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心理學》讀後感範文

《兒童發展心理學》讀後感範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兒童發展心理學》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兒童發展心理學》讀後感1

  維果斯基和皮亞傑的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觀點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式上升到另外一個模式的螺旋形漸進漸成模式,沒有本質的不同,兒童發展心理學讀後感。皮亞傑強調順應生物自身的腦力發展水平,鼓勵順勢而上,教育者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啟蒙,他相信孩子在腦部神經系統發展日益成熟的同時,孩子能在教師、家長的引導下發現那些“普遍的真理”。萊布尼茨和牛頓都是微積分的創立者,除此之外,大多數第二個發現者都被忽略掉了。

  關於造紙,各個大陸在過去彼此割裂的時代都發明瞭紙,但是很快教科書下了比較的結論,中國的造紙水平最高。我們一般只認可最早的,最好的,最經濟的。所以即使現在的教育者在談素質教育,實際上仍是在堆積素材,讓普遍的真理看起來穿了一件衣服,等孩子興高采烈的去發現馬甲。不可知論者恐怕才是素質教育真正的支持者。維果斯基作為蘇聯唯物主義的心理學家,強調我們發展的高度受到社會歷史發展水平的限制,學習先於發展,也就是說我們是在先學習,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才談的上發展。也就是說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時有可能發現望遠鏡是近視鏡片的疊加,但是即使有了三角幾何方面的知識,也未必能發現勾股定理。最後,我想問,撇開那些高深的定理,又有多少家長能夠容忍自己的孩子以“幸運的發現者”來進行探索和發展。大多數的教育乃是功利性質的,強調實用性,我們從灌輸到引導已經是進步,但最終也絕對無法容忍孩子再造一個世界。我相信皮亞傑的觀點,也就是說我們的智力高度可能發現一些共同的真相,殊途同歸。但是用我媽的話來說,徒弟都是一個師傅帶出來的,所以我覺得維果斯基的觀點更加貼合實際。其中基礎性的概念,我們會最終把基礎性概念簡化成資訊的雪片來儲存,忘記曾經是怎樣收集到他們的,所以會驚訝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愚蠢......我們已經忘記了過去我們是如何掌握它的。就好像代際之間,常常經歷過一些同樣的事兒,但是在一輪一輪的蛻變之後,留下的只有幾個普普通通的道理,而只依靠幾個經典的句子不足以支撐起我們整個生活的信仰,仍然需要去實踐去內化一些感受。

  為什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總是很多隔閡,也正是因為他們忘記了曾經的自己,而很多年輕人又去張揚的姿態去招呼未來的自己。所以斷言未來和否定過去都成了一場無休無止的紛爭。關於一個記憶的多維度的理解會出現在生命中的各個角落,引起不同的共鳴。可以稱之為3d記憶。又比如成年之後再去讀這類研究兒童的文章,會發現很多新的`知識點,這也是發現自我的過程。皮亞傑認為智力發展差不多在15、16歲就已經定型,在這之後只是不斷的客觀化的過程,從圍繞自我,到逐漸接納客觀世界的多維度的發展規律,所以說我們始終都在成長,都在更加貼近現實。

  智力最初的發展只是單向的維度,比如從高度來比較,之後發展到面積的比較,再發展到體積的比較。成年時候,我們需要做的還是多維度的思考問題,全面的解決問題。但是這樣看起來更像是情商的發展,實事上仍可以理解為智力的進步。很多人成年之後嚴肅性閱讀量會驟減,這並不是壞事,教科書可以丟棄,投身生活的大舞臺可能是最好的出路,因為現實生活可以使人認識到更多的維度。實事上,書本和知識的更替,需要自我的供給了,也就是自我選擇。如果不選擇,就越會發現它們教條的很,死板的很。所以你會錯怪書本充斥著不靈活和假象。還有很多很多的書躺在哪裡,只不過無人問津。我欣賞維果斯基的另外一個觀點,就是說對於陌生的領域,我們仍會沿用由淺入深的學習方法,從感性到理性,而不盡是像皮亞傑所說的,完全內生化的思考。儘管我們更多的透過語言這種工具區構建知識的內涵,但是本質上,我們可能更傾向於使用具象化的內容、豐富的例子來作為入門。

  《兒童發展心理學》讀後感2

  我利用假期的時間細細品讀了《兒童發展心理學》這本書,從中受益非淺,或多或少給我一點點啟發,它讓我對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我的小課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建構了理論基礎。

  本書主要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以來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地位不斷的強化用心理機能形成的過程來說明心理機能的涵義,使心理學的發展從描述性階段向說明性階段過渡,兒童發展心理學能夠為此提供說明性的控制論模型。兒童是人生起點時期,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的時期,也是人類個體心理發生發展、撒播智慧種子的播種季節。本書不僅讓讀者對兒童發展心理學有了比較直觀的基本認識,同時也為下兩篇有關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具體內容作了鋪墊。例如: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社會角色發生重大轉變,開始承擔“學生”的責任,核心活動由“遊戲”變為“學習”。學習環境和作息習慣的改變,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生活上的不習慣,兒童發展年齡階段任務的不同,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心理上的不適應。一年級學生雖然對學習充滿好奇,但永續性不強,自控能力較差。學前教育的差異,會給學生帶來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差異。學生對師長的依賴性特別強。夥伴間交往以“玩”為主題,在接觸群體規範,學生經常會出現“違規”和“告狀”現象。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要求明顯增強,各方面能力發展較快。學科學習的難度和強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生活的不適應,作業拖拉,成績退步。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科偏愛的形成,也促進了其個性和愛好的逐步顯現。三年級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強,隨著生活範圍的擴大,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增強。

  心理健康干預指在確診的基礎上,採用一系列適合學生的心理治療方法對學生心理問題及行為進行矯正的過程。對於不同層面的心理問題,可以採取不同的干預方法。。如果能細心觀察,並提前發現一些普遍性、可能導致學生們心理問題發生的事,我們完全可以對此進行集體的預防性干預。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別等問題嚴重了才想辦法。例如:我校設立了“心理廣播站”,每週三對全校進行各方面的心理輔導,開展了主題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學生“分數”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學校又開展主題教育“調整心態迎接考試”對學生考前心態調整進行干預指導。指導學生正確對待E時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隱患,開展了集體指導講座“沉溺網路的危害”,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路進行學習交流等,而不是沉溺於網路遊戲虛度年華,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與教養方式。這些不同的主題教育都是根據學生不同時段可能發生的不同問題進行有意識的集體預防性干預途徑,這些特定的集體干預內容,可以在不同時段疏導學生的心理,防範於未然,則能大大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教育部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目標中強調的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教師除了要從態度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還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