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金術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鍊金術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鍊金術士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鍊金術士讀後感1

  童年的夢是純真的、美好的,可是很少有人去追求它。在這一點上,我們都不及西班牙牧羊人聖地亞哥。

  聖地亞哥是巴西作家保羅·戈埃羅的小說《鍊金術士》中的主人公。他做了兩個相同的夢,夢見他能在埃及金字塔旁找到一筆財寶。於是,他放棄了自己已有的財富及美好的愛情,踏上了覓寶的路程。他跨海來到非洲,隻身穿越茫茫無際的撒哈拉沙漠,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和誘惑,矢志不移,終於來到金字塔下。結果一無所獲,就在他身心疲憊已極之時,遭到一個強盜的洗劫、毆打和嘲弄,聖地阿哥從那人的嘲弄中得知:自己家鄉教堂旁的那棵桑樹下有一箱財寶——這也是那個強盜夢到的,只不過他沒象聖地亞哥那樣去追尋反而當做諷刺牧羊人的資料罷了。聖地亞哥返回後,果然在那棵桑樹底下找到了那箱財寶。這是牧羊人九死一生歷經磨難的收穫。

  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有一個光輝燦爛的夢——想長大後成為科學家、作家、醫生……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便逐漸依從了世俗社會的標準,降低或放棄了原初的夢想,越來越成為世俗世界中平庸的一員。實現夢想的路畢竟不是平坦筆直的,需要克服艱難、戰勝誘惑,關鍵時刻還應有高人指點,就連胸懷大志的牧羊人在沙漠綠洲獲得一些財富和愛情時,也想就此止步,放棄自己的夢想,多虧遇到一位鍊金家給他的指點:如果認為至此已獲得了人生幸福,一開始自然會感到非常滿足,但必定很快因失去追求而煩惱,因放棄理想而喪失前進的動力,徹底地淪為一名庸人,在痛苦失意中了卻一生。多麼深刻的哲理!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個洗劫嘲弄他的人,我認為也是一個“好人”——他畢竟給牧羊人以“指點”。牧羊少年能從冷嘲熱風中領悟到寶貝就在身邊,這缺實太棒啦!否則,我真懷疑牧羊少年有返回家鄉的勇氣。

  聖地亞哥歷盡艱險返回後在自己的家鄉找到財寶的故事,還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你的“財寶”就在你的身邊,但你不經過一番磨難去追尋,你也不會發現。

  人生多有不如意之事,但不能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則是人生失意與心靈疲憊的根源。人活在世界上,往往因功名利祿等外物的羈絆而偏離或放棄了原有的目標,這時的我,其實已不再是原本的我,而是一個裹著包裝、為世俗左右、內心充滿矛盾和痛苦的“我”了。

  那麼,真實的“我”到底在哪裡呢?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高標準的“我”,每一個人都想擁有更多的“財寶”。想一想童年的夢,回過頭來尋找一下自己吧!否則,年齡越大,就越找不著真實的“我”了。

  鍊金術士讀後感2

  一月的一個下午,像書中的主人公聖地亞哥受命運的召喚一般,我被《鍊金術士》這本書吸引,成為了它的讀者。當我在書城的架子上看到它時,它似乎衝我發出了醒目的光,讓我在成千上萬的書冊中,一眼便發現了它。直到我毫不遲疑地拿下了它去付錢時,才驚訝地想起,那是架上僅剩的一本《鍊金術士》。幾周後,當我在寧靜的氛圍中讀完最後一個字時,我內心卻激動地久久無法平靜,它對我而言,是不是也是一個偉大的啟示呢?因為我的心中有一個聲音在迴響著:“人應該學著去超越自我,追尋天命!”

  《鍊金術士》的作者是巴西的保羅科埃略,他是1996年世界十大暢銷書作家之一。但他一開始並不是一個暢銷小說家。他只是一個從小立志寫書的人,因不被家人所理解,而被送進瘋人院。這個人一直鬱鬱寡歡,從大學退了學就像嬉皮士一樣四處流浪,他熱衷於一些神秘的事物。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他沿著中世紀的古朝聖之路,歷時三個月,徒步行走近六百公里,從法國穿越比利牛斯山脈,抵達西班牙的聖地亞哥,讓他寫成了紀實性作品《朝聖》,並大獲成功,才算是圓了自己的寫作之夢,而“圓夢”無疑是《鍊金術士》這部小說的重要主題。保羅科埃略透過主人公聖地亞哥的尋夢之旅,告訴我們《鍊金術士》是一本講述一個人如何執著地實現自己夢想的傳記。聖地亞哥不就是保羅科埃略嗎?而他的這部作品正是用他的實踐、體會來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完成自我的天命。

  西班牙的牧羊少年聖地亞哥在家鄉的一所神學院學習到十六歲,卻不想成為父母所期待的神父,他對父親說,他想外出旅行。父親認為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小村子沒什麼兩樣。而男孩渴望瞭解外面。於是,父親給了他三塊古金幣,讓他成為一名旅行中的牧羊人。他祝福了兒子。兒子從父親的眼中看出,他也渴望周遊世界,但數十年來,為了水和食物,並總在一個地方睡,讓他深埋了自己的這種渴望,而這種渴望是依然存在的。

  牧羊少年趕著羊,每天都實踐著自己的夢想:旅行。他相信當他厭倦的時候,也不會有多少遺憾,因為他已經去過了很多的城市,認識了眾多的人、事,經歷過許多幸福的時刻。但是後來,他常常做著一個夢,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藏著財寶。一位吉普賽女人告訴他必須到埃及的金字塔去,才有可能解開他心中的迷惑。接著,他在路途中遇到了撒冷之王麥基洗德,他告訴牧羊人何謂“天命”,那位老人說道:

  “那就是你一直想去做的事情,每個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都知道自己的天命。……在那時候,每件事情都清晰不昧,每件事都有可能。他們不會害怕做夢,也不畏懼去渴望生命中任何會發生的事情。……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一股神秘的力量將會說服人們,讓他們相信,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天命。……這股力量看似有害,實則引導你去完成你的天命。它能鍛鍊你的精神、砥礪你的意志,因為在這個星球上存在著一種最偉大的理:不管你是誰,或無論你想做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得到某種東西,就放手去做,因為這種渴望產生於宇宙的靈魂。這就是你來到世間的使命。”

  天命,不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嗎?曾幾何時,我們放棄了我們的天命,屈服於種種力量,自己關上通向我們天命的大門,並且,加上一把鎖。多年後再用回憶和悲嘆來悼念我們的夢想,說那時是多麼的年少輕狂。很少有人會真的將自己最渴望的夢想當成是來到世間的使命,若知道我們的夢想是如此神聖,我們還會輕易說放棄嗎?

  於是,牧羊少年賣了他的羊,開始去追尋他的夢,跨海到埃及尋寶。他相信,實現夢想讓生活變得有意思是完全可能的。可是,他的尋夢之旅在一開始便遭遇了挫折,他所有的錢財被人騙走了,他立刻成了一個漂泊在異鄉的窮光蛋,而幾個小時之前他還有自己的羊群和一段可以期待的愛情。命運總是會尋找各種機會來磨練追求夢想的人,沮喪和悔恨如潮水般地湧上了牧羊少年的心,他對生活的選擇難道是錯誤的嗎?你看,追尋天命,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改變原來的生活,本身就要求人承受迎接新生活極可能帶來的痛苦,所以,我們有的人去嘗試了,而有的人寧願留在了永遠的空想中。

  不過,牧羊人聖地亞哥很快就從沮喪中解脫了出來,歸根結底,他的全部願望就是想要去認識一個全新的世界,哪怕他永遠都到不了金字塔,但與任何一個他所認識的牧羊人相比,他已經走得很遠了。因為,他超越了原來的自己。“只要乘兩個小時的船,就能發現這麼多與過去不同的事物,假如他們能知道這一點該多好啊!”當他疲憊地走在異鄉卻興奮地感嘆時,可能還未意識到,他和他的牧羊同行相比又豈止是多看了些事物而已。

  聖地亞哥到當地的一家水晶店去打工,那家水晶店的生意長期不佳,但在牧羊人的巧思下,使得水晶店的生意愈來愈好,他也因此而掙得了一大筆錢,比他原先擁有的財富還要多。牧羊人打算回家了,現在,他可以比以前過的更好了,可他的夢想呢?當他收拾自己的行囊時,天命的呼喚又一次在他心中響起:

  “當我真心在追尋著我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小時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分。當我真實地在追尋著夢想時,一路上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只是個牧羊人而已。”

  是回家過富足的生活還是繼續冒險去追尋天命?牧羊人聖地亞哥又一次面臨著選擇,而且這個抉擇比第一次要難得多。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選擇很多,在利益和夢想面前,很多人駐足了,有多少人甘願放下已有的成就、財富而去繼續追求那似乎看不到盡頭的夢想呢?在種種既得利益前,我們很難保持自己對於夢想的執著。

  於是,聖地亞哥又一次上路了,因為他深知自己的天命究竟是什麼。只有不斷追尋,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快樂。他隨著商旅來到撒哈拉大沙漠,並且贏得了一個姑娘的愛情。這時,他又一次想到了放棄,現在的他既有錢又有愛情,他不知道自己還缺少什麼,他並不渴望金字塔的寶藏。然而,他又一次戰勝、超越了自己,他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在鍊金術士的幫助下,他學會了傾聽自己的心靈。當他歷經種種磨難之後,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天命。

  《鍊金術士》有一個戲劇性的結尾:牧羊少年最終找到了寶藏,而寶藏原來就埋在他故鄉西班牙倒塌的教堂聖器室裡生長著的埃及榕根下,牧羊少年原來就是從這裡踏上尋夢的征程的,現在他從終點回到了起點找到了自己的寶藏。鍊金術士是知道這個結果的,但並沒在尋寶的途中告訴少年。少年問他為什麼不能早早相告,讓他“免受這次罪”,術士說:“如果我事先告訴你,你就不會看到金字塔。它們非常壯麗,你不這樣認為嗎?”

  這個結局告訴我們:追尋天命的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牧羊人聖地亞哥的身上有我們一般人的影子,我們其實也常害怕我們所追尋的事物,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或是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它,久而久之,這些理想就離我們愈來愈遠了,剩下的只是心中的遺憾罷了。但《鍊金術士》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天命,我們所該做的就是去了解它,並拿出勇氣去面對、完成。當我們越接近自己的夢想,事情就變得越加的困難,這便需要我們去一次次超越自己,實現自我的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充實、美好的。願每個人都能找尋到自己的天命,併發掘到生命中屬於自己的寶藏。

  鍊金術士讀後感3

  半分預兆都沒有,熱度就這樣“嗖—”的一聲躥了上來,明晃晃的日光讓我無端心煩意亂。

  明明昨日我還是個可以在父母懷裡撒潑耍橫毫無顧忌的嬌痴小兒,為何今日我就要在這樣一個悶熱煩躁的午後端坐著忍受這枯燥乏味的化學課呢?

  日光照得窗外的一切都失去了本來顏色,泛著不耐的熱氣。

  隔著不遠的教室裡正在進行高三的全真模擬考試。所有的老師都以一種微微警告的眼神看著我們說,明年這個時候,就輪到你們了。

  晚自修結束很久了,教學樓裡只剩下稀稀拉拉幾盞燈亮著。我走過一間間空蕩蕩的教室,廣播裡的歌聲也在無人的教室裡寂寞地迴響。

  那歌手安靜地,悲傷地唱著,清冷空靈的聲音在我耳邊揚起復又落下,揚起復又落下。

  你看你多可笑,明明沒有人在聽,你卻還視若無睹地唱著。他們的腳步那樣匆忙堅定,怎會明白你在說什麼?

  明明只有我在聽。

  路旁的玉蘭花早就謝了,空氣中瀰漫的是一股屬於樹木的辛辣氣息。六月裡,這樣的氣息會更濃,直衝得迷茫的行人腳步虛浮,跌跌撞撞。

  “世界會講許多種語言。”

  在這樣一個緊張而雜亂的夜晚讀一本小說似乎是在做無用功,然而事實卻證明我是錯的。《鍊金術士》中的一切都透過嘈雜的空氣,那樣清晰地傳遞到我心中,大概它使用的語言,便是書中反覆提及的“宇宙語言”。

  人類全靠對未來的希望活著。“對年輕人來說,未來就像仙境”,然而我卻總懷疑它的美好。

  張曉風在四十歲時,卻仍可以說:“我是那揚瓶欲作一投擲的女子,我是那跨刀直行的少年。人世間總有一件事是等著我去做的;石槽中總有一把劍時等著我去拔的。”而我卻幾乎不敢想我四十歲時的樣子了。依賴的理由早已不存,沉思顯得多餘,那些滾燙的肝膽何處置放?沉默而現實地活著,似乎是唯一的選擇。日日圍繞的會是冰冷的儀器,還是蒼白的數字?

  然而,我總處在對未來的焦慮之中,卻連腳下的路都看不真切了。

  又或許這種擔憂本身就是無用的畏縮。

  正如書裡那位令人敬畏的占卜師所說:“我卜算未來的方式,是通過當前的預兆,秘密就在當前。如果關注它,你就能改善它,如果改善了現在,那麼,將來也會變得更好。忘掉未來吧,你要按照教義過好每一天,相信真主會護佑他的子民。每一天裡都蘊含著永恆。”命運並非不可選擇的,以後的每時每刻都取決於現在的每分每秒。若只是無謂地擔憂,只是夜夜捂著沉重的心入睡,那有有什麼意義呢?只有做出堅定努力的人,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未來。

  而我們應當關注的也並非未來,而是現在。也許眼下的是瑣碎至極,令人生厭,但卻正是這平凡的一點一滴構成了龐大的生活。躊躇滿志的少年總覺得自己的生活不該如此平淡,總如好奇的孩子般試圖拉開緊閉的舞臺帷幕窺探,卻總是輕易被眼前的種種打敗。而對生活投降的人,也自然不會再有追夢的資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世界不厭其煩地向人們預示,然而追求天命的人終是少之又少。多數人總是因著種種世俗的牽絆未能成行,而是選擇循規蹈矩地一日日消磨著重複平庸的時光。正如聖地亞哥的父親,幾十年來他一直將雲遊四方的願望深埋心底,為吃喝而操勞,夜夜在同一個地方睡覺。

  撒冷之王說:“人們很早就開始學習生活的道理,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早早地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人生就是如此。”這冠冕堂皇的“生活的道理”,看似是前人經驗的總結,可使人的一生平安喜樂;事實上,它卻是夢想的毒藥。它教人循規蹈矩,它教人在生活的瑣碎中消磨日子,它教人變得圓滑而平庸。

  水晶店老闆的大半生都在夢想著去麥加朝聖,然而他始終沒有邁出半步。我想,他的下半生也必定依舊如此:守著水晶店,看著許多朝聖者走向麥加,然後他自己在想象中繞行七圈,安放聖石。儘管他開店的初衷是攢錢去麥加,儘管他已經有了足夠的旅費,他卻依然只能一輩子都只是水晶店老闆。

  他說,他不能把店鋪交給別人保管,前去朝聖,因為水晶是易碎的。

  沙漠中的趕駝人說,我們擔心失去的,只是那些我們現在擁有的東西:我們的生命,或我們的作物。

  許多人正是被“易碎的水晶”牽絆住了手腳,不敢也不願再做出改變,最終放棄夢想,碌碌一生。難道我也要好高騖遠又輕易地棄甲曳兵潰逃嗎?難道我也要按部就班地按照世俗眼光度過庸碌乏味的一生嗎?難道我也要在極度的矛盾中度過可悲的一生嗎?

  不,絕不。包裹著夢想的心還在年輕的身軀裡有力地跳動,躁動不安地分泌出積極的情愫,我又怎能早早服輸?

  窗外日光正好,睏倦的人依舊昏昏欲睡,煩躁的人依舊坐立不安,新生的樹葉卻在日光下泛著鮮亮清涼的綠光。

  歲月尚早,早如五月揭衣初涉水的淺溪。清真寺的穹頂上有人開始吟唱,沙漠中的蒼鷹在天空中盤旋,載著夢想的紙船業已起航。

  鍊金術士讀後感4

  《鍊金術士》中的一切都透過嘈雜的空氣,那樣清晰地傳遞到我心中,大概它使用的語言,便是書中反覆提及的“宇宙語言”。

  人類全靠對未來的希望活著。“對年輕人來說,未來就像仙境”,然而我卻總懷疑它的美好。

  這是一個西班牙牧羊人男孩,喜歡旅遊所以當起了牧羊人,做了2次同樣的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藏著的財寶的夢。為了這個夢,男孩賣掉羊群,跨海到非洲,橫跨撒哈拉沙漠,最終在一個鍊金術士的幫助和指導下,來到金字塔。本想在這挖到寶藏卻被人打劫,在他們中一人無意中說出他的寶藏夢,知道了原來寶藏在他曾經路過的地方。男孩繞了一圈回到原點,但是這一路上卻有著充實的經歷,遇到了自己愛的女人,沒有遺憾。

  文章裡面最多出現的詞就是徵兆,每人的天命有徵兆在顯示給你,如果你棄而不見,你永遠不會明白上天是給你多大的幫助與厚愛。而在追夢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身邊的徵兆,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這些都是統一體。其實比起徵兆,我更喜歡用我國的因果關係來說明這種統一體。

  這個文就是一個信仰,作者有點宗教色彩,通俗易懂卻意義深刻,推薦。

  鍊金術士讀後感5

  “當你渴望得到某些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協力使你實現自己的願望。”

  看了一些書評和筆記,很多讀者把牧羊男孩聖地亞哥的天命解釋成夢想,這麼說我倒認為不甚準確。男孩達成天命的過程追隨的是造物者的萬物語言和各色神明的指引啟發,在我看來這是個和自己內心鬥爭的過程,男孩想要的一直是舒適的工作,安逸的生活。好好放羊,他都已經有了這麼豐富的經驗,熟知羊群的習性和所有可能的危險;留在水晶店,他幫店老闆紅火了生意,經營起來得心應手,長此生活必定無憂;和法蒂瑪生活在一起,憑預言能力留在綠洲被人景仰......這些都是他夢想的生活,無視天命的暗示,照樣能在平淡的生活裡汲取簡單的快樂。

  只是他並沒有安分的天命。留在家鄉安分牧羊,會被長久以來相同的夢折磨得輾轉難眠;目睹水晶店老闆的畏縮,殊不知多年後自己也會因為年少時的不作為而活在後悔自責裡眼見信仰消沉;而留在綠洲,像鍊金術士說的,習慣了沙漠便再也難以感知沙漠的語言,到那時聲望也就不存在了。

  每做一個決定,都會帶你到做決定時從未想過的地方去。天命更像是達成人之為人的“馬克圖布”(命中註定),是個可以拋棄一切身外物換來的頓悟,心裡有強大的願望想要接近這個目標,即使毫不知情預兆背後隱藏的是危險或者失去已經得到的東西,卻能勇敢相信。有所收穫就是天命的預兆,應該變成堅持的動力,不是滿足的理由。和心理學的“不作為”道理相似,即使已經發現事情苗頭不對,在後果出現之前,永遠是不作為更令人舒適。烏凌和圖明潛藏在自己心裡,感知徵兆,只需要確定每個決定都遂心並且行動,全世界都會站出來幫忙達成那個更好的結果。

  男孩想要變成風,於是能和上帝對話。

  “鍊金術就是為此誕生的。”男孩說,“其目的就是讓每個人都尋覓並找到他的財寶,而後力求變得更好,超越以往的自己。鉛將履行自己的角色,直到世界不再需要它為止,那時他經不得不變成金子......”

  世上這麼多人都像書裡的英國人一樣想要練成點金術想要獲得長生不老,他們研習名家著作,學習實驗技巧,偏偏最好的經常最簡單,一塊石碑能寫完的內容硬被解釋出各種花樣,總聽別人的指揮往往丟了自己,寫出鍊金著作的人自己不一定成功,自己體會感知研究了也會不屑於書上的嘮叨囉嗦。研究名人著作看起來刻苦尋得捷徑,實則培養出更多“成功學大師”,無奈落得兜售雞湯也只為養家餬口。難在感知和行動,出版的都是二手的,體驗的才是真實的。

  真理就是有這樣繁瑣冗長的偽裝。辯解的理由是若人人都能識得看破,金子一樣的真理也就不值一提。越是想得到越容易害怕接近,然而就算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擺在面前,也未必人人愛試。近鄉情更怯,那也得回家!不然呢?

  每個人都在探索自己的鍊金術,為了得到這塊點金石,有人開了實驗室,有人當了銷售員,有人做了成功學大師......沒什麼好不好,雖然生活不差,左不過得到的不是當初心心念唸的金子罷了。得到了就想放棄,放棄了也會在後來得到,狗熊掰棒子和質量守恆,道理都懂,你說差別在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