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1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是以情節取勝的通俗小說。十九世紀中葉,這部小說是當時排行榜上的“暢銷書”,而大仲馬本人,亦可謂當時法國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

  小說敘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十九歲的愛德蒙·唐泰斯,是個活力四射的年輕水手。他有慈愛的父親、甜蜜的愛人,有光輝的前程、幸福的生活。善良樂觀的天性,使得他對周遭的每個人都以禮相待,並且真摯熱情。他清澈明亮的目光裡,寫滿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與神往。可就在他的結婚典禮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一時間失去了一切,伴隨他的只有伊夫堡陰森地牢裡的黑暗及精神和肉體對他的雙重摺磨。可與此同時,有人正把快樂建築在他的痛苦之上。

  他們害死了唐泰斯的父親,奪走了他的愛人。在他最無助絕望想要自殺的時候,法里亞神甫走入了他的生活。神甫把自己一生的知識傳授給他,告訴他基督山島寶藏的所在,並幫他成功越獄。此時,唐泰斯入獄已有十四年。十四年裡,物是人非,唐泰斯也由一個懵懂青澀的青年變成一個家資鉅萬的伯爵。他開始報恩亦開始報仇。昔日的船主莫雷爾有恩於他,伯爵首先把這位瀕臨破產的好人從絕望的路上救了回來。此後又始終照顧他的兒女,直至最後把基督山島的寶窟送給他們。對唐格拉爾、費爾南和維爾福三個分別代表法國七月波旁王朝金融界、政界和司法界顯要人物的仇人,基督山伯爵個個擊破。最後,這三個人破產的破產、自殺的自殺、發瘋的發瘋,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在小說中,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幾近完美。在與仇人面對面復仇時,他沒有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他的良知從未泯滅,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終保留高貴善良的心。當他幫助莫雷爾一家擺脫困境的時候,當他從一個該詛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個女兒的時候,當他答應梅爾塞苔絲不殺仇人之子的時候,這個高貴的心靈映出了金子般的光輝。基督山性格里貫穿始終的節制,即面對財富、美色、仇恨的不貪婪,亦讓我印象深刻。在達成一生最大的心願後,他悄然地放棄了原有的財富,隻身遠走他鄉。

  翻看全書,不能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佈局謀篇的編故事才能。在這部將近一百多萬字的小說裡,既有節奏緊張、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節奏相對舒緩、充滿浪漫傳奇色彩的小故事。大仲馬在小說中還不時穿插一些典故傳說、奇聞軼事、異域風情和大海、島嶼的景色描寫。所有這些,也許就構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的“大仲馬情趣”吧!如果單純以故事情節論,我以為《基督山伯爵》確實是難得一覓的好書,並且讓人大開眼界、回味無窮。

  這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感觸。告訴了我們應該剋制自己,拒絕那些誘惑,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愛德芒德臨走前的最後一句話深深烙印在了我的腦子裡——直到天主垂允為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到來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這五個字內‘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這“等待”和“希望”就是大仲馬寫的這篇文章的中心。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2

  在古今中外的小說中,《基督山伯爵》可以說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讀者的書之一,也是大仲馬的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小說。最近我也將此書重溫了一遍,再一次感受19世紀的恩怨情仇。

  《基督山伯爵》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19世紀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將當上船長之時,受同船的會計丹格拉爾以及愛侶梅色苔絲的哥哥菲爾南的嫉妒和陷害,在他與愛侶的婚禮上被抓去審判,而由於假公濟私的維爾福接手了這樁案子,唐代斯被判處了十幾年的徒刑。但蒼天有眼,唐代斯遇到了一位囚徒神父,也是這位神父讓唐代斯獲得重生,擁有了智慧與財富。於是唐代斯改名為水手山巴,對於當初的滴水之恩,他如今以湧泉相報,之後他又改名為基督山伯爵開始了他十幾年來夢寐以求的復仇計劃。

  復仇之路當然是無比的坦順,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基督山伯爵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人物,他非常的敢愛敢恨、豪爽氣派,也聰慧過人,由於飽經滄桑,他對任何事都格外的執著。基督山伯爵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形象,但他並不是憑空捏造的,他蘊藏了部分作者的寫照。作者大仲馬是一個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連續幾年每日宴請賓客,高朋滿座;其中許多人,大仲馬連姓名都不知道,可見他的氣派,比起基督山伯爵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門廳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著一尊大仲馬的半身像,還配上一條座右銘“我愛愛我的人。”

  由此可見,基督山伯爵的敢愛敢恨、豪爽氣派是遺傳了大仲馬。其實這條座右銘,大仲馬只講了半句,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才體現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別人如何對待我,我就如何對待他。這樣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實真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我在很多時候就會非常的優柔寡斷,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樣敢於決斷。或許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是我最喜歡基督山伯爵的地方。

  當然我認為作者寫《基督山伯爵》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塑造一個讀者喜愛的人物,更多的是揭露當時社會的暗無天日、慘無人道。唐代斯的悲慘遭遇足可以說明這一切。丹格拉爾、菲爾南、維爾福三人的飛黃騰達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事實不僅僅是如此,金錢、名譽對人性的毀滅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維爾福一家,維爾福先生自私自利,為了名譽、前途不惜違背自己的父親,為了金錢,他憑靠著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賣陷害了多少人;維爾福夫人貪戀金錢,為了一份價值可觀的遺產,她不惜毒死四個人,其中有她的父母和女兒。由此可見人性的卑劣啊!

  或許是由於我涉世不深,我至今難以想象維爾福夫人居然會為了錢而殘害了三個至親的人,金錢就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可以讓人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深厚的母女之情嗎?事實說明金錢就有如此的鬼魅。相比19世紀,如今金錢的地位似乎越來越高,那麼人性的毀滅也越來越深嗎?也許事實確實如此,我之前的不敢相信只是由於我的無知,我的不諳世事,但真相不容狡辯,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爾一家就是不被金錢所吞噬的好人,最後金錢卻不請自來。而維爾福夫人最後卻落個兩手空空,這就是事與願違吧,老天還是有眼睛的。

  在看完了整本書後,觸動我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在上帝垂顧,為人類揭開未來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這兩個詞語中:這就是”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著這兩個詞度過了他最艱辛困苦的歲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馬智慧的火花中學到的兩個詞。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樣,用這兩個詞達到我的人生目標。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3

  讀了《基督山伯爵》後,我發現基督山伯爵敢愛敢恨、擁有豪爽的氣派。由於飽經滄桑,他對任何事都格外的執著。基督山伯爵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人物。還有那句”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令我印象深刻。別人如何對待我,我就如何對待他。這樣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實真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我在很多時候就會猶豫、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樣敢於決斷。我常常害怕果斷選擇後失去什麼,但這樣卻使我不能輕鬆地生活。

  《基督山伯爵》還揭露當時社會的暗無天日、慘無人道。唐代斯的悲慘遭遇足可以說明這一切。唐格拉爾、費爾南、維爾福三人的飛黃騰達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事實不僅僅是如此,金錢、名譽對人性的毀滅超乎了我的想象。相比當時,如今金錢的地位似乎越來越高,那麼人性的毀滅也越來越深嗎?也許事實確實如此,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許多老人摔倒被好心人扶起後,為了不付醫藥費倒打一耙的案例屢見不鮮,使人們都不敢於去做善事。

  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爾一家就是不被金錢所吞噬的好人,最後金錢卻不請自來。這給人們的生活以希望。在看完了整本書後,觸動我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直到天主垂允為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到來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這五個字內‘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的'經歷也正好驗證了這句話。”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此書中學到的最關鍵的兩個詞。我也希望我能像基督山伯爵一樣,用這兩個詞實現我的夢想。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4

  我讀了《基督山伯爵》之後,我研究的人物是唐泰斯·愛德蒙。唐泰斯的命運是由遭陷害入獄到逃獄成功完成復仇,我認為他的命運是他的性格決定的。

  第一個性格是單純。在唐泰斯事業愛情兩豐收時因被人嫉妒而被捕後,代理檢察官維爾福為了確保自己的前途,使堂泰斯被宣判為極度危險的政治犯,被投入了孤島上的死牢。但唐泰斯還相信維爾福會救他,也沒有想過自己入獄的原因。他的單純,不明白人心險惡,也是他被陷害入獄20xx年的一個原因。

  第二個性格是堅韌。唐泰斯在牢中雖然受盡折磨,但最終堅持下來了。他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淵博的知識和高雅的儀態的上層社會的人,並尋找機會逃出了監獄。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唐泰斯找到基督山上的寶藏,化名為基督山伯爵,一步步接近自己的仇人,一步步進行謀劃,一個個實施復仇。基督山伯爵靠著堅韌的性格度過了他人生最艱辛困苦的歲月,為他的復仇奠定了基礎,並且有計劃的完美地完成了他的復仇。

  第三個性格是敢愛敢恨,這是他最突出的特點。法老號的船主摩萊爾曾在唐泰斯落難時為他四處奔走,後來他破產了還準備自殺,唐泰斯隱藏真實身份替他還清了債務,送給他女兒一筆優厚的嫁妝,還送給他一艘新的法老號。唐泰斯的報恩體現了他毫不猶豫地愛護自己的恩人。在報恩後,唐泰斯以銀行家的身份回到了巴黎,化名基督山伯爵接近唐格拉,進而羞辱唐格拉,並讓他在投機中破產,逼得他潛逃,最後唐格拉被迫為自己所犯的罪行懺悔。唐泰斯果敢地對付了自己的仇敵。他的報恩與復仇充分體現了他敢愛敢恨的性格。

  我從一開始的單純到後來的堅韌,敢愛敢恨的性格和命運的關係,我悟出了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有時需要放棄自己的一些東西,為目標堅持奮鬥的道理。開始時單純的他是不可能完成後來的復仇的,正是他的悲慘遭遇使他摒棄復仇所不需要的單純,使他真正成長起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獲得成功,有時的確需要放棄,放棄一些與成功相背的東西,懂得放棄也是一種美德。

  在基督山伯爵的復仇中,他一直堅持著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他的目標。一旦確定目標,就應該堅持把它完成,勇往直前不退縮。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的敢愛敢恨的性格。基督山伯爵既報恩又復仇,他的敢愛敢恨使他的人生有了活下去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各式各類的人,有人讓你恨,有人讓你愛,但愛和恨不能讓你為之失去理智。基督山伯爵做到了這一點,他在復仇時沒有將仇人處死,最後他選擇同收養的阿里總督的女兒埃黛遠走高飛,沒有將恨延續下去。有愛有恨的人生是精彩的,我要在情感上忠於自己的心,敢愛敢恨,面對生活積極樂觀,在恨過後放下心中的恨,讓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5

  近日忙裡偷閒,用一星期時間讀完了基督山伯爵,它帶給我的震撼,不可謂不深。

  正如前言中所說,書中主人公報恩報得徹底,報仇報得痛快。正是循著這樣的好奇心,我走進這部書,領略其風采。

  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一生經歷了水手歸鄉婚禮被捕復仇幾個跌宕起伏的階段,他從一個熱情善良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冷漠無情的基督山伯爵。其中,法里亞神甫的博學機敏,科西嘉人的粗俗善良,伯爵的處驚不亂,都讓我感到身處一個奇異的世界,思想與脈搏同故事本身一樣撲朔迷離。然而,在這看似神秘的背後,真正啟迪心靈的,是愛與恨的交織輝映。

  當基督山踏上巴黎的土地,仇恨在他的心中醞釀。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當新婚喜宴上的歡樂,在剎那間被鐐銬與罪名所替代,當一系列不公的待遇如洪水猛獸般撲來,當人生最美麗的年華被十四年的黑牢生活折磨地毫無希望,一切的不幸都降臨在你的頭上,你會對製造這些惡果的人做些什麼?基督山伯爵為我們找出了答案:復仇。是的,他讓3個仇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然而,當我看到他幫助丹格拉爾小姐找到自由,幫助阿爾貝實現自身的價值,幫助瓦朗蒂娜保有希望與愛,所有這一切,讓我體會到一個博大的胸懷。這些仇人的子女,基督山伯爵本可一併遷怒,但他以慈父般的關懷,讓他們擺脫了父輩的影響,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就如基督山伯爵對老主人莫雷爾的感激一樣,他用同樣的方式去愛莫雷爾的子女們。這種感恩情結,即是體現了他心中不但懷有對仇人的憎恨,更是傳承了人類愛的基因。泰戈爾的飛鳥集中有一句話:枯竭的河床,並不感謝它的過去。而伯爵作為一個感恩者,恰是由於他的心靈並不枯竭,那裡仍湧動著愛的甘泉。

  基督山伯爵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窺探到的是一個謙卑的信徒,他以平凡而堅韌的心,承受著一切苦難,勇敢地面對變化中的世界,彷彿上帝威嚴的使者,他讓每一個人明白:冥冥中有一雙眼睛在注視著你那就是你的良知。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6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馬先生的最具代表作之一,莫看書名無聊中二,其實是有很深意義,基督山伯爵是這本書主角的頭銜,主角名叫唐代斯,本是一名即將迎娶美麗女子走向人生巔峰的準船長,但因為受人陷害淪為囚犯後又因種種奇遇獲得驚天財富走向了復仇不歸路。

  全文圍繞男主復仇展開了一系列操作,簡單來說,男主在獄中結識了一位無辜的博學暗藏乾坤的神父,在獄中神父將自己畢生所學統統給了男主,其中包括十幾種語言和無數知識,最終神父因病而亡,臨世前將鉅額財富的秘密告訴了他,也是這天男主透過神父越獄結束了十三年的無辜獄中生活,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男主在一個海域的一個名為基督山島的小島上發現了這一世間驚天大寶藏,一夜之間男主從一個空有學問窮光蛋搖身一變成了歐洲最有錢的神秘富翁,後來男主改名改姓買下了這座小島買來了基督山伯爵的頭銜,在一系列暴發戶行為下,他找到了當年陷害他入獄的兇手,但天公不分對錯,那三名兇手也擁有鉅額的財富和地位,一時之間男主不能硬剛,只能智取。

  男主長得非常帥氣並且十分強壯,畢竟男主曾是一名優秀的水手,經過十三年的養白白,原本健康小麥色變成了代表高貴的蒼白色,他的強壯絲毫沒有減弱,隨著知識財富氣質的增長,那三個仇人早已不認得眼前這位男主,男主取得了這三位西歐的顯赫貴族及其家人的信任,透過間接參與和暗中調控,久而久之一粒毀一丘,那這三個有錢有地位的仇人,一個是自殺妻離子散,還有一個是入獄身敗名裂,另一個額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翻閱,終於男主徹底忘記了初戀對他的背叛,找到了自己的真愛:一位小十八歲的土耳其公主。最後兩人開始了浪跡天涯般的退休生活,結局十分感人。

  其實因為時間問題我並沒有把這部書的精髓完整的敘述出來,好多細節都省略了,畢竟現實生活還要繼續,從書中回到現實向未來加油吧。這個視角並不代表我個人的視角,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翻閱這部憾世之作。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7

  《基督山伯爵》是以法國大革命失敗後拿破崙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開始的,描繪了在拿破崙革面失敗後法國各階級和底層人民的生活現狀。

  小說主要圍繞主人公埃德蒙唐太斯和費爾南多及美賽黛絲展開。一度被費爾南多陷害的唐太斯錯過了與美賽黛絲的婚禮,之後被檢察官維克多關進伊夫堡監獄十幾年。出獄後的唐泰斯想要復仇,他依靠在監獄裡認識的神捕,找到了基督山島上的寶藏,並以基督山伯爵自稱。隨之興起的復仇但在最後並沒有讓唐泰斯覺得快樂,他離開了巴黎,最後一句話:“等待和希望”。

  大仲馬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作家,他的另一鉅著《三個火槍手》也深得我心,都是關於復仇與冒險的,其中參插了一些浪漫場景。

  《基督山伯爵》最後探討的是人性與希望,在黑監獄裡,有幾個人能生存下來,面對毒打,面對高牆的孤寂,只有相信上帝的存在,才使唐太斯活了十幾年。而出獄後過度的復仇使他越來越孤立,最後失去了一切。當今的仇人曾是他最親的人,為什麼上帝待他如此不公。可他又何曾想到,美賽黛絲在婚後生的竟是他的兒子,這已經是一種眷顧。

  正如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一樣,在成功時被人竊取復辟帝制,但法國在經歷了幾次大革命後終於實現共和,共和國的民主道路是要用獻血來染紅的。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讀後感8

  等待和希望!”合上這本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傳世名作——《基督山伯爵》,我腦中只剩下了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它有如一把金光閃閃的鑰匙,意味深長、價值無量,而又耐人細細咀嚼。

  《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坎坷離奇的一生。唐代斯青年時是一名出色的水手。就在他即將當上船長、取得美滿愛情之際,遭到嫉妒之人的暗算,蒙受不白之冤進了監獄。這一呆就是十四年。越獄前唐代斯意外地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產,並回到了他的故鄉,報答恩人。接著,他買下了基督山島,成為伯爵,交下了許多名門貴族的朋友,終日娛樂,卻在暗中打探情況,謀略計劃。伯爵待到一切時機成熟,開始復仇。他不動聲色而又暗中襲擊,往日的仇人有的死、有的瘋。而當他報最後一仇時,卻大發善心放了仇敵。伯爵又把一切財產送給了恩人和窮人,從此帶著義女遠走高飛……

  有一句古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確,如果一個人總把每個小小的怨恨積在心中,並總是想著去復仇解恨,那麼他的復仇計劃何時才會消停呢?基督山伯爵遭人陷害在牢獄中度過了黑暗痛苦的十四年,最寶貴的青春以及幸福美滿的生活由此埋葬,心中當然不知有多少仇恨。可他最後卻也能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到處行善。因為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帝會派使者完成這項光榮的使命。

  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這樣呢?有時小怨小恨或許只是命運和你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翻過這一頁吧,讓仇恨煙消雲散,就像沙地上的字被風撫平一般,永遠消失。但是恩惠卻是需要我們去報答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事物,也要像刻在石頭上的印記那樣永不磨滅。

  從今天開始吧,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迎來心中感恩的天使,讓心靈如初落的冰雪一般純淨、高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