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通用6篇)

關於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通用6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1

  杜威,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少數幾個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而他的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最集中,最系統的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論。我認為,要真正的理解杜威的思想,就必須認識到他提出“教育無目的”的目的。其實,杜威並不是倡導教育無目的,他的教育其實是有目的的,杜威反對外在的,固定的,終極的教育目的,他以生長為教育目的,認為教育要促進兒童的發展。要促進社會的民主和諧。杜威非常注重兒童和青年獨立意識、創新意識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的培養。他不僅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而且注重不同團體、不同國家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以使平等、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

  《民主主義與教育》初讀時覺得很難理解,但耐心讀完後卻有很多收穫與啟發。杜威在書中提出了許多與傳統不同,適用至今的教育觀念,他以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來解釋教育,創造了嶄新的教育理論,他利用“兒童中心論”和“做中學”衝鋒陷陣,使兒童真正從壓迫天性的傳統教育中獲得瞭解放,學校也大為改觀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理論直到現在還是那樣的鮮活而有價值,尤其是他關於教學論的闡述,使我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傳統觀念認為教學是傳授知識的工作。看似正確的話杜威卻提出反駁說,猶如由工具箱中取出鋸子不是製造工具,從別人口中聽來也非真正獲得知識。杜威提出“從做中學”,就是說教學不應該直接了當地注入知識,而應誘導兒童在活動中得到經驗和知識,教學要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出發,並且附著於兒童的現實生活。而有些教師卻脫離兒童生活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者有的老師把兒童視為容器而以高壓手段灌輸知識,其結果只能使兒童學而不思和記而不解,或招致學生的反感。想想我們現在的教育狀況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間斷的模擬考試、各級統考,迫使老師不得不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擠佔學生的體育、音樂、美術等其他課程的時間,學生真的要成為只會學習的機器了,哪裡還有什麼自由、興趣可言。

  這種忽視學生要求和實際的教學效果肯定是微小的。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些國家的中小學課堂教學方式與我國的課堂教學方式截然不同:他們那裡,六年級學生讀的功課才相當於我們四年級學生的水平;他們那裡,課堂輕鬆、活潑、生動有趣,簡直像是在做遊戲。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他們和科技進步,得諾貝爾獎。這些現象曾讓我們疑惑不解。但是現在,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這是“在做中學”這一理念所起的作用在他們的課堂上,學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那些他們在生活中已很熟悉或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關的東西,所以,對學生來說,知識就不再只是抽象的、沒有意義的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生活畫面,這就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對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操作以及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杜威的理論是偉大的,他不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點和過程。他的教育思想在以後很長的時間內,仍然會給我們的教育實踐以無窮的指導和力量,讀了他的這本書還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教育思想精髓,我還要不斷學習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教學。

  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2

  經驗,何為經驗?杜威在這一部分開篇就提到經驗,並且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經驗”。經驗就是一個人打算做某件事,這件事的結果又反過來作用於這個人。他提出“只有生長積累的經驗才是有生命的”。

  在理解“經驗”過程中遇到的幾個誤區:身體和心靈的分離或者是行為活動和精神活動的分離,偏重身體或行為的訓練則會導致機械地活動,如果只用心而不結合行為,則會注重事物而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絡。反思即是思考,思考事物發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事物之間的聯絡,而不是僅僅想著是運氣或者偶然。

  第一,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到思維並且使思維獲益。要激發學生的思維,需要的是他們懂得經驗或經驗情境的意義,注重聯絡實際而不是學院式的學習。對於判斷是否與實際相聯絡的一個標準是“這是否是一個真正的問題”、“是否是與學生有關的問題”。

  第二,思維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而不是憑空捏造,思維的材料是各種行動、事實事件和事物的種種聯絡。

  第三,在思維中,掌握的資料只是一種觀念,由這些觀念引發一些暗示,而只有依靠行動才能檢驗這些暗示的正確性。

  總之,教育要貼近生活,將生活中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材料聯絡起來,形成一種觀念,激發出一些暗示,最終要回到行動上去檢驗,這樣的學習才能真正用到思維,才能真正改變思維。

  教材與方法的統一,方法是教材的有效處理,是how與what的區別。有目的的學習,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一般方法與個人方法,一般方法只是一種參照,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方法,來發掘自己的創造性。

  個人的思維與方法:信心與自信的區別,信心是一個人對所做事情一往無前的態度,而自信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虛心,保持一種孩子般天真的態度,專心。

  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3

  約翰·杜威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於1919年5月至1921年曾來中國講學,足跡遍及十一省,到處宣傳他的實用主義哲學和教育學。杜威的教育思想對我國有很大的影響。他在漫長的事業歷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哲學。他的思想基礎是“民主即自由”這一道德觀念,他為對此觀念建立一種令人信服的哲學論證併為追求一種能確保這一信念在實踐中得以實現的實用主義,貢獻了他的一生。他在教育方面的論著很多,其中《民主主義與教育》全面地闡述了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正如他所說,該書是最能概括其“全部哲學立場”的著作。

  該書是杜威在1916年寫成的。全書共分26章。這時美國面臨著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革命的新階段,正處在發展的時期。因此,要求研究與探索新的教育以適應工業革命的需要以及解決社會政治生活的各種問題,這是時代的需要,杜威《民本主義與教育》反映了美國資產階級這種要求。《民主主義與教育》是把民主社會的意義、生物進行論的觀點、產業革命帶來的變化以及科學實驗的方法,貫串一起,從而論證新教育的本質、目的、方法、內容和評判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論問題和實施問題。他主要的觀點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誘發”、“引出”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再也不應該“把教學看作把知識灌進等待裝載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補這個缺陷的方法”,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兒童的智力和具體操作能力,培養有創造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的人。為此,他十分注重為學生創設能夠引起問題從而激發思維的情境。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問題——發現教學模式正是受其啟發而倡導的。

  再者,杜威對於課程的看法有兩個基本觀點;一個是他認為工業革命以來知識積累很快,學生根本不可能在學校裡將所有知識學完,因而學校應改變課程,“教學生從宇宙本身求學問。”二是為把各階層的學生訓練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給他們教育。“以機會均等為理想的民主主義,要求一種教育,這種教育要把學問和社會應用、理論和實際、工作和對於所做工作的意義的認識,從頭就融為一爐,並且大家都一樣。”基於這兩點認識,杜威很注意結合兒童的特點和學習需要來安排教材。

  杜威的教育思想或者說《民主主義與教育》為代表的教育思想總綱所表現出來的是透過教育改革創新在美國創立更加適合學生的教育。透過這種教育,更多的人能夠享有和接受民主的教育。力圖實現民有民享民治的資產階級民主社會。它不同於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力圖培養奴隸主階級的統治者的哲學王而進行的階級統治。也不同於盧梭的`原著《愛彌爾》缺乏實踐的支撐脫離實際,空想式的烏托邦。杜威的民主主義教育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教育實踐及經驗,可謂是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在這本書中,有著哲學功底和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的。杜威用睿智的話語來闡述教育與民主,簡單的話中潛藏著深刻的含義,將教育的相關知識講的深入淺出,能激發我們很多關於教育與生活的新的想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4

  20世紀前半葉重要的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論著很多,其中《民主主義與教育》全面地闡述了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結合多年來的教育實踐,我對其提出的一些觀點有了更深刻理解。

  杜威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具體操作能力,培養有創造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的人。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誘發”、“引出”學生的積極性。不應該“把教學看作把知識灌進等待裝載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補這個缺陷的方法”。教育是受教育者的社會化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學的,一個是社會學的,兩方面不能偏廢,教育的起點和素材是本能和能力,必須誘導和發展學生的這種本能和能力。杜威認為,人的種種能力是天賦的種種生動的趨向運用某種材料所形成的。

  因此,為要發展學生的操作、思維等能力,就應事先決定好讓學生接觸什麼材料,而“選擇材料必須採取社會的標準”。顯然,杜威所要求的是:學生手腦並用地從事社會性的主動作業,智力的發展和知識的獲得乃是自然而來的結果。他企圖以此調合過去那種只重知識或只重智力的分歧,這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在智力的發展中,杜威尤其注意思維能力的培養。他認為:“就學生的心智而論……學校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力……”為此,他十分注重為學生創設能夠引起問題從而激發思維的情境。過去,教育界對杜威提出的從問題出發的五步教學法多有批評,但後來有人認為:“實用主義者所提倡的實驗——探索方法,也有值得肯定之處。”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問題——發現教學模式正是受其啟發而倡導的。

  杜威無論是在其教育思想還是後來所創立的學校裡,都是堅定不移地推行他的新型教材——“活動作業課程”的。杜威對於課程的看法有兩個基本觀點;一個是他認為工業革命以來知識積累很快,學生根本不可能在學校裡將所有知識學完,因而學校應改變課程,“教學生從宇宙本身求學問。”二是為把各階層的學生訓練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給他們教育。“以機會均等為理想的民主主義,要求一種教育,這種教育要把學問和社會應用、理論和實際、工作和對於所做工作的意義的認識,從頭就融為一爐,並且大家都一樣。”基於這兩點認識,杜威很注意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要來安排教材。他認為“教育上的教材首先由供給現在社會生活內容的種種意義所構成”,由於社會生活發展得更為複雜,因此對這些材料要加以特別的表述和組織。

  從教師的觀點來看,學校中的各種課程代表著許多工作的資源和可以利用的資本。但是,這些課程遠離學生的經驗這也是事實,所以學生的教材和成人的教材即書本中的教材是不一致的,也不能一致。“成人的材料是學生的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是學生的材料的現狀。成人的材料直接成為專家和教師活動的一部分,而不成為初學者和學生的活動的一部分。”在使用課本時所造成的大多數錯誤的根源就在於沒有牢記教師和學生的不同觀念所產生的教材的區別。

  為此,他擬定了一套遊戲和工作相結合的,即以社會性的作業為中心的教材。在他所創立的芝加哥實驗學校(1896年)裡的課程便是如此,在那裡,“作業”是一箇中心概念。杜威說:“主動作業這個名詞,既包括工作,又包括遊戲。……兩者都有意識地抱著一定目的,並對材料和過程的選擇進行設計,以實現所期望的目的。”工作和遊戲的區別在於結果的觀念引起較長過程的活動,凡是所做的事近於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強加的工作任務的地方,遊戲的要求就存在,而學習恰恰便是這樣一種事。因此,學校所以採用遊戲的作業,並在課程中佔一明確的位置,是出於理智和社會方面的原因,並非權宜之計。可以說,沒有遊戲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學習。

  總是在遊戲,為何學習效果不佳呢?不要忘記,在多數校外環境裡,教育的結果不過是遊戲和工作的副產品,是偶然的。因此,學校的任務就是創設一個環境,在這種環境裡,“遊戲和工作的進行,應能促進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長”。

  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5

  “在做中學”:《民主主義與教育》的核心理念,西方學者稱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名著。《民主主義與教育》是一部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而又極其深刻的名作,經由它,杜威的哲學思想在教育思想體系中得以最完美的體現。可以說,《民主主義與教育》是杜威結合當時美國教育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的集大成之作。時至今日,它仍不失為一部教育哲學的經典作品,被譽為“理解近百年來美國以及眾多國家教育演進的鑰匙”。

  “在做中學”,可以說是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的核心理念,也是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和他的教育理論的一個核心內容。如果把《民主主義與教育》這部著作比作一條價值連城的珍珠項鍊,杜威從不同方面所論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就是那一顆顆圓潤、璀璨的珍珠,每一顆都閃爍著獨特的智慧光芒。而“在做中學”這一理念,就像一根金線,串起了那一顆顆珍珠。正是有了“在做中學”,《民主主義與教育》才真正成為一部教育經典。

  杜威本人用他的一生來實踐著“在做中學”這一理念:從1884年他在密執安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任教到1930年從哥倫比亞大學退休,在這近50年的任教生涯中,杜威透過“實踐—反思—理論—實踐”這一持續的迴圈過程,不斷地豐富他的教育理論,最終成就了《民主主義與教育》這部不朽的教育著作。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並積極應用到教育過程中去,恰好體現了這位教育理論家、教育實踐家的獨特之處。我想,如果沒有這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民主主義與教育》。這難道不是“在做中學”這一理念在杜威本人身上最完美的體現嗎?

  “在做中學”,也就是在“經驗”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那麼,什麼是經驗呢?杜威說:“經驗包含一個主動的因素和一個被動的因素,這兩個因素以特有形式結合著。在主動的方面,經驗就是嘗試;在被動的方面,經驗就是承受結果……把經驗的主動行動的一面和被動的一面割裂開來,就會破壞經驗的極其重要的意義。思維便是準確地審慎地把所做的事和它的結果聯結起來。”

  民主主義與教育讀後感6

  杜威對教育作為什麼的幾種觀點在書中進行批判性的解釋,這幾種觀點有“教育作為預備”,“教育作為官能的訓練”,“教育作為展開”,“教育作為塑造”,“教育作為復演”。這幾種觀點既有哲學預設上的缺陷,也有對人的事實性存在的忽視。作者嘗試對其進行自己的淺層解析。

  “教育作為預備”。教育作為預備,其哲學預設是說教育是指向美好的未來;現在是不理想的,現在是手段,是達到將來目的的途徑,這是目的與內容的割裂。這樣勢必忽視當下生活的內容,當下的環境,意義;忽視當下的個人存在。這樣也就犧牲了現在的生活內涵。可是未來是模糊的,是不確定的,遙遠的。這樣的未來可能會使人失去信心,失去當下的樂趣,今天是明天的階梯,但今天在他來說是空洞的,被忽視的,他是遠視的,但遠方僅僅是想象的樣子。何況即使“未來”有所顯現,他還是不敢肯定這是未來的樣子嗎?他懷疑,猶豫,飄浮不定。

  “教育作為官能的訓練”。官能的訓練首先是要相信有這些“官”(內在的),透過訓練使其形成這種相應的期待的“能”(外顯的)。這是一種二元的分裂。這樣的官能是機械的,是有一定的指向,而不是多樣的指向。這種指向是說一定的刺激就是為了一定的反應來回應。這是預先設定好了的刺激—反應。這種刺激是沒有被人理解的,沒有意義的“物的外殼”。這樣這種官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只能做出曾經有過相應訓練的相似情境的機械反應,這個情境對他來說是沒有真正理解的,可以說是他的“假環境”。這樣的人是呆板的,僵化的。

  “教育作為展開”。展開的是人已有的東西,但這些東西是隱藏著的,是需要“導”出來的。但這種展開不是隨意的,而是已經有一個展開的“形式結果”的,這與“教育作為預備”有點相似。正是因為有所預備,還是有個遙遠的目標,但“展開說”把遙遠的未來進行切割,分成幾個小片段,這樣就有了近景的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一切是無意義的,只有這個結果的呈現才是目的。就像欣賞一朵盛開的花,我們要看的不是“含苞欲放”,漸漸展開的那個過程,而是完全展開的“大花”。但它承認了人本來有的東西,相信它們有“展”的可能,但是展開不僅僅是靠外力的“導”,還有自己的自我展開。如果沒有這個意願,恐怕一切力量還是壓迫,強制。

  “教育作為塑造”。塑造已經假設了可以對人進行“捏”,“造”。一切外界的影響都是可以的,而且是有力量的,可以轉變人的,是完全忽視人的內在的一切內涵的,除了低階(沒有價值判斷)的本能。塑造也是有可能成功的,但這種成功的評價標準是“塑造說”的,形成的可能是沒有自己的,自己意義的,自己的靈魂的物。

  “教育作為復演”。“復演”可以理解為重現的話,那這個觀點就有點機械了。復演的是過去的材料,過去的生活。這樣也就會像“預備說”一樣失去當下的生活。但是在這裡,似乎應該理解為這樣的復演是“材料”與當下不聯絡,沒有關照當下的人、環境。其實環境會自然的留下過去的內容,包含過去的色彩,但是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現在的環境,是未來的中介。即使要“復演”也應該是為了尋找走出當下生活中出現的困境而“追溯”。

  “教育作為經驗的改造”。杜威很強調環境,這個環境是指社會環境,是人與人互動的環境,是對參與其中的每個人有自己的一定意義的環境。環境是教育的中介,那麼經驗的改造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的。經驗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環境,或者可以說完全是因為環境而發生的。一方面是增加了經驗的意義,是量的增加。因為環境中出現了新的意義被“我”內化了,形成了自己的意義;另一方面改造經驗,改造那些常規性的,習慣性的經驗。這其實是擴大經驗的視野,是廣度的開闊。這樣說來,經驗是否就是個體有意識的建構意義的結果?要是生活處處都追問意義的話,可能會失去生活的某些隨意的東西,輕鬆的東西。

  這幾種觀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有其缺陷,不能一概而論。能否可以看作是對遺傳,環境,人的不同理解的結果而產生的不同主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