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裡,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不論在做人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就是想讓我們做一個德意具備,人格卓越的人。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2

  “我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我時時刻刻,隨處給你敲響警鐘,做一面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在演奏姿態方面。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

  這是傅雷曾在信中深情的話,傅雷確實做到了這些。讀《傅雷家書》,我們不難發現,傅雷對兒子傅聰幾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情感。

  無論傅聰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只要兒子不在身邊,他便把給兒子寫信和讀兒子的信當作很重要的事。他不顧工作勞累和身體的病痛,不間斷地把自己對藝術、對人生的理解寫給兒子,更從兒子的來信中捕捉他的喜怒哀樂,關注他在藝術生活中的心路歷程。然後再將自己的感受寫給兒子。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每次她來接我的時候,總會把最近看到的一些值得從中吸取教訓的新聞告訴我,還談談她的看法,再問問學校生活“課程跟得上嗎?”“要多問問題哦!”“班上有沒有什麼趣事啊?”諸如此類。有時我嫌她煩,就有一句沒一句的敷衍著,可我哪知道這是媽媽熱切的關心啊!

  我喜歡這段話“人越有名,即使不驕傲,別人也會有驕傲之感,這也是常情,故我們自己更要謙和有禮。一個人有才也有另一個危機,就是容易自以為是的鑽牛角尖,所以才氣越高越要提防。藝術家特別需要冥思苦想,老在人堆裡,會缺少反省的機會。”

  這個嚴厲的父親以極溫柔體貼的話語告訴兒子,以不斷提醒和要求兒子總結演奏中的得失成敗,猶如在與知己談心。今天,我們讀傅雷家書仍有必要,因為傅雷對於我們如同一面鏡子。在他面前,我們不僅可以學到怎樣去做父親,怎樣理解父母,更重要的是,他也教會我們怎樣做人。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3

  赤子孤獨了,可以創造一個世界。——題記

  九月三日,他們就那樣靜靜的走了,拋棄混亂黑暗的塵世,真正的去向往心靈的淨土。

  “先寫上毛主席第一二次講話記錄摘要,是照我筆記本上整理出來,因是黨的會議,報上不公佈的,所有檔案都披露,只能由我像你傳達……”今日讀的《傅雷家書》心中更是痛惜不已,傅雷一生正直不阿,更是為了共產主義鞠躬盡瘁,最後卻被安上“右派”的帽子,安上反黨的罪名。

  在這樣的背景下,傅雷卻始終堅持與傅聰通書信。雖身居兩地,但書信卻將這對父子牽引起來,而父親的嚴厲也在書信中漸漸消融。“昨夜同臺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嚐到了,胸口抽痛,胃裡難受,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驗”“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擁抱你才能表達我的悔恨與遺憾呢!”傅雷對傅聰的教育可謂是極嚴厲的,可這家書哪個不是真切的為兒子著想呢。父愛子本就清澈的感情,天地間的自然法則。古時有《誡子書》曰: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而今又有傅雷父子的一封封家書供你我覽閱,而身後更是有父親厚實的肩膀,也不經想流淚,多回頭看看吧,別重蹈了傅雷父子的悲劇。

  傅雷必定是個稱職的父親,但就我看來,傅聰卻稱不上是個稱職的兒子,他甚至有些目中無人,不能聽取長者的忠言。但我又何嘗憑藉這幾封小小的書信論人呢?如家書中言:故凡以過去的行為論證批評的最好先打問號,採取保留的態度,不急於下斷語,更何況當年的傅聰不更為像及了你我的寫照嘛。

  最後請讓我以羅曼.羅蘭言語總結:你們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們這些青年,現在要輪到你們了!踏實在我們的身體上面向前吧。但願你們比我們更偉大,更幸福。

  我自己也和我過去的靈魂告別,我把它當做空殼似的扔掉。生命是連續不斷的死亡與復活,咱們一起死了預備再生吧。

  願赤子永不孤獨。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4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這是傅雷的墓誌銘。

  “赤子之心”指內心純潔,心無雜念,執著於藝術的追求之心。傅雷正是一位懷有赤子之心的偉大父親。

  傅雷在一封封家書中教導兒子做人的道理,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正是這樣的一位父親,教出了兩位國家棟梁,教出了兩位將做“人”道理熟記於心的人。

  傅雷執著於“禮”。“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擱在腿上或膝蓋上。”這是傅雷教育兒子在飯桌上的“禮”。這也教導我們,作為一名“教養的青年”,哪怕是一些小事也要用心對待。

  傅雷十分關心兒子的音樂之路,他與兒子之間甚至有過藝術間的激烈爭論。他告誡兒子過多的音樂會麻痺人的感覺,長此以往,有成為鋼琴匠、奏琴機器的風險。傅雷雖並不專攻音樂,但能根據經驗作出推斷,並與兒子平等地交流,恰恰印實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同時,這種主動了解各行各業且略知一二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

  傅雷總能用寥寥數語,道出蘊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語句。這不僅源於他個人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感悟理解,更源於一位父親為兒子竭盡全力的愛護之心。而這種信念貫徹了全書,雖然一些敘述看似是在與兒子平平淡淡地談著過去的事,但這些事卻能讓人從中學到些許道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細微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見其關心之細,與此同時,一個偉岸的父親形象便屹立在我的眼前。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悟到了父母對遠在他鄉的孩子的愛,這愛是濃烈且深切的,讓人不禁感嘆:“我能有這樣一個父親就好了。”但羨慕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嘗試著去交流、去改變,向傅雷學習,讓愛被理解。這也告訴我們,不要隨意抱怨,要行動起來,去改變不完美的過去,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傅雷也是一位好父親。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在生活中我也要做一位懂得禮儀、孝敬父母的兒子,在將來也更要做一位像傅雷一樣的好父親。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5

  讀《傅雷家書》有感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6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物件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7

  讀了《傅雷家書》一書,我對藝術家傅雷在藝術方面的高深的造詣感觸頗深。

  回過來說:寫實可學,浪漫底克不可學; 放杜可學,李不可學;國人談詩的尊灶的多於尊李的,也是這個緣故”,如此,和兒子傅聯在信中探討李白、社甫的分別,都能體現傅雷的藝術造諧極為深厚。說他是著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倒不如說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

  “這是位偉大的父親,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隨著更深入的閱讀,我腦海中就蹦出了這樣的句子。“百多件近作,雖然色調濃黑,但渾厚深沉得很,而且好些作品遠看很細效,近看則筆頭仍很粗”和“蘇聯鋼琴專家的個人演奏從頭至尾呆板,詩意極少,沒有細膩柔婉之美,沒有光芒四射的華彩,也沒有大刀闊閱斧的豪氣”是傅雷對繪畫,音樂的研究,不難看出他有很深的探索。因此,在這些書信中所透露的,不僅僅是傅雷高深的藝術造詣,而是一顆更崇高的充滿父愛的心靈,和一位學有所成的藝術家,將他所受的陶冶和教養都毫無保留地傳給後代。

  傅聰回信道“真正的藝術家必須是有創造性的藝術家,真正的演奏家也必須是有創造性的演奏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傅聯在異國求學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讓他不斷地完善自我,更加刻苦地練琴。戰勝各種磨難,走上更高的音稱殿堂。

  數百封的書信中傅雷對傅聰的教育是高度負責的。那一絲各抒己見的話語,那一些充滿哲理的看法,都是傅雷對兒子的精神灌溉,傅聰才有勇氣去挑戰一切,傅雷對藝術、對愛情的教養,恰是春天,給予傅聰這朵花最好的肥料。

  書信是紐帶,使傅聰與親人間、也與國家緊緊聯絡在一起。傅聰深受父親的影響,讓我震撼。

  這讓我想到宗璞的《三松堂斷憶》,她的父親,愛中國、愛哲學,對哲學有著極深的造詣。他最後關於哲學的話是:“中國哲學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他的生命就是不斷地思素,頑強地,永不放棄地,這也給宗璞的思想帶來不小的影響。

  我的父親很固執,但他的文筆極好,時常和我一起探討文章的寫作之道。我的寫作也常受他的影響,道理成篇。

  但在現實生活中像傅要一樣給予孩子最好養料的家長越來越少,家長需要以身作則,他(她)自己的思想、行為會深刻影響到下一代,好的是養料是春光,孩子這朵花能健康成長,壞的則是毛毛蟲,蛀穿孩子的心靈。靜待花開,沒有養料,何以開花?

  讀完《傅雷家書》,讓青年一代在春光下,盡情綻放!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8

  聽見有人說‘赤子孤獨了,會創造出一個世界’我很好奇,終於在傅雷家書中找到了答案,翻開書,是作者簡介,傅雷先生是一位翻譯家,評論家書上說傅雷夫婦以生命為代價,捍衛了他們的人格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他會與自己的孩子說些什麼,我開始在書中尋找答案。這是一個細心的父親,他關注的不僅僅只有孩子的成就,還有生活,禮節方面。他希望傅聰能注意飲食習慣,雙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上,不能放在桌底,擱在自己的膝蓋上。

  這些小細節,一般人都不會注意,而傅雷先生卻仔細,他還關注孩子的生活經濟情況,教孩子如何合理的使用零花錢。在他寫給兒子的家書裡,我能看到一個父親對孩子的關心,每當我要自己一人去做事的時候,我父親即使不在身邊,他也會發資訊給我,告訴我注意事項。這是一個親切的父親,他感嘆世界上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兒子變成了朋友,我當時也些奇怪,為什麼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讀著讀著,我似乎感到字裡行間流露出一個父親用一種平和的態度,似乎在與一位知心的朋友談心,他告訴孩子不要一直去參加應酬,不要淪為機器,與兒子談話,說音樂,談文學,聊家常。這也是一個牽掛孩子的父親,他和妻子自從寄出一封信後,就開始數著日子等兒子的信,這個父親因為很久沒有收到兒子的信,竟然臥床不起,兒子的信一來,病似乎好轉了大半。

  我似乎看到了傅雷夫婦興奮的開啟信封,共同閱讀。原來,孩子的音信對於家長那樣重要。我父親常對我說“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證明你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差。”每一個父親都願意將自己一生的感悟盡數的傳達給孩子。是《傅雷家書》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在父母心中有著不同的重量。每一個孩子,都來讀一讀這本深入人心的書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9

  寒假裡,我在家把一直未讀完的《傅雷家書》讀完,心也從內而外有了不同的感受。

  起初《傅雷家書》枯燥、無意義,純屬普通書信,這就是我的第一印象,下午當我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我凝視著書久久無語。

  父愛。

  深沉濃厚的父愛是傅雷給予的第一印象,無論是兒子傅聰,還是女兒傅敏,傅雷都給予他們偉大的父愛。如:於除夕夜播放的chopin,外加encore中的一支polonaise傅雷都給出了詳盡的評價與改進方法,不僅在音樂上,傅雷在信中還用大量篇幅講述了中國的古典文學、詩詞名句,以此來教育子女要修身養性。更希望子女能用心感受詩歌之聯絡,多次解析中國古詩的韻調。在成功時,給予警戒;在失落時,送去關懷;在困惑時,傳遞解答……書信,傳遞了傅雷細膩、熾熱的愛。

  更令我敬佩的是傅雷拿崇高的人格。

  臨終前,傅雷父母的遺願甚至包括九月份房租、沈仲漲一隻手錶…..他們是懷著怎樣心情寫出這些話啊!

  一生坦蕩蕩致力於文學藝術,支援黨,最終卻以反黨處以死刑,是何等悲慘!

  為傅雷悲傷,也為傅敏等感到欣慰。為了家書的翻譯工作,他們也盡心盡力毫不馬虎,體現對他們父母的尊重與思念的愛。

  不論是傅雷深沉的愛,或傅雷夫婦的從容,或傅敏的孝心等都讓我感動至極。

  父母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付出,去尋找吧!

  回想自己總是感到羞愧難當。

  每天早晨起床,總能立刻吃到早飯,上學離開總能拿到熱乎乎的早餐,我卻瞧不見他們如何做出來的。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10

  在傅雷家書中,大多是父與子的通訊,但有一小部分是母親所寫,對兒子的牽掛和擔憂卻一點也不曾減少,母愛的偉大絕不是嘮叨和溫柔,其意義是偉大的讓我們重溫母愛的細膩。

  “你這次回來的一個半月是值得紀念的,以為是我的一生中最愉快、最興奮、最幸福的一個時期。”這句話就勾勒出母親對兒子毫無保留、發自肺腑的愛。

  再看兒子出國後,母親那種矛盾的心理:“可是一想到那麼長的別離,總有些不舒服”,這不僅是朱梅馥的思子心結,同時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結,兒女成名之時,一是離開屋簷、展翅高飛、離開父母之際。

  母親與兒女親近是人之常情,即使遠隔萬里也會親密無間、無話不談,母親的心思細膩,體現在信中,在信中的絮叨和囉嗦,正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與惦念。

  母子連心。當在信中得知兒子生病了,做母親的徹夜不眠,無比憂心,回信說:“知道你病了幾天,做媽媽的更心痛了,我不能照顧你,真是有些難受。”母愛深情,溢於言表。

  “在家靠父母,出門看朋友”,對於傅聰,母親告訴兒子要懂得尊重別人,學會和別人相處之道。

  母親更多地是關心兒子的個人生活問題,細心體貼,他也深知為人處事之道,“我現在順便告訴你,就是你以後做人要提高警惕,待人千萬和氣,也不要亂批評人家,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幾句話要牢牢記住,因為不瞭解你的人,常常會誤會你驕傲自大,無緣無故的招來了敵人”,母親語重心長,諄諄教誨,猶如一位睿智的老者坐在我面前,教育我做人的道理。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和子女遠隔萬里,只能依靠書信來溝通,字裡行間都透露出那愛子深情,正如高爾基說的;"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傅聰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聲譽,這都來自與母親。這就是母親對兒子的愛的最好詮釋。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11

  今天,我翻開了《傅雷家書》,被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在兒子傅聰海外留學的過程中,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每一封都體現了傅雷對兒子的牽掛。這並不僅僅是一些信件,他更是一部真正的教子之書。整本書中充滿了父愛,思想,語言與藝術。

  在他的字裡行間中,浸透了對兒子全身心的愛。“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這小小一句話,包含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傅雷先生給兒子的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感情,小到交友花銷吃飯穿衣,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

  在給兒子信裡,傅雷這樣說道:“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像這樣富含哲理的句子,他想讓兒子成為一個品德優良,愛國的藝術家。傅雷還經常給兒子郵寄中國的經典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各種名著,以及他自己的譯作。傅雷更是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寬容他人的作文 )

  這本書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會珍惜它,讓它助我走上成功的道路。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12

  母親向來心思縝密,向兒子提建議時,也是委婉含蓄,在信中提到:“爸爸雖是腰痠背痛,眼花流淚(多寫了還要頭痛),但是為了你,他什麼都不顧了。”寫父親為兒子傾注心血,母親為了告訴兒子切不可枉費父親的苦心。

  母親在信中寫道:“你要真心的.接受,而且要拿實際行動來表示。來信千萬別籠籠統統的,多一些報道,讓他心裡感到溫暖快樂,這就是你對爸爸的報答。”母親希望兒子多多來信,讓爸爸心裡得到安慰,她作為母親的,也是如此。

  母親在寫給兒子的信中,也提到了兒媳彌拉。寫道:“彌拉太瞭解你了,她多麼溫柔可愛,千萬不要傷害她,千萬不可把你爸爸對媽媽的折磨加在彌拉身上。雖然我們女人會理解你們、原諒你們,總不是夫婦長久相處的好辦法。”母親站在兒媳的角度勸誡自己的兒子,體現了母親不偏不倚、客觀公正的態度。這是一種持家之道。母親真心希望兒子少犯錯誤,珍惜彌拉這個好伴侶。

  瑣碎嘮叨中,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動容。

  在信中,母親也說過:“生為中國人而不能寫中文,豈不笑話?”這句話出自母親之口,絲毫沒有刻意,在家長裡短中就體現出一個母親的愛國情懷,以及她希望兒子也熱愛母語、熱愛祖國。

  有一個人修養極高的母親,必定會有一個不尋常的兒子。在信中,母親寫道:“我想練練字,看寫英文,蕭邦的傳記正在細讀,生字太多,記性又壞,不免叫苦,年將半百,後悔當年不努力,一再蹉跎,已是強弩之末,姑且溫習溫習,聊以自遣,總比不讀好。”母親年將半百仍然孜孜不倦,勇於進取,是傅聰最好的榜樣。敘家常,道里短,一位和藹可親的母親形象,栩栩如生的站在我們面前。尤其是母親的自嘲,體現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有傅聰、傅敏這樣優秀的兒子,必定會有傅雷、朱梅馥這樣不平凡的父母,而母親對兒子的愛, 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以至於讓人覺得那些形容詞都像枝柳般的脆弱貧乏。愛的詮釋,也就是這樣,五味陳雜,情感至深。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13

  對於家書,傅雷是這樣說的:“我雖未老先衰,身心俱憊,當年每日工作十一小時尚有餘力,今則五六小時已感不支;但是‘得英才而教育之’的痴心忍讓未改。為了聰與彌拉,不知寫了多少字的中文、英文、法文信,總覺得在世一日,對兒女的責任不容旁貸。”

  的確,讀罷《傅雷家書》,傅雷拳拳的愛子之心,是讓人肅然起敬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我想,這一封封家書中,蘊含了傅雷落筆前對兒女誠心的教誨和殷切的希望,包含著濃濃的親情與愛意。

  我為傅雷先生對人生如此的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執著的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封信必然提及的在音樂藝術上的見解和對兒子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導外,最難忘的細節就是他告訴傅聰,進屋脫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拿下來,站著跟長輩說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若把手抄在褲袋裡,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裡,則更不禮貌。看到這些文字時,我的驚訝甚至大過了感動。這樣的父親,才能造就如此優秀的兒子啊!連小小的瑣事,也不遠萬里點點滴滴落筆信中!

  縱觀全書,不難看到,傅雷對音樂富有穿透力的詮釋,對中國文化獨特的認知,對美術作品深刻的理解,對人生幾近苛刻的要求等等,不僅教會身為子女的我們深刻長遠的做人道理,同時也給了許多家長以啟迪,教導子女應先教他們如何做人,然後才能成為某一領域的大家。

  親自閱讀這本書,感受文字間的深刻和溫暖,才能真正體會到這本書它會教會千千萬萬的讀者如何為人父母為人子女,教會我們如何生活得雅緻而富有品位。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14

  最近閱讀了《傅雷家書》,這份兩代人之間雙向交流的文明字交流實錄,嚴肅不失親切,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使我樂在其中。

  1955年1月26日的這封信是傅雷在兒子欣喜成功時寫下的,辭藻間滿懷欣喜與激情洋溢的勉勵。

  第二段中“孩子!要是我們在會場上,一定會禁不住涕泗橫流的……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一連串激情昂揚的排比句式中傳達出傅雷對兒子毫不吝嗇的誇獎,流露出滿滿的自豪感。但這封信遠不止這些,其中還包含著深深的哲理。

  “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讀到這裡時,我不免感到疑惑。這是傅聰獲獎時寫給他的,可是為什麼還要提“堅強”呢?帶著疑慮讀完整封家書後,我又細細思索,終於想了個明白。“堅強”一詞在詞典裡的含義是:強固有力,不可動搖或摧毀。文章卻賦予它更多的意義。當迎來成功時,更要能夠正確面對掌聲、讚美,不要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要堅強,用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寵辱不驚,得失泰然。“堅強”的最高境界是能夠無懼孤獨,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要有一顆赤子之心,才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恍然大悟間,過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浮現在眼前——每次考試失利時,父母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的鼓勵;當我取得好成績時,父母也總是說教比誇獎多。這何嘗不是傅雷筆下的“堅強”?原來,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一樣的關心我們,一樣的教育方式,一樣的時時事事為我們著想的心。

  從《傅雷家書》中,我感受到了嚴慈的父愛,悟到了人生的哲理,看到了中國式的優秀教育,更從中看到了父母的影子。

  寫罷,重又翻開《傅雷家書》,沉醉在那字裡行間滿滿的父愛中……

讀《傅雷家書》有感:在春光下成長15

  近日,讀了《傅雷家書》後,頗有感悟,家書,家信,在那個年代裡猶如我們手機一般繫著彼此的心。而《傅雷家書》正是由186封傅雷寫給傅聰的家信組成。

  那時,傅聰正在波蘭留學,而恰在此時,父親傅雷與傅聰有些隔閡,以至於傅聰走的那一天,兩人都沒怎麼說話,但在火車站惜別兒子之後,傅雷心中對兒子的掛念逐漸強烈。如書信中所說,好像大病了一場,起初傅聰很少與家裡溝通,傅雷就幾天或一週給傅聰發一次家信,在一封封家書裡流露出對傅聰的關愛,慢慢地,傅聰心中的石頭也終於軟了,被濃濃的父愛感染了,也漸漸與父親有所交流,本書雖然沒有摘錄出傅聰給父親的書信,但是從字裡行間都能讀出傅聰成長的一點一滴。

  傅雷每次用航空公司去寄家信,但在那個年代,這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但在傅雷眼裡,瞭解傅聰的安危及他在學校的一些情況,比什麼都重要,金錢在父愛面前,不值一提。

  在傅聰走後,傅雷給兒子發的第一封書信,讓我們瞭解到,什麼是細緻入微,什麼是無微不至的關懷,什麼是父愛。

  聊聊幾句,充分反映出,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是父母對兒女的關愛,是另一番教誨。不同於其他父母的關愛,但又不失細心呵護的感覺。這有點像我媽媽寫給我的一封信,雖然我不在異地,但我們母女那段時間存在著一點隔閡,那次,我惹她生氣了,她晚上三點鐘起床,為我寫下了長達七頁紙的信。那封信讓我很心痛,就像一次談心,接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我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那深深的母愛。

  其實,《傅雷家書》完全是寫給傅聰一個人的,也是寫給中華兒女的一部教子篇,不僅讓我們體會傅雷對傅聰的關愛,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體會傅雷教導兒子如何立身行事,愛國成才。

  用心詮釋什麼是父愛,用文字詮釋什麼是父愛,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深沉的父愛,但他寫下了那埋藏在每個父親心底的那份真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