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文集》讀後感範文
《陳鶴琴文集》讀後感範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陳鶴琴文集》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陳鶴琴文集》讀後感1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專家。他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幼教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是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兒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教育概論》等書,在幼教界有著深遠的影響。陳鶴琴先生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理論,他認為傳統的“死教育”只讓兒童死讀書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徵是強調教育和生活現實、社會現實緊密相聯。並告訴我們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工作之後,重拾《陳鶴琴文集》這本書,溫故而知新,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感悟。
一、兒童玩具與教育
我們從小玩著各種各樣的玩具,卻從沒有想過玩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而它卻真真實實的交給了我們無數的沒能從課本,老師那裡學到的知識。各種手邊能拿到的東西都會成為孩子們的玩具。由此可見,玩,對於孩子而言是多麼重要。陳鶴琴在文中說“小孩子很少空著手玩,必須有很多玩的東西來幫助,才能滿足玩的慾望。”而這些玩的東西,就是我們所說的玩具了。可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寓教育於遊戲呢?孩子究竟要怎樣玩才能玩出意義呢?教師以及家長怎麼才能做好孩子“玩”的支持者、幫助者、保護者和遊戲的夥伴呢?
首先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來玩,要有好的玩具。這些玩具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滿足孩子的需要,與他們的愛好興趣相一致,更要安全,耐用。而孩子玩的場地,例如房間、公園的草地、兒童遊樂場等,也都要仔細選擇,找到最適合的。再有就是成人的幫助與指導,激發他們玩的興趣,教會他們怎麼去思考,或者如何讓遊戲更加好玩等等。此外我們還要細心的觀察幼兒,及時發現他們在遊戲中所表現出的不良行為,再給予正確的指導,教會孩子從正確積極的一面來玩遊戲。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我們更要努力去做的是教會孩子怎樣玩,而不是帶領孩子玩。
二、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
“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是活教育的方法論,包括十七條教學原則,而這些都是以幼兒為主體的。其中第一條原則是這樣說的:“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他向我們提倡鼓勵在教學中讓孩子在做中學,在做的過程中去取得直接經驗,去獲取新的知識,從而使孩子進步。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在活動設計時也儘量讓孩子多參與,多動手。孩子自己動手,就可以得到肌肉運動的快感。自己動手即是做,做了就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得到直接的經驗,就知道做事的困難,就認識事物的本質,這條原則在如今依舊非常的適用。
如在幼兒園每天的區域活動和角色遊戲中,孩子能透過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的區域,並在各個區域中做他們想做的事,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對於有困難的孩子,給與他們積極的`鼓勵和暗示,讓他嘗試自己解決,這類活動都是以幼兒為主體,突出了“做”字和“活”字,使幼兒能夠在一個處於主動學習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兒童的操作活動即“做”正是獲得直接經驗的最佳途徑。
時至今日,陳鶴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對於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仍然有著很大的幫助和啟迪。他的理論主張是深刻的,闡述又通俗易懂。時代變了,教育的一些因素也變了,但是熱愛兒童、尊重兒童、一切為了兒童的教育理念是不變的。陳鶴琴教學法的內容還有很多,我們要虛心的學習,用他們優秀的觀點來指導自身的教學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成為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
《陳鶴琴文集》讀後感2
作為我國新教育事業的先驅者、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有著“中國幼教之父”的陳鶴琴先生,他的思想理論是我們幼教工作者必須要了解和學習的。在讀書時,就瞭解過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這次又拜讀了他的《陳鶴琴文集》後,溫故而知新,再加上自己工作後的一些實踐和經驗,我想來談談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的理論有三大目標:
1.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2.大自然、大社會是知識的主要源泉。
3.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
這三條不僅對當時,乃至對今天的幼兒園教育,都有著很大的指導和借鑑作用。我們應把握好這三大目標,對幼兒進行教育。
一、我是中國人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我們長久以來一直在做,也是當下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對於一個人來說,“愛國”這一意識如果是從小就有的,那對他今後良好的人格、修養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幫助。陳鶴琴先生在提到“做現代中國人”中提出:要有強壯的身體;有創造能力;有合作的精神;有為社會服務的熱情;心胸開闊和目光遠大。
二、讓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
陳鶴琴先生認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而學前兒童周圍的環境不外乎兩個方面:大自然和大社會。我在實踐過程中,也確確實實地感受到,讓孩子走進大自然和大社會的教育不僅孩子會樂意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非常好。由於學齡前幼兒年齡的限制,他們比較容易接受較為直觀的事物,如果我們多帶他們到外面大自然中走走,他們的收穫通常都比在幼兒園的教室裡看著掛圖或是多媒體要多。
就如在“我愛家鄉”的主題活動中,我帶幼兒去看了天馬山上的斜塔,一路上,他們看到了天馬老街的風貌;一步步爬上了天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他們又領略到了山上秋天的美景;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看到了斜塔,孩子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紛紛觀察起了斜塔,有的思考著為什麼斜塔不會倒,有的在數斜塔有幾層,有的要求要和斜塔拍照,有的則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爬到斜塔的護欄裡去……回去之後,孩子們又開始了自己的探索,蒐集各種關於斜塔的資料,這樣的學習是因為幼兒“親眼所見”、“親身體驗”後自發產生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由於我園關愛教育的特色,在加上我們也一直提倡幼兒能夠走進社群,走進社會,所以我們一直讓幼兒定期去參加“雛鷹敬老”和“陽光之家”的活動,孩子們透過這些活動,瞭解到了一些與他們不一樣的人群,從開始的有些害怕、不願靠近,到後來的每次都會為爺爺奶奶準備水果、節目,為他們捶背捶腿,和陽光之家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做遊戲……這些都體現了幼兒關愛情感的萌發和提升,而這也是在教室中無法達成的一種真實的情感體驗。社會是個大課堂,我們要引領孩子們在這個大課堂裡學習更多、實踐更多。
三、在做中學、做中教、從做中求得進步
杜威就曾經提出過要在做中學,而這裡陳鶴琴先生還提出了一個做中教,並在此過程中求得進步,教師和孩子都來做,必要時給孩子提供幫助。“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這是活教育的方法-論,共有十七條教學原則,而這些都是以幼兒為主體的。
舉例來說:就像在區域活動中,孩子能透過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的區域,並在各個區域中做他們想做的事,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對於有困難的孩子,給與他們積極的鼓勵和暗示,讓他嘗試自己解決,這就遵循了“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的原則,如不能解決的,教師就要提供幫助。又如“教學遊戲化”、“教學故事化”、“兒童教兒童”等原則,都是以幼兒為主體,突出了“做”字和“活”字,使幼兒能夠在一個處於主動學習的環境下進行學習。
從陳鶴琴先生文章的字裡行間裡就可以看出他對孩子那份喜愛,對教育事業的那份熱愛。時至今日,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對於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仍然有著很大的幫助和啟迪。我也將不斷地學習吸收各種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斷求索,不斷實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了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才能為我熱愛的幼教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