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報告

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報告1

  一、實習地點:

  二、實習目的:

  1、瞭解一般工民建建築物的構造過程;

  2、瞭解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

  3、瞭解基礎的分類和各種基礎;

  4、瞭解鋼結構工程的特點;

  5、瞭解框架結構和框剪結構;

  6.瞭解砌磚和砌牆的施工工藝;

  7.培養專業興趣,明確學習目的

  三、實習內容:

  1.軟弱地基的處理:

  1.1土木工程軟弱地基是指由於具有強度較低、壓縮性較高及其他不良性質的軟弱土(如淤泥、淤泥質土、衝填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組成的地基,天然孔隙比大於或等於1.0,且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的細粒土稱之為軟土。它包括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

  1.2地基處理的目的:是採取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質,使其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本文指出了軟弱地基處理的基本方法、原理和適用範圍,並提出了確定地基處理方法的步驟。

  1.3常用的軟弱地基處理方法根據地基處理方法的原理,目前常用的軟弱地基處理方法基本上分為碾壓及夯實、換填墊層、排水固結、振密擠密、置換及拌入、加筋及其他方法等七類:

  (1)碾壓及夯實。重碾壓及夯實的地基處理具體有錘夯實、機械碾壓、振動壓實、強夯法(動力固結)等處理方法。原理及作用:利用壓實原理,透過機械碾壓夯擊,把表層地駐土壓實,強夯則利用強大的夯擊能,在地基中產生強烈的衝擊波和動應力,迫使土動力固結密實。適用範圍:適用於碎石、砂土、粉土、低飽稠蔑的粘性土、雜填土等。

  (2)換填墊層。換填墊層具體可分為:砂石墊層、素土墊層、灰土墊層、礦碴墊層等方法。原理及作用:以砂石、素土、灰土和礦渣等強度較高的材料,置換地基表層軟弱土提高持力層的承載力,擴散應力,減少沉降量。適用範圍:適用於處理暗溝、暗塘等軟弱土地基。

  (3)排水固結。具體可分為:天然地基預壓、砂井預壓、塑膠排水帶預壓、真空預壓、降水預壓。原理及作用:在地基中增設豎向排水體,加速地基的固結和強度增長,提高地基的穩定性,加速沉降發展,使地基沉降提前完成。適用範圍:適用於處理飽和軟弱土層;對於滲透性極低的泥炭土,必須慎重對待。

  (4)振密擠密。振密擠密具體可分為:振衝擠密、灰土擠密樁、砂石樁、石灰樁、爆破擠密。原理及作用:採用一定的技術措施,透過振動或擠密,使土體的孔隙減少,強度提高,必要時,在振動擠密的過程中,回填砂、礫石、灰土、素土等,與地基土組成複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減少沉降量。適用範圍:適用於處理松砂、粉土、雜填土及溼陷性黃士。

  (5)置換及拌入。置換及拌入具體可分為:振衝置換、深層攪拌、高壓噴射注漿、石灰樁等。原理及作用:採用專門的技術措施,以砂、碎石等置換軟弱土地基中部分軟弱土,或在部分軟弱土地基中摻人水泥、石灰或砂漿等形成增強體,與未處理部分土組成複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土木基的承載力,減少沉降量。適用範圍:粘性土、衝填土、粉砂、細砂等。振衝置換法對於排水剪強度20KPa時慎用。

  (7)加筋。加筋具體可分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錨固、樹根樁、加筋土。原理及作用:在地基土中埋設強度較大的土工合成材料、鋼片等加筋材料,使地基土能夠承受抗拉力,防止斷裂,保持整體性,提高剛度、改變地基土體的應力場和應變場,從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改善地基的變形特性。適用範圍:軟弱上地基、填土及高填土、砂土。

  2.基礎分類

  2.1、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2.2、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2.3、按受力效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2.4、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滿堂基礎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

  3.各類基礎

  3.1、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定,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3.2、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於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築和牆承重的輕型廠房。、

  3.3、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製作。這種基礎適用於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3.4、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製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3.5、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3.6、筏形基礎:筏形基礎形象於水中漂流的木筏。井格式基礎下又用鋼筋混凝土板連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築物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換句話說,單位面積地基土層承受的荷裁減少了,適合於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比較大的建築物。

  3.7、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3.8、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透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透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製樁和灌注樁。

  4.鋼結構工程

  4.1以鋼材製作為主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型別之一。鋼材的特點是強度高、自重輕、剛度大,故用於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築物特別適宜;材料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建築工期短;其工業化程度高,可進行機械化程度高的專業化生產;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閉性好,故可用於建造氣罐、油罐和變壓器等。其缺點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較差。主要用於重型車間的承重骨架、受動力荷載作用的廠房結構、板殼結構、高聳電視塔和桅杆結構、橋樑和庫等大跨結構、高層和超高層建築等。

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報告2

  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建築施工安全不可忽視。現將我公司xx年下半年度建築安全工作總結

  一、落實建築施工安全責任制,健全安全制度

  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工作,把此項工作作為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大事來抓,納入了目標管理體系。一方面堅持“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另一方面,以建築施工現場監管為要務,全面落實各項規範的實施。對全區建築施工工作實現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管。

  二、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農民工安全教育

  一線操作人員大多來自各地農村,普遍文化程度低下,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因此,強化工人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加強安全生產宣

  傳教育工作至關重要。一方面,督促各施工單位落實責任,制度上牆;另一方面,切實將安全生產教育活動納入常態監管,確保每一個施工人員都接受細緻認真的消防安全教育,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濃厚氣氛。

  三、加大現場管理力度,確保防患於未然

  1、督促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留置臨時消防車道,並保證其暢通。

  2、要求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消防器材,做到佈局,選型合理。

  3、要求施工現場保證足夠的水源,能夠保證在火災延續時間內用水量要求。

  4、嚴格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管理,要求安裝電氣裝置和進行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5、加強現場材料管理,施工現場使用的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網,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6、要求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臨時用電管理制度,加強臨時用電施工管理,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規範。

  7、要求施工單位加強臨時宿舍和辦公用房日常管理、工棚內門窗管理、單人面積等應符合消防要求。

  透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區建築施工工作總體處於可控狀態,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報告3

  一,實驗目的

  1、研究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下的顯微組織;

  2、分析含碳量對鐵碳合金顯微組織的影響,加深理解成分、組織與效能之間的相互關係;

  3、瞭解碳鋼的熱處理操作;

  4、研究加熱溫度、冷卻速度、回火溫度對碳鋼效能的影響;

  5、觀察熱處理後鋼的組織及其變化;

  6、瞭解常用硬度計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計的使用。

  二,實驗裝置及材料

  1、顯微鏡、預磨機、拋光機、熱處理爐、硬度計、砂輪機等;

  2、金相砂紙、水砂紙、拋光布、研磨膏等;

  3、三個形狀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鋼試樣(低碳鋼20#、中碳鋼45#、高碳鋼T10)

  三,實驗內容

  三個形狀尺寸基本相同的試樣分別是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

  均為退火狀態,不慎混在一起,請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區分開。

  1、設計實驗方案:三種碳鋼的熱處理工藝(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冷卻方式)

  實驗中對低碳鋼20#、中碳鋼45#、高碳鋼T10進行如下表熱處理

  2、選定硬度測試引數,一般用洛氏硬度。

  3、熱處理前後的金相組織觀察、硬度的測定。

  4、分析碳鋼成分—組織—效能之間的關係。

  四,實驗步驟:

  1、觀察平衡組織並測硬度:

  (1)製備金相試樣(包括磨製、拋光和腐蝕);(2)觀察並繪製顯微組織;(3)測試硬度。

  2、進行熱處理。

  3、觀察熱處理後的組織並測硬度:

  (1)製備金相試樣(包括磨製、拋光和腐蝕);(2)察並拍攝顯微組織。

  五,實驗處理:

  1,觀察和分析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下的顯微組織

  平衡組織一般指合金在極為緩慢冷卻的條件下所得到的組織。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下的顯微組織,可以根據Fe-Fe3C相圖來分析,從相圖來看,所有碳鋼和白口鑄鐵在室溫下的顯微組織均由鐵素體和滲碳體所組成。但是由於碳含量的不同,結晶條件的差別,鐵素體和滲碳體的相對數量、形態、分佈和混合情況均不一樣,因而呈現各種不同特徵的組織組成物。

  2、鐵碳合金在室溫下的組織

  3、鐵碳合金的成分--組織--效能關係

  組織:在室溫下,碳質量分數不同時,合金的組織在變化。隨著碳質量分數的增大,組織按下列順序變化:F、F+P、P+Fe3CⅡ、P+Fe3CⅡ+Le’、Le’+Fe3CⅠ、Fe3C。效能:硬度主要決定於組織中組成相或組織組成物的硬度和相對數量,而受他們的形態影響比較小,隨著碳質量分數的增加,由於硬度高的Fe3C增多,硬度低的F減少,所以合金的硬度呈直線關係增大,由全部為F的硬度約為80HRB增大到全部為Fe3C時約800HRB。

  強度是一個對組織形態很敏感的效能。隨碳質量分數的增加,亞共析鋼中P增加而F高,F的強度值較低,所以亞共析鋼的強度隨碳質量分數的增大而增大。減少,P的強度比較高,其大小與細密程度有關,組織越細密則強度值越當碳質量分數超過共析成分之後,由於強度較低的Fe3CⅡ沿晶界出現,合金強度增高變慢,到W(C)為0.9%時,Fe3CⅡ沿晶界形成完整的網,強度迅速降低,隨著碳質量分數的增加,強度繼續降低。塑性變形全部由F提供,所以隨碳質量分數的增加,F量不斷減少時,合金的塑性連續下降。

  4、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透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效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其基本的工藝過程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它的特點是:只改變金屬材料內部組織結構,獲得所需效能,儘量避免改變零件的形狀。同樣的材料經過不同的熱處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內部組織,因此,熱處理工藝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潛力。

  5、研究加熱溫度、冷卻速度、回火溫度對碳鋼效能的影響

  淬火加熱溫度的選擇:對於亞共析鋼採用Ac3+30~50°,對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採用Ac1+20~40°。對於亞共析鋼如果淬火溫度過高,奧氏體晶粒就會粗大,淬火後嚴重影響和降低塑性和韌性,如果淬火溫度過低,奧氏體化就會不完全,淬火後會有鐵素體,導致淬火硬度不夠,強度降低。

  對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淬火溫度高了,同樣奧氏體晶粒就會粗大,同時碳化物溶入奧氏體過多,淬火後容易變形開裂,同時嚴重降低硬度和強度,如果溫度低了,碳化物溶入奧氏體過少,大部分碳化物保留下來,淬火後也容易變形開裂,奧氏體化後奧氏體含碳量過低,導致淬不上火,導致淬火後馬氏體硬度不夠,強度降低。

工程材料綜合實驗報告4

  我們帶領材料學院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xx級1、2、3班的全體學生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生產實習。這次我們去長春一汽實習,採用講座及到工廠進行現場參觀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克服了實習時間短,實習經費少的困難,圓滿完成了本次實習任務。透過觀看汽車衝壓件、鍛件、鑄件、焊接件的製造工藝、熱處理工藝、汽車零件的機加工工藝、模具的製造工藝,以及卡車和轎車的裝配生產線,使學生們對汽車零件的製造工藝及過程和裝配過程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實習管理科周科長採用多媒體做了關於汽車廠的介紹,使同學們瞭解到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和一汽人的艱苦創業精神,鍛造廠朱老師的講座,不僅使同學們學習了鍛造專業知識,還使學生們對本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及實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有了理論上的、系統的認識。

  透過到鍛造廠現場參觀,同學們不僅瞭解了傳統的模鍛工藝和裝置,還了解了一些目前較先進的鍛造技術和裝置,如電液錘、熱鐓機,擺輾機,楔橫軋,輾環機等。透過參觀工具廠鍛造車間,同學們目睹了軸類件和圓環件的自由鍛工藝,增加了自由鍛工藝的知識,同時系統地瞭解了鍛造工藝過程。透過參觀車身廠薄板和厚板車間,使學生們瞭解到汽車覆蓋件和大梁的生產工藝和裝置,透過參觀車輪廠、吉發配件廠,使同學們瞭解了衝壓新技術如車輪的旋壓,同時還了解了在汽車覆蓋件批次不大的情況下,採用簡易的衝壓工藝、裝置及模具可大大降低成本,顯著提高效益。如焊接結構的拉深模代替鑄造結構的拉深模,可大大節省材料,無須鑄造用的模型;通用油壓機代替雙動壓力機,可大大降低裝置的費用。

  透過參觀第二鑄造廠使同學瞭解了鑄件的生產工藝流程,如發動機缸體的鑄造工藝及後續的打磨清理工藝。透過參觀車身廠、吉發配件廠、車輪廠使學生了解了板材零件的焊接方法、工藝及裝置,如點焊、co2氣體保護焊,埋弧焊。透過參觀工具廠機加車間、三鑫模具廠,使學生了解了鍛模和沖模的製造工藝和裝置,瞭解了模具材料和模具結構。透過參觀第二發動機廠、底盤廠,學生們瞭解了汽車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藝和自動生產線。透過參觀卡車裝配線、一汽大眾橋車裝配線,使學生對汽車裝配流水線有了全面的瞭解。我們採用現場參觀、講解和講座相結合,相互間穿插進行,使學生們能夠將感性的認識與相關理論有機地結合,大大提高了實習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透過這次生產實習,學生們不僅對汽車零件的製造工藝及過程有了感性的認識,對下學期的專業學習起到積極作用,而且使他們更加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這將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按照學校關於實習的要求,我們實習隊由6名實習教師組成,結構合理,在6名實習教師的積極配合下,順利地完成了實習期間的各項任務。

  這次實習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汽車卡車的生產任務少,與卡車有關的工廠處於半停產狀態,因此現場的生產過程看到的很少。

  為此及時作了調整,

  (1)工廠有生產任務時,就及時趕到參觀;

  (2)聯絡有生產任務的較小企業參觀,以彌補大廠看不到生產過程的不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