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管理制度編制
參與管理制度編制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是國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體化,是人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制度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與管理制度編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與管理制度編制1
(一)實施任何診療活動前,醫務人員應親自與患者或家屬溝通,取得患者或家屬的確認;其中特殊檢查(治療)、創傷性診治活動前需知情同意簽字確認,作為最後確認的手段,以確保實施操作等醫療行為的順利進行。
(二)引導患者在就診時應提供真實病情和真實資訊,並向患者宣傳提供真實病情和有關資訊對保障診療服務質量與安全的重要性。
(三)針對患者的疾病和診療資訊,為患者和家屬提供相關的疾病和健康知識的教育,協助患方對診療方案的理解與選擇。
(四)主動邀請和鼓勵患者參與醫療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術、介入或有創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風險,並請患者參與手術部位的確認。
(五)需要使用裝置或耗材的,為患者提供裝置和材料的相關資訊。讓患者對操作有所瞭解,以確認裝置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對應性,以及和相應費用的對應性。
(六)藥物治療時,告知患者用藥目的與可能的不良反應,鼓勵患者主動獲取安全用藥知識,充分體現患者的知情權,並邀請患者參與用藥時的查對。
(七)護士在進行護理和心理服務時,應告知患者護理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步驟、以及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療的重要性。
(八)對兒童、老年、孕婦、行動不便和殘疾患者,用語言提醒、攙扶、請人幫助和警示標識等辦法邀請患方主動參與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
(九)定期向患者舉行醫療健康教育講座,宣傳參與醫療安全活動。
(十)醫院設立投訴科,建立投訴機制,向患方公開本院接待患者投訴的主管部門、投訴的方式及途徑。
參與管理制度編制2
學生在整個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著主體性的作用,透過倡導學生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意識,對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完善相關政策,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成立專門機構,如學生自律委員會等。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做好管理職能部門聯絡同學的橋樑和紐帶,代表學生參與管理事務,維護校規校紀,協助學校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積極反映同學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維護同學的正當利益。
(二)不斷探索學生自我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協助公寓服務中心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的管理,促進學院學生工作的不斷深化,真正做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上情下達,下情上達。
(三)協助公寓服務中心做公寓的治安保衛工作,透過網路、簡報、座談會等形式對同學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同學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及時掌握同學們的安全狀況,經常檢查公寓內各種安全設施,發現隱患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協助公寓中心對學生宿舍進行安全檢查。
(四)配合公寓服務中心做好宿舍事務的管理。積極倡導宿舍內的安全、文明、團結氛圍,配合公寓管理中心做好宿舍文明狀況的檢查和文明寢室的評比,努力為同學創造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境。
參與管理制度編制3
學校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援,其中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為加強家校合作,開放辦學,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學校管理,形成學校、社會、家庭育人的合力,培養合格人才,提高辦學質量,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堅持家校溝通與合作,讓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管理,有效體現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新學期開始成立學校家長委員會,學生和家長將參與對教師和學校的評價,其結果將成為老師考核的.重要依據。把新學年開學後的第一個完整的一週作為“教育開放周”,增進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瞭解。由學生家長中熱心教育事業,有一定活動能力和一定代表性的人員組成學生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
三、大力推行家長委員會制度,讓家長真正成為學校管理的參與者,學校日常管理和重大
事項不僅要充分聽取家長委員會的意見和建議,而且要授予家長委員會參與決策的權利。
四、每學年組織兩次家長會,聽取學校關於發展規劃、教育教學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況介紹,就學校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進行研究,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
五、家長代表、家長委員會委員任期一般為三年,每學年適當改選,可連選連任。學生畢業、轉學等離校的學生家長,其家長代表、委員會委員身份自動取消;主任委員子女在其任期內離校時,需提前兩週提出辭呈,由常務委員會推選一名副主任委員代任,主持常務工作。
六、家長委員會成員要發揮全體家長的優勢和特長,與學校緊密協作,在依法治校、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周邊環境治理、開展校外教育實踐等方面,積極為學校和學生辦實事、辦好事,切實幫助學校解決辦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為學校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