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讀後感範文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讀後感範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讀後感1
這本書很完整的記錄了作者追尋埃博拉病毒的腳步,認真負責還不失幽默,有些幽默的句子會消除人的恐懼感。
真是因為本書的科普,我瞭解到了生物四級防護,瞭解到了埃博拉病毒是絲狀病毒,以前只知道被感染後,人體會在短時間內變成活死人。現在更具體的瞭解到,病毒會迅速讓患者腦死亡但依然是可以活動的,會在短時間內將人體的所有器官融化成一灘血水,皮膚就像一個易碎的袋子裝著這灘血水。患者會嘔吐,將內臟吐出來,不停的嘔吐,皮膚一旦有破洞,血水會不停的湧出。:( 一旦被感染,死亡率是50% - 99%。
是很可怕的病毒,但並不是屬於人類的。埃博拉病毒是來自非洲的埃爾貢山的奇塔姆洞穴,沿著金沙薩公路走出非洲,在攜帶者乘坐航班時,進入一個通向全球的巨大的交通網路。病毒悄無聲息,只是不停的在宿主身體裡複製貼上,直到佔領宿主每個細胞,直到宿主死亡。這麼可怕的病毒,本是可以在熱帶雨林裡的,可人類的種種行為都在挑戰大自然,一次又一次。
本書讀於野味肺炎爆發,封城期間。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讀後感2
前面剛開始出現病毒部分的描寫,其實估摸著也就是這次疫情的開始樣子,畢竟人類歷史總是一直在迴圈。如果你對這次疫情是怎麼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很好奇的話,那麼看看這本書前半部分,大致差不離了。‘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
作為一個沒什麼文化的人,我是第一次接觸到非虛構寫作技巧,透過這本書大概瞭解到非虛構寫作是基於新聞事實的一種藝術化的寫作手法。所以後面會看到一些寫美國軍方的行動,會有種好萊塢的感覺,這就是藝術化了。整本書看下來,特別在現在疫情情況下,還是帶點毛骨悚然的感覺的。
“從一定意義上說,地球正在啟動對人類的免疫反應。它開始對人類這種寄生生物做出反應,人類的泛濫彷彿感染,混凝土的壞死點遍佈全球,歐洲、日本和美國猶如癌症的爛肉,擠滿了不停複製的靈長類動物,人類群落無限擴張和蔓延,很可能會給生物圈帶來大滅絕。也許生物圈並不‘喜歡’容納五十億人類。也可能是一百年間人類的極度增殖突然產生了海量肉類,這些肉存在於生物圈的每個角落,面對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種生命體,很可能無法保護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護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統察覺了人類的活動,開始發揮作用。大自然在試圖除掉人類這種寄生生物的'感染。說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過程的第一步。”
看完這本書的我有時候會想,或許人類才是這片土地上的毒瘤呢。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讀後感3
一個周的時間讀完這本書,對被稱為生命黑板擦的絲狀病毒—埃博拉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及隨之而來的恐懼…長知識的同時,對目前的新冠狀病毒疫情也有了不一樣的態度,較之埃博拉病毒50%~90%的死亡率和死亡前的苦不堪言和慘不忍睹(把人體內的部件都變成肉汁),新冠狀病毒到目前為止已有很多患者痊癒,而感染埃博拉能否活下來則完全靠天意…
本書寫的是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對埃博拉病毒研究的真人真事。閱讀本書最長知識的是知道了病毒研究室和病毒爆發現場是如何防護、如何工作和如何消毒的,知道了其工作的高度危險性,即接觸病原體有起碼十個以上病毒洩露感染的風險因素,如手套或防護服破裂等。醫護人員和研究人員在高危下辛勤工作的敬業精神著實令人欽佩。書中許多扣人心絃的案例,我常不禁為故事中人捏一把汗。在埃博拉病毒造成非洲一個又一個村落慘絕人寰的死亡中,當讀到一位年輕而優秀的醫生因被垂死的病人噴血而嚴重感染最後竟奇蹟般地治癒,而且後來還成了主任醫師;讀到好幾個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和現場出現事故,最後僥倖地未被感染病毒,我不禁在心裡默默為他們慶賀。世間有些事,在科學上仍然無法解釋,正如2003年的Sars忽然消失一樣,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後忽然消失,至今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有兩起在旅遊中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案例,兩個被感染的死者都有同行人,感染機會相同。一個死者是成年人,同行人是他的女友,另一個死者是小男孩,同行人是他的姐姐。兩個死者病發後都毫無例外地死得天昏地慘,而作為同行人的女友和姐姐完全沒被感染,十分健康,何以解釋?在離美國首都華盛頓十公里處爆發的埃博拉病毒,大廈內幾十只准備將來用作實驗的猴子被感染慘死,其餘幾百只猴子被人道毀滅,而幾名證實已被感染的管理人員,儘管體內血液存在著埃博拉病毒但身體卻沒有任何症狀,正常生活,如何解釋?
一切對抗傳染性疾病的最終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隔離,只要堅持下去,病毒終將自行消亡。
雖然對作者有些觀點不敢苟同,但文末那句“它還會回來的”,卻讓我不寒而慄…如果人類無法和大自然達到平衡,不會尊重和愛護自然,那麼總有一次“它”的回來,會讓人類無法承受。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讀後感4
感謝作者寫了這樣一本生動形象紀實作品,讓我認識到關於馬爾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恐怖。尤其是第一章的夏爾莫內死亡時的恐怖場景,歷歷在目。那彷彿電影裡的喪屍片那般可怖的情景,被作者冷靜細緻的筆觸描繪出來,讓人不禁毛骨悚然。除了對文中所描繪的病毒有了一定了解,我對病毒的看法也大為改變。這曾經在生物書學學習的生物體,我從來沒有好好了解過,我甚至連病毒性感冒都不太理解,而如今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情況下,我開始意識到人類在病毒面前的渺小與無力。熱帶雨林病毒的顯現,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人類在未來還要受到多少新型病毒的摧殘,無法預料。但正如本書結尾的話所言:它還會回來的。
由本書我也才意識到,原來普通人的和平安寧的生活,源自那些對病毒不顧生死的研究和防控,源自很多人不顧安危的衝在危險前面,為普通人駐下一堵安全的圍牆。每一天的平靜生活,都是別人用命在守護,我們沒有資格浪費埋怨。一次次的危險,一次次的災難,一次次的病痛,都是在提醒我們自身的渺小,生命的可貴,但願人類能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珍惜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