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中學生讀後感範文500字

出埃及記中學生讀後感範文500字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出埃及記中學生讀後感範文5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埃及記中學生讀後感500字1

  有一種力量,能凝聚民族的力量,讓族人的血液沸騰;有一種信仰,能顛覆暴政的信仰,讓失意者找回自己的夢想;有一種毅力,能回到家鄉的毅力,讓堅強者奪回家鄉的斑斕彩雲……

  這是什麼?猶太人告訴了我們答案——對自由的呼喚。以色列人在《聖經》中有很高的地位:摩西在《聖經·出埃及記》中,接受上帝的託夢,帶領無家可歸的猶太人一步一步脫離險境,來到了美麗富庶的巴勒斯坦土地之上……這也許只是神話傳說,但以色列-猶太人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無數的奇蹟與財富。但是這卻引起了一些民族主義分子的嫉恨,所以猶太人的社會形象一直不是很好,卻和其他民族保持著微妙的平衡。有一天,西班牙-英格蘭殖民者闖入了巴勒斯坦的土地,將猶太人全部趕出了巴勒斯坦這片淨土。但聰明的猶太人很快在西歐找到了落腳點,又活躍起來。可是,拿破崙說的好——“一個沒有國家庇護的民族是脆弱的。”所以眾所周知,猶太人在二戰期間,成了希特勒獨裁的犧牲品。

  在戰爭中,猶太人受得了慘痛的教訓。也開始醒悟到猶太人需建立自己的國家。但與鄰近國家阿拉伯結怨太深,加之巴勒斯坦地區控制者——英國為了其中東之利益,也和阿拉伯建立外交關係,猶太復國運動的實行困難重重。《出埃及記》作者里昂·尤里斯站在一個新高度,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重新審視了希伯來·猶太人歷經千辛萬苦建立以色列國的過程。這部書借用了《聖經·舊約》中的許多典故,使得《出埃及記》和出自《聖經·舊約》中的《出埃及記》同名同義,讓小說主題更加深化,讓人回味無窮小說主要寫了主人公阿里·本·迦南為了希伯來·猶太復國運動竭盡全力,鞠躬盡瘁;與女主人公,美國人基蒂·弗利孟德一心只想收養猶太姑娘安娜的作為形成鮮明對比。透過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時勢等方面生動地描寫出了以色列建國一路的艱辛與淚水。

  一個民族兩千年夢想的追求啊!六十年的努力,兩千年的血汗,這些都多麼讓人黯然失色!《出埃及記》歌頌了猶太人為國家不懈地努力,也公正地批判了猶太復國主義的一些錯誤。這部書讓人感動:感動兩千年的堅持;同時也給予人啟迪——自強的民族,需要每一個族人的努力:挺起胸膛,追求自由;才能強盛不衰。

  出埃及記中學生讀後感500字2

  埃及法老把流浪到埃及的猶太人當奴隸,當時,出現了一個傑出的猶太人領袖摩西,他請求埃及的法老釋放猶太人,讓他們回到自己的故鄉迦南,埃及法老不同意,並繼續做著奴役猶太人的事情,這時,上帝發怒了,給埃及人降下了“十大災”,以示對埃及奴役猶太人的懲罰,這十大災分別如下:血水災、青蛙災、蝨子災、畜疫災、泡瘡災、*雹災、蝗災、黑暗之災、長子災。

  這個故事,讓人對萬能的上帝有了更大的恐懼和害怕,上帝似乎就是一個順我者昌而逆我者亡的暴君,雖然,上帝如此懲罰是事出有因。不過,我們從這個神話傳說中貌似能得出以下幾點感悟:

  第一,“恐嚇”是所有宗教的一種手段。

  試想一下,哪個民族、哪個國家能經受得起這十大災難。一個可以摧毀任何國家和民族的神,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那更是隨意地可以支配個人的生命與禍福榮辱。因此,所有的宗教都在宣揚神的善的同時,還附加著如果背棄信仰或者阻礙宗教傳播時,將受到神的懲罰,這個很重要,簡單來說,就是對於信徒,總是恩威並用,胡蘿蔔加大棒,文武之道,一張一馳。

  第二,《出埃及記》中可以看出上帝的厚此薄彼。

  出埃及記中,上帝為埃及人佈下的十大災難,很明顯上帝作為宇宙的.創造者,對於他所創造之物的厚此薄彼:雖然猶太人是上帝之選民,可是,埃及人亦是他所造之物,原則上來說,甚至,埃及人所信仰的埃及之神亦是他所造之物,為何對他所造之物如此殘酷?當然,從理性的、歷史的看待這些神話,那麼,很明顯,猶太人是上帝信仰的常隨眾,因此,上帝當然會厚此薄彼。

  第三,摩西與埃及法老斗法,探討宗教的神蹟問題。

  摩西與埃及法老斗法的故事,有點像《西遊記》中孫悟空與二郎神楊戩之間的苦戰。據史學家的研究,猶太人是否在埃及生活過,至今,在埃及的歷史遺址中沒有找到絲毫的*據,因此,《出埃及記》有可能是完全沒有歷史根據的文學作品,出於《聖經》作者的想象。如果,這部分故事讓埃及人敘述,我想鬥法結果肯定會是另一個樣子,一定會是埃及法老的御用法師們鬥敗了摩西等人。

  可是,我們這些想要探討的是神的問題,摩西在鬥法中借上帝之力量顯了神蹟,而後來的傳教者,耶酥及基督的神及所有的代理,為了增強信徒的信心而可以隨進隨地地顯神蹟,上帝及主耶酥基督這三位一體的真神的真實的存在。可是,卻將他教他方之神之代理人的這種方式,直接汙為巫術。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是宗教排他性的集中體現。這裡面就出現一個悖論:如果他教他派不能顯神蹟,則說他教他派無人無神;若他教他派也變了相同的法術,甚至更高,則斥之為魔鬼撒旦的能力。那麼誰是上帝誰是撒旦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普遍的標準則在於誰行人道、天道,行仁愛、博愛、大愛、大善等這些普世的價值,但人的目光總淺短的。因此,這又似乎上升到了哲理的思辨上,因此,拋開神,尋找人類的理性力量又顯得是如此的重要。可是,人類往往是勝者王侯,敗者寇,而宗教的競爭也是如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