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讀後感1000字(精選15篇)

孔子讀後感1000字(精選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1

  《孔子評傳》是由由匡亞明先生主編的,這套《孔子評傳》更是由匡亞明先生親自執筆撰寫,老先生注重社會歷史的研究,對商周社會經濟也有深入探討,這使得這部書成為文史哲交匯的鉅著,而不僅僅是狹隘的個人評傳。在孔子思想的研究方面,可以說匡亞明先生開創了最廣泛的範疇,拓寬了研究視野,為後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我選擇了這本書和我的孩子一起研讀。全書分十章對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學為核心而展開的倫理、政治、經濟、教育等思想全貌及兩千多年來在國內外廣泛傳播和影響的曲折變化過程,都作了評述。尤其當我讀到關於孔子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思想、方法、實踐等內容時,更是觸動很大。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之高超至今仍難以有人能望其項背。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識的淵博外,也與他先進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在其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更是亙古不變的教育真理。

  透過與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我們有個小小的發現:

  孔子善於瞭解學生們不同的習性和興趣,循循善誘。他認為一個人不僅應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且要樂於學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培養起學習興趣,才能樹立學習的自覺性,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以至學而不厭。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辦法,是透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論語》中就記載著孔子採用哲理性的比喻來教導學生的事例。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就曾經總結性他說:“夫循循然善誘人。”孔子對學生能耐心誘導,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確是收到了極佳的教學效果。作為家長,我覺得我們應該善於引導我們的孩子發現他們的興趣,並積極培養。

  除此之外,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法;“夫子教人,因材而異”的因材施教的育人方法;以及“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學習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的。

  在21世紀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面對孔子的教育方法、至理名言,孔子的教學方法,對於今天仍然是有益的、適用的,甚至可以說是需要提倡和強調的。他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是多麼精闢的教育觀點,是多麼辯證而又統一的教育方法。也正因如此,二千多年過去了,他依然被我們牢記,更是被世界所牢記,全球一百多所孔子學院就是最好的證明。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2

  "如果人類要在21世界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血液,誰也無法把它剝離,這是不爭的事實。寒假期間有幸拜讀了孫漢洲老師撰寫的"孔子教做人一書",對平日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語句又有了新的領悟。本書不僅講孔子做人處事的觀點和方法,還把《論語》中相關原文譯成白話文,而且例舉了大量的例項、故事,讀來趣味橫生。其中關於"孝道"的一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善孝為先",說明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自古忠臣皆孝悌。本書第一章寫的是"孝悌之道",比爾蓋茨說過: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如今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在不斷的加快,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有些人認為孝敬父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只限於每年的母親節、父親節或者父母生日那天,甚至有些人對於孝道理解出現了偏差,以為扔兩個錢,就叫孝順。論語:"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有別乎?"意思是,就是犬馬,一樣能有人養著。沒有對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處作分別呢?可見"孝道"並不是單單物質上的滿足。記得有一次看見了一則公益廣告,主要內容是講當年邁父母不小心將飯粒掉在桌子上的時候,當不再健康的父母走路需要攙扶的時候,想想我們小時候他們是如何照顧我們的。畫面出現的時候我注意到所有人都在極其專注的盯著電視螢幕,室內頓時清靜了許多。不知道這個廣告的創意者是誰,但他的這個短短几分鐘的廣告能重新換回人們對於自己父母的那份愛與敬佩,不能不說這是一個經典之作,跟這個公益廣告比起來"腦白金"簡直是垃圾,"黃金酒"也成了索然無味的白水。回頭說說現在的孩子,或許是因為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或許是他們太小不懂得,然而這些都過於牽強,都不是你們讓爺爺奶奶替你背書包的理由,也不是你衝他們大呼小叫的藉口,很多孩子都會背誦"三字經","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有幾個孩子能真正做到呢,僅僅是背誦、默寫是不夠的,背的再熟練不知道其中的意義也是毫無意義。

  教育孩子是個大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一起努力。說到這不得不再提到一個公益廣告,就是"給媽媽洗腳"的那段,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也應當以身作則。學校也應當多開展一些有關於"孝道"方面的活動及教育,社會也應當多出現以上兩個公益廣告式的宣傳典型。三方面合力才能做到對於孩子的良好教育。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3

  孔子的言行思想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儒家思想的基礎,孔子在各方面都有很多智慧的思考。我們大多數人顯然無法完全理解然後改變自己。

  我讀了《孔子的智慧》後,覺得他老人家雖然生活在一個動亂的年代,但始終有一種處亂不驚的心態,有一種純粹理想的生活信念。我想,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也是一個轉型期,充滿嘈雜紛亂,我們能否在社會大潮中保留自己的理想生活,實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從孔子的一些言論中獲得了些許啟發。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我們不清楚老人家在何種場合發出這種感慨的。但我想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人的生活需要朋友,需要朋友間真摯的感情思想交流,這是生活快樂的源泉之一。反觀現代社會,人越來越多,各種交通通訊越來越方便,但人心距離似乎越來越遠,我們不敢真誠地與他人交流,我們也始終對他人的言行抱有戒備之心。在工作中,我們越來越強調團隊合作,這需要人與人多交流;家庭中,各種矛盾瑣事很多,我們也需要經常交流;即使退休生活,我們也需要情感交流;小孩子上幼兒園的主要目的也是培養集體生活,融入社會的鍛鍊。總之,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真誠的交流,這是我們進化為社會人的內心要求,是天生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我們通常會認為他說這話的意思是學習方法。我們換個角度,把它理解為我們生活的一方面,需要找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經常練習,這也是生活幸福的源泉之一。對學生而言,學習是主要的工作,我們要經常練習,不斷提高,自然能感受到進步的喜悅;對普通員工而言,工作著就是快樂著,即使對多數人而言,工作充滿重複單調,我們要經常學習,不斷練習,如果是喜歡的工作,肯定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對退休的老年人,他們也需要找點喜歡的事情,學而時習之,有的繼續發揮自己工作的特長,有的可以從事自己的業餘愛好,有的可以享受家庭子孫的天倫,這當然能使得晚年生活充滿快樂。即使整天宅在家裡,如果要尋找快樂,還是得發現自己願意去學而時習之的事情。我想,這是孔子對待工作的態度。

  子曰:“人不知己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人都有追求名利的權利,但超過一個度可能就麻煩了。尤其是現在功利的社會,我們如何看待名利,這是說著容易做起來很難的事情。我想,孔子的智慧體現在,他對生活的感悟,生活中有了朋友,有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就可以了。即使別人不瞭解你,不理解你,我們都應該平淡看待。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倒在名利場門口,有多少人千方百計要出名,千方百計要讓自己變成權威,讓別人聽從自己的聲音。這種行為是孔子不認同的,自己的很多煩惱從此滋生不斷。也許這有些道家不求上進的思想,但孔子前一句學而時習之已經回答了。

  孔子的智慧集中了先人的智慧,有哲學的智慧,有歷史的智慧。我們還應多讀多想,也許能讓自己變得更加睿智。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4

  看完《孔子》,感觸頗多。儒家先賢孔子,一開始在魯國為官,這也是孔子一生比較順風順水的時候,與魯國政壇更善於權謀的季孫斯等權勢相比,孔子這個理想主義的知識分子天真了點兒,知其不可而為之,最終也是吃力不討好,只好背井離鄉在春秋列國之間流浪了14年,當時孔子還不是後世那樣的國際巨星級的聖人大腕,衣食尚不得周全,所以流浪過程肯定狼狽不堪。但是過著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孔子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宣傳自己的理念,希望社會能夠恢復秩序(周禮),人們能夠各自安守本分,社會物質比較豐富,民風淳樸,人與人之間講究同情心互相愛護(仁愛),也即實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可以說像孔子這種知識分子並不少見,他們都想入世為官,身居要職,他們想為民請願,為國出力,但他們幾乎都是政治文盲。他們秉天而行的性格,只能讓他們在政治紛爭中步履維艱,進退維谷,他們不懂得左右逢源,於是處處碰壁。在後世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諸如屈原的上下求索,李白的自信人生,蘇軾的豪邁奔放,孔明的死而後已,都是這種思想的最好表現。它包含了孔子和隱士們的積極人生觀,告訴我們,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不僅是一種心態,而且更是一種智慧,命運與機會常常青睞於那些積極樂觀向上的人。同時它又摒棄了那種自暴自棄和不知道“退一步則海闊天空”的人的思想。其實這種思想才應該是古代知識分子的追求。擁有這種思想的知識分子心繫國家,同時又不忘了明哲保身。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使遠離朝野,退隱山林,仍然心繫著天下黎民。

  現在讓我們把問題拉回現實,時代在變遷,古代的知識分子先進的哲學思想和人生觀在我們現代社會可能不管用。那麼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呢?是像周恩來一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嗎?這個目標很可貴,但是太大了。讓我們說點更實際的吧,我們現在的努力學習是為了畢業以後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我們現在的學習就僅僅是為了以後的工作嗎?這聽起來會很悲哀,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大學的課程為什麼還要那麼多,我們直接學我們的專業課不就行了嘛。不是的,看一下培根的名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在學馬克思,在學近代史,在學很多方面知識的原因。一門優秀的課程,不止是在讓我們學知識,更是在塑造我們的人格;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我們不能再拘泥書本,而是要經過系統的思維訓練,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才會不再單純從簡單記憶或者機械模仿的角度來考慮,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來分析、解決問題。我們讀書,是要讀出一種氣質,塑造適於自己的性格!是要讀出一種氣度,打造忠於自己的人氣!是要讀出一種氣概,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5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眾,要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修身為第一要。孔子說: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而修身的先決條件是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要努力觀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斷獲取高深的知識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學問和智慧,就能心誠意實,言行一致,即使無人在時,也照常遵守道德準則,保持情緒平穩,平常心,沒有憂患,很好地修身。

  孔子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當這些情緒未發洩時,人的情緒就處於心平氣靜,中庸平穩;但有時因發生了事故,我們會有上述情緒的發洩,只要是適當、有節制,不過度與激烈的發洩,就是溫和、平和。中庸是天下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平和是獲得事物客觀規律、道德和行為標準的道路。追求實現中庸平和,能使天和地處於融洽的位置,陰陽能調和,天下萬物就能生育成長。

  “隨遇而安”是較好的修身方法。孔子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窮,行乎貧窮;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人而不自得焉!”君子是根據他所處在的地位和環境泰然生活行事,不願有非分的額外的要求和行為。當你富貴時,就要多行善事。取之於社會,用諸於社會。當你貧窮時,也不能挺而走險,做非法害人的事。當你處在未開發的部落時,就要入鄉隨俗。當你處於患難的境地時,要泰然忍受患難。這樣的君子,沒有人會生活的不自我滿足和快樂。

  孔夫子所說的修身,就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養的文明人。

  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學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學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礎。好學的人是不講究吃和穿的。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也是孔子樹立的修身典範,孔子曾多次大加讚賞。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他還向魯哀公推舉顏回,說“不遷怒,不貳過”稱顏回是最好學之人。當然也是修養最好之人。

  孔子要求他的弟子都能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幫別人出謀和做事都要盡心盡力,和朋友交往要誠實守信,老師的傳授要時常溫習。這樣才能很好地修身養性。

  孔子說的修身是以仁為本,以“於已所不欲,勿施之於人”為最高原則。孔子說“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不論是皇帝還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為根本的要求。孔子說,“其本亂,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說,人都不修身,沒有教養、涵養。沒有做好社會德行教育,社會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只有全社會都重視道德教育,有教無類,以修身為教育之本來達到國家的'治安和強盛。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6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第十九》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的哥哥有個兒子叫孔篾,他與宓子賤一起做官。孔子到孔篾那裡去,問他說:“你自從做官以來,有何得失?”孔篾回答說:“沒有所得,卻有三個所失。公事一件接著一件,以前學到的知識哪裡有時間去實踐呢?因此,所學知識無法理解明白。”當我看到這裡的時候,真是和孔篾的感受一樣一樣的呀,自從來到新的學校,總感覺學校通知一個接一個,過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生活,活在了完成任務裡,失去自我的主導性,曾不止一次感嘆這樣的環境缺少了自我成長的時間。

  孔篾接著說:“獲得的俸祿太少,連稀飯都沒法分給父母兄弟,因此骨肉之間日漸疏遠;公務大多急迫緊要,不能抽出時間去弔唁死者、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之情漸漸缺失。我所說的三個所失,指的就是這些。”孔篾說的這兩個所失我也有同感,因為工作忙碌,減少了與親人朋友的相聚和聯絡,有時也挺困惑,感覺很難兩全。真想聽聽孔子老人家是怎麼評價孔篾的,結果他什麼也沒說,只是聽了很不高興。孔篾說的都是實情,孔子為什麼會不高興呢?帶著疑惑我往下看。

  孔子又到宓子賤那裡去,問了與孔篾同樣的問題。宓子賤回答道:“自從做官以來,沒有所失,卻有三個所得。以前記誦學到的知識,現在有機會得以實踐,因此所學知識更加明白;把所得到的俸祿拿去分給父母兄弟,因此骨肉之情愈加親密;雖然公務纏身,但仍兼顧到弔唁死者、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之情更加深厚。”天呢,同樣的問題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孔篾和宓子賤都做官,工作環境是差不多的,一個是“三失”,一個是“三得”,怎麼會這樣呢?孔子對他倆的評價也是不同的,聽完孔篾的回答孔子很不高興,聽完宓子賤的回答,孔子感慨地評價:“真是個君子啊!”足以看出孔子對宓子賤做法的認同。

  讀完這個故事,一直在想:“失”與“得”的原因到底在哪裡?我如何才能在孔篾的感覺中漸漸走向宓子賤?最後,我理出了兩點:

  1、積極思維;

  2、秩序感。

  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總有不如意的時候,我們要麼屈服於環境,要麼想辦法戰勝環境。如今,“忙”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瞎忙”成了生活的主調,宓子賤可以從忙碌中做到“學而時習之”,收穫了真知,我可以向他學習把一些工作看成實踐的好機會,兩者做到有機結合,既完成了工作任務,又進行了教育教學實踐,豈不美哉。

  為什麼相似的環境裡,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為什麼孔篾總是不能從忙碌中抽出身去做一些自己事?我想原因之一可能是缺乏秩序感。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一天該做什麼,不能弄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那麼這一天就會是盲目的忙,忙得不知其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每天列個計劃,清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著急做的事是什麼,常規性的事是什麼,就會有個清楚的規劃,就會充實而明白。

  少些消極想法和思維定勢,積極面對,講究方法,生活就會朝著自己希望的樣子去發展,感謝這個故事帶給我的啟發。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7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它涉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來,我認為《論語》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學習和教育的道理,為政之理,禮的道理。

  首先,做人的道理。

  第一,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也就是說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會在僥倖躲避災難的的境況下才能生存。

  第二,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於仁,聰明的人實行仁也會得到好處。但是對於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他的心目中“仁者”幾乎可以與神是同一級別的。第三,做人要孝,孝不僅是在生活中對父母的孝敬,也是對父母的關心也暗含了關心自己。

  其次,學習及教育的道理。

  第一,學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求學習是建立在愛好,以學為樂的基礎上。“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習不能感到滿足,學習要虛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學習態度端正了,才能將學習進行的更深更透。

  第二,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同時強調學與思的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同時精益求精則又是一種學習方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對於現在的學生又是很適用的學習方法。最後《論語》使我明確了學習的目標,“非為個人的功名利祿,非為個人的身死榮辱”,“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學習的目的在於對道義的追求,“學以致用”也是孔子提到的學習目的。

  再次,教育思想。

  教育即教書育人。而當今社會的教育工作者,似乎只在履行前一個任務,忘卻了“育人”,不成材要成人這句古語告誡我們:育人是在教書之上的。孔子還重視誘導式教學啟發式教育,要求學生觸類旁通,希望弟子能舉一反三。

  最後,為政之道。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為政之人要用仁德;為政之法用道德用禮教來教化百姓,這樣百姓安居樂業。只有仁德才能得天下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仁德的君子,人民會信服;他們從政,自然安邦定國。再次為政不能貪圖蠅小之利,眼前之利棄大局未來之長遠利益於不顧。“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當然,讀及《論語》,我不得不說凡事都有正反面。《論語》中關於禮的說法,我卻不敢苟同;森嚴的等級觀,孔子太過於追求周朝的禮樂制度,卻沒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實是歷史的進步。這也啟示了我們不要偏聽偏信,不要固執己見,在變換中認清形勢,把握時代的潮流。

  最後,我只想說《論語》值得一生珍藏,一輩子去閱讀。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8

  關於《孔子》,之前在這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有過了解,但是並沒有去看。因為在得知孔子的扮演者為周潤發的時候,我直覺認為發哥飾演的孔子無法達到我的期盼值,所以當初我沒有去關注這部電影。

  這次,因為老師的作業要求,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觀看後的第一感想是,發哥果然演不出我心中的孔子,但是,他已經演得很好了。孔子,作為對後世影響深遠、廣泛的歷史人物,他傳承下來的不僅僅是他的著作,更是他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這樣的一個對於我們來說神一般的人物,發哥將他飾演的貼近我們凡人,已經足見他的演技了得。《孔子》這部電影主要從孔子年輕時期受到魯公重視擔任大司寇講起。正在孔子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之時,受魯國“三桓”排擠驅逐,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終於晚年返鄉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但是,禮崩樂壞終促成萬世師表!歿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後世所認同推崇,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諡"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例如齊魯會盟時,孔子勢單力薄與齊大夫黎鉏談判;以少勝多平息公山狃叛亂;“子見南子”,孔子以一句“從未見過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決然斬斷了即將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而南子的一句“世人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成為了我在整部電影裡面記得最清楚的臺詞;等等。

  其中,讓我記得最深刻的片段是顏回捨身跳入冰水中撈書,最終死於非命。在書籍氾濫的21世紀,我們或許不能理解顏回的舉動,但在春秋時期,書籍是一種很稀少很珍貴的財富,落入冰湖中的書籍,更是孔子當時窮困潦倒的現狀中的精神支柱,可想而知為什麼顏回會拼了命去挽救書籍。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孔子待他更甚親生兒子,視他為最終的衣缽傳承人,但最後卻是英年早逝。當看到孔子在湖上痛哭著讓顏回上岸,孔子抱著他的遺體四個時辰不動時,心裡也有一種沉甸甸的哀傷。

  《孔子》這部電影不能說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它的後半部分故事情節平緩,人物光彩盡失,節奏相對拖沓,視聽語言相對混亂,觀眾很難清楚電影最後到底講的是什麼。不過至少完整地表達了中心思想——孔子思想:禮儀之道、為人處事之策、為官之德,為師之道,正是當今中國社會所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傳承儒家思想,引發觀眾的反思。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9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語》,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最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觸頗多,于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這就是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啟迪。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絕對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10

  《跟孔子學當老師》這本書在去年暑假匆匆讀過一次,到了寒假,我又拿出這本書認真讀了。讀後對於孔子的精神世界、為師之道又有了新的認識。孔子——這位萬世師表,雖然離我們已有兩千多年,但他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已經成為中國教師精神的象徵。

  首先讓我們感知孔子的“教學之戀”。教學就是孔子的“戀人”,而且孔子痴戀教學,其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圖將自己的全部“愛情”奉獻給“真理”。不僅如此,孔子之於教書,似乎從未說過“想說愛你不容易”。在孔子心中,教學,遠比讓人中意的絕代佳人,更容易把握在心。對孔子來說,相戀了幾十年的教學生活,無論有多麻煩,有多變化無常,都像當初一般美好,無論何時想起它,孔子均會不禁感嘆“不亦樂乎”!光著一點,孔子便值得我們教師好好學習。真正需要懷疑的倒是,眼下眾多廣大教書人面前擔任榜樣的人中,又有多少人有心像孔子那樣痴心教學,並真正體會到了“孔子式的愛情”所包含的那種因為痴戀教書而帶來的極致情感——死心塌地、痛快淋漓與無怨無悔?

  其次讓我們感受孔子的“教學之戀”。孔子沒有寫過專門探討教學的“論文”,但許多後人相信他有非常好的“教學理論”。錢穆先生曾說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職業教育家”。其實孔子還是第一位體驗教學之戀的教師,因為所謂“職業”乃是“事業”,是可以視之為生命,將生命寄託於它。我由此覺得,教師可能面對的命運有許多,但從孔子的經歷來看,教師的終極命運乃是:倘若我們有幸能成為孔子式的教師,便可以體會到飽含人間至情的教學之戀。在教師可能得到的各種生活中,孔子式的教學之戀無疑是境界最高,最讓人幸福的命運,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師的終極命運。也許我們無法像孔子那樣幸運,但即使是“心嚮往之”,也能給我們帶來無限的精神快樂。

  最後讓我們耕耘自己的《論語》園地。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書裡的一個個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個樣,各不相同。在《論語》中,孔子是優點與不足、高興與悲傷、成功與失敗皆能盡情釋放的“坦蕩君子”,學生在其眼中自然不是清一色的“答題機器”。他所有的教學之道,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對學生的真實瞭解為基礎。作為一線中的普通教師,孔子實在令我們仰視,但既然兩千多年前孔子已為我們做出榜樣,我們定當明白自己的使命,應著力開墾出屬於自己的《論語》園地。

  《跟著孔子學當老師》這本書,周勇以質樸簡約的筆調、別具一格的敘述,透過一個個感人至深而意味深長地孔門教育場景、故事、細節,追尋著那份令人沉醉的“教學之戀”——在我看來,這種虔誠而熱烈的教育情感,正是教師作為一種職業的最動人之處。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11

  剛看到名字《跟孔子學當老師》的時候,腦海中出現了一尊巨大的嚴肅的孔子雕像,心生敬畏,當瞄到了旁邊的一行小字:師者,永懷“教學之戀”,永懷生命的恬靜、感動與美好。心中又會心一笑,覺得說的對極了,我們就是在和教學談戀愛。

  作為工作一年的老師,在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充滿熱情和憧憬,以為會沉浸在美好中,但事實給了我狠狠一擊,頑皮的孩子,多樣的家長,快節奏的教學生活,讓我產生了一種“想說愛你不容易”的感覺。時間一久,我才慢慢發現,如果說教學真的是一場戀愛,他絕不是轟轟烈烈的熱戀,而是細水流長的,既有孩子帶給我的感動、有快樂、有甜蜜,更加有迷惑、有猶豫、有發脾氣,這種種感覺都非常的真實。

  朱自清、胡適、孔子等許多的年輕人,剛踏上講臺時都是這樣,百感交集,甚至不被學生承認,然而當他們真的走了這條路時,內心卻是清醒的,他們的心中懷著一份純淨的理想與信念,那是一塊心靈的淨土,不會被現實中的“飢餓”、“遭人白眼”所影響,於我們青年教師而言,是有那塊淨土的,但在現在,要守住成為比有更加困難的事,我們做的工作和兒童有關,我們有沒有像我們身邊的孩子學習呢,學習他們的“傻勁”,即使我們什麼都明白,變傻一點吧,那樣你更快樂,更投入,更能沉浸其中,享受這一生的戀愛,教學之戀。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對“因材施教”有其獨特的見解和做法:孔子注意瞭解學生情況,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從學生的個別差異出發,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針對學生智慧的高低,孔子也進行不同的教學。“中人以上,可以語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也。”就是說教學要講究由淺入深,因人而宜。孟懿子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回答說:“無違”。當時由於孟懿子的理解能力的限制,沒有進一步要求“無違”的內容,孔子也就不再講下去。後來,樊遲向孔子問起什麼叫“無違”,由於樊遲的理解能力已達到相應的水平,孔子才進一步具體說明“無違”就是父母生前死後都要按禮的規定對待他們,不能違反。對接受教育的物件進行分析,並根據分析的結果確定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而我常常在教學中錯誤的以為別的孩子能做到的,你為什麼做不到,其實,每個孩子要做的不是和別人比,而是和自己相比有沒有進步,老師應做到對“堅強”的孩子批評點撥,對“脆弱”的孩子支援鼓勵,用適合的“愛”促進他們成長。

  不同的人,可以跟孔子學到不同的智慧。我跟孔子學當老師,學習他的感受教學之戀本有的恬靜、感動和美好,學習他感受虔誠而熱烈的教育情感,去照亮明天的路程,去微笑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12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無論是孔子還是孔丘更或者是Confucius,可謂是家喻戶曉了。當孔子穿梭於個個時代,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他不僅和儒學息息相關,在思想或者文化,甚至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在那個時代裡絲毫沒有被受到重視。這不是他的錯,儒家思想終究適應不了春秋時期的統治階級。那個時期,孔子被落寞在所難免。

  但是,偉大的孔子似乎又印證了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孔子的儒學從春秋時期的應運而生到戰國時期已經成為巍然大宗,再到秦朝,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讓儒學遭受嚴重打擊。西漢時期在逐漸復甦,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然成為正統思想。從此以後一路繁榮確立了正統地位……

  這一思想在孔子在孔子逝世千年之後,仍然為我們現在所用以德治國的思想所延續著。當江澤民同志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指出“以德治國“這四個字的時候,標誌了現時代對孔子儒家思想吸收借鑑。

  孔子,我不僅仰慕他的學識,欽慕他的素養,更多的是佩服他那種經得起時間千年鞭策考驗的志氣和靈魂。孔子雖然生活清貧,卻始終不動搖對學習的堅強意志。他用自己祖先的名聲來不斷勉勵自己刻苦學習。在二十多歲時,他做過

  一個小史,管理倉庫,這個官雖然很小,但他卻做得非常認真,他用已學過的知識,把每一個帳目都計算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是個清廉正直的好官。

  想想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難道不能從中學到點什麼嗎?黨和人民信任我們,走出校門,來到農村,應當耐得住寂寞,紮根基層,用所學知識服務農村,將帶動農村社會發展作為責任,作為義務,“村官”如同孔子做過的小吏一樣,雖然不大,但同樣要認真、細緻、全身心的投入,不僅僅是要做清廉正直的好官,最重要的是要做百姓眼中最信賴、最貼心的致富帶頭人。農村是個廣闊的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或許還有點迷茫,有點緊張,但孔子卻給了我一劑良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所謂能者為師。萬不可認為自己大學生便不可一世,其實自己對於農村什麼都不懂,我需要學的還很多,老黨員、老幹部、老前輩都是我學習請教的物件,就像臵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我堅信,在我村官的職業生涯裡,我每天請教一點、學習一點、聚集一點,定能成為農村大舞臺上的一小座山、一小片海。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13

  今天,我讀完了吳祚來的《孔子學堂》,裡面的名句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可見禮讓多麼重要,只要禮讓治國,還有什麼事辦不到呢人們要學會禮讓,別人就會尊敬你;國與國之間互相禮讓,戰爭也不會發生;君臣民之間互相禮讓,這個國家民心不會動搖,將堅不可摧。孔子對他人禮讓相待,他人也就以禮相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走在一起,一定有我的老師。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要學會謙虛,要相互學習。孔子老師在談論“君子”時,子貢誇他而孔子卻說這是給他戴高帽子。以及談論其他問題時,孔子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見孔子是個多麼謙虛的人。

  在《孔子學堂》這本書裡,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孔子言行的原文與翻譯,它給我們呈現出孔子上課時的情景,讓我們更瞭解到孔子是一個講理、禮讓、謙虛的人。

  只有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命運親自時間獲得的認識是正確的,學習獲得的認識不一定都正確。我們要擁有辯證的思想,擁有辯證的思想,讓我們更能認識到本質。《孔子學堂》給我們帶來許多樂趣,也給我們帶來生存的知識。

  《孔子學堂》真是本讓人讀後回味無窮的好書。置身其中時,孔子的形象彷彿被複活了,你會看到一個可愛的老師,他和自己的學生們不斷地討論問題,他的學生們不用考試、不用做作業、不懲罰學生,還有大量的時間與同學們交流知識,周遊列國,只是讓學生們面更廣,學到更多知識,透過對話來討論問題。我懷著愉悅的心情,輕輕地合上了這本書。好想也來這麼一趟別樣的求學之旅!

  孔子從不寫書,而他和他的弟子討論的話題都是常見的,也是從古書上總結的。可他們卻可以“溫故而知新”,從舊的知識中找到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時一個話題可以聊上幾節課,孔子老師也會有時被同學們問得答不出,只能思考,卻不會為學生的問題而惱怒。

  成語各抒己見:抒:抒發,發表。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如:唐·李翱《李文權文集·陵廟日時朔祭議》:“先儒穿鑿,各伸己見,皆託古聖賢之名以信其語,故其所記各不同也。”又如: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四回

  成語不亦樂乎: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裡相當於“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如:《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如:哎,那罵得可真也是不亦樂乎。——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14

  《孔子如來》講,魯國有一個大夫叫季孫行父,死後被諡為“文”,人稱季文子,此人非常謹慎,做事三思而後行,大家都很敬佩他。孔子聽到這件事後,含蓄的批評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很多人以為,三思而後行是孔子說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實,恰恰相反,是孔子反對的,孔子說的是:“三思而不行。”

  為什麼說三思而不行,因為三思而後行,是根據利害而行動,而不是根據是非而行動。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告訴君子有義在,他就會去做;告訴小人有利,在他才會做。孔子也說過:“見義不為,無勇也。”但是很多人卻選擇三思而後行,任何一個人,禍福利害計較太深,總不能見義勇為。所以,孔子說,再思,可矣。想的太多,人便退縮,長期以往,人便委瑣。人一委瑣,便不可觀。李贄說:“最初一念之本心。”就是說,最初一念的判斷,往往是價值判斷,是善惡美醜判斷。錢穆說:“是有貴於剛決,多思轉私。”意思是,做事貴於果斷剛決,想的太多了就變成自己的打算了。這就是孔子為什麼反對三思而後行,因為三思之後,正義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事,三思而後行,導致不能見義勇為,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竊,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這是一個犯罪行為,必須制止。但是第二第三反應呢?可能是,我制止他,我會不會受到傷害?我還是不管了吧?等,這樣的想法,但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見,見到比較多的是:你走在馬路上,見到地上有垃圾,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哦,這有一塊垃圾,我要把它撿起來。第二反應第三反應是,這樣很丟人呀,別人會不會嘲笑我呢?我還是不撿了吧?或者是:這裡有垃圾,我把它撿起來。但是第二個第三個想法是,我為什麼要撿這個垃圾?撿這個垃圾對我有什麼好處?不僅沒有好處,我還會被別人笑話,我還是不撿了。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在在四個不同的地方,而且都是人流量比較多的大街上,扔下一些塑膠瓶,觀察一下,看有沒有人會撿?但結果令人意外,整整等了約四個小時,有幾百人經過這裡,但是沒有一個人撿起這些塑膠瓶,接著,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又做了一個實驗,如果有人主動請求路人和他一起撿垃圾,會有人幫忙嗎?實驗結果更令人詫異,在四個地方的實驗人員,請求路過的人幫他一起撿垃圾,路過的人無一例外,全部都幫助我們的實驗人員撿垃圾。

  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們:三思而後行,會讓我們的,根據這件事的利害而行動,而不是根據是非善惡或價值觀來行動。所以,我們並不是在每件事上都要三思而後行,而是根據自己的最初一念來行動,因為“最初一念之本心!”

  孔子讀後感1000字 篇15

  孔子年輕時拜魯國琴師師襄子為師學習彈琴,十天過後,師襄子說:“仲尼,換一支新曲子彈彈吧。”孔子回答:“不,老師,我還沒有掌握此曲的彈奏技巧。”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仲尼,你的彈奏技巧很好了,可以新增學習內容了。”孔子回答:“不,老師,我還沒有理解此曲的意境。”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仲尼,此曲的意境你已經達到了,應該換一支曲子彈彈了。”孔子回答:“不,老師,我還沒有悟到作者是誰。”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在彈琴的時候時而心曠神怡,時而意境豁達。一日孔子在彈琴時突然大叫:“老師,我知道作者是誰了。此人身材魁梧,皮膚黝黑,雙目有神,高瞻遠矚,具有統治社稷的帝王之相。我敢說,天下除了文王,沒有第二個人可以譜出這樣偉大的曲子來。”

  師襄子聽到這裡,興奮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離開太師椅,向孔子連行兩次禮:“仲尼,你是正確的,在我學琴的時候,我的老師就曾經告訴我,這首曲子是文王作的《文王操》,我感覺這首曲子太簡單,就沒有告訴任何人。今天透過你對這首曲子的感悟打消了我的疑慮,我非常感謝你。”

  孔子學琴的故事來源於《史記·孔子世家》,是孔子27歲至37歲的記事。我們今天可以從這個故事中讀出兩個思考題:

  一、當孔子說“我還不知道作者是誰”時,知道答案的師襄子為什麼不告訴他?

  二、孔子是如何知道“作者是誰”這個答案的?

  先來探討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師襄子不告訴孔子答案?

  我們的祖先教育自己的學生,重在培養他的恭敬心。師襄子小時學琴,每當彈奏《文王操》時,老師都要求他必須先沐浴更衣,以示對這首曲子的恭敬。但師襄子信不足,所以當孔子說“我還不知道作者是誰”時,師襄子怕以訛傳訛,就沒有告訴孔子答案。

  再來探討第二個問題,孔子是從什麼渠道知道答案的?

  夢貞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有一位西方學者,面對一塊埃及金字塔裡的石碑,用二十年的時間,悟出了石碑上的文字內容,從而解開了金字塔中的部分秘密。

  同理,因為孔子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虔誠地去感悟一首曲子,最後在恭敬心的作用力下,與作者的思想對上了頻率,才悟出一個偉大的結論。

  什麼叫“悟”?“悟”,不是“你心”,也不是“他心”,而是“吾心”。因此,從你這裡學來的不是“悟”,從他那裡聽來的也不叫“悟”。“吾心,獲得水到渠成的自然感知”才能稱得上“開悟”。

  “開悟”者的知識來源就是天機照印,這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莊子說過:嗜慾深者其天機淺也。

  常有大學士聽完夢貞對老子《道德經》及《周易》的解讀,恍然大悟般好奇地問:您是如何與老子及伏羲與周文王等祖先對頻的?夢貞借用老子的話回答: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