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讀後感(精選6篇)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精選6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發展心理學》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1

  看完了林崇德主編的發展心理學,讀到書的最後,成年晚期的心理變化,60歲直至死亡的這個階段,人的生理、心理、智力…變化,逐漸的衰退,隨著身體的落寞,我們隨著環境被變化著,退化著,終究走入死亡或者消亡,亦或者是再生重生,集天地之靈氣,聚氣血的魂魄,再來亦或是不再回來。

  “成年晚期的情緒、情感特點”,人到老年,由於生理上的老化,社會交往、角色地位的改變以及心理機能的變化,比較容易產生的消極情緒與情感,包括:

  冷落感

  想起母親,不知不覺中,她的生活已開始“離群”,離我這個小家庭,離我的心理發展,離我的情感需要,便已力不從心的離開,像是一顆被剝開的果殼,脫離了對種子的依戀,不得已被分開。

  孤獨感

  想起有一次和母親爭吵,媽媽生氣回她屋裡,當我回過神去房間找她,看到她獨自在屋子裡來回渡步,第一次覺得母親是如此的孤獨,我與母親說“媽媽,別生氣,我不是故意的,我怎麼感覺到你是那麼的孤獨”,母親若有所思的哭了,而我埋住了洶湧的情感,轉入至我的世界,像是母親的世界我進去過,又出來了。

  疑慮感

  母親的敏感是正常的,我不明白為什麼會一觸即發,為什麼會那麼強烈的“自尊心”,心裡口裡的倔強,為什麼住在自己女兒的家裡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外人,生活的經驗,事事的變化給母親帶來對生活的疑慮,在離生命終點越來越近的前頭,我看不到她的忐忑,她還在生長著,帶著熱鬧的心境,直到心靈越來越接近終點。

  憂鬱感

  母親還算是一個樂觀的人,我看不到她獨自唉聲嘆氣,報怨這個報怨那個,只是在她失去錢財或者看到我扔掉東西,她心疼的指責。我不理解為什麼母親不在家看看電視,收拾屋子,做做飯,幫我管教孩子,和我們一起出去走走,她喜歡收廢品,堆滿了自己的屋子,每天從早忙到晚,幹勁十足,精神飽滿。

  我必須尊重母親的精神需要,在她的世界裡她做出了最適合的選擇,她沒有走憂鬱之路,她在想辦法排解憂鬱,我幻想的場景是我以自我為中心的要求,並不曾感知到母親的真正需要,或者母親已經放棄對我的需要,獨立著找到了那份平衡。

  容易產生不滿情緒

  “老有所樂”,樂在哪裡?大部分的父母在帶孫子,大部分的父母不知道晚年做些什麼?甚至很多父母還要為了生計去奔波,更何況沒有兒女可依的心理狀態,她們會有不滿情緒,她們也是人,裝著一輩子的風雨飄搖,她們的志向不在老有所依,她們希望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有所收穫,有所傳承,有所歸屬。

  我們也會老,這句話並不陌生,至少我還沒有去仔細想想我的老年生活,那時的我,或許沒有退休金,也或者身體衰退的變化令我總是力不從心,亦或許孩子這樣的那樣的需要仍拖著我年邁的激情,在現實的道路上心無所依,更或是隻想著不要給孩子帶來拖累,讓他自由的好好的生活……

  為了老了那天,現在的我必須要做些儲備,隨應身體、心理、精神的變化,培養自己的興趣,跟著時代去進步,在心靈上包容更多,懷著美好的勇敢步步接近終點,在解決經濟生存的壓力、在受到冷漠孤獨的情感消退仍保留著愛的火種,在肉體離開自己時,仍知道自己要將去何處,更年期猶如青春一樣用障礙的戲份扮演著整個人生之路,喜樂交融的一路走來,過好現在,為未來做準備。

  直到有一天,我們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在這人世間過上幾十載,我們會知道那所謂的意義在歲月的虛度裡如何結出果實,我們還會知道那心心念唸的交錯與割捨,都為了成就我們這一生,存在即是意義的諾言,生生世世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生也沒有死。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2

  發展心理學研究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過程中心理發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這是不是說明,個體從受精卵到出生之前就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心理呢?至少胎兒發展到後期應該是有部分的心理的。或許這段時間的心理由無到有也是人類心理進化的縮影呢。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活動和行為的科學。

  我國心理學家張春興認為:“心理科學是超科學的科學”。因此,在進行心理學研究時,人們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外部行為上。

  行為與心理的關係:首先,人的行為很明顯要受到心理活動的'支配。外部行為乃是人的心理活動的直接表現,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及整個人格對行為又有很大的影響。其次,人是有意識的高等動物,人的心理非常複雜,人們可以有意識地掩蓋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動,甚至表現出一些與內心不符的外部假象。最後,人的心理的複雜性、外部行為的多變性並不能使心理活動成為神秘莫測、不可捉摸、無法研究的東西。

  透過比較長的時間,全面系統地觀察或藉助儀器分析,我們仍然可以對一個人的心理有所理解。

  對於心理的認識,以及對於意識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心理學家(至少是中國的)比較遵循唯物主義的觀點,認為大腦是心理的物質基礎;認為行為是意識的外顯表現;認為心理可以分析。但是以我的觀點看,認為心理是由物質決定的或者過度神秘化心理(靈魂),都不是很全面。心理之中,既有有生物基礎的部分,也有一些部分是物質之外的。

  如果把心理活動分成不同層次,在不同水平上加以研究,心理學可分為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理論心理學等。如果把心理學按其應用範圍加以研究,心理學又可以分為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工業心理學、商業心理學、醫學心理學、法律心理學、軍事心理學等。

  我們心理諮詢行業的各種“大師”的課程,放在這個體系中,寥若星辰。

  人的個體發展離不開種系的發展。所謂種系心理發展,指的是從動物到人類心理演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兩個過程:一個是動物心理的進化過程,一個是人類心理的進化過程。

  廣義上來說,發展心理學是研究種系和個體心理發生與發展的科學。狹義發展心理學就是個體發展心理學。

  現今人類的心理必然有動物心理和早期人類心理的遺存,這部分就是集體潛意識。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3

  一直都對心理學很感興趣,所以,這一學期,我毫不猶豫地選修了丁敬耘老師的《發展心理學課程》。丁敬耘老師在復旦大學從事心理學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案例。雖然發展心理學的理論深奧難懂,但是經過丁老師的講解,卻變得淺顯起來。

  丁老師首先介紹了發展心理學的含義一一是研究個體從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發展現象,並總結相應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規律的學科。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就是從生到死一生的心理發展現象。

  在談到心理發展特點的時候,丁老師告訴我們,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我們要尊重規律,不能逆規律行事,也不要拔苗助長。對於這段話,我感觸特別深。

  或許是這個社會發展太快了,很多人都處於恐慌之中,尤其是做了父母的人。看著懷裡嗷嗷待哺的孩子,父母就開始擔憂他們的未來,很早就為他們規劃了一條成長之路。所以,孩子剛會張口說話,父母就開始自己的培養計劃了。三四歲的孩子,就已經上了各種輔導班一一鋼琴、舞蹈、主持、聲樂,甚至還有英語、奧數。為了迎合家長,現在的幼兒園,幾乎就變成了小學低年級的課堂,幼兒園的孩子們要學習拼音、寫字,還要學習算術、加減。

  老師和家長們都忽略了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覺得自己是在給孩子增加營養,好讓孩子強筋壯骨,有能力在這個世界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其實,他們卻是在揠苗助長一一過早被催熟的孩子往往沒後勁兒,甚至會產生很多心理問題。

  同樣違背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的,還有父母對孩子的掌控。孩子三歲,就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到了七八歲,他們開始進入第一個逆反期;而到了12歲,則進入第二個逆反期。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父母就應該適當放手,退到孩子身後。但是,越來越多的父母因為不放心孩子,而把孩子限定在自己身邊,事無鉅細,都一一插手。還有的父母則是過於依賴孩子,捨不得與孩子分離,因此透過情感糾纏的方式,將孩子拴在自己身邊。正如丁老師所說,孩子該獨立的階段,一定要讓ta去獨立,不要留在身邊。如果現在你放不開孩子,孩子長大之後也放不開你,他會事事依賴你,甚至會變為啃老族。

  從這一點來看,所有做父母的,都應該好好學習心理學,瞭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根據孩子心理發展特點採取相應的教育方式。

  心理發展的第二個特點是不平衡性。孩子心理的發展,有的階段特別快,有的階段則很慢,但各個階段都有發展的任務,過了這個階段,想發展就很困難。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關鍵期。比如孩子3到5歲時,正是立規則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就要受到懲罰。如果父母錯過了孩子3到5歲這個規則教育的關鍵期,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就會無所畏懼。一個無所畏懼、任意妄為的孩子是最可怕的,他會像小怪獸一樣席捲一切、破壞一切。此時你再想讓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那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抓好孩子的關鍵期。

  丁老師說,心理發展實質是我們人對客體環境的適應。發展好了,就與環境平衡了;發展不好,人與環境格格不入,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做老師的,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及時進行矯正和調整,是孩子的身心都得以健康發展。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4

  作為一位新東方的個性化老師,我認為自己有必要也有義務去全面的瞭解學生,遵循一些教育原則,明白教育規律,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我讀了英國心理學家布麗姬特。賈艾斯的《發展心理學》。本書是發展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經典之作。它綜合了心理學、社會學和醫學等各個領域知名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從胎兒的發展、嬰兒的認知、知覺發展、發展階段、記憶的發展、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情感發展、社會發展以及應用和未來的挑戰等方面,全面介紹人一生的心理發展程序、各個階段的特點,系統闡述了發展心理學的歷史、重要人物、重要理論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更深入地學習心理學知識具有指導意義。

  因為平時比較多接觸到的都是初中的學生,這個時期的學生都處在我們平時所說的青春期中。青春期又稱為“困難期”、“危機期”,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現狀之間的錯綜矛盾及這些矛盾所帶來的心理和行為的特殊變化。我看過一篇調查報告,600多名參加調查的學生,在面對學習生活、人際關係中出現的問題及困難時,42%的初中生和75%的高中生的心理防衛方式大多采取消極、逃避的態度。在我看來,很多學生的在上初中時出現成績下滑,逃學、厭學等等一系列問題的原因很多都可以歸結為心理健康的問題。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望子成龍的心態可以理解,但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只是把成績差的原因歸結於表面的貪玩,走神等等,盲目施加壓力,而忽略了孩子的很多心理需求。而學校的教師因為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有著各種各樣的進度壓力,升學壓力,績效壓力,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去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

  作為新東方的個性化教師,逃過了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一對一的面對學生,對學生有著較為全面的瞭解,這就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去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從而在根本原因上去幫助他們。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在課餘時間去更多的閱讀相關的書籍,更多的去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更好的去和學生溝通交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更好的去幫助他們。

  在書中有提到中學生常見的行為與心理問題中有提到一個學習障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學習障礙一般是指中學生的學習困難嚴重到影響他們知識的獲得,而這種困難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礙)所引起的。許多智力正常甚至是優秀的學生在學業成績上表現極差,與其智商不相匹配。他們的問題是學習過程受到了妨礙,是某一特定學習能力(如記憶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缺損,或者某一學科知識結構殘缺。其原因可能是遺傳(生物)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就中學生而言,則大多是社會(家庭、學校)因素造成的。

  “……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同學,我通常會忍不住地忌妒,不自覺的跟他們比較。都以像敵人的眼光看待同學,對生活很消極。而且腦子會陷於一些幻想,很不現實。這種心理障礙已從入學持續到現在了。我覺得自己的日子像發黴了一樣,極度的困惑和難受。我很擔憂,因為期末考試就快要到了,我還是處在這種困境當中,我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習困難是中學生種種心理和行為問題的主要成因,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是需要不斷學習和改進的。

  1、調整自我意識,增強自信心,減輕心理壓力,及時肯定進步。

  2、配合學校的任課教師查漏補缺,彌補知識漏洞。

  3、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矯正心理素質薄弱的方面。

  4、真正含義上的“分層教學”,創設成功情景(降低作業難度、評分標準、提供必要幫助等),體驗成功喜悅。

  5、克羅華特的“角色地位改變”法(幫助低年級學生),可以幫助學習困難生產生責任感並改進方法。

  現在的中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裡受到百般疼愛,一旦與老師同學發生不愉快的摩擦,往往不肯主動承認錯誤,缺乏寬容諒解之心。當學習成績或日常表現出現問題時,他們又常常處於困惑、迷茫狀態,心理很脆弱,而此時如果老師和家長的過度施壓,會使學生的心理負擔加大,產生牴觸心理,因此對學習感到厭煩並採取回避的方式。

  中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對學習、考試中的難題、錯題,設法解決它們,就會進步,而回避只能會將缺失積少成多。真正的快樂是一朵需要困難作陪襯的花兒。

  遇到困難,尋求別人的幫助,不是降低了我們的能力,而是一種昇華。不要怕被拒絕,恰當的尋求幫助是我們生命的成長力量。在共同應對艱難困苦的學習生活中,攜手並進,過關斬將,才會擁有攀躍巔峰的輝煌。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5

  下班了,伴隨著同事們關門鎖門的聲音,靜下心來,結合自己近年來與心理學接觸的有限經歷,以及最近閱讀《發展心理學》第一章《畢生發展緒論》的有限心得,提煉出“從盲人摸象到睜眼觀象”這個自認為還算形象的題目。

  因為從事婦女兒童工作的原因,斷斷續續接觸到一些與心理學有關的書、人、事、物,東一榔頭西一榔頭,腦海裡星星點點記錄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覺得心理學是張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動力學、是海藍博士、是曼陀羅、是海靈格、是催眠……這個領域的知識始終是一團亂麻,和完全不懂的人還敢白話兩句,在專業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蟬。

  今年2月下旬從朋友那裡得知景老師去年組織了一個《發展心理學》的主題閱讀群,大家透過共同學習竟然意猶未盡,紛紛建議“重走長征路”,感到既好奇又興奮,立即購書入群。按照要求僅讀了1個章節便有了豁然開朗的感受,心理學這頭“大象”一下子立體起來,原來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牆”。“畢生發展”是考察個體在生命歷程中行為的發展、變化和穩定模式的學科領域。這本被北大心理系選中作為教材的大部頭,以全面的視角,按照時間發展順序縱觀個體從產前階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發展過程,其完備、條理的編書特點極其符合自己的學習口味,雖然專業性很強,但讀起來充滿了樂趣感。

  當然,由於零基礎,底子太薄,專業術語前面讀後面忘,邏輯分類前面記後面丟,年近半百怎麼也無法與青春年少的好時光攀比。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重複讀,擠時間將前30頁品讀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發現、新理解和新風光。

  儘管如此,依然感覺沒有讀透,好在這是緒論,很多內容在後面的章節都會展開來講,相信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在景老師的引領以及各位學友的共同參悟下,《發展心理學》會滿足自己的諸多期待。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6

  我的感受

  第7,8章主要介紹認知發展:資訊加工的觀點;智力:心智表現的測量。

  儘管嬰幼兒有很強的記憶能力,但大多數成人對他們三歲前發生生的事無法回憶起來。那是因為他們早期的記憶的儲存方式與成人不一樣,而且早期的記憶是以非語言符號的形式儲存的。即使他是有記憶的,但卻無法用現在的思維方式提取出來。智力定義為一種或一系列能夠使人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特質。遺傳和環境對智力表現都有重要作用。智力成就這一發展領域同時受到天性與教養兩種強大力量的指引。

  聚合性思維要求個體找出問題的一個最佳答案,並且要精確,這正是智力測驗所測量的內容。相反,發散性思維要求個體發現問題的各種不同的答案和解決方法,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創造力是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與智商分數之間只存在中度相關,家庭環境對發現性思維的影響作用似乎比遺傳因素更強。那些創造力強的兒童的父母經常鼓勵他們的好奇心,並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去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深入探索。

  我的思考

  創造力在現在的社會比智力和知識更重要。想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要鼓勵孩子多提問和冒險,培養孩子的堅持性和內在興趣,儘量少要求孩子死記硬背或者避免正確答案唯一的問題,強調對問題的討論過程,找出多種答案,有助於發展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但現在中國的功利性教育和應試教育卻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力。

  我們以前的學習氛圍沒這麼壓抑,都是在初中或高中時才開始發力,辛苦學習。而現在的小學生的作業已經要寫到晚上九點或十點了,每個作業父母都要簽字,弄的親子關係比較緊張。或許我們應該樹立一種觀念,小孩在學校學習狀況與將來的生活質量是中度相關的,不是完全成比例對應的,多給孩子一點寬鬆的環境,讓他們有一個可以回憶的美好的童年,或許對他將來的事業、生活有更大的幫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