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6篇)

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對某些事或人產生一些觸動,在這個時候,不妨試試寫篇感悟的文章,便於記憶。為了幫助不會寫感悟的同學,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1

  頂崗實習已經不知不覺的度過了要兩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裡從一開始的初登講臺,到如今能夠大方的站到講臺上,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變化,在此期間也有了很多的進步與感悟。

  這段時間裡最讓我值得思考的就是學生的積極性調動,我教的是歷史專業,文科性質很強,所以同學們喜歡文科的就表現的很積極,但是有些學生則表現得不是很好,態度很不端正。我教的班級班容量很大,每個班基本上都有八十個左右的同學,前排的學生情緒好調動,可是後排的同學就有些懈怠,有的上課很久才能拿出來書,有的聽著聽著課就開始犯困。我上課的時候主要是後排的學生難管理,每次在教室轉的時候後排的學生睡覺,我提醒同學不要犯困,可是有的學生被叫醒之後會有反彈情緒。

  我覺得出現這種情況有很多的原因,一方面肯定有我自身的原因,是因為我講的課堂不夠生動、活潑。沒有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於學生,沒有很好的分析每一個人的情況,沒有做到真正的對症下藥;對於學生,要考慮到他們自身的發展情況,每個同學的學科偏好不一樣,而且程度也不同,所以對學生的要求我也要分層次的去要求他們,做到因材施教。

  經過了這兩個月的教學,我覺得課堂的教學真的是存在很多的小技巧,需要我去不斷地總結經驗,然後採用恰當合適的方法去真正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我要不斷的拓寬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為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新教材增加了新內容,也帶來了新問題。要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有效的資訊,拓寬教學的內容,不斷地提高課堂效率。相關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利用課文輔助系統。在講課時要加以充分運用,以及反映或補充重要史實,印證重要觀點,解釋難點,啟發學生思維,深化歷史認識,擴大思想教育;

  2.重視引用課外史料。在課堂教學中圍繞重點或難點引用適合學情的史料,引導學生對教材與所供史料進行分析,對“已發生的歷史事件或過程進行能動的重新建構和反省”;形成歷史認識;

  3.把預習和作業引入課堂。傳統的歷史教學著眼於滿堂講述分析。把預習與作業置於課外進行。其實,即使教師再三加以強調,最終還是由於得不到集中的時間與教師有效的指導而失效了。所以對此加以注意。

  學困生由於基礎差,我在課堂上講的知識這部分學生未必能夠接受,所以我除了在課堂教學時注意面向中等學生,兼顧優等生與學困生之外,必須在課後花費大量的時間對他們進行個別的輔導,個別的輔導絕對不等於課堂教學的重複,而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採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他們弄懂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方法,當然,這種個別輔導的方法也要因人而異,但在每次小檢測前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是目前我探索到的有效途徑,只是對反應較慢的學生必須每次進行考前輔導,這種做法會讓我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尤其要有效地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只是體現在教案上、教學中,更重要地是透過有效的方式和途徑幫助班內的學困生轉變為中等生。

  再有就是要認真分析教材重、難點,精擬小檢測,緊扣檢測進行新課的講解,小檢測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在新課教學時,就要有針對性地對考點,以及考察考點的角度進行講解,使課堂教學與小檢測保持一致。同時注意檢測題簡潔明瞭,重點突出。

  教學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作為初入門的人,有太多的不足與缺點,我會更加的努力,不斷的總結經驗,認真的分析,課下的時候多進行教學反思,一步步去提升自己的整體綜合素質!

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2

  暑假到了,教師培訓的高峰期也來了。可是很多教師都對培訓持反感態度,這裡面當然有對犧牲正常休息時間的抱怨,但更多的是因為很多培訓既苦且累還不實用,實在看不到培訓的價值和意義究竟有多大。

  近期,筆者所在學校根據本校實際需要,以“工學結合課程體系開發”為主題,邀請專家團隊對本校全體專業課教師集中培訓了一個星期。起初學校也很擔心培訓的效果,事先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措施,召開了專門的動員會——說穿了就是帶了點強制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學員們很快就找到了狀態,學習興趣一天比一天濃厚。雖然學習強度很高,常常深更半夜還在做作業,但普遍感到學有所得,累有所值。談起收穫來個個喜笑顏開,不住點贊。很多教師主動跟我說:“校長,這樣的培訓還是可以多搞一點啦!”

  事後總結,我們認為這次培訓之所以成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外,最關鍵的還是得益於專家團隊“教學做合一”的培訓方法。

  “教學做合一”源自我國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理論,視“教學做”為一體,主張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做”是核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這一理論的關鍵就在“做”,教師不一味地把“講”當作“教”,學生不一味地把“聽”當作“學”,“講”和“聽”都統一到“做”上去了,教師和學生做的是同一件事,處於同一個動態系統當中,教、學、做不是處於分割狀態,而是合而為一。

  專家團隊正是依靠“教學做合一”的方法調動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訓開始前,就要求每位學員自帶手提電腦。在“課程設計”、“微課製作”、“空間課堂建設”等培訓課程中,培訓專家帶著學員一起在電腦上“做”,學員在做中學,不僅學會了技術、方法,而且體會到了這些課程的內在價值和意義。

  在跟學生上課,大家都知道要改革教學方法,不能搞“滿堂灌”。培訓教師時,卻往往忽視這一點,大多采用講座式培訓。大家似乎都認為成年人自制力強,只要培訓專家“會講就行”,以至於培訓專家都只拼口才,不拼教法。實際上成年人已經沒有聽課的習慣了,聽“滿堂灌”的課比學生還痛苦。遇到真正口才好的培訓專家,學員一開始還會激動一陣,但連續的“狂轟濫炸”,還是會讓人疲憊不堪。遇到口才一般的培訓專家那就等於活受罪了。而且那些理念性的東西聽得再多也不見得就會,不會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帶不回去,根本就進不了實際操作程式,更無法在工作實踐當中加以應用。這樣的培訓又怎麼可能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呢?

  無論大人小孩,都應遵循共同的認知規律。為了提高教師教育的質量,教育部門和專家也應轉變觀念,重視研究教師教育規律,重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改進,切莫再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搬到教師培訓的講壇上來。

  當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質教育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進。XX年8月21日上午在洞一中展開的全市教育系統師德培訓活動,聽取省教育廳張副廳長關於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的報告,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角色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也面臨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揚、培植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價格等問題成為教師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決的難題。乒乓球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可是今天,我卻大開眼界,領略了乒乓球的超級無限樂趣。還等什麼呢?快跟我來吧!

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3

  兩種不同的反應

  兩位母親。一位說:“Lee,謝謝你。自從孩子遇到你之後,他愛學習英語了。”另一位說:“Lee,我的孩子對英語依然沒啥興趣,我感到焦慮不已。”

  咦,這兩個孩子在同樣的班級,面對同樣的老師,為什麼一個喜歡英語,一個則沒那麼興趣濃厚呢?

  這跟我作為一個英語老師,好與不好有關係嗎?我細細地回想課上的`點點滴滴,最後確信,該做的我都已經做了,這跟我好不好沒啥關係。

  這兩個孩子為什麼會呈現這兩種不同的差異呢?我想知道原因。

  與一個孩子的相遇

  一個男孩,他的描述常常會招致其他同學的批判,從道理上講,他的同學們講得都對,然而這個男孩子始終處於那種煩躁、拼命想要解釋,但又解釋不清,越解釋,他周圍的同學越煩躁,他每講一句,其他同學就指出他語句中的錯誤,於是,這個男孩子或者越來越火大,以吼叫收尾,或者是氣呼呼地跺腳、再也無法聽課。

  我運用自己強大的思考功能從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以及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男孩應該怎麼做,來跟男孩解釋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以及他怎樣做能避免衝突發生的方法。

  而在事後,每當我重新反思課堂當時的情形時,有一個感覺越來越清晰,那就是,在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我說了什麼打動了這個孩子,於是他停止了當時的行為,而是,我作為一個老師的身份所帶有的權威感,讓他選擇順從。

  因為,類似的情形依然在一遍遍發生,於是我知道,在我之中,有一個侷限所在,我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個孩子的處境。

  於是,從《兒童的紀律教育》這本書開始看起,再去看《兒童的世界》這本書,最終,聚焦在許老師的沙遊十講之中,關於來訪者的自我發展,以及來訪者的主導功能這兩個主題。

  反覆聽,並且不斷將裡面提到的內容跟這個孩子一一比對,也將其他孩子面臨同一件事情時的反應跟這個孩子做比較,逐漸確立這個孩子到底遇到了怎樣的難題。

  一邊聽著,一邊做筆記,一邊思考。哦,是了,他可能是在這個階段沒有發展好,所以會出現這個這個現象。嗯,對,他的情感功能發展受到了阻礙。最終,越來越清晰於,與這個孩子的教學工作,不應該是透過邏輯思維去訓導規訓,而是從他的情感入手,明白他還無法像他的同學那樣,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再聯絡自身以前的經歷,頓時能夠理解這個孩子經歷了什麼,對他產生深深的理解。

  理解之後,下一個問題自然而然在腦海中出來了,那麼,既然這個孩子沒有辦法表達清楚自己的情感,而透過對與錯這樣的方法來說服他只會讓我們彼此互傷,那,到底怎樣做才能夠真的幫到這個孩子呢?一個孩子究竟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一點點成長起來,開始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並且變得成熟的呢?

  看起來,並不是我要去教他點什麼,對他面臨的問題就有用。那,我該怎麼做?這個問題,暫時無解,於是將問題擱置一邊,我想,時機到了,總是會知道怎麼做的。

  時機來了。又是同樣的情形,同樣的境遇。放學後,我和這個孩子面對面坐在沙發上,我看著他,讓內心的聲音自然而然流淌出來。

  他:“我只是不小心,他幹嘛那麼大火。”

  我:“對哦,我也覺得,他這樣反應好大。”

  他:“他就是針對我。”

  我:“咦,怎麼會覺得他針對你呢?”

  他:“不僅是他,小安也針對我。”

  我:“哦,怎麼會這麼想。”

  他:“他們高年級就會欺負我們低年級的。我們低年級的有些事沒辦法做得像高年級的那麼好。”

  我:“是嗎,那小伊也是低年級的,他們沒有欺負他哦。”

  他:“反正小安就是針對我。”

  我:“對哦,今天我就覺得小安對你的態度挺過分的,這件事,我下次會跟他說的。”

  他:“他脾氣好大,人家稍微碰他一下,他就不服氣,一定要還回去。”(話題折回到這次跟他產生衝突的孩子,我在心裡暗暗佩服了一下,我一直不知道用哪個詞形容衝突中的另一個孩子,結果,他就這麼準確地用“不服氣”這詞講清楚了。)

  我:“是的,我也發現了,他就是這個性格。不是針對你哦。”

  他:“他就是針對我。”

  我:你看(舉例,講明我們提到的這個男孩與小安的一次衝突)

  他:“真噠?”

  我:“嗯。我看的清清楚楚,小安的父母當時也在,人家父母一點也不介意,只是講明原因。他那個時候對小安就是那樣的,他現在是這樣的性格。”

  他:“就是,他也該改改了。”

  我:“所以你看,他對誰都這樣,並不是針對你。”

  他:(停頓了幾秒)“我明白了,對於他而言,他就像一頭熊,其他的同學在他眼裡都是魚,他看到魚,就要抓。”

  我:(呆了幾秒,第一次聽到這種比喻)“額,這麼理解不算錯。可以這麼講。”

  我們的溝通到此為止。在我們溝通的過程中,我自身的身體感覺以及這個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所呈現出來的情緒狀態告訴我,他感到安寧與平和。這個溝通是有效的。

  不同年齡的孩子學英語

  在一次次課後總結與反思之中,我觀察到,那些越是小的孩子啊,他們但凡跟我建立了穩定的關係,他們與英語的關係就越融洽。

  同樣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年齡層的孩子之中去教,孩子們所呈現的狀態是不一樣的。那些小小的孩子們,幾乎都是聽了一兩遍,最多不超過三四遍,就會唱了,有的唱得清晰又流暢,有的遇到難一點的歌詞,即使只能唱出開頭和結尾的歌詞,中間的部分也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大聲唱出來,調調對,歌詞完全被篡改地面目全非,唱著唱著自己都覺得好笑,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唱。

  那氣氛是十分融洽的。

  到了二三年級的孩子,那感覺就不一樣了,同樣是跟我建立了穩定關係的孩子。有的孩子頗有興趣,腳底打著拍子輕輕得跟著哼。有的孩子則安安靜靜看影片。氛圍里加上了一點小心翼翼。

  再大一點的孩子,除非自己有把握唱出來,否則是不會舉手的。有些孩子對歌詞也許沒那麼熟悉,願意嘗試,然而,他們依然需要一遍遍聽,確認自己能夠大致唱出某一句歌詞的時候,才會舉手。更有趣的是,開始有孩子觀察到歌詞中某種她所認為的不合理之處,進而停止下來,皺眉思考,不再跟唱。整個班級的氣氛之中帶著某種考慮與慎重的氣息。

  在一次又一次的觀察之中,我漸漸確認,那些越小的孩子啊,他們帶著好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地學習語言。相比而言,他們並不那麼在意同伴對他們的評價和看法。

  當孩子的年齡一點點長大,他們開始考慮到自己有可能說錯,在意自己的外在表現如何,在意同學的評價和看法,並因這些評價和看法而產生不同的反應,這種反應進而進一步影響著接下來時間的學習狀態。當然,少部分的孩子除外,這一類孩子,她們對自己是確信的,對於別人的評價甚至是攻擊並不那麼介意,不會輕易否定自己。

  即使在這些小小孩之中,一堂課下來,有的孩子所有的活動都參與,有的孩子只選擇特定的幾種活動參與。而那些參加所有活動的孩子,在同一個活動中所參與的時間長短不同,情緒狀態各異。於是,這些孩子們的體力、興趣點、面對同伴評價的反應等等差異就一一體現出來。

  答案慢慢浮現

  在這些觀察、總結、思考、驗證之後。我開始一點點意識到,其實,孩子喜不喜歡英語,真的跟我好不好沒啥關係。

  我已經在我的能力範圍以內,將能做的都做了。而孩子們有不同的反應,跟他們的年齡、自我的發展、主導功能、孩子的父母對於孩子本身所持的態度都相關。

  我想,還有其他的關鍵因素,是我目前的能力範圍無法意識到的,然而,在我所能意識到的這些關鍵因素之中,它們在影響著孩子的學習,這些因素與作為老師的我本身一樣重要。所以,每個孩子對於英語的喜愛程度,並不能單單就這個老師好不好來決定。老師是這些關鍵因素中的一個。

  明白了這個部分後,再來觀察自己。一種莫大的自由感產生,開始能夠專注於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確信感和安寧感出現。

  於是,每天清晨醒來,睜開眼,心裡一聲喜悅,心靈和大腦同時道:“早安,親愛的,新的一天開始了。”

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4

  來古月快一個月了,也給學生上了三個星期的課了。在這三個星期裡,有開心,也有生氣,每當我值班的時候看到有的學生不好好學習,我就會感到惋惜,但也理解,我也是從高中過來的,也能知道學生的心理,這時,我會想是不是我講的課不好,他們不感興趣才回不好好聽。我會反思自己。我會和我的指導老師探討請教,怎樣當一個學生老師,透過和指導老師的談話,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盡心盡力去教,為學生指路。教書育人的過程,應該先是一個育人的過程,再是一個教書的過程。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可能不一定很好,但是起碼要從品德、態度方面加以教育。做人可以允許學習能力不如別人,但是做人的思想品德不能出現瑕疵。把學生培養起來,這是作為職業教師的為師之道:傳道授業解惑。教學不只是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

  恩威並重、寬嚴相濟。作為老師,要有老師的威嚴,否則無從管理班級教學事務。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關心照顧自己的學生。如果說,威嚴是一則猛烈的陽光,給予了學生前進的希望,那麼寬厚則是和煦的春風,滋潤的學生的心田。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句話,足以讓我們這些奮鬥在教育事業一線崗位上老師奔跑不已,永遠追求卓越。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要有一個度,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嚴肅,幾個班的班主任也告訴我要對他們嚴肅一點。在課下時間,我也會去找他們談話,問問他們我講的課能不能聽懂,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這種模式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拉進我們之間的關係。有一次,我去食堂打飯,碰到了喔的學生,他們在後面就大聲的叫我,給我打招呼,我覺得很開心。

  作為一名老師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是不夠的,老師更重要的目的是育人,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用我們老師的一舉一動去引導去影響他們,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處事。為此我們當老師的一定要做好榜樣作用,只用我們在待人接物等從多小的方面樹立好的榜樣,只用我們當老師的以身作則,才能更好的教導學生。記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影響學生。

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5

  一、 認真備課。 認真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準備。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多種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蒐集各種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的影片資源,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二、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 做到情感化、生動化,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此外,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要多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 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子目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指導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和同學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 認真負責批改作業。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開好“講文明樹新風”的班會。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同時,健全的人格必須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針對身心的健康發展,我開展了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同學們做到自覺尊敬老師,愛護同學,相親相愛。

教師教學感悟心得體會6

  無意間開啟微博,看到從教的同學和同事們每天更新的心情記錄:“寶貝們,運動會你們表現太棒了,老師給你們大讚!”“新的一天在朗朗書聲中開始了,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哦!”“收到學生疊的千紙鶴,好感動。”“明天期末考試了,孩兒們加油啊!”“?”看到這些發自肺腑的隻言片語,我瞬間為之動容。這才留意起一些熟悉得幾乎沒有在意過的地方:教室裡,如雪的粉末在飛舞,知識的甘露在播撒,傾盡的真情在流動?辦公室,老師們埋頭認真批改作業的姿勢,對學生循循善誘時慈愛的眼神,精心製作課件、擺弄教具的身影??操場上,老師們激情洋溢地指揮佇列,高聲吶喊為孩子加油,全心投入和孩子游戲??

  在這些心懷學生、愛生如子的老師們的身上,我看到了老師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生活點滴,就是陪伴和幫助孩子,讓他們一點一點進步和健康快樂地成長的同時,引領他們真摯、自信、陽光地走好人生的一段路,用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心中的夢想。儘管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青絲白了一縷又一縷,但是老師們會用永遠不變的童真伴隨孩子們成長,用永恆不變的夢想引領孩子們生活的方向。而我,不正是前行在這條路上的千萬分之一嗎?

  我愛在課餘畫畫。一間普通的小平房,進入小小的畫紙上,霓虹再耀眼,大廈再摩天,它依然精緻、獨特;一條默默無名的溪流,淌進小小的畫框裡,山河再壯美,它卻獨顯優雅;一塊荒涼貧瘠的土地,躍然小小的畫板中,園林再婉約多情,它卻異常肅穆堅毅??漸漸地,我發現,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甚至美的東西太多,以至於無限的慾望膨脹了內心,麻痺的眼睛容易忽略甚至不滿足於當前的美,簡單的美,純粹的美。如果我們都縮小眼界,從小小的畫框中賞風景,看人生,雖然暫時限制了目光,卻留住了單純的心,能更平靜、無私地面對當下的境遇,做好當下該做好的事,未來的夢想才不是虛無的幻想。

  最近和孩子們一起看了溫馨快樂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班上許多孩子們都有了共同的夢想,比如參加一期“爸爸去哪兒”的節目,夢想自己也能像節目中的孩子一樣環遊世界,成為擁有眾多粉絲追捧的小明星等等。我問:“這些美好的夢想你們打算怎樣去實現呢?”頓時,一雙雙閃爍光芒的眼睛無奈地左顧右盼,“哎,可惜我們又不是明星的孩子。”“我們只是普通的小孩。”孩子中間有人小聲地嘀咕著。看著他們的滔滔不絕瞬間草草收場,我給他們講了許多名人的故事,讓他們知道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平凡普通的人,他們沒有抱怨自己的平凡,並且敢於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甚至不幸的遭遇,從現在做起,為實現夢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終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又在一次批改日記中,我看到,許多孩子果然知道了要珍惜現在的時間,腳踏實做起的道理:他們有的正計劃努力學習,當一位博學多識的老師,為國家培育更多的人才。有的迷上電視臺科教頻道和科學書籍,還大膽動手嘗試小實驗,夢想成為科學家,用科技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發達。有的已經開始積極鍛鍊身體和勇氣,從幫助身邊的同學開始,為將來成為一名充滿正義與勇氣,助人為樂的好警察鍛鍊自己。還有夢想成為解人疾苦、的救死扶傷的醫生;英勇無畏、拯救生命消防員;充滿愛心、關愛老人的社會義工?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一顆顆純潔的心,看到了夢想閃爍的光芒和實現夢想的希望,看到了夢想並非遙不可及。

  看著孩子們精彩紛呈的夢想,我在想,作為他們的老師,我更應該把握好每一個平凡的當下,在這個普通卻神聖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做好他們的助夢人。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繼續把握當下,在平凡的每一天中不斷求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