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精選16篇)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精選16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

  中國的歷史博大精深,一般介紹歷史的書籍都厚厚的,小孩子讀起來會比較乏味。這個暑假,我邂逅了一套歷史書籍,陳磊著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從春秋戰國寫到了唐朝盛世,現在已看到了第三部,看漫畫讀歷史,各種幽默嘻哈,看得欲罷不能,笑出了腹肌,讀通了歷史。現在我把這套書介紹給大家。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首先是一套輕鬆有趣的漫畫書。作者陳磊的筆名或者說網名叫“二混子”,他有一個自媒體公眾號“混子曰”,他的嘻哈風漫畫作品深受網友喜歡,擁有300萬粉絲,是個大咖級別的網紅。書裡的手繪和段子讓人忍俊不禁,辛辣諷刺,他把歷史上威嚴莊重的帝王將相、才高八斗的聖人文豪畫得又賤又蠢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諸子百家、詩仙詩聖,全都跟我們一樣,有優點有缺點,有朋友有敵人,有理想會任性。書裡的漫畫有點《灌籃高手》和《忍者神龜》的畫風味道,寥寥數筆,表達傳神。譬如大秦出場,畫像加了兵馬俑元素,一副玩命學習的小插圖,把一個偏居一隅小國家的奮鬥勁躍然紙上;譬如畫到隋朝楊廣,喜歡約架和約會的隋煬帝穿戴冠冕堂皇,手捧燴麵狡詐地想著壞主意,然後是瘦骨伶仃揮汗如雨碎石滿天飛的挖運河場景和威武的大龍舟耀武揚威光芒四射迎面撲來,把隋煬帝的勞民傷財表達得淋漓盡致;譬如畫武則天,明明眉眼端莊,給人的最大感受卻是一個特別壯實的悍婦,一股巍然不動的厲害模樣。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當然還是一套歷史科普書。書的封面上有一句話:其實是一本嚴謹的極簡中國史。我很佩服作者,用簡短的語言捋出了清晰的歷史脈搏,寫出了歷史故事和人物的特點,還附加了自己的觀點和評論。如春秋戰國像個班級,他把各個國家變成個性鮮明的學生,以歷史事件為由,各種搞怪升級,多人混戰打到戰國七雄,最後大秦一統天下。接著是大秦過把癮就死、三國就三大戰役、魏晉亂世多奇葩、南北朝盛產敗家子、大唐盛世開門紅……經常寥寥數語就寫出一段歷史的精髓,譬如形容唐朝像坐過山車一樣酸爽,配上大唐國力示意圖,以公元618年開始的貞觀之治起、到公元907年元和中興結束,歷經開元盛世,從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為界限,將唐朝攀爬到巔峰後墜落的軌跡清晰展示。我非常喜歡書中對李白一生的梳理,從“I have a dream”、“奮其智慧、願為輔弼”的夢想少年開始,勤勤懇懇更文,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的鬱郁不得志,然後是入朝為官“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直抒胸臆,又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對書生品格的堅守。灑脫不羈的李白,細細品味之下多是落寂和不甘。

  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我喜歡《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這種讀史方式,從詼諧有趣中開啟學習的視窗,再以嚴謹的態度去探索更大的知識海洋。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2

  我把《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看完了,這本書可以說非常好,而且“漫畫”這兩個字指的並不是像丁丁歷險記一樣,而是配了一些圖片,而且圖片比較多罷了,裡面的文字其實也很多,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有一種非常簡單,有趣的方式講歷史,讓人一看就記住,確實值得翻看。

  先說說,他會用哪些有趣的事讓人輕而易舉地記住歷史,在第一本書裡的方法是“把東周列國想像成一個班級”老師是周王朝,學生是100個小國,這些小國之間經常打架鬧矛盾,有時候鬧嚴重了,被打到流血,就揹著包袱,走出了教室,這其實是指國家被滅亡了。第一本漫畫歷史的簡介是,這100個小國打來打去,最後只剩下了七個大國,他們就是韓趙魏楚燕齊秦,而秦國國又特別的強大,你是剩下的六個同學就拉幫結派,要一起對抗秦國,但秦王遠交近攻,最終還是破了這個六國聯盟,佔領了整個教室,最後還把老師給趕出去了,一個人佔一個教室聽起來不太實際,但是一聽這種方法,我就記住東周列國了,可見他的實用程度還是非常大的。

  在另外兩本書裡,已經沒有這樣的比喻了,不過還是讓人非常易懂,聽一下就記住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後兩本書用了非常幽默的方式。慣用伎倆:文景之治,漢文帝和漢文景帝一起說“吃牛肉乾要兩粒一起吃,才最好”那我們就懂了,漢文帝和漢景帝兩個人把漢推向了高潮。還會用非常好玩的方式說明情況,比如說,白衣渡江,上面打了幾個大字,白衣是隻便衣,不是指白色的衣服,要不然你渡個試試,下面放出來大圖片,一群人穿著白色的衣服過河,城牆上計程車兵邊扔石頭邊說“有鬼啊”看這種書,感覺不到讀歷史的乏味,反而覺得越看越像在看會兒,以後如果我要寫歷史書,要按照這種方式寫,事實已經證明,這種方法是最好用的。

  書裡的畫也不錯,每一張都搞笑的要死,把人物萌化,當皇帝變成傀儡的時候,就化控制皇帝的那個人手裡提了一個皇帝木偶,說起義軍是一波一波全國各地起來的,就把他們都畫成地鼠,這一波消滅了,另一波又冒出來了,不是漫畫,卻比漫畫更好玩。

  這就是漫畫中國史,採用最好玩的方法,讓人輕鬆學歷史,這種方法值得學習。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3

  這個暑假,我閒來無事,便到圖書館去轉轉;而這本名字新穎、獨特的書一下子便吸引住了我,我當即便拿起它來仔細品讀,這才發現它真的是一本中國史!

  這本書不但不像傳統史書那樣循規蹈矩、死板不知變通,還採用了漫畫、搞笑段子的方式使人不感枯燥反而感到有趣;它也不拘小節,把那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略去,又把必不可少的知識化作簡短的小貼士,呈現出來·····使史書也可生動有趣、令人喜愛。從而更易瞭解和記住歷史。

  比如:它把春秋戰國比作一個班級——周天子為“班主任”,諸侯國則為“學生”相互征伐也成了同學之間的打架,而被滅了國變成了被趕出了班級·····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這本書,它的作者名叫“二混子”;雖然有些不太正經,但它卻是一部嚴謹的極簡中國史。它透過手繪和段子捋清了整個歷史的大脈絡:春秋戰國像個大班級、大秦過把癮就死、三國就三大戰役·····讓你在歡樂的同時瞭解歷史。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4

  今天想要分享的也是我剛讀完的去年沒完成的一本《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這本書主要是自己也是一個喜歡漫畫的人,好奇心趨勢下居然讀完了,裡面圖文搭配十分有趣,加上多瞭解歷史對我們自身人生有很多的指導意義;讓我們知道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因為歷史上已有人做了,可以借鑑參考;俗話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鑑以往可以知未來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我從這本書裡面學習了哪些知識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吧:

  一、六國覆滅的順序是:

  (韓,趙,魏,楚,燕,齊,秦)諧音就是:“喊趙薇出演齊秦”這樣是不是特別好記了,那麼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是這個順序,請大家看下面這幅圖就明白了:

  最靠近秦的3個國家率先滅亡,這也和秦國的"遠交近攻”政策有關(這個戰略到了二戰時期希特勒都在用);這個是范雎提出來的,就是結交遠處的做盟友消滅臨近的國家;還有一個人叫蘇秦為了對付秦國提出了“合縱”,意思是聯合南北方向的5個小國家一同對付秦國,但是秦國很快就看出了“合縱”的弱點,就是幾個國家各自心懷鬼胎,於是秦國的張儀提出了“連橫”的政策,連橫就是聯合東西方向的國家結成盟友,最後透過給點好處比如土地最後各個擊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張儀騙楚國的國軍楚懷王,說給他600裡地要他和齊國斷交,最後反悔說當時說的是6裡地,這一騙把楚懷王氣得不輕,最後楚懷王經過“一騙”;“一打”;“一關”最後死在了秦國。具體過程下面會講到。那麼其他國家是怎麼滅的呢,首先是滅了韓國,因為它最弱,其次是趙國,“紙上談兵”就是說的趙國的將領“趙括”再就是魏國,秦國決了魏國的堤,大水直接灌到首都大梁然後就滅了。還有就是楚國,後面是燕國派荊軻去行刺秦王失敗被滅,最後是齊國。

  二、端午節的由來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由於屈原投江;那麼為什麼叫“端午”呢,因為投江這天是五月初五,古代人稱為“初始”為端,所以又叫端五;那麼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愛國詩人,不忍亡國而投江,楚國是怎麼被滅的。大概經歷了這幾段過程,楚懷王下面有個大臣叫靳尚,被張儀買通了,所以常常騙楚王要親近秦國,而屈原就是他的死對頭,楚懷王被騙給600裡地與齊國斷交也是這個奸臣大部分的原因;其次是被白起攻打;最後是在楚懷王不爭氣的小兒子子蘭慫恿下去秦國赴約被關2年病逝在秦國,新的楚王(楚襄王)即位後,子蘭當了宰相因害得懷王被囚被屈原罵,屈原因此也被流放;最後白起攻破楚國,屈原投江自盡,也才有了現在的端午節和國家的3天長假了。

  三、秦國曆史上才存在15年

  是的,你沒想到的是這個看起來很厲害的朝代才生存這麼短時間(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國滅亡原因不在於秦始皇,而是因為他的兒子——胡亥,秦始皇有兩個接班人,一個是扶蘇,另外一個就是胡亥,扶蘇有個大將軍蒙恬,而胡亥有個大奸臣叫趙高;始皇帝在的時候為了鍛鍊扶蘇派他和蒙恬去北方修長城抵制匈奴去了,然而始皇帝去世,胡亥和趙高就偽造了遺囑,逼得扶蘇和蒙恬自殺,胡亥就這麼當上了皇帝,又叫秦二世,還有趙高當了宰相,秦國在這兩人的手裡能長久嗎?歷史給出了答案;奸臣趙高為了除掉反對自己的大臣,沒事就拉一條鹿來,讓大臣辨認這是什麼,回答是鹿的通通殺掉,說明明是馬,“指鹿為馬”的成語也是由此而來。

  四、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指的是河南滎陽鴻溝

  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暴政引發了當地的陳勝,吳廣起義,而其中就出現了各地的反動力量,其中就是我們熟知的劉邦和項羽,但是起義後需要一個名義上的國君代表人啊,於是項羽找到了楚國國君的孫子,以他為名義牽出一支隊伍,後來劉邦也加入了楚國國君門下,於是新的楚王命令,項羽和劉邦誰先去咸陽滅了秦國誰就當關中王,但是另外一邊新成立的反動力量趙國也是在被秦國攻打,於是楚王派項羽先去救趙王,但是等救完趙國劉邦就把秦國滅了,項羽很生氣慢了一步,於是找劉邦算賬,劉邦知道此時正面打不過項羽,於是讓出了咸陽,但項羽此時說:既然來了就吃個飯再走,於是就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大家知道由於此次宴會項羽放過了劉邦,後面再也沒有機會殺掉他了,後來劉邦在張良的建議下逃離宴會;定居在了漢中,經過一段時間養精蓄銳破除了項羽的封鎖,一躍衝出關中直搗項羽的老巢彭城,項羽此時還在山東鎮壓一聽老家被劉邦打了,趕緊回來,但是一到家就被劉邦打了出來,最後退到了河南滎陽,然後互相對峙著,所以才出現了象棋中的界限。

  好了這本書通篇也就差不多的大概內容也差不多了,講述了從春秋戰國到西漢的故事,裡面還有好多細節還沒有講完,大家可以去看這本書,我自己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知識,好多歷史課本上沒有的內容也都包含了,自己看了之後歷史脈絡重新梳理了一遍;看來還是要多讀書,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為自己充電才是當下我們應當做的。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5

  初看書名時覺得是小朋友們閱讀的,然後加入書架漫不經心的閱讀起來……

  不讀不知道,一讀驚歎道:本書真是打破常規,文中不像有的書要麼全是漫畫,要麼全是文字,此書則是詼諧幽默漫畫插圖加上言簡意賅的文字,兩者相結合,給我足足的補了一節節美妙的歷史課。

  最初瞭解的中國歷史是在小小的新華字典的最後一頁及初中歷史課本上,中國當時分裂成一個個國家時比如春秋戰國、五胡十六國在混戰時期作為學習者往往記不清楚,容易混淆前後順序。但是本書妙筆生花,在圖片加文字的循序遞進雙講解中,讓我們讀者印象深刻。特別是秦國滅六國的前後順序。為了有利於讀者記憶,出現了一句“喊趙薇去演齊秦”記憶法(韓、趙、魏、楚、燕、齊、秦)。就這樣,戰國七雄被作者絕妙的描寫下讓讀者一下子掌握了,精彩之至。

  一口氣把中國史的3部和世界史的1部讀完,中國史第4部還沒有出版,第三部在唐朝的歷史長河中戛然而止,感覺意猶未盡。

  在古代的君王中,做一位明君,一是要尊重歷史,二是要引以為鑑,三是要勵精圖治。有的君王成為一朝大帝,有的君王貪圖享樂,有的君王成為傀儡。但是萬變不離其中,為百姓謀福,聽取賢官諫言,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天下則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生於和平年代感覺很幸福,小時候國家解決了溫飽問題,長大了過上了小康生活,現在更是一步一步走向了強國之路。國強則民強。像姥姥、父親母親那一代人活得還是很窮苦,長長捱餓,受凍。而孩子們則已經不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意義了。

  以前重點是九年義務教育,現在則成了輔導班的天下了。不知何時,家長們聚在一起就問“你家孩子報了幾個班,他家孩子報了幾個班”,我知道有個孩子星期一到星期日天天都有輔導班,週一跳舞週二彈琴週三寫字週四作文週五……。天啊,那還要義務教育的老師幹嘛,孩子白天上課,放學後還是上課。那位家長也很疲憊,成天奔波於各個輔導班地址。不報班都不好意思,感覺自己和孩子都沒上進心。怎麼成為了這種現象?

  有時候說的都是嘴上說說而已,走個過場一樣。你敢反對?你敢不贊同?你敢提意見?你也是笑笑而已。

  歷史是時間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史官們為歷史寫下了莊重真實的一筆,文學家們為歷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筆筆都成為我們後代人學習及借鑑的珍貴文學!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6

  最初瞭解的中國歷史是在小小的新華字典的最後一頁,當時雖知道春秋戰國、五代十國這些詞,但並未領會詞彙的意思;後來學習歷史,是在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課堂上,那時對歷史毫無興趣,只是為了分數識記背誦,但是往往雲裡霧裡、糊里糊塗。後來看到一本漫畫書——《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倒是提起了幾分興趣。

  “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這本書打破常規,文中不像有的書要麼全是漫畫,要麼全是文字,此書則是詼諧幽默漫畫插圖加上言簡意賅的文字,兩者相結合,給我足足的補了一節節美妙的歷史課。這本書著重於從紛繁複雜、事無鉅細的歷史中捋出清晰的大脈絡,因此有很多無關的歷史細節被有意地掠過,帶我從不同的角度領略了別樣歷史,下面來說說我的感受吧。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被比作一個班級的同學,互相鬥毆,爭老大,後來被秦王統一全國,當了始皇帝。可惜秦王朝命短,只維持了十五年。這十五年奠定了中國後來兩千年統一的基石,功不可沒。可惜後來奸臣當道、陷害了長子扶蘇,二兒子胡亥荒淫無度,任趙高指鹿為馬,還施行暴政,終於激起民憤,讓來不及趕去修長城怕被砍頭的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引來大批起義軍,推翻了秦朝統治。後來劉邦項羽楚漢之爭,戰神項羽與無賴劉邦,將帥之爭,最終劉邦戰勝建立了漢王朝。

  讀完這本書發現歷史上還是有很多的巧合和意想不到,比如魏國人才濟濟卻沒有用對人;比如楚王老老實實聽秦王的話,不聽屈原的告誡;比如項羽鴻門宴上的善心大發放了劉邦;還比如項羽烏江自刎,沒有想到隱忍一時,重振旗鼓回頭再來…這些改變可能只是某個人一念之間一時興起的小動作,但影響卻是深遠的。

  歷史是時間的長河,我們在其中扮演著小小的水滴,不期望能翻起多大的浪,只希望更加了解自己這朵水花的前世今生,走得更遠一些。(張慧娟)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7

  這幾年漫畫科普的風一直很大,關注了混知的公眾號之後,斷斷續續有看到一些關於中國史的漫畫,因為一直比較零散也沒太在意。直到最近突然對歷史很感興趣,很想好好的讀點書。但是作為歷史小白的我害怕被教材嚇退,於是選擇了輕鬆一點的方式進入歷史的門檻。花了兩週時間看完《半小時漫畫中國史1—5》,寫個簡單的讀後感吧。

  推薦閱讀人群:

  對歷史一竅不通又感興趣的成年人

  買之前本來打算是自己看完再給孩子讀一遍,大家一起進步,但是看完以後打消了這個念頭。這套書裡面的一些網路用詞和顏色幽默不太適合未成年人,作者為了表述更有趣會隱隱的“開個不那麼明顯的車”。如果是十幾歲的孩子,我不太建議用這套書來作為歷史書的入門。雖然現在的青少年思想普遍較為成熟,性教育也不再是羞於啟齒的事情,但至少我個人認為還是在家長或者大人的指導下閱讀比較利於身心健康。

  這套書也不太適合“歷史通”,因為裡面的內容很簡略,畢竟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史,歷經了那麼多的朝代更迭,要濃縮在薄薄的五本書裡面,那就只能保留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歷史已經很好的人再看這套書可能就沒什麼收穫,還不如花時間去鑽研野史來得有趣。

  推薦理由:

  講述淺顯易懂,總結歸納的歷史規律易理解

  這套書很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的歷史底蘊深厚,而且邏輯思維能力很強,善於從紛繁複雜的歷史程序中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並且結合趣味性時效性強的笑點進行轉述,把朝代的更迭刻畫成一個個有趣的短片或故事,閱讀起來輕鬆有趣,好幾個晚上我都一不小心就看到凌晨。那些年被歷史課支配的睏意,終於找到了終結者。

  看完這套書以後,我不止能清晰地理清中國古代的朝代更迭順序,居然還分清了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生活的朝代,並且奇蹟般地在腦海中浮現那個朝代是繁榮還是衰敗,是和平還是戰亂。更神奇的是還記住了一些歷史大事件,並且明白這些事件給那個時代帶來的影響力。對於我來說這真的是極大的進步了,有了這些基礎知識,再開始看深奧的歷史書就會容易很多。

  最後用這套書最後一頁的內容來總結一下這篇讀後感吧。

  海萍說:“我不完美,一路跌跌撞撞,可是我渴望學習,嘗試挑戰,尋求突破,希望有一天我能健步如飛,昂首闊步。”

  這四本書是我給小邁準備的,經過了王先生這個歷史通的鑑定後,給予了高度的讚揚,並且建議我和孩子一起閱讀,因為內容更豐富,系統性更強,看完以後我的歷史感會更立體更強。

  因為小邁哥好多字還不認識,一直都是王先生給他講,我旁聽。我發現懂歷史的人講出來的內容真的會有趣很多,並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歷史在他們的腦海中就像一部部電影一樣生動,我也想要擁有這種技能……

  所以現在這四本書我正在研讀中,越看越覺得當時下單的我很明智嘛!這幾本書個人認為就很適合正在學習歷史的孩子們看,漫畫的形式不會覺得枯燥,而且內容立體豐富,也不會擔心過於不正經,認字以後的孩子自己看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是從東周列國開始講,清朝滅亡結束的。而《我們的歷史》和《中國歷史地圖》都是從上古時代,原始部落開始,並且在後面還分類了幾大板塊,系統性和內容都更全面一些。兩套書其實是一個作者,買其中一套就可以了,內容有重複。我當時買兩套是因為開本問題,一套小一些便於攜帶,一套A3那麼大,適合和孩子一起讀。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8

  在我家的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很多很多有趣的圖書,它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每次我去拿書閱讀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一本書——《半小時漫畫歷史》。

  這本書的作者是作家陳磊。陳磊還有兩個外號——二混子和混子哥。在《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這本書裡,陳磊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演變,讀起來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在書裡,作家陳磊還給一些歷史事件創造出了巧記方法,讓人一看就能順利記住,比如六國滅亡的順序:韓、趙、魏、楚、燕、齊。如果你覺得不好記,可以把秦也加在後面,一下子就變成:喊趙薇去演齊秦!

  在我看來,這本書裡最好看的當然是隋唐時期裡的“玄武門之變”了。它主要講了李世民和另外兩個太子爭奪皇位的故事。本來應該是大太子李建成當皇帝的,但李世民射死了李建成和三太子李元吉,自己當上了皇帝。這一段歷史,我看了很多遍,可還是看不夠,在被李世民的足智多謀給折服時,也為他們手足相殘感到難過。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裡面的“武則天升職記”,更是看得我爆笑連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才能,真是讓我特別欽佩。看到她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生活在武則天那個時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如果有時空穿梭機,我倒真想穿梭到那個時代去看看呢。

  感謝《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這本書,裡面的那些故事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讀了李白小時候的故事,我開始不再偷懶,而是決心要好好學習;讀了白居易的故事,我懂得了成功是一步一步來的,不能一次吃一個胖子……

  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也希望大家讀後能和我一樣有收穫。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9

  在這個暑假裡,我除了作業生涯、娛樂時光,還有那充實的閱讀生活。

  假期裡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最喜歡的當屬半小時漫畫系列,這個系列的書全套12冊,其中《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共4冊。讀了它,我才知道:原來歷史還可以這麼的詼諧有趣!

  透過這些書,我知道了東周列國的班級紛爭、大秦帝國的過把癮就死、大漢王朝的夜郎自大、三國的男神大賣場、大唐的貞觀之治、五代十國的廣場舞、大宋風雲……

  這本書的最大亮點在於:看半小時漫畫,通五千年曆史。比如它是這樣描述唐玄宗的一生:“唐玄宗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45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可是一個身處頂點的男人,人生軌跡非常簡單,活是一條拋物線:前半生英明神武,王者榮耀;後半生慘不忍睹,整個垮掉……”

  我一口氣讀完了中國史4部,中國史5還未出版,第4部在元朝的歷史長河中戛然而止。想到這裡,我不禁“悲從中來”,真希望作者能快點更新,我無比期待!

  最後,我想借用作者的一句話來形容《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翻開本書,在笑出腹肌的同時,不知不覺通曉歷史”。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0

  用詼諧幽默的方式理清歷史脈絡,讓我受益良多,也學到了不少。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來作為開場。在已經進入速度時代的當下,歷史類的.讀物對於現在工作學習都相當繁重的我們來說未免有些枯燥和乏味。但這本《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卻能透過用漫畫的形式和幽默的語言帶領讀者進入五千年的精彩世界。

  作者用聊天說話的方式,加上現今社會的網路流行用語,把歷史事件放在我們熟悉的現實場景中,結合漫畫的表達,把歷史講成了活生生的小段子,彷彿就在眼前。讀者在爆笑中慢慢記住了那些艱澀難懂的歷史事件。例如其中有一段,作者將春秋列國比喻成一個班級,把周朝比喻成班主任,十分詼諧幽默。讓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時,知道了很多成語的真正來源,如秦晉之好、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著重從紛繁複雜、事無鉅細的歷史中捋出清晰的歷史脈絡,避免資訊繁雜而使讀者產生負擔或厭煩,幫助讀者通俗易懂地掌握歷史主幹,讓我們在有興趣閱讀其他史書時能更加輕鬆。

  正如諸多歷史學家所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作為讀者,我認為正確解讀歷史,瞭解歷史,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世接物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使國家與民族更加繁榮昌盛。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1

  媽媽給我買了一套《半小時漫畫中國史》,我一拿到快遞就迫不及待地開啟來看。呵呵,我樂壞了,原來這是一本漫畫啊!我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越讀越覺得有意思。

  這本書的作者是陳磊,筆名二混子。他非常厲害,能把枯燥的歷史用漫畫解讀的方式給描繪出來。

  這本書的敘事方法很搞笑。比如,唐朝過後的五代十國非常亂。二混子就把五代十國比作一個大廣場。廣場的中央有一個舞臺,看似榮耀的舞臺,其實兇險無比,舞臺上輪番出現過五個朝代,它們是:梁、唐、晉、漢、周。臺下的是十國。

  書的語言也很幽默。在方臘造反的故事裡,戴著眼鏡的宋徽宗說:“誰在造反?”一旁的將軍回答:“方臘。”宋徽宗接著說:“不要方(慌),好好說,誰在造反!”真是令人捧腹大笑啊!

  現在,只要我一翻開這本書後,嘴就笑得合不攏了。無論吃飯還是睡覺,我都想看這本書!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2

  我非常喜歡歷史,對於歷史書也非常偏愛,之前一直都是讀文言文,覺得有點吃力,最近我發現一本漫畫的中國歷史書,裡面的內容非常有趣,所以我想將這本書分享給大家。

  這本書就是《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以漫畫的形式說歷史的書其實並不少,但是在這本書中將歷史講得非常有趣,這一點非常令人讚歎。

  這本書是從西周開始講起的,西周幹掉了商朝成為了天下的霸主。這時候西周國王就開始分封諸侯,在這裡作者用漫畫的形式將西周比方成一個班級,老師是周王,同學是諸侯,在這個班級裡有幾個大個子。

  班主任為了追女生,調戲了同學,於是失去了威信。其中鄭國首先起來稱霸,他還射了周王一箭,可是他只是個小角色,後來齊國稱霸,齊桓公死後齊國就亂了,之後晉國,楚國相繼稱霸,他們不把老師周天子放在眼裡。這個楚國是自己給自己封的王,在這本書中是一個插班生,而且普通話也說不好,被稱為南蠻。秦國因為救周王有功,獲得了封賞。後來吳國打敗了楚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楚國才復國了。

  看完《半小時漫畫中國史》我為作者的才華感到驚歎,用漫畫這種新奇的方式將歷史講得如此生動。以往枯燥乏味的歷史在這裡變得非常有趣。讓歷史事件在腦海裡有很深的印象,這給枯燥乏味的生活添加了很多樂趣。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3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半小時漫畫系列叢書。這系列書透過生動有趣的漫畫講述了中國上下五千年、世界如何變成現在這樣的、實用又好玩的經濟學、連小學生也能讀懂的唐詩宋詞等。此叢書即有趣的講述了複雜的難懂的學問,也讓你快樂地玩轉整個世界,每頁都有極其好笑的段子讓你捧腹大笑。比如其中我比較喜歡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最大的特點就是透過簡單的網路語言,介紹了中國古代的歷史,利用通俗的比喻,別開生面的介紹了歷史大事件。書中把東周列國比喻成一個班級,各個國家是有不同特色的同學,大家或是一起學習,或是打打鬧鬧,在詼諧幽默的描述中引人入勝,增加了閱讀的樂趣。透過閱讀中國史這部分,使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同時能夠快樂的學習歷史知識。

  這系列叢書遠遠不止我介紹的那樣,裡面的知識足以讓我們瞭解整個世界的起源到現在的鼎盛,知道一些世界上深層的奧秘。希望同學們能喜歡這系列的叢書,透過閱讀這套有趣味的課外讀物,多瞭解歷史,多瞭解我們的國家和世界。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4

  看了一下時間仍然是花了一個多小時把書讀完,估計我看書問題,做不到半個小時也或者半個小時是一種心理暗示,告訴我們看這本書花不了多少時間,這對於現在靜不下心又充滿焦慮的社會人來說是個很好的辦法。

  這本書由於所說的內容都是以前自己比較熟悉的,所以就沒有進行梳理,主線上來說這本書梳理得挺好的,只要是想大概瞭解一下歷史進度,至少在和朋友聊起歷史來不至於一臉懵逼的話,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

  每個人讀史都有各自的態度,但對於某種帶有個人偏見或者為了迎合市場調侃的這類一定要保持一個謹慎度,對於本書在最後的“兩晉之魏晉奇葩說”一節所表達的歷史偏見,我是不太贊同的,特意在此寫出來就是不希望讀書的朋友被誤導,供參考。

  其實魏晉時期所產生的思想解放,是一個極其輝煌、燦爛的時代,如果說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著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等一大批偉大的思想家開拓了中華文明的價值體系和意義體系,那麼魏晉時期就是繼百家爭鳴後的另一箇中華文明思想解放巔峰,在這個時代,人們開始從人與社會的相處進入到思考完善個人風骨、風韻和形象問題,即使到了現在,這個影響對我們依然巨大,歷史上很多人可能會根據政治上的混亂而錯誤解讀這一時期的思想,這是歷史上極大的不公,即使被譽為解放了千年黑暗歐洲的文藝復興也不一定能比得上這場盛會,那時候的賢者將詩歌求言外之意,音樂求弦外之音,繪畫求象外之趣,各類文藝形式之間互相溝通的這種自覺的美學追求,才會孕育出中國文明史上璀璨的唐宋文明。

  至於竹林七賢,在本書中被黑得發亮,但其實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都是才華橫溢之人,因為政治矛盾尖銳,所以他們超然物外,不附權貴,追求自由,不同世人的趨炎附勢又有何錯誤?王羲之父子、陶淵明、謝家三傑、祖沖之、酈道元等,哪一個不是牛人,明星批次生產的年代。

  另外對於民族融合的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以及封建階級細而廣的分化等等這些歷史意義,都是耳熟能詳的知識點了,所以說一句我國以後的政治、文化、思想的發展,都可以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找到源頭也是不為過的。

  敲了這麼多,其實有幾點感慨總結的:

  中華文明底蘊深厚,五千年的文化無數的風流人物,如果有興趣只要拿一個點出來研究也是十分有趣而充盈滿足的;看歷史書可以看主線和梳理脈絡,但對於作者帶著個人色彩部分一定要謹慎和辨別,不能別人說是壞的就壞,人家說是好就好,讀史使人明智,所以這一步更是至關重要;讀歷史未必不能以輕鬆的心態去閱讀,看到有很多書友在一些評論上說讀史要嚴肅一本正經等等,其實還是在於個人的把控,讀史只是個人成長的一部分,但要求一定邊讀邊查資料邊辯證,我會覺得很累,也堅持不下來,我還是會有間讀、精讀和經典讀的劃分,自行把控,我們都應該有適合各自的讀書風格;看歷史書一定切忌對某一個作者進行崇拜心理,這樣真的會把你帶到山溝裡去,而且很多所謂語言所表達的未必就是作者真正所想,同時你也會發現很多經典的文學作者是不會提出自身觀點的,而是構建一個小型社會,讓每名讀者去領悟去感受,所謂的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過度的崇拜和過度的解讀作者思想都只是會讓自己中毒,有害而無益;如果是一個想讀歷史但又不知道從何開始,甚至一看就暈的朋友,我會建議其先看這類漫畫版的,對主線有個瞭解(作為一種過渡);然後再看歷史小說類(如明朝那些事兒、王守仁知行合一);再遞進一層去看一些大師的作品(如陳寅恪的魏晉南北朝演講錄、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到了最後再來看正史(如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等)。這樣的一個流程下來個人的歷史知識架構也就大概能落定下來了,剩餘的一些枝葉自己不斷補充就好。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5

  今天我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這本書情節幽默,將東周列國比作一個班級,將東周列國的兩個時期春秋和戰國比作兩個學期。第一個學期——春秋,比較弱的同學一般都會給強大的同學當小弟,強大的同學(越越、小吳、老晉……)一般也不會下狠手,但都想當個班長。第二個學期——戰國,強大的同學開始將弱小的同學們趕出班級,最後小秦(指秦國)統一了班級。

  讀了這本書後,我發現小秦的崛起跟他在別的同學亂打時,刻苦學習,努力鑽研戰術有很大的關係,要不然到最後,他也不會連橫戰術攻破那個幾個同學的橫縱戰術的。透過這一點,我知道了不能在自己強大時就目中無人,你可能會強大一會,但不會永遠強大。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我想對小齊說:周老師在你眼裡地位很高,當別的同學們忘掉他時只有你記得。我還想對小吳說:你不能覺得自己很厲害就老欺負別的同學。我還想對小魯說:你很有才華,如果讓我選王,那必然會選你。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後感 篇16

  看完此書,不禁想起柏楊先生的《中國人史綱》,書中詳細介紹了中國從傳說時代到晚清時代的歷史,是中國人共同的家族史。《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讓歷史人物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與讀者見面,在此,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歷史素養,與天馬行空的想象。用一個班級來引申一個時代,讓“中國最亂的一個時代”變得有條不紊,有理有據,我想看過的讀者應該都會對這段歷史豁然開朗。

  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從秦大一統到漢朝崛起,此書簡述的這一階段令人深思。我曾和朋友開玩笑說,古人都懂臥薪嚐膽,能屈能伸的道理,你進化了兩千多年,怎麼還不懂呢?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更多的是對古人的敬佩,成功者都是有共同的特點,雖歷經千年,尤有餘溫。自古英雄多磨難,齊桓公、管仲、伍子胥、樂毅、孫臏、信陵君、蘇秦、張儀、商鞅、屈原……太多太多,哪一個不是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才取得成功。

  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有太多的英雄人物,給我們太多的驚歎和傳奇。愚以為,學歷史不是為了好奇,不是為了炫耀,而是透過學習,與千年前的英雄,進行心靈上的交流,靈魂上的洗禮,使自己變得優秀、堅強,如此而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