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1
自古以來總有那麼一些人看到別人的才幹比自我強不是發奮努力去趕上人家而是懷著嫉妒之心不擇手段的去陷害別人。今日我無意間翻開成語字典看到《草船借箭》這個成語這成語中三國時期周瑜就是這樣一個人。
成語《草船借箭》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自我一招便心懷妒意甚至想置諸葛亮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為名生出一計讓諸葛亮十天造出十萬支箭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僅妒忌心強並且十分狡猾陰險然而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答應下來趁著大霧漫天用草船向曹營“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完成任務使周瑜的陰謀又一次失敗從而進一步揭露了周瑜的忌賢妒能、心胸狹窄的本性。
有些人為什麼會有忌妒之心呢?那就是怕別人超越自我當別人取得成績時候作出了貢獻受到許多人尊重和愛戴的時候這種人不是探究別人取得成績的原因不是虛心學習頑強拼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譏諷、造謠甚至是中傷陷害這是多麼愚昧無知的表現啊!讀了《草船借箭》這個成語我不得想起了自我忌妒的心理不是也有嗎?如果有時自我考試成績不好不是分析原因找錯什麼地方以便自我腳踏實地的學習。相反期望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在下次考試中出一個大差錯好和自我拉平。事情雖小但這不也是忌妒嗎?回想起來是多麼慚愧呀!
忌妒這個東西害處是十分大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從小就杜絕它做一個品高尚的人。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2
今天,我學了一篇新課文,叫《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嫉妒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於是,周瑜想了一個妙法,想害死諸葛亮。
周瑜原是曹營的,但他假裝友好,給諸葛亮送禮,便假投靠蜀國。一天,他對諸葛亮說:“請軍師說一下作戰方案。”諸葛亮其實早看穿了周瑜的狗心思,笑著說:“用弓箭。”周瑜也笑著說:“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請軍師用十天的時間來完成。”諸葛亮說:“十天太多了,三天就可以了。”周瑜聽了,心中有一股剋制不了的興奮,並讓諸葛亮寫下軍令狀,擺了一桌酒席,不過周瑜喝了幾杯酒後,便走了,其實周瑜是先向鐵匠和木匠託延時間,不讓他們給蜀國提供材料。
第二天,諸葛亮趁周瑜不在時,向善良的魯肅要20只船,並把每隻船分配50名士兵,但他看此景時,覺得諸葛亮很需要了,便順口答應了。
第三天,周瑜看見了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沒有動靜,覺得自己的計劃沒落空,忽然,諸葛亮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對周瑜說:“請周瑜今天五更的時候來取箭。”周瑜這時恍然大悟,覺得自己的計劃落空了,到了四更時,諸葛亮趁著霧大,向曹營“借”了十幾萬支箭。
這時,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嫉妒心,有時,別人考試的成績比我高,我就故意給他們設下“路障”和“絆腳石”,但自己還未進步,反而讓別人落後了,回想以前,我為我自己感到無比慚愧。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3
草船借箭,這篇文章選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選自這本書的第46回合,故事裡的跌宕起伏的情景和個性鮮明的人物,讓我感悟深刻。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周瑜對諸葛亮心懷忌妒,羨慕他的才能與機智,周瑜想攻打曹軍,便找來諸葛亮,問他什麼兵器最好用,諸葛亮答弓箭最好。周瑜說,讓諸葛亮造10萬支箭,不要推辭。諸葛亮便沒有推辭,諸葛亮便找同伴一起。行動前兩天沒有什麼風吹草動,直到第三天,他吩咐魯肅,告訴他讓新兵們行動,最後他成功借到10萬支箭。
我佩服諸葛亮的一點是:他神機妙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我最欣賞他遇事不慌,他當時一點兒也不慌,他鬥智,天氣惡劣,他很有把握。前兩天沒有什麼風吹草動,周瑜心中暗暗作喜。直到第三天他才吩咐叫人行動可以看出他做事的周密。他成功借到十萬餘箭,讓周瑜大吃一驚。
文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周瑜讓諸葛亮十天造完這批箭,諸葛亮卻說只要三天,說明了諸葛亮早有打算。周瑜卻讓人不備齊材料,看諸葛亮怎麼打算,到時候可要定他的罪。寫出了周瑜的心胸狹窄。
《草船借箭》這篇文章讓我愛不釋手,讀了又讀。我們應該學習諸葛亮,不應該向周瑜一樣,心胸窄狹,妒忌別人!
老師評語:這篇作文顯然沒有達到一名五年級小學生應有的寫作水平,希望張慧玲同學靜下心來,戒驕戒躁,加大自己的閱讀量寫作量,方能有所進步。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4
“草船借箭”是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吳蜀聯軍沒箭了,想造很多的箭,諸葛亮說自我能在3天內造出十萬支箭,並要人準備了草船20只。到了第三天,諸葛亮把船開到曹營水寨,敲軍鼓。因為那時有大霧,曹操怕有埋伏,就射箭,箭射到草船的草人上,就這樣,諸葛亮“借”到十萬支箭。
這個故事給我兩個啟示:一是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能在三天之前就預知天將下大霧。最終成功使用計謀,“借”到曹軍十萬支箭,這與他年輕時認真學習、勤奮苦讀有關。如果諸葛亮不博覽群書,通曉古今,他是不會在三天後能“借”到箭的。從中,我覺得我們此刻正在學校讀書,更要刻苦學習,掌握本領,將來也能像諸葛亮一樣,自由發揮自我的才能。
二是諸葛亮解決問題不按傳統的老方法思考。如果他在接到造箭的任務後,找很多工匠,日夜趕造,那他就不會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而諸葛亮開動腦筋,採用另一種奇特方法—“借”,最終在三天之內成功獲得十萬支箭。不僅僅任務完成了,並且完成得相當漂亮和完美,這一點又告訴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必須要多思考,盡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異常是又省時又省力的好方法,不要僅僅限在老方法、老辦法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永遠就沒有提高了。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5
寒假期間,我讀了《草船借箭》。文章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高出自己一招,便心懷妒意,生出一計,以借箭為名,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由此看出,周瑜不僅嫉妒心強,而且狡猾陰險。然而,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答應下來,趁著大霧天,擂鼓吶喊,用草船“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完成了任務。諸葛亮使周瑜的陰謀又一次“流產”的同時,襯托了周瑜嫉賢妒能、心胸狹窄的本性。
在生活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有些人在別人取得成績時不是探究別人取得成功的原因,以便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譏諷、造謠甚至中傷、陷害,這是多麼愚昧無能的表現啊!
由此我也反思自己。每當考試成績不好時,我不是去分析原因,找出差距,以便腳踏實地趕上去,而是希望學習好的同學在考試中多出錯,這樣不會超過自己。這種心態不正是妒忌的表現嗎?假如我任由嫉妒這根毒草肆意生長,它會使我失去健康的心態,也不可能團結同學,而且即使自己學習再好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想起這些,我是多麼慚愧啊!其實學習好的同學是榜樣,又是尺子,他們可以讓我找出差距,只要自己更勤奮、執著,總會有進步的。
總而言之,妒忌的危害性非常大,它害人又害己,書中的周瑜正是被自己的嫉妒心氣死的。所以,我要從小把嫉妒心根除掉,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個心胸開闊、品德高尚的人。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6
假期裡,我讀了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草船借箭》讓我受益匪淺。
《草船借箭》主要講的是心中狹窄的周瑜一心想除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便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讓他在三天之內造完十萬支箭,並立了軍令狀。在第三天晚上,大霧瀰漫,諸葛亮只用了二十隻草船和一千隻草把,不費半分力氣,就收了曹操向他們射來的十萬多支羽箭。周瑜十分佩服他,也更加妒忌他。
讀完這個故事,我欽佩諸葛亮博大的胸襟。他明知道心胸狹窄的周瑜想害他,卻還是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了周瑜,讓周瑜自嘆不如。
諸葛亮他之所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預測天氣。是因為他小時候勤快好學,博覽群書,也更得益於他在隆中隱居耕種的十年苦讀。我們要像諸葛亮一樣好好學習。想到我自己,我有些慚愧。媽媽十分關心我的學習,每天不停地嘮叨,我卻不能體會媽媽的苦心。記得那次,我在課堂上書寫特別潦草。一向報喜不報憂的許老師,竟然把我潦草的書寫拍照發給媽媽。晚上回到家,媽媽大發雷霆,把我的小作文撕得粉碎。面對媽媽不厭其煩地教導,我有些憤怒地看著媽媽,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想到這些我好慚愧。
我們的歷代至聖先師也告訴我們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決定從現在多讀書,積累更多的知識,要用自己的勤奮塑造一個豁達的自己。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7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的思維,有些人簡單,有些人固執,固執的人非要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卻不聽從別人簡單精巧的好方法,以前的我就是這種人,直到我看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周瑜故意為難諸葛亮,讓他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十萬支箭,可沒想到諸葛亮是去向曹軍借箭,他憑藉自己對天文、地理、氣象學的精通,通觀全域性,注重細節,很巧妙的得到了曹軍送來的箭,看完之後,我自愧不如,我這個一根筋的性格也被觸動了。
上週我和媽媽因為學習的流程方法吵了一架,我認為我聽完課馬上就可以去寫作業了,但媽媽建議我先記筆記,將知識鞏固一下,再去寫作業,效果會更好。很不情願的我在書上胡亂畫了幾筆,還故意將桌子敲得叮噹響,媽媽才勉強讓我寫作業,結果,我不但打籃球的時間都沒有了,作業因為我的心浮氣躁也被老師打回重寫。那時的我記恨在心,把問題都歸結到記筆記的身上。發誓以後再也不做筆記,太浪費時間。但看完這個故事之後,覺得很慚愧,我對我固執己見的思維方式感到臉紅。於是,我靜靜地思考媽媽的話,覺得說的很有道理,於是我嘗試了這個方法,學習完影片後認真做筆記,再完成課後練習,果然效果更好了。
看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媽媽的用心,也懂得了要從不同的思維去做事。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8
《草船借箭》主要寫了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便以造箭為由,故意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但造好了箭,而且提前完成了任務,從而使周瑜的詭計落空。不過箭不是造的,而是向曹操“借”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是非常的足智多謀。
足智多謀能事半功倍,克敵制勝,化險為夷,取得成功。
戰國時期,田忌經常與齊國眾公子馬,設重金賭注。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馬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對田說:"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讓您取勝。"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來賭注。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用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用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三場比賽結束後,田忌一場敗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比賽的結果使田忌對孫臏的足智多謀敬佩不已。
有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正在踢足球,一不小心把球踢進了一個樹洞裡。洞太深了,夠也夠不著。我冷靜下來,靈光一動,對了,老師不是說過足球在水中是浮的嗎,把裡面倒上水不就可以了嗎。我說出了我的想法,夥伴們說幹就幹,幾桶水下去,球就回到了我們的手中。我當時感到我也足智多謀了。
要想足智多謀其實很簡單,只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就可以了。因為辦法總比困難多。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就是從這裡來的。我們要向諸葛亮學習,力爭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9
《草船借箭》寫了諸葛亮知天時懂地識人心,順利的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
諸葛亮先看天象,知道三天後有大霧,察看水流知道船回來是順風順水,還了解魯肅是個老實人,曹操生性又多疑,不會出兵追趕,所以能借箭成功,因為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從中可以看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就拿軍訓來說吧,軍訓進行了艱苦訓練,我們每天6:00起來跑步,佇列訓練……7:30吃早飯。我們吃早飯時也是非常嚴格的,不準有一個人說話,只要有一個人說話就讓所有的人站起來全部不準吃飯。由於這樣的長期訓練,有了良好的習慣,我們以後都會遵守規矩不亂講話。
大到部隊的嚴格訓練,小到一個學生的學習準備工作,都是為了打有把握之仗。
每節課前我們都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把書都放在桌上。例如上美術課要把水彩筆,油畫棒等美術工具準備好;體育課時,我們要穿運動鞋,要做熱身運動……這些準備工作是為了上好課,學好本領。
《草船借箭》告訴我們,要打有把握的仗,必然要事前做好準備工作,如軍訓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學生課前要認真預習,考試前要全面複習。
我們要像諸葛亮那樣專心鑽研,仔細思考,刻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樣虛心,寬宏大量,心胸寬闊,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成績,而不要像周瑜那樣心胸狹窄,高傲自大,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10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叫草船借箭,這篇課文這要講了,周瑜小肚雞腸,看到了處處比自己強、好的諸葛亮,便懷恨在心,想害死諸葛亮,於是假借公事,陷害他,而諸葛亮將計就計,神機妙算,只用三天就從曹軍那兒借來十萬多支箭,挫敗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學完課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也感受到了周瑜陰險,嫉賢妒能,笑裡藏刀。
當看見別人比自己出色時,超過自己時,這種人並不是去探究別人取得成績的原因,不是奮發圖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冷眼譏諷,甚至惡語中傷,這是多麼愚昧,無知的表現啊!
讀到中途時,諸葛亮說要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願受罰,在周瑜看來,像這種事,十天都不見得能完成,更別說三天了,周瑜想:到時候,他完不成任務,就用軍法處置,那他也無話可說!
而諸葛亮心地善良、善於動腦,很快就想出瞭解決辦法,想在我明白了,我們人人都不要產生嫉妒心,有了嫉妒心,好人也變壞!現在,我一定要把這個不端正的態度改正過來,做一個優秀的自己、正真的自己,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擔心、忐忑不安,要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才有可能成功的做完一件事情。
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妒忌心會讓人心眼變細、良心變壞,所以我們要遠離妒忌,要心胸廣闊,這樣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11
《草船借箭》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文中的周瑜心胸狹窄,他因妒忌諸葛亮的聰明才幹,要諸葛亮在10天內造10萬支箭。諸葛亮一下子就識破了周瑜的陰謀,但他從大局出發,不與周瑜斤斤不計較,憑著自己淵博的學識,用妙計向曹軍借了10萬支箭,使周瑜不得不甘拜下風。
學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我認識到妒忌的公理是有害的,它既損害了別人,也損害了自己,這樣的事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常見的。這個學期的幾次數字測試中,我的好朋肆,成績都比我好,我產生了一種妒忌心理,悶悶不樂,總想找機會和她吵架,可她畢竟是我的好朋友,我又不太好意思,讀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我認識到了妒忌心理的危害,同學考試成績好,我應該為她高興,同時自己努力學習,爭取下次測驗中取得好成績,怎麼能不高興呢?這樣一想,心情就通暢了。
在生活中,像周瑜這樣妒忌心強的人,雖然很多,但像諸葛亮那樣心胸寬闊,不為小事斤斤計較的人也不少。
有一次,在操場上玩耍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把我碰倒了,馬上向我道歉,我一咕嚕爬起來,怒氣衝衝的向他吼道:“對不起就完了嗎?"於是我們倆個人鬧翻了。下課後,他對我說:“對不起,你也把我推倒吧!”現在回想起來,他為了我們的友誼,可以不記前嫌,而我卻認為他是應該的,我真糊塗!
如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克服了妒忌心理,心胸寬闊,才能站得高,看得遠,否則就會像周瑜那樣,害人害己。
諸葛亮草船借箭讀後感12
每當我閱讀《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故事的時候,都十分敬仰諸葛亮,他真不愧是智與勇的化身。
故事講述的是:赤壁大戰時期,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才幹,於是叫諸葛亮三天趕製十萬支箭。這本是根本辦不到的事,沒想到諸葛亮一口答應了。後來,原來是諸葛亮假裝向曹操發動進攻,諸葛亮知道曹操疑心大,不會水上交兵,於是諸葛亮成功地利用了草船“騙”到了十萬支箭。
讀完以後,我內心十分敬仰諸葛亮,他神機妙算,考慮過曹操不會派兵交戰,考慮過第三天晚上的風可以讓他順利借箭。是啊,其實諸葛亮最大的優點是敢於挑戰,心思縝密,這也是我敬仰諸葛亮的真正原因。我也從中推敲到:如果吳國和蜀國鬧不和,那就會消弱兩國的力量,在這時,魏國就此來攻擊兩國,可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呀!如果諸葛亮沒有顧全大局,沒有敢於挑戰的精神,沒有把每件事安排得最好的能力,怎麼會幹出一番大事業呢?在我的生活中,我也常常學習諸葛亮的勇於挑戰:勇敢面對第一次游泳,勇敢面對第一次跳長繩,勇敢面對第一次寫英語小作文。一直到每次游泳都被稱為健將,跳長繩穩拿第一,英語作文那都是輕而易舉!這都是挑戰的結果。
我想告訴我身邊的人,要有挑戰的勇氣,要有精心的準備,有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