調查工作後,我與人溝通的能力有所進步。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溝通能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會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經驗也是積累出來的。沒有第一次又何來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會中要克服自己膽怯的心態。

  實踐活動沒開始的時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覺得困難挺多的,自己的社會經驗缺乏,等種種原因使自己覺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這樣表露出來。但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的,當你克服心理的障礙,那一切都變得容易解決了。幾次的嘗試後就可以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了。如師兄師姐所說的“在社會中你要學會厚臉皮,不怕別人的態度如何的惡劣,也要輕鬆應付,大膽與人對話,工作時間長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話說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氣,一切事情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四、工作中不斷地豐富知識。

  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在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識猶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織。我們想要完成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還需要許多其他的知識。因為一份社會實踐調查的製作需要多方面知識的應用,因此我們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學習新的知識,才能完成一份有質量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在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如強化了我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我也發現我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進。

  抓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工作總結20

  一、堅持黨建引領,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作為農業農村局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本人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領全域性幹部職工不斷強化黨建引領、轉變工作作風,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提高全域性依法廉潔從政的意識,營造風清氣正幹事氛圍。

  一是抓住思想建設這個根本,鑄就絕對忠誠的政治品質。始終把政治理論學習擺在突出位置,積極完善了以黨組學習為龍頭,支部學習為依託,有計劃的自學為基礎的學習組合體系,全年共組織集中學習28次,為全體黨員幹部上黨課3次,聘請黨校老師專題講座1次,極大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發揮了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

  二是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重點,造就業務精良的戰鬥集體。嚴格落實黨組織生活制度,紮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1次,深入開展了“黨員志願服務”“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各類活動5餘場次,不斷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三是抓作風建設這個關鍵,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氛圍。組織黨員幹部集中觀看黨風廉政專題片5次,參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2次,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對分管部門負責人開展廉政談話2次、開展“廉潔家訪”2次,充分運用好制度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督

  不斷學習《土地承包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畜牧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涉農法律法規,規範執法行為依法行政,堅決杜絕亂檢查、亂收費現象。對承辦的涉及鄉村振興、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代農業等7項人大代表建議,專題研究、迅速落實,積極溝通、及時反饋,均得到了代表的認可,答覆率和滿意率均為100%。

  三、齊心協力,奮力開拓,XX農業農村工作全面發展。

  一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新提高。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2.0萬畝;全縣糧食種植面積77萬餘畝,實現糧食總產2.56億公斤;新發展設施蔬菜125畝,完成蔬菜種植面積13.1萬畝;全力恢復生豬生產,全年生豬飼養量達34.7萬頭,生豬市場供應穩定;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種植特色雜糧8.5萬畝,新發展設施果蔬749畝,車釐子3952畝,XX梨1475畝,花椒2.3萬畝;堅持質量興農,全縣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6家、綠色食品13家,有機農產品2家,地理標誌產品4個,“三品一標”面積38.2萬畝,佔播種面積40%以上。5月13日,國家農業農村部對20xx年第一批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進行公示,XX梨獲“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稱號。

  二是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利用區位優勢、文化優勢、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省級果蔬現代農業產業園、“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新型農業的轉變,推動形成“三季鮮花開放、四季瓜果飄香”的休閒農業格局。截至目前,省級果蔬現代農業產業園專案,已完成投資2.6億元,開工專案13個,產業園核心區30棟日光溫室已建設完成,連棟溫室完成4棟1.68萬平米;“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已完成建設總工程量的95%,其餘專案正有序加快推進建設;加快糞汙資源利用專案建設,目前已完成72家養殖場建設,預計12月底全縣規模以上養殖場廢物處理設裝備率達100%,糞汙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三是農業農村經濟取得新增長。鞏固提升梭欏溝溝域、同盟山溝域和鳳凰山溝域,重點培育圖河谷溝域和魏紫棲心溝域經濟帶建設,使溝域經濟已成為我縣現代休閒農業的有力抓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目前圖河谷溝域和魏紫棲心溝域已完成投資1.8億元,全縣溝域經濟總投資累計達7.8億元,20xx年全縣溝域內接待遊客270萬人次,總產值達8.5億元,示範帶動1.5萬人就業,人均從溝域經濟中獲得年收入1.3萬餘元;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全縣共培育省級產業化叢集1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70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餘家,家庭農場90家,帶動周邊村民3.6萬戶、9萬餘人就業,戶均增收2000餘元;紮實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工作,全縣20xx年新增返鄉下鄉2000人,返鄉創業累計2.5萬人,帶動就業17.5萬人。11月25日,XX縣作為全國“創20”成員單位之一在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工作現場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為河南省唯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