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1

  寒假裡,我讀完《激發創造力的66個科學家的故事》,它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心靈上的震撼、精神上的鼓舞和學習上的動力,更多的是折服於他們那種為人類、為科學不惜一切的自我犧牲精神。

  就拿我國明朝的李時珍來說吧!如果他沒有那種吃苦耐勞、為民奉獻的大無畏精神,可能今天早已談不上《本草綱目》一書了。在他早年行醫時,發現了許多醫書中的藥性的記載錯誤,便花了27年的時間到各地採集藥物,記錄其藥性,畫藥草圖;遇到不知其藥性的藥物向當地人請教,從不亂記其藥性;為了瞭解藥草是否有毒,他甚至還不惜生命代價,勇嘗百草……要換作今天,這樣受罪、危險的活有多少人願意做?可他——李時珍,為了糾正傳統醫術的錯誤,用盡了畢生的心血,最終所著的《本草綱目》成了我國醫學史上的鉅著,如今已傳遍世界各地,李時珍也正因如此成了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民族的自豪!

  科學家們不求財富,只求給人類幸福的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人的一生並不在與財富多少,而是在於給了世界多少的貢獻和幸福。我自己總覺得這就是他們為什麼要走進科學的原因了。比如:居里夫人發現了鐳,當時是世界上稀有的東西,居里夫人和他的老公兩個人艱辛地工作,過了好幾年,終於提煉出了0.1克鐳,她不就此滿足,仍舊繼續進行鐳的實驗,最後的結局當然是:由於居里夫人被鐳輻射的時間過長而死亡。這名偉大的科學家,死在了她的'崗位上,這是多麼令人震驚啊!

  可以說,人類的進步離不開科學,科學的發展也正因為有了科學家們不畏艱辛、不畏險阻才得來今日先進的科學,今日的科學成就離不開他們的汗水,當我們享受著科學為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時,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他們——那些為了人民的科學家們!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2

  在愉快的寒假中,我讀了一本由吳玲輝主編的《科學家的故事》,其中,牛頓的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

  短文主要寫的是:牛頓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艱苦的家庭中,他讀小學時,除了數學還好外,其他幾門功課都不太好,但是牛頓卻愛製作一些十分精巧的小玩意兒。有一次,他捧著一個用木頭做的水車架在水中。只聽見水車噶噠噶噠直響,不一會兒就轉了起來。這時,有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向他走來,對牛頓說:“你知道為什麼水車會轉嗎?”牛頓愣住了,臉漲得通紅,不知說什麼,那個男孩得意地說:“不懂就不要瞎幹,笨木匠!”從這以後,牛頓並沒有氣餒,反而對一些自然現象產生了興趣,開始努力學習,成為了班裡優秀的學生,最後成為了歷史的巨人。

  這個故事中讓我懂得了:只要一心一意認真去做了,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3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葉永烈講述科學家的故事一百個》這本書,我讀了以後,令我受益匪淺。

  《葉永烈講述科學家的故事一百個》這本書講述了一百位偉大的科學家,有”活魯班“——喻皓,輪船之父——富爾敦,”昆蟲迷“——法布林,中國的萊特——馮如,鐳的母親——居里夫人,飛機兄弟——萊特……他們都是家喻戶曉的科學家。

  ” 你聽說過有人會把蟲子放進嘴巴里嗎?看到這個問題,你就會很奇怪:誰會把蟲子放進嘴巴里呢?確實有過這樣的人:他在一棵巨樹的樹皮上發現兩隻罕見的昆蟲,連忙用兩隻手各抓了一隻。正在這時,又飛來一隻更加稀奇的蟲子,這個人急中生智,連忙把右手的蟲子放進嘴巴里,騰出手抓住那隻飛蟲。儘管蟲子在嘴巴里亂蹦亂跳,甚至分泌出又哭又辣的液體,他卻緊抿著嘴唇 ……“ 讀到這裡,我心想:到底是誰,竟然把蟲子放進嘴巴里?懷著好奇的心情,我繼續讀了起來。 ” 這個把蟲子放進嘴巴里的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達爾文。 “” 哦,原來是達爾文呀! “ 我自言自語道。

  讀到這裡,我若有所思:達爾文之所以會取得這樣的豐功偉績,不僅是因為他把大自然當成課堂,還因為他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和他那個善於思考的腦袋。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科學家們是多麼勤奮好學,珍惜時間;科學家們是多麼勇敢,永不放棄;科學家們是多麼謙遜,從不驕傲;科學家們是多麼堅定,保持真理。俗話說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又謙虛的一代“。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4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李時珍、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後,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特別是李時真,真不愧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李時珍三四歲就開始學習察看植物,紅的、黃的、白的,五顏六色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楚,等李時珍長大後發現,舊本草書裡有許多錯誤,於是他下決心把本草重新整理,把錯誤的地方改過來。於是,李時珍翻山越嶺,到深山去採集藥物。李時珍在進行收集整理本草剛目的過珵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有一次採集的所有資料都丟掉了,但是他沒有灰心,一點一點的又從頭再來。為了分清各種埴物的藥用功能,採到的藥物他都要親自嘗一嘗,有好幾次差點要了他的命。還有,李時珍的家鄉出產了-種靳蛇,又叫白花蛇,身上有=十四塊斜方塊,白花蛇可以治病,是一種祛風溼的好藥,李時珍想盡辦法捉來一條白花蛇,為了試驗效果,李時珍讓這條白蛇咬了一口,差一點沒了命。

  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又試著嘗試各種草藥千種,例如,曼陀羅花,李時珍為了試驗這種花的麻醉作用,就在自已身上試一試吃了這種花會不會麻死人,當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驗,李時珍終於完成了《本草剛目》的修訂,記載的藥物有1892種,還附有1160幅插圖,還增補了374種新藥。

  從李時珍身上,我感到古人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應該感謝古人,感謝李時珍的《本草剛目》,它真是一部偉大的醫學著作!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5

  這本科學家的故事,很有趣。因為可以認識這些科學家,還可以知道科學家們的實驗怎麼做。這些科學家分別是“進化論之父”達爾文、“發明大王”愛迪生、科學巨匠愛因斯坦、阿基米德、哥白尼等等。他們都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背後都有艱辛的故事。

  讓我感到深刻的是牛頓。牛頓是怎樣發現萬有引力的呢?牛頓之所以發現萬有引力,是因為牛頓久久地思考,所有的問題在頭腦裡碰撞。經過不停的探索和研究,他終於有了自己的答案:蘋果落在地上,是因為地球有吸引力。

  還有一個我最深刻的科學家,就是阿基米德,他發現了槓桿原理,可以抬起重量很大的東西多麼的好啊!他是怎樣發現槓桿原理的呢?阿基米德之所以發現槓桿原理,是因為阿基米德透過多次的觀察、實驗和計算,他發現了槓桿原理。

  看過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透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知識,才能獲得成功。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6

  我在寒假裡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裡面講了畢昇在幾個月的時間內製造了幾千個“活字”;李時珍翻山越嶺尋訪各地才寫出《本草綱目》;祖沖之廢寢忘食地算:“圓周率”;達爾文走遍全國才發現“生物進化論”;牛頓發現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才發現“萬有引力”;愛迪生憑著心靈手巧平均每十五天就發明一樣東西;居里夫人用了很多礦石才煉出一克“鐳”。

  在書中所講的科學家中,我最喜歡愛迪生。他從小家境貧寒,為了生活他池了報童。有一次他在火車站賣報紙,看見一個小孩在火車軌道上玩,他叫了幾聲,來到那兒時,火車就要壓過來了,愛迪生不慌不忙地帶著孩子跳出了軌道,這時在火車裡走出一個人,伸出一隻大手,把愛迪生的小手握了好半晌,原來他就是火車站站長耐肯基,耐肯基還是一位出色的電報報務員。為了報答救子之恩,他答應將電報術傳給愛迪生。後來,愛迪生成了真正的電報報務員,並且在好多電報局工作過。在最後的一個電報局,他發明了第一樣東西(二重發報機),然後他又發明了第二樣東西(留聲機)。

  看了這一個個故事,我才發現: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科學家們都是在一遍遍地堅持刻苦鑽研、頑強克服困難、努力超越自我的過程中磨練出來的。這不正應了愛迪生的那句話嗎?“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一直銘記在我心中,它將時刻激勵著我勇往直前,永攀高峰!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七篇7

  假期裡,我讀了很多好書,有《西遊記》《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和《科學家的故事》。在這些書裡我最喜歡《科學家的故事》了!因為那本書裡有許多名人小時候努力學習的故事,我非常敬佩這些名人。

  在《科學家的故事》裡我最喜歡馬妮亞,因為她看書時非常專注,就好像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書裡,小夥伴怎麼打擾她,也不能引得馬妮亞對他們瞥上一眼。後來馬妮亞與比埃爾。居里結了婚。居里夫婦發現鐳之後,拒絕申請專利,公開了提取鐳的方法,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這時,我想起了有一次我自己在家寫作業,隔壁的電視播放動畫片的聲音傳了過來,我忍不住開啟電視看了起來。第二天,收作業的時候我才發現作業還沒做完呢!我被老師批評了。和馬妮亞相比,我缺少了她那種專心學習的精神。所以我很敬佩她。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它增進了我的知識,也是我懂得了只有從小努力,長大了才能有成就。我要學習馬妮亞愛學習的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