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1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投影出示複習題.

  學校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還剩多少張?

  2.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學生思考、回答:這道題要求的“還剩多少張”是幹什麼用去後剩下的張數?

  二、探究新知.

  1.匯入新課:前面學習的應用題,都是把複習題的第一個條件改變成兩個條件,把一步計算的應用題變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現在,這道應用題前兩個條件不變,我們在第二個條件後加上一個條件,看看變成什麼樣的應用題,該怎樣解答.

  2.教學例3.

  (1)出示例3:學校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

  (2)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初步理解題意:

  教師引導學生從條件、問題入手對複習題和例3進行觀察、比較、分析.使學生知道:雖然兩道題都是求“還剩多少張?”,但複習題給出了兩個條件: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所以求出做完紙花後剩下的張數,也就回答了最後問題,只需一步計算;例3給出了三個條件: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由此可知,從30張彩色紙中用了兩次,求最後剩下的張數,顯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計算兩步.

  (4)畫線段圖,進一步理解題意.

  學生敘述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教師畫出線段圖:

  指名看線段圖說明題意.

  (5)利用線段圖,分析題中數量關係,找出中間問題,解答應用題.

  學生看圖、思考、討論:從30張彩色紙中,做紙花用去11張,由這兩個條件可以算出什麼?

  透過思考、討論,使學生知道:由題中的前兩個條件,可以求出做完紙花後還有多少張彩色紙.

  指名線上段圖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教師隨即線上段圖的對應部分標出:

  板書: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學生看圖思考:根據條件怎樣求出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指名線上段圖上指出第一步是從哪一段裡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學生敘述算式及得數,教師板書:30-11=19(張)

  引導學生思考:這19張回答的是不是題中的問題?為什麼?

  透過分析,使學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從總數30張中做紙花、做小旗用去兩次後剩下的部分.19張是從30張中用去一次即做紙花後剩下的,它回答的是應用題的中間問題,而不是最後的問題.

  學生看圖思考:做小旗用的9張彩色紙是從哪部分中用去的?由這兩個條件可以求什麼?

  指名線上段圖上指出是從哪一段裡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書:(2)還剩多少張?

  學生敘述算式及得數,教師板書:19-9=10(張)

  答:還剩10張.

  (6)回顧分析、解答例3的過程.

  教師以敘述及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例3的分析、解答過程.

  ①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問題.

  指名敘述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②分析題中的條件和問題,看由題中的已知條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問題.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條件能否一步解答“還剩多少張”,為什麼?

  ③畫出線段圖,看圖分析由前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什麼問題,確定第一步該算什麼.

  指名敘述例3的前兩個條件,回答用前兩個條件可以求什麼,第一步該算什麼.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計算結果和第三個條件能木能解答所提問題,確定第二步算什麼.

  指名敘述例3第二步算什麼.

  ④經過分析,知道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敘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方法.

  ⑤寫出答案,檢查解答有沒有錯誤.

  教師:解答應用題關鍵是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在今後的練習中,同學們可以根據題中的條件、問題自己畫出線段圖,根據直觀圖示進行分析,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最後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幼兒園買來30個梨,給小班12個,給中班9個,還有多少個?

  (1)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隨學生敘述,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不完整的線段圖.

  (2)引導學生畫出:

  ①給小班12個後剩下的部分.

  ②給中班9個後剩下的部分.

  一名學生畫在黑板上,其餘學生畫在書上.

  (3)學生分析、解答.

  (4)指名敘述解題思路.

  三、全課.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步計算應用題中,從一個數裡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

  這種應用題有兩種解答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其中的一種,即從總數中減去第一部分,再減去第二部分,下節課我們將學習這種應用題的第二種解法.

  隨堂練習

  1.(1)河邊有24只鴨,遊走了7只,還剩多少隻?

  (2)河邊有24只鴨,先遊走7只,又遊走9只,還剩多少隻?

  引導學生對上述兩題進行分析比較:兩題的第一個條件相同,即河邊有24只鴨,問題相同,都是求還剩多少隻.但第1小題的已知條件告訴我們,從24只鴨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題是從24只中游走兩次,第一次遊走7只,第二次遊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須先求出遊走7只後還有多少隻.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2.縫紉組買來35米花布,30米藍布.做衣服用去59米,還剩多少米?

  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2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運用猜測、舉例、驗證等數學方法學習乘法分配律。

  2、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用規律簡算,增強用規律驗算得意識。

  設計理念:

  1、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靈活處理教材,選擇適當的教法。

  3、提高了小組的合作學習有效性。

  4、促進了學生的主動性、個性化的學習。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出示數學掛圖:透過看圖,把圖意說一說。

  二、提出問題,解答質疑。

  弄清題以後,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 (小組討論)

  生答師板書:濟青高速公路全長約多少千米?怎樣解答呢?

  (1)要求全長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輛車分別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 × 2 + 90 × 2 = 220 + 180 = 400 (千米)還可以先求兩輛車1小時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90)× 2 = 200 × 2 = 400(千米)

  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小組合作探討)

  生交流:發現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 110×2 + 90×2 =(110+90)× 2這是個什麼規律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小組合作學習)生自己舉例來驗證

  生答師小結: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可以把它們分別乘這個數,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這個規律嗎?

  生板書:(a + b).c = a .c + b .c透過學習,讓學生思考運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可以進行驗算。

  ②可以使計算簡便。運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計算簡便嗎? (生小組舉例探討)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一題:讓學生在小組中快速連線,並說一說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第二題:先讓生自己解答,然後再組內互相說出師運用的什麼定律。

  第三題:先觀察,再說出對錯,然後把錯的題重新做出來,集體訂正,並說出錯題錯在哪裡。

  板書設計:乘法分配律

  110×2 + 90×2 (110 + 90)×2 = 220 + 180 = 200×2 = 400(千米) = 400(千米)

  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可以先把它們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律就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 a + b).c = a .c + b .c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3

  教學目的:

  1、透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後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貧困地區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利息,解決利息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民收入增加,人們可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一是支援國家建設,二是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和有計劃,同時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麼,怎樣計算利息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二、新課

  1、介紹存款的種類、形式。

  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閱讀P99頁的內容,自學討論例題,理解本金、利息、稅後利息和利率和含義。(例如:小麗20--年月1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年1月1日,小麗不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還可以得到銀行多付給的確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小麗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稅後利息:國家規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稅率納稅。小麗實際得到的1.8元是稅後利息。國債的利息不納稅。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銀行規定,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

  (2)閱讀P99頁表格,瞭解同一時期各銀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學會填寫存款憑條。

  把存款憑條畫在黑板上,請學生嘗試填寫。然後評講。(要填寫的專案:戶名、存期、存入金額,、存種、密碼、地址等,最後填上日期。

  4、利息的計算。

  (1)出示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計算方法

  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麗的100元錢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學生計算後交流,教師板書:1002.70%3=8.10(元)

  (3)三年後取款,小麗能得到8.10元利息嗎?為什麼?

  學生髮表意見後,教師指出:1999國家規定存款時,要按利息的確20%繳納利息稅,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後實際能得多少利息嗎?

  (4)學生計算後回答,教師板書

  利息稅金:8.1020%=1.62元稅後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時她可以實際得到本金和稅後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練習。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題,學生讀題後,提問:貝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後由學生解答,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9題。

  教學總結:

  折扣、納稅、利息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中,折扣是學生們日常生活最熟悉的,教學中,我沒有剝奪孩子們想說的權利,讓他們自由地來說說他們對摺扣的理解,並引入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但教學中我沒有說清楚幾折就是十分之幾,因此個別孩子對於七五折這樣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而納稅和利率,則主要是透過公式的掌握教給孩子解題的方法。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4

  教學內容:教材P115、116頁練習二十四第8-14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進一步加深對周長概念的理解,能正確地判斷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指出多邊形的周長。

  2、學生進一步鞏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學會解答比較複雜的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直尺、三角尺、長方形紙片2張、鐵絲1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練習本單元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板書課題)透過練習,要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更加明確什麼是周長,會更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概念練習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1)做練習二十四第8題

  提問:這是什麼圖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每個圖形都有幾條邊?(板書:4條邊、4個角)

  量一量各個圖形中每邊的長度。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每個角。

  提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個角都是什麼角?

  你能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點嗎?

  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判斷(出示圖形)

  哪幾個是正方形,哪幾個是長方形?

  2、周長的概念

  (1)什麼是周長?(指名回答)

  (2)練習二十四第9題。

  你能看出第9題裡三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嗎?

  學生口答,說出是怎麼得到的?

  三、周長計算練習

  1、練習二十四第10題。

  (1)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取整釐米數。

  周長是怎麼算的?

  (2)先讓學生量一量。

  正方形的周長應該怎麼算?

  2、做練習二十四第13題。

  (1)做第1題。

  (讀題)邊長是多少?周長怎麼算?

  (2)做第2題。

  (讀題)長和寬各是多少?周長怎麼算?

  3、練習二十四第14題

  (1)讀題

  (2)提問:20釐米其實是圍成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什麼?

  (3)小組討論圍法。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22教案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例9、例10和“練一練’’,第45頁練習七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認識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能用列舉的方法求100以內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能透過直觀圖理解兩個數的因數及公因數之間的關係。

  2.使學生藉助直觀認識公因數,理解公因數的特徵;透過列舉探索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體會方法的合理和多樣;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能有條理地進行思考,發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學生主動參加思考和探索活動,感受學習的收穫,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鋪墊準備

  1.直觀演示,作好鋪墊。

  出示邊長6釐米和邊長5釐米的兩個正方形。

  提問:觀察這兩個正方形,哪一個能正好分成邊長都是2釐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課。

  談話:根據上面我們看到的,如果一個長度是原來邊長的因數,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現在就利用這樣的認識,學習與因數有密切聯絡的新內容,認識新知識,學會新方法。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公因數。

  (1)出示例9,瞭解題意。

  啟發:觀察正方形紙片的邊長和長方形的長、寬,哪種紙片能把長方形正好鋪滿,哪種不能正好鋪滿?先在小組討論,說說你的理由。

  交流:哪種紙片能把長方形正好鋪滿,哪種不能?你是怎樣想的?

  結合交流進行演示,引導觀察用正方形紙片鋪的結果,理解邊長6是長方形兩邊12和18的因數,能正好鋪滿;(板書:12÷6=2 18÷6=3)邊長4是12的因數,但不是18的因數,就不能正好鋪滿。(板書:12÷4=3 18÷4=4......2)

  (2)啟發:想一想,還有哪些邊長是整釐米數的正方形,也能把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為什麼?先獨立思考,再和同桌說一說,並說說你的理由。

  交流:還有哪些邊長整釐米數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鋪滿?你是怎樣想的?你發現正方形邊長的釐米數符合什麼條件,就能把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

  (3)引導:現在你發現,哪些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指出:大家發現,1、2、3、6這幾個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數,我們稱它們是1 2和18的公因數。(板書)

  追問:4是1 2和18的公因數嗎?為什麼不是?

  2.求公因數。

  (1)出示問題。

  引導:我們已經知道,兩個數公有的因數,是它們的公因數。那如果已知兩個數,你能不能找出它們所有的公因數呢?接著看一個問題。

  出示例10,讓學生明確要找出8和1 2的所有公因數,並找出其中最大的一個。

  (2)探索方法。

  引導:先想想怎樣的數是8和12的公因數;再想怎樣可以找到8和12的公因數。和同桌商量商量,找出它們的公因數,並找出最大的一個。

  學生思考、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你是怎樣找8和12的公因數和最大的公因數的?

  結合交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板書過程)

  ①分別找出8和12的因數,再找公因數,並確定最大的一個。

  ②先找出8的因數,再從8的因數里找1 2的因數,並確定最大的一個。提問:為什麼可以這樣找8和12的公因數?

  ③先找1 2的因數,再從1 2的因數里找8的因數,並確定最大的一個。追問:這種方法是怎樣想的?

  小結

  3.用集合圖表示公因數。

  出示兩個圈:8的因數12的因數(圖略)讓學生分別說出8和12的因數,教師板書。

  引導:如果要在圖裡既看出8的因數和12的因數,又能把公有的因數寫在共同的部分,這兩個圈怎樣合併到一起比較合適?小組裡討論討論。

  4.回顧內容。

  提問:回顧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哪些內容?(板書課題)什麼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三、鞏固深化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3.做練習七第1題。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檢查板演過程,說明最大公因數;有錯訂正。

  4.做練習七第2題。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

  提問:能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嗎?

  四、小結收穫

  提問:今天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在學習過程中你還有哪些體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