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精選12篇)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精選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

  在目標的定位上,2022年版的課標構建了素養型的語文課程目標。核心素養是學生透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這一版課標的總目標一共有九條,覆蓋了這樣五個方面。其中第一條目標是關於立德樹人的相關要求,後邊的八條目標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的相關要求。這樣從總目標構建了素養行語文課程目標的基本特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

  第一個方面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透過語文學習,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初步瞭解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具有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蘊。在這裡邊我們可以提煉出來這樣四組動詞,第一組是感受與熱愛,第二組是繼承與弘揚,第三組是關注與參與,第四組是瞭解與借鑑。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核心素養的一個方面裡邊,重點培養的是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行為表現,希望透過這些方面的行為表現能夠增強文化自信。

  第二個方面是語言運用,運用是四個方面當中的核心內容。

  語言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透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語感,瞭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形成個體語言經驗,具有正確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能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溝通,感受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深厚情感。在這裡邊呢,我想我們要關注這樣三組名詞。第一組是語感和經驗,學生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在語文學習當中培養自己的語感,在語感豐富,語感逐漸敏感的過程當中,讓自己的語言經驗變得豐富,進而提升自己的語言品質。第二組名詞是意識和能力。發展這樣的一種語感,發展這樣的一種經驗,需要學生有自覺的意識,有自覺的能力。第三組是內涵和情感,要感受的是語言文字的內涵,培養的是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情感,這三組就可以視為我們理解語言運用的三個重要的方面。

  第三個方面,思維能力

  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學生思維具有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勇於探索創新,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在思維能力的發展上,我們更關注思維能力的若干方面,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與發展,以及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學生求真的態度,這種求真求實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思維和語言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在語言運用的過程當中,會關注到語言的思維表現,語言裡邊的思維邏輯,那透過思維和語言的互動關係,應該說語言運用和思維能力是共生共長的。

  最後一個方面是審美創造。

  審美創造是指學生透過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及作品,獲得較為豐富的審美經驗,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涵養高雅情趣,具備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正確的審美觀念。這裡邊我們需要關注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學生審美經驗,學生的審美經驗是在它不斷的審美活動當中積累和豐富起來的。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原文字的美,元文字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的美、自然的美、思想的美,都是幫助學生積累審美經驗的良好的載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要求培養的核心素養這幾個方面跟普通高中提出來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有所區別。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2

  5月6日下午,我有幸線上學習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全新解讀》,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體會。

  一、新課標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方式

  新的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方面會做出許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過去那樣把學生看作“空的容器”,對學生灌輸知識填塞容器,而是認可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不斷調整學習策略。鼓勵學生透過體驗,實踐,談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思維能力和生活技能。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利用其他學習資源來完成學習任務。

  二、新的課程教材採取綜合的教,幫助學生髮展多元智慧

  新的課程標準所建議的課程活動型別有以下幾種:

  1、調查和採訪活動,包括專題專訪,民意調查等。

  2、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學習。

  3、探究活動,即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用數字說明具體情況,比如模擬購物,模擬儲蓄等。

  三、關注語文要素,明確訓練點

  統編版教材比較突出的特點是雙文主題,“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之前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人文主題。而在統編版教材在原有的人文主題上加入了語文要素,就是在明確告訴我們語文的“語用價值”。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運用一定學習策略,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有了這一明確的目標,我們就明確了在我們的語文課上,我們的訓練點在哪裡。同一篇課文在不同的語文要素下所側重的訓練點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該改變我們原有的理念,不能老課文用老教法,而是應該認真研讀文字,把握語文要素訓練點,來重新定義這樣一篇課文,明確訓練點不僅可以讓我們的指向明確,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語文課堂刪繁就簡,重點突出。

  教師具備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如果要呈現一節靈動鮮活的課堂,還需要研究很多東西,“學生學情的瞭解”“對教科書的研讀”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3

  我家寶貝剛好就是準二年級學生,這個暑假我陪著她透過電子教材預習了部編版小語二上的全冊內容,正不知道自己輔導得對不對的時候,今天這場培訓就像一場及時雨為我解惑:

  楊娜老師從整體結構與內容、總體特點、具體編排與建議三方面對部編新教材進行了深入解讀,透過講解讓我們對教材的四個特點有了更深的瞭解:

  一、進一步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自然滲透立德樹人。

  充分發揮教材在立德樹人方面的獨特價值和優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等人文教育內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透過“家鄉”“偉人”等單元主題的設定,加大上述教育內容的比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透過“我愛閱讀”欄目中的文章,讓學生了解古代先賢的豐功偉績,感受革命先烈壯懷激烈的故事;透過“日積月累”欄目,讓學生讀背優秀古詩詞和立志、勤學、忠厚等方面的名言、警句、俗語,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積澱文化的同時,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感染。透過楊老師的講解,我們知道古詩、寓言、傳說、歷史名人故事、古代神話故事等中華傳統文化學習篇目在教材中增加了,就是要讓學生透過點滴積累,潛移默化真正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感染,使之思想隨之淨化,行為獲得矯正,文化得以薰陶,人文素養得以提高。正如楊老師所言,理想境界:如水中之鹽,品之有味,尋之無痕。

  二、雙線組織單元結構,語文能力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標。

  楊老師首先明確了語文素養這個概念,即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材將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佈並體現在每個單元的練習系統之中,成為語文學習的要素。每個單元,既有較為寬泛的人文主題,又有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要素,這種雙線組織的單元結構,使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學更加有章可循。楊老師重點講述了語文要素的梯度序列,以複述能力的發展為例,對語文要素的長線發展進行說明,以積累並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為例,對語文要素的短線發展進行說明,使我們關注到不同年級、不同冊次之間語言要素的銜接與發展,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教材語文學習的要素,努力做到循序漸進,螺旋遞進。即使是同冊圍繞同一個語文要素也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訓練。所以在使用教材時,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絡,吃透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時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更好地梳理出單元的主線。

  三、關注語用,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

  即在生活中學語文,隨學隨用,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價值,關注語言文字運用的具體環境。教材不僅強化了語言文字的運用意識,而且還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在教學中要打破課內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四、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構建課內外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

  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是本套教材編排創新的一個體現。從課文到學生自主閱讀的“我愛閱讀”,再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快樂讀書吧”,整個教材形成了一個課內外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教材把課外閱讀作為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課外閱讀課程化,克服了課外閱讀的邊緣化。楊老師更指出黃金閱讀期是8dao14歲,從本冊開始,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整本書的閱讀,我們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指導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想對於低年級來說,還是要多讀童話、寓言、故事,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不能把大人眼中的好書強加給孩子,敗壞孩子們的閱讀胃口。要有分享和交流,透過交流、評價、激勵去調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最後楊老師又針對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寫話,講解了各部分編排及主要特點。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對於識字寫字教學的講解,使我明白了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還要注重識字教學方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如韻文識字、字理識字、事物歸類識字、生活識字、查字典識字。更要注重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引導學生大膽地猜讀生字,自主學習課文。

  總之,透過參加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培訓,使我對小學語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培訓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臺,今後一定要多學習。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4

  5月6日下午,線上學習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全新解讀,對於“教育踐行在有效學習路上”,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體會。

  一、注重核心素養內涵

  最新版課標特別提煉了核心素養的內涵,明確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同時強化了課程內容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並加強了學段銜接。

  新版課標中新增加了課程內容,也新增加了學業質量,這是這一次課標修訂的重大變化。這麼多年來,在我們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當中,首次出現學業質量,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推動教育發展的動力。在課程實施部分,增加了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這一項課程實施標準給了做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更多的學習機會。

  二、明確育人導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最新的課標修訂裡,指引我們重點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中華民族自尊心,融合愛國情感,集體意識,文化自信等方面內容在課程標準中的呈現。這些內容在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都要有體現。為此,我們在閱讀課標的時候,要特別關注這樣的一種必然導向。比如說,在課程性質部分,就強調了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在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中,有個給長關鍵的變化,就是國家課改中,首次單獨設定了課程內容,讓課程內容成為一個獨立的板塊呈現,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做為低段教學一線教師,我們更應該明確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群,首先為基礎型學習任務群,包括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第二為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第三個學習任務群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用六個學習任務群呈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這是我們國家課程標準歷史上首次明確呈現語文課程的內容,這是研究的進步,也是實踐的進步。

  三、教育踐行在有效學習路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改中,於新一代教師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因此,做為低段教學一線年輕教師中的一員,我將報以曠日持久的熱情和堅持,不斷學習探究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深化自身內功和張力,不斷深化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之路,掌握切實可行的育人指導方略,為新一代教育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5

  透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2022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主要有五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

  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

  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

  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教法研究,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積極適應新的教育觀念。鑽研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教育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首先突出小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體驗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生自由學習、思考、體驗的時空,崇尚個性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體驗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體驗性學習應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不僅要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一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

  其次是學習模式的多元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內容,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可以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學習語文、理解語文,同時把在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感受學習語文的快樂。接著在教學中,採取積極的評價,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不簡單吶,每個詞都讀得那麼清晰、那麼準確,為他的自信和水平鼓掌!你想象力非常豐富!小戲骨啊,讀得太好啦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最後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面對新課改,我們需要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6

  9月1日,帶著領導的囑託,帶著同事的殷盼,我有幸參加了由自治區教育廳教師工作處和新疆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的自治區義務教育階段部編小學語文教材培訓活動。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

  培訓中聆聽了新疆教育科學研究院孫銘老師的《新教材整體編寫思路介紹》和《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烏魯木齊市教研中心的魚利明老師的《一年級下冊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昌吉州教研中心盛石老師的《關於踐行語用觀講座》。用教育學院張主任的話講本次培訓既有洋專家的方向指導,又有本地土專家的實踐現身說法,這樣土洋結合的培訓才是更接地氣也更有效的培訓。

  正因為有了以上各位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及具體的指導,自己才對部編教材以及一年級新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1、深刻認識了部編和主編。

  說到部編教材,不得不提到一個名字——溫儒敏。一直不太理解《課程標準》上關於閱讀教學建議的句子“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聽了各位專家的講解我豁然開朗了,原來教科書編者於學生而言是作者,對一本需要教師解讀的教材而言自然就是主編了。孫銘老師的話讓我意識到以前對教材的主編真的沒有認真關注過。看了部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一行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個名字,還特意上網查了他的資料——北京大學中文系原主任溫儒敏教授,小學主編:陳先雲(執行)、曹文軒、崔巒、李吉林。孫銘老師說要想更深入地瞭解教材就必須更深入地瞭解編者及他們的編寫意圖。

  新版的部編教材就是由國家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不再是我們之前用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它是由課程教材研究所和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的,教材已上升到國家層面就必然受國家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和傳統文化的影響。比如,“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是什麼?溫教授說概括起來有四點:其中第一點就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整體規劃,有機滲透”。教材編寫實質上是國家行為,所以教材編寫立意要高,要立德樹人。這也就提醒我們今後在教材的拓展與選文時要圍繞思想價值去選材,孫老師說關於神話、傳說在課外拓展時選擇《諾亞方舟》就不行,因為它有宗教成份在裡面。我們教師不能只一味地教死書,要多關注時事政治,關注國家檔案,包括政治檔案在裡面,因為這其中包含了較多的國家意志在裡面。關於新教材的另一個亮點是語文教材:古詩文比例提升,重視革命傳統教育。溫儒敏教授表示,新教材注重繼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均有收錄。據統計,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4篇,比原人教版增加55篇;新教材採取“人文精神”和“語文素養”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人文精神”重在選文的思想性,發揮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人;“語文素養”重在培養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和聽、說、讀、寫基本能力。

  和其他版本語文教材比較,在框架體例上“部編本”語文教材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即按照“內容主題”組織單元,課文大致都能體現相關的主題,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的線索;同時又有另一條線索,即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以及寫作、口語訓練,等等,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佈並體現在各個單元的課文導引或習題設計之中。起初我對這點雙線結構並沒太多在意,但看到教材後我對它的認識才更加深入了。(後面再談:拼音是識字的工具,學習普通話的工具。)

  2、要有文字意識和科研意識。

  在本次培訓中,專家教師結合教材主要從拼音教學、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剛開始我對教材的認識沒有那麼的精深,也沒有意識到,不過聽了專家老師的詳細分析,從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編排特點。並且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絡。這一點,讓我在潛意識中明白了:我們教師要有文字意識和科研意識。比如,一下的一組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個接一個》《四個太陽》《語文園地二》,課文看似沒聯絡,但細究還是能發現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現在的幸福生活從何而來”。

  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係,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怎樣的雙線?翻了教材你就會明白新教材的單元主線是要教師自己進行梳理的。所以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梳理出單元的主線。

  其次要拓展教材。課標和課本僅是底線的要求,新的部編教材內容減少了,也給了我們教師更多延伸和發揮的空間。

  如:識字寫字課。我們要了解它的編寫形式、特點。

  (1)識字分流,多識少寫,目的是讓學生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體驗閱讀的樂趣。

  (2)合理安排識字寫字序列,科學選擇字種:高頻常用字,構詞能力強的字優先。合理安排字序:寫字由簡單到複雜,由獨體到合體。

  (3)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識字:識字一、二,共90個字;識字加油站,31個字。分散識字:漢語拼音,32個字,課文,147個字。

  (4)文化內涵豐富,有夏天的事物,有衛生習慣等等,所以除了教材上例舉的,教師可以更多地組織延伸拓展。

  (5)識字方式多樣,新的教材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玩”,不管玩什麼花樣,能玩出道理就行了

  (6)重視識字方法和識字能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們要特別注意採用分類指導法突破難點,比如可充分地發揮課文中的插圖作用,藉助圖畫整合猜識生字,讀通句子。必要時,我們可以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老師絕對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而是加強引導學生注意發現的層次性,將發現的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中,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和鼓勵他們獨立完成。在隨文識字,歸類處理的基礎上,將剩下的字單獨解決。

  3、重點關注閱讀。

  部編教材的七個創新點其中有三點都是和閱讀有關的:

  (1)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溫教授說:語文課最基本的內容目標,是培養讀書的興趣和習慣。有了讀書的興趣和習慣,才能把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帶起來,把素質教育、人文教育帶起來。現在重新提出要抓住培養讀書興趣這個“牛鼻子”,去改進語文教學。這不是什麼新觀點,但在語文的概念被弄得很混亂的當今,重新回到樸素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從“多讀書”的角度去理解語文的本質,是有現實意義的。

  (2)激發閱讀興趣,提示閱讀途徑和閱讀方式。

  (3)引導學生分享閱讀的快樂。部編教材“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教讀+自讀+課外閱讀。就是要研究如何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千方百計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比如小學一年級就設定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引導讀書興趣。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並建議採取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文章。所有這些指向都提示我們要重點關注閱讀。(重組:例如盛石老師提到語用的研究與思考,就提到講課文進行整合,一學期可以騰出12節課來進行課外閱讀,讀整本書。)

  總之,聽了專家的講座後我才深深感到:不聽不知道,一聽才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學的東西太少了。這次的教材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不僅從專家們的報告裡改變了自我認識,瞭解到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材的要點,而且在與各位老師共同學習中,我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到的認真與努力。我相信,透過這次的培訓,我一定會認真閱讀筆記加強消化理解,並結合實際,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學技能,將單元主題整組教學和拓展閱讀落實好,成為一名真正掌握了教學真諦好老師!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7

  20xx年7月13日,我在三門峽清華園學校參加了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培訓,時間不長,但卻收穫滿滿。這次學習使我對新編語文教材有了新的認識,也使我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有了新的看法,下面我就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穫。

  首先,我對這次語文教材培訓的內容加以總結。這次培訓分為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是統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解讀及教學建議,老師從教材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教材的總體特點、以及教材的具體編排和教學建議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好地瞭解,對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得失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第二板塊是由三門峽陝州區外國語學校的李靜老師和三門峽實驗小學的張曉娟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兩節微課。這兩節課也讓我對新版語文教材的處理方式有了心得。

  第三板塊是由三門峽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的張豔霞老師講了"基於語文核心素養的閱讀教學",這是關於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主要是講語文核心素養和閱讀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這節課讓我對閱讀教學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其次,我來說說自己對聽課後的感受。

  第一,我覺得自己雖然執教了一年的統編版語文教材,卻對這套教材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上,並沒有挖掘到實質性內容,也沒有真切感受到它與以往教材的不同之處,這次學習讓我耳目一新,不僅看到了教材的表象,也對教材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白了教材的總體特點有以下四點:

  1、教材體現國家意志,充分體現育人功能。

  2、遵循了語文學習規律。

  3、凸顯語用意識,使學語文和用於文相結合。

  4、課文的數量減少了,但度的型別卻豐富了。這樣的語文教材使用起來更加靈活多變。

  第二,這次學習使我對於語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尤其是整本書閱讀的指導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首先,我們應當讓學生認識自己所要讀的書,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另外和學生一起制定閱讀計劃,並在時間節點上進行總結,其次引導學生製作閱讀記錄冊,並在總結的時候進行分享和交流,讓學生閱讀後留有痕跡,產生成就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才能得到提升。

  最後,我談談自己對語文課堂的一些認識。

  這次培訓中也有兩節微課,一節是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樹之歌》,另外一節是快樂讀書吧,引導我們學習了繪本《哈哈鏡》裡《犟龜》的內容。這兩節課讓我感到好的語文課必須要求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並經過充分的準備才能有效的呈獻給學生,同時也對語文識字課的課程流程和教學方法有了新的看法。

  總之,這次學習對我以後的語文課堂幫助很大,相信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有更好的表現。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8

  7月1日至3日,我參加了部編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訓,透過培訓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來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重新翻閱教材,認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學。

  一、新教材的新特色

  1.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圖,圖片型別豐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幼小銜接,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美感的陶冶。

  2.新教材的課程調整為先識字再學拼音,這也是幼小銜接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識字的重要。

  3.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閱讀納入了課程中,引導學生要大量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並能透過不同形式的讀從而愛上閱讀。

  二、如何利用好教材實現有效教學的思考

  1.利用好圖片,增加教學趣味性

  編者針對每一課的內容都精心挑選了插圖,而作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更應該利用好這些插圖。例如《日月水火》的插圖,透過實物以及象形文字這些直觀的表象來識字,既符合現階段孩子的思維方式又可以透過圖片提高他們的識字興趣。聽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在拼音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給孩子們講故事,引導高能力的學生自己編故事。在課文教學方面,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們來理解課文內容,比如《雪地裡的小畫家》將每個動物的腳印直觀地呈現出來,有助於孩子們的理解。

  2. 明確教學的目標,有的放矢

  對於每一板塊的教學,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不做無用功,不給孩子增加負擔。拼音板塊,要明確拼音是識字的工具,是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增加拼音的難度,學生只要能正確的拼讀拼音,標準的發音,能透過拼音識字,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標。寫字要重視漢字的佔格、筆畫、筆順的教學。透過教師示範、學生練習、好的作品展示、學生練習等環節逐步提高他們的興趣,有效利用課堂時間練習。

  3. 以學生為主,將內容貼近生活

  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中心,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將我們的內容迴歸兒童的生活創設真實的情境。例如口語交際一《我說你做》,遊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透過真實的遊戲環節孩子明白髮指令的人要大聲說,被別人聽到,其他人要認真聽。《和大人一起讀》也是貼近生活的表現,這部分內容我們課堂中涉及較少,但是要讓學生分享他們和大人一起讀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閱讀的快樂,愛上閱讀。

  三、努力的方向

  為了充分發揮教研員的研究、指導、服務職能,我給自己制定瞭如下學習研究計劃:

  1.認真研讀教材,正確把握教材的線索;

  2.研究新舊版教材的區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3.深入課堂一線,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

  4.指導一線教師瞭解新教材,調整教法;

  5.勤積累、勤反思,養成分析研究整理的習慣。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9

  8月份我月份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人教版語文新教材培訓,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培訓給我的.啟發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聆聽了專家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及具體的指導,自己對部編教材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了更新,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在這次培訓中,專家教師主要從拼音教學、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講解,讓我耳目一新。

  一、新教材特點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新修訂教材增加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課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從篇目來看,新教材保留和增加的課文,不少是兒童詩,適合一年級孩子學習。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多的變化是先識字再學拼音,一年級學生先認識一部分常用漢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到學習中,這樣更關注孩子的需求了。第一冊識字量由400減少到300,新增”快樂閱讀””和大人一起讀”。兩個欄目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可以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

  二、漢語拼音教學,從生字中帶出拼音,

  1、漢語拼音教學從生活中熟悉的漢字帶出要學習的漢語拼音字母,降低了漢語拼音學習的難度。這一點,讓我們在潛意識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係,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如:識字課。我們要了解它的編寫形式、特點。

  1)內容與專題緊密聯絡。

  2)形式多樣,體現出要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3)採取韻文的形式編寫,易於朗讀。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們要充分地發揮課文中的插圖作用,藉助圖畫猜識生字,讀通句子。必要時,我們可以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老師絕對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而是加強引導學生注意發現的層次性,將發現的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中,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和鼓勵他們獨立完成。不過要時時對生字進行復習和鞏固。

  2、教材倡導學用結合,在運用中學習。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對子歌、兒歌、謎語、數量片語成的韻語、諺語等多種形式。這些詞語,都是由學生學過的音節組成的常用詞語,每課的幾個詞語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係,可以使學生初步感知語言特點。所選的兒歌也都包含本課新學的音節。這些詞語和兒歌,為複習本課和前面學過的生字提供了語境,體現了反覆再現生字的教學特點,同時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形成初步的語感。

  三、牢固樹立生活語文的理念,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如果我們用大量的作業把學生課餘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學生便喪失了自我發展的空間,窒息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四、重視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的培養。

  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考慮學生起點,著力改進學生日常交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缺少交際意識、不考慮物件場合等不良交際習慣。教材中的幾次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實踐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相互尊重。這是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基點,是需要從一開始就著力培養的交際習慣。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教材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一定會認真閱讀筆記,結合實際,把本學期教學開展得更好。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0

  8月24日,全市小學語文教師齊聚第四小學,由教研員趙飛燕老師和楊娜老師對二年級新教材的使用進行了詳盡的解說,我有幸聆聽,並從中收穫。

  一、準確把握新教材特點

  新教材新在哪裡?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明確的。在培訓中我明確了這樣幾點:

  1、繼承傳統文化

  統編新教材大大增加了傳統文化篇目,僅古詩文一項,1—6年級共選入了124篇,佔所有選文的30%。由此可見,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教材的一大特點。

  2、強化閱讀指導

  統編新教材重視學生讀書。由課內教讀,學生自讀到親子共讀、課外閱讀,讀書已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手段。會讀書的孩子,也必將成為會語文的孩子。

  3、重視語文素養

  統編新教材在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方面,有獨特的設計。在單元人文主題內容中滲透語文素養的養成教育,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4、落實書寫能力

  統編新教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重視學生的書寫能力培養。無論是漢字的規範書寫,或是句段篇的書寫,均有明確的指導要求。為學生讀寫能力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二、切實落實新教材教學

  語文教師怎樣才能用好新教材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提綱挈領

  熟讀課程標準,明確學段目標,才能行有方向,教有目標。

  2、準確把握教材特點——心中有數

  全體語文教師可以藉助教師教學用書,藉助教材,藉助網路,用心研讀課本,明確每單元,每一課教材的編排特點用編者用心之處,依據課標要求切實落實每一課的任務,從而逐步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

  3、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有效落實以閱讀為例,教師可以從這幾方面實施:

  ①上好"教讀"課。新教材選文整體減少了,但每一篇文章都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教師要很好地利用這些文章對學生進行立德樹人及語文能力的培養。如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也在動特外貌描寫和用詞準確上對學生進行指導。

  ②倡導親子共讀。新教材《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欄目,把親子閱讀、課外閱讀納入教材,讓家長參與到教學中來,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家校合力,共育英才。老師一定要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幫助學生養成閱讀好習慣。

  ③重視名著導讀。新教材重視閱讀,但僅僅是課內的文章,學生的閱讀量遠遠不夠,因此,加強名著導讀就是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是必然的要求。如二上六單元〈看圖講故事〉後推薦學生讀《父與子》一書。

  ④多樣的讀書活動。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學生徜佯書海。

  總之,只有理解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語文。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1

  用新方式聆聽聽了張琳琳老師和李瑞芳老師對五年級教材的培訓,也有了新的感受和收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真回顧,現將心得總結如下:

  一、關注語文要素,明確訓練點

  統編版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雙主題,“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之前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人文主題,所以我們經常會出現語文課上成品德課,這樣的現象。而統編版教材在原有的人文主題上加入了語文要素,就是在明確告訴我們語文的“語用價值”。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運用一定的學習策略,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有了這一明確的目標,我們就明確了在我們語文課上,我們的訓練點在哪裡?同一篇課文在不同的語文要素下他所側重的訓練點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改變我們原有的理念,不能老課文任用老教法,而是應該認真研讀文字,把握語文要素訓練點,來重新定義這樣一篇課文。明確訓練點不僅可以讓我們的指向明確,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語文課堂刪繁就簡、重點突出。

  二、學會瞻前顧後,彌補缺失處

  統編版教材的語文要素是螺旋上升,因此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這一語文要素,它所呈現的發展趨勢,五年級的學生沒有經歷過,從一年級開始的統編版教材的語文要素訓練,中間有很多的語文要素訓練是缺失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就要學會瞻前顧後,自己心中擁有一條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線。對於學生之前所缺失的訓練要適時的就行彌補。

  三、關注編寫新版塊,加強板塊間整合

  統編版教材的編寫,有刪有增。比如,在“口語交際”這一大板塊當中,他就將原來的八個口語交際變成了現在的四個,雖然口語交際內容少了,功能卻更加明確了。同時,教材當中還有許多增加“語句段運用”“小練筆”,這些板塊的增加,其實就是為學生的習作做鋪墊。那麼,我們在教學時就一定要多關注這些特色板塊,把這些板塊的作用和功能發揮到最大。不能僅當成一道習題來處理,應該打破原有的固勢,靈活處理,適當整合。

  總而言之,教學新理念是具備了,但是如果要呈現一節靈動鮮活的課堂堂,還需要研究很多東西,“學生學情的瞭解”“對教科書的研讀”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2

  "與智者同行,是上帝對我的眷顧。"感謝教辦領導給我這次到三門峽培訓的機會,讓我與這些教育精英有了隔空對話的機會,獲益匪淺。

  一、釋疑解惑,提升了教學能力。

  聆聽了柳寶珠校長涓涓細流般的教材解說,如同學會了寫作文時的列提綱,對二年級課本編排清晰明瞭,不再如往日教學時的糊里糊塗。

  1、教材體現國家意志,充分發揮育人功能。

  如教學古詩《梅花》,主要是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教師要透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韻律美,以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美;古代神話傳說《大禹治水》主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順應萬物,不能逆水而行。而不是我們教育學生學習大禹不怕艱難困苦、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讓我們在發揮育人功能時,更能準確把握側重點。

  2、如何進行整體書的閱讀指導?

  先讓學生認識書。

  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讀書計劃。

  最好有一個閱讀記錄手冊,讓學生的閱讀留下一點痕跡。

  可以是"和大人一起讀"

  要有分享和交流。

  3、如何指導學生寫話?

  二年級上冊寫話練習的編排有兩條途徑:一是隨機安排在課後練習中,側重於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語言表達,進行仿寫練習。二是教師安排"寫話"欄目,指導學生寫。

  ①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寫。如:帶學生去秋遊,觀察樹葉顏色的變化、落葉的美麗,寫《美麗的秋天》。

  ②寫自己生活中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③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的寫話

  ④落實基本的寫作要求。

  閱讀整本書和寫話一直是我在教學中最頭疼的問題。柳校長透過生動的範例讓我豁然開朗,對以後的語文教學充滿了信心。

  二、精彩的觀摩課,促我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

  李靜老師的識字教學《楊樹之歌》為我打開了一扇識字教學新視窗。她的識字課那麼生動有趣,孩子們可以透過圖片直觀地認識了各種樹,知道了它的名字,並以拍手遊戲的方式記住了每種樹木的形狀,記住了生字。這樣的課堂學生怎會厭倦!張曉娟老師的繪本《犟龜》讓我深深折服於她那高超的朗讀能力。朗讀是我們每位老師的基本功,我們羨慕別人所取的成就時,可知別人背後付出了多少艱辛與努力。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以後一定要以她們為動力,讓自己的業務素質進一步得到提升。

  一次遠行,方知旅途的精彩;一次培訓,方知語文天地的廣闊浩瀚。我將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學人之長,補己之短,讓自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