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1

  一、當前我市統戰部機關幹部隊伍的基本情況

  1、市委統戰部機關幹部隊伍基本情況。

  市委統戰部機關現有工作人員11名,其中女同志2名,少數民族1名,中共黨員10名。

  (1)職務構成情況:主持工作的副部長(正縣)1名,副部長兼僑聯主席1名,助理調研員1名,科室負責人3名,主任科員2名,科員1名,司機2名。

  (2)年齡構成情況為:35歲及以下的2名,36歲至40歲的2名,41歲至45歲的1名,46歲至50歲的2名,51歲至54歲的3名,55歲以上的1名。

  (3)學歷構成情況:大學本科8名,大學專科3名。

  2、縣級統戰部機關幹部隊伍基本情況。

  我市13個縣(市、區)共有機關工作人員75人,其中女同志12名,少數民族1名,中共黨員69名。

  (1)職務構成情況:13位統戰部長中,有6位是由縣(市、區)委擔任。正科級的副部長19人,大部分兼任民宗辦(局)負責人。其他副部長14名,主任科員5名,副主任科員3名,科員和辦事員8名,司機13名。

  (2)年齡構成情況:35歲及以下的18名,36歲至40歲的11名,41歲至45歲的21名,46歲至50歲的14名,51歲至54歲的8名,55歲以上的3名。

  (3)學歷構成情況:研究生1名,大學本科24名,大學專科33名,中專7名,高中及以下10名。

  二、對統戰部機關幹部隊伍綜合素質的基本估計

  總體來講,我市各級統戰部機關幹部的綜合素質是好的,用“思想好、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來概括是較為恰當的。具體體現在:

  1、敬業精神較強。統戰部門多年來被不少人看作是清閒、休閒、休身養性之處,似乎都是些軟任務,幹好或不幹都影響不大。但從我市統戰幹部的精神狀態看是振奮的,特別是不少從外單位進入統戰部門的領導幹部,能夠很好地平衡心態,進入角色,幹一行,愛一行,甘於清貧,打破寂寞,幹出新思路,增強統戰工作的影響,開啟工作新局面。

  2、大局意識較強。統戰幹部能夠跳出部門意識小框框,從整體發展的大局出發定位統戰工作思路,圍繞發展想招、出招,出成效。如增強服務經濟建設意識,緊扣大力促進光彩事業發展重點,走出去、請進來,開展牽線搭橋活動,以實實在在的統戰方式在經濟工作中的作為贏得黨委、政府重視。如吉安縣開闢的金華招商平臺、永豐縣開闢的香港招商平臺都在縣裡影響很大,大大提升了統戰部門和統戰幹部的影響力。

  3、操作能力較強。統戰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強,不少工作很敏感,難度較大。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大部分統戰幹部能夠認真學習和領悟統戰工作的有關政策,在實際工作中既堅持原則性又把握靈活性,雖然工作協調難度大,但敢於根據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現狀創新工作方式,及時解決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如在宗教領域專項治理工作中,就有不少縣創新了許多工作方式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服務意識較強。統戰工作的性質決定了統戰部門的權力影響因素很弱,而非權力因素的影響力則成了推動工作的主動力。我市絕大多數統戰幹部能夠加強自我修養,增強人格魅力,將平等協商、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精神貫穿於具體工作中,以為人就是為己的態度對待和做好感情聯絡和溝通工作,爭取各方面的支援。可以說,一些較大的有影響的活動都是爭取各方大力支援的結果,也是統戰部門主動服務結出的碩果。

  三、加強統戰幹部隊伍建設的措施

  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以來,我們對統戰幹部隊伍建設是比較重視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有以下措施:

  1、爭取黨委重視,加強統戰部門領導班子建設。一是2003年縣級換屆或屆中調整中,我部領導主動向市委領導彙報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關於統戰部長由擔任的精神,並提出了具體的安排建議,經市委會研究,一次安排了6個縣的統戰部長進。二是爭取分管領導支援,在召開全市性統戰工作會議上,由分管領導向出席會議的縣(市、區)分管書記提出加強統戰部幹部安排力度,加強班子建設。截止到2004年底,由統戰部門科以上幹部交流到外單位的有14人,外單位科以上幹部交流到統戰部門的有31人,雖然進多出少,但對盤活幹部資源,增強統戰部門活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三是透過協調機制的建立,加大幹部使用力度。到目前止,我市除吉州區外,其他縣(市、區)都形成了統戰部與民宗辦(局)合署辦公的格局,13個縣(市、區)都成立了光彩事業促進會辦公室,大部分與統戰部合署辦公,部分縣成立了僑聯,歸口統戰部管理。這些機構的成立,為統戰幹部的培養使用建立了新平臺,一批統戰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大大激發了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2、健全制度,在規範幹部管理中增強統戰幹部的工作能力。一是部機關建立健全了考勤、學習、考核等制度,注重平時的培養和管理,在平凡的工作中培養幹部的組織紀律性、勤奮好學的精神。二是領導幹部談心制度。部領導經常性地與幹部談心,在非正式的氛圍中溝通思想,解除思想疙瘩,去除工作包袱,振奮精神,形成合力開展工作。三是建立統戰幹部與黨外人士交友聯誼制度,要求統戰幹部在與黨外朋友的交往中,自覺注重加強經常性的自我修養,不斷提升各方面的品味,努力成為人緣好、人格好、形象好,深受黨外朋友歡迎的統戰幹部。四是建立調研製度,每年透過承擔一定的理論研究或調研課題,要求統戰幹部深入一線掌握情況,踏實工作作風,不斷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增強組織協調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決策的能力,積累一定的組織領導工作經驗。

  3、加大培訓教育的力度,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統戰幹部的綜合素質。一是舉辦基層統戰幹部培訓班,較為系統地學習統戰理論和各領域統戰方針政策,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和業務工作能力。二是及時推薦統戰幹部參加組織部門舉辦的中青班學習,全面提高幹部的整體素質。三是透過協調,參與幹部年度考核或幹部考察工作,瞭解其他部門和單位領導同志的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透過間接學習,既擴大了知識面,又能夠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透過組織比較大的活動,給統戰幹部壓擔子,在活動中培養幹部,鍛鍊幹部,發現幹部,對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優秀統戰幹部及時向黨委推薦予以提拔使用。五是將統戰幹部納入全市“大教育、大培訓”的自我教育和專題培訓教育體系,努力打造學習型機關,透過自學或參加短期培訓,學習法律知識、計算機知識、市場經濟知識、領導科學等,並以學分制予以考評。六是透過參與中心工作或掛鉤扶貧工作使統戰幹部瞭解基層,通曉相關知識,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夯實培養基礎。七是透過外出考察擴大視野,拓寬工作思路,提高統戰幹部應對新形勢、新情況變化的能力,及時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攻本地問題之“玉”,開創工作新局面。

  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2

  安交警隊伍能不能切實擔負起責任,為保障全面建小康社會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關鍵在於公安交警隊伍建設能不能與時俱進,能不能不斷提升隊伍的整體戰鬥力。在新任務、新要求下,如何著力克服制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發展、加快發展的思想障礙和體制障礙,著力突破影響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難題,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改革創新上謀劃新突破,在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思想上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理念,建立健全隊伍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公安交警隊伍的執法公信力。xx年,欽州市各級交通管理部門如何大力開展隊伍建設,積極做好各項交通管理業務工作,深入推進“八個平安”、“三項建設”和“爭先創優”三大工程,全面推動工作創新發展,積極為把欽州建設成為具有“嶺南風格、東盟風情、濱海風光的宜商宜居城市”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本文,筆者試從如何提高基層交警隊伍戰鬥力淺談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當前基層交警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隊伍整體素質偏低,組織紀律觀念不強。由於交警業務工作任務繁重,大多數基層民警可供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致使政治業務學習制度不能完全落到實處,學習教育照本宣科,流於形式,加之一部分民警對政治理論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業務上不思進取,自認為不學也能幹好工作。基於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部分民警政治理論知識匱乏,業務知識不精,組織紀律觀念不強,工作作風不實,不能用科學發展觀來分析和解決問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方法簡單,工作方法呆板陳舊,執法藝術不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不強。

  執法環境惡劣,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由於一部分交通參與者交通意識、法律意識淡薄,致使交通民警在上路執勤、查處違法行為時,一些駕駛人總是想方設法逃避、抵制交警檢查,有的甚至是暴力抗法,毆打圍攻民警,這種現象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執法部門的正常執法工作。加之有極少數執勤民警在執法過程中缺乏嚴謹,重處罰輕教育的現象還存在,不能嚴格履行執法程式,執法隨意性大,重執法的法律效果,輕執法的社會效果,在執法中與群眾發生衝突,產生不良的影響,這也是造成執法環境不佳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由於基層交警隊伍沒有建立起較為科學合理長效的管理機制,在隊伍管理上有時存在階段性與經常性相脫節、群體性與個體性相脫節、原則性與靈活性相脫節的問題,機制上華而不實,制度上不同程度的存在條塊管理職責不清、責任不明、警令不暢、保障不力現象,這些隊伍管理上的問題,使公安交警隊伍維護穩定、保障暢通、服務群眾、造福社會的職能很難發揮到位。

  從優待警未能及時落實到位,民警工作積極性不高。交警工作任務繁重,致使民警的正常休假難以落實到位,如去年,每年一度的春運和奮戰五十天整治嚴重交通違法工作”、“兩會一節”、“八個平安”建立活動、機動車涉牌涉證整治、酒後駕駛整治,10月份祖國60大慶工作尚未結束,就在全國展開了以預防特大交通事故的主題整治行動。今年1月份,民警去年的公休假期還沒休完,就開始了公路客運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緊接著是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春運工作,一個行動接著一個行動,一個整治接著另一個整治,連給民警一個喘氣的機會也沒有,更別談休息了。加上一些民警的職級待遇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家庭經濟比較困難,警用裝備相對比較落後,罰款和規費目標管理任務重,給他們在生活、工作和心理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警力嚴重不足,交通管理難於到位。目前,隨著機動車數量、駕駛人數量、道路通車裡程的飛速增長,交通管理任務也隨之加大,而交警部門警力卻沒有增加,如我大隊欽州港轄區機動車數量、駕駛人、轄區人口成倍增長,欽州保稅港區、三墩公路等重大專案的不斷開工建設,人流車流在不斷增多,並且還擔負著諸多區內外領導蒞臨考察、重大活動開展的警衛保障任務。巨大的交通任務,給有限的警力帶來了超負荷的工作,由於警力不足,長時間加班加點,有部分路口的交通安全很難管控到位,促使了安全隱患的形成。

  警民之間欠融洽,和諧警民關係得不到充分體現。應當說,公安機關經過多年普法宣傳、教育和管理,警民關係有所改善和緩解,和諧環境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距離黨和政府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一方面,一些民警執法為民意識未能真正入耳、入腦、入手,不願做、不善做、不會做群眾工作的問題依然存在,傷害群眾感情的事也時有發生。另一方面,一些群眾錯誤理解公安機關提出的“有求必應”、“有困難找警察”等社會承諾的含義,特別是交警在路面執法管理過程中極易引起和被管理者之間的直接矛盾,一旦民警工作稍不到位就產生埋怨情緒。談起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領導和群眾普遍承認辛苦、危險。但一些群眾在公安交通民警依法行政和執法執勤時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出現公然辱罵和毆打民警的情況,襲警案件也屢有發生,對民警身心造成很大傷害。

  二、推進xx年基層交警隊伍戰鬥力的幾點建議

  牢固領導組織防線,為警隊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可以說,班子建設是警隊建設的核心,是爭創一流業績的保障。對基層警隊領導班子建設而言,一是要堅持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覺悟與政治修養,在思想認識上與時俱進。班子成員要從學習的差距中增強危機感和壓迫感,充分認識到學習理論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在學習中提高思想認識,用理論來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二是要增

  強班子成員的大局意識與全域性觀念,結合十七大報告的講話精神,繼承和發揚公安機關的優良傳統,主動走進千家萬戶,融入社群村鎮,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並以此為出發點,整頓基層警隊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辦案紀律。三是著力規範領導班子建設。嚴格落實領導幹部責任追究制度、述職述廉制度、談話制度和競爭上崗制度,完善班子內部議事規則和決策機制,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重大事務由集體研究決定,切實提高班子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

  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打牢堅實基礎。“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基層警隊建設的根本,基層警隊的人才隊伍建設要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陳規陋習,增強主動培養人才、拓展視野和戰略思考的意識。一是抓好民警的政治理論和法律法規學習,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嚴格按照公安部、交管局、區總隊等上級部門的有關檔案要求,堅持每週用一定的時間學習理論,人人建立理論學習記錄本,抓好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積極舉辦討論會,人人撰寫學習教育心得體會、思想作風剖析材料,加強法律法規和業務學習,提高廣大民警的思想意識和法制觀念。二是強化“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意識。在新時期,人民警察作為執法者,必須守法、學法、知法、懂法,要針對當前執法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積極整改,進一步端正執法思想,轉變執法觀念,公正執法,正確運用法律,依法行使職權,增強服務意識,真正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交警良好形象。

  樹立以警為本的理念,開創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主體是公安民警,交通管理工作的希望在於民警的使命感、責任感和集體歸宿感,在於民警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要牢固確立科學的用人的指導思想,充分尊重民警、理解民警、關心民警、愛護民警,切實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基層大隊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加強,而且還要改進,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堅持民警思想動態分析制度,建立民警個人思想檔案,準確把握民警的思想脈搏。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從民警的視角看問題,多關注他們的切身感受和體會,多理解他們的難處和苦處,力爭做民警的知心人、貼心人、熱心人。要落實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心、真情、真意關心愛護民警,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堅持從優待警,加強基層警隊的同心力和凝聚力。一是借鑑當前廣西區正在開展的“和諧八桂、警民同心”大走訪實踐活動,對基層警隊特困民警實施“溫暖工程”,在基層警隊內部廣泛開展文化、體育和談心、互幫、互學、互助活動,為一線民警減壓、減負,建立民警身體、心理健康檔案,

  積極主動地做好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為民警排憂解難。二是搞好統籌兼顧,促進隊伍建設可持續發展。目前,和我市交通發展現狀的需要比,基層警隊的配置數顯然是偏少的.,因此,我們必須立足實際,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用最科學的手段實施人力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做到人人能稱其職,可盡其才,透過勤務模式改革,解決基層警力不足的矛盾,最大限度把警力放在基層第一線,堅持實行競爭上崗,把有實績、群眾信任的優秀中青年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以激發民警的工作熱情,充分調動民警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戰鬥力和凝聚力。三是認真落實公安民警年休假、雙休日製度,給民警配全配強必要的交通安全管理裝置和防護裝備,保證民警在自身安全有所保障的基礎上充分用足法律、法規規定的措施處理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及突發應急事件,維護好民警執法權益,肯定和保護民警的合法行為,減輕民警的心理壓力,確保基層交警隊伍健康可持續。

  加強警民關係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在執勤執法過程中,廣大民警要多為群眾著想,做到心繫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切實把“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們工作的需要”作為工作的標準,樹立民警執法為民意識、服務群眾意識,力爭建立融洽的“警民魚水”關係。在工作中切實瞭解、關心群眾的疾苦和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實從維護群眾利益出發,不斷提高民警的為民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此外,要落實信訪工作制度,設立專職的信訪人員和辦公室,加強對涉及到警情、警務、執法等環節的來人來信來訪事件的處結,做到件件有著落,件件有處理結果,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交通警衛工作中,要在制定警衛方案的同時,把充分考慮群眾安全通行作為實施方案的一部分,要在執行警衛活動的過程中切實做到警容嚴整、著裝規範、指揮有力,切實從形象上向各級領導和群眾展示自身形象;同時,在實行交通管制等情形下,耐心做好對群眾的解釋工作,切實爭取群眾的理解、支援和認可,建立和諧融洽的警民關係。

  加強執法監督,提高執法透明度。各級交通管理部門要深化警務公開,依法公開交通管理的執法依據、執法程式、執法過程和執法結果以及收費和處罰標準,實行事故處理證據公開。要深化警營開放,既宣傳交通管理和交警隊伍建設工作,又聽取群眾對交通民警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研究和改進工作。同時,完善勤務檢查制度,加強日常勤務檢查,同時加強重大活動、專項行動的勤務檢查,發現不規範的問題,立即督促整改。要完善值日警官制度,隨時接待群眾投訴,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屬於現場執勤執法或視窗服務的,立即督察解決,當天回覆有關情況,強化對執法形象、執法態度的動態監督。要完善法制員制度,建立健全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案卷法律稽核把關和個案監督機制,定期分析執法檔案,嚴格落實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強化對執法質量的日常監督。要建立對民警執勤執法現場督察制度,會同督察、法制部門,加強對執法突出問題的督察。要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會同紀委、監察部門對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地方,依照執法責任制有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要根據民警工作職責,結合轄區交通秩序、交通流量情況和交通事故的規律、特點,以及不同崗位管理的難易程度,落實對執法程式、執法效果、執法紀律、執勤執法工作量、執法質量、接處警等重點內容的考核工作,變單一考核為綜合考核,結果與過程並重,提高考核評價工作的實效性、科學性。

  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3

  一、公安工作開展情況

  公安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國家安全與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穩定。2012年以來,全縣公安工作在上級公安機關的統一部署和縣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12354”工作思路,以“東南領先,全市一流”為奮鬥目標,深入開展嚴打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圓滿完成了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從總體上確保了全縣社會政治穩定和治安大局平穩,人民安居樂業,為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其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安保工作保障有力。一是加強了警務資訊的收集、研判,強化了應對處置;二是狠狠打擊了邪教組織的活動,維護了全縣政治穩定;三是強化了“五位一體”的維穩機制建設,確保了黨的及全國兩會期間無進京到市上訪,縣內各重要節會的安全穩定;四是完善了應急處置預案,實現了重要時段、敏感日的“六個堅決防止”目標。

  (二)公安職能作用發揮好,成效顯著。一是打擊力度大,2012年以來,公安工作始終堅持嚴打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了社會秩序的穩定,全縣共立刑事案件2458件,破獲2014件,破案率為81.9%,做到命案必破,打擊處理747人,發生命案7起,破獲7起,做到命案必破;

  受理治安案件12692件,查處12548件,查處率為98.9%,治安處罰11934人,抓獲逃犯50人,發生交通事故2991起,死亡59人,2012年與2011年下降7.69%,火災事故死亡人數實現零目標;二是業績突出效果好,2012年,各項專項行動排位邁進全市第一陣營,群眾安全感指數實現歷史性突破,躍居全市第四位,獲獎數量列渝東南前茅,實現了“東南領先、全市一流”的工作目標。今年1至4月旅館業追逃全市排名第4位,旅店業治安管理全市排名第17位,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全市排名第4位,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在全市縣級排名第1位,偵破制販假證案件全市排名第6位,大情報工作全市排名第4位,縣級第1位,刑偵績效考核全市排名第14位;三是徹底扭轉了我縣公安工作在全市區縣排名靠後的被動局面。

  (三)基層基礎不斷夯實,內部管理不斷規範。一是公安基層基礎建設大幅提升,新城指揮大樓完成主體工程,普子派出所建成投用,鬱山、連湖派出所開工建設,梅子、靛水派出所進入審批,其他派出所均根據情況實行了規範化建設,大大改善了基層派出所的辦公條件和辦公環境;二是資訊採集系統等技偵裝置的配置以及四區七室的規範性建設大大提高了辦案水平;三是內部管理規範有序,警容警紀大幅提升,建成一級派出所1個,檔案管理達到一級標準;四是社群警務實現鄉鎮全覆蓋,基層民警佔全縣民警的比例和社群民警佔派出所民警的比例提前三年達到40%的要求,透過社群警務的開展,今年以來,收集重大資訊85條,排查調解矛盾糾紛112件,化解群體性的事件2起,破獲刑事案件7起,查處治安案件125起,打擊處理4人。

  (四)警營文化建設激勵了幹警激情。警營文化建設是提升民警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和有力保障,公安部門透過廣泛開展警營文化建設,激發了民警的工作激情,提高了廣大民警的綜合素質,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公安民警,提高了整個隊伍的戰鬥力。

  (五)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敬業精神和服務意識明顯增強。一是公安隊伍領導班子精誠團結,有凝聚力和戰鬥力;二是公安隊伍得到了大幅擴充,現有民警420人,文職人員115人,協警136人,從警人員近700人,較之2011年之前從警人員不足400人的局面,已較大幅度地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問題;三是透過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提升了幹警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強化了幹警的敬業精神和服務意識,從而創造了縣公安機關2012年度被評為全市優秀公安局,榮立兩個集體二等功,有46次集體、188名個人受到各級表彰獎勵,公安工作獲市縣重要批示20餘次的輝煌業績。

  (六)服務經濟建設力度大。今年以來,公安機關為地方經濟建設保駕護航,服務大局,主動作為,確保了三江口電站、濱江河提等八項重點工程順利復工。全縣因阻礙重點工程施工共治安拘留7人,教育群眾500餘人,訓誡200餘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治安形勢不容樂觀。雖然社會治安總體態勢平穩,但搶奪、搶劫、盜竊等嚴重侵犯人身財產安全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大幅上升,最直觀的是街娃肇事有所抬頭,從“平安彭水”建設的高度看,治安形勢依然是嚴峻的,還不容樂觀,任重而道遠。

  (二)執法、巡查、出警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個別民警執法方法簡單粗暴;極少數民警在巡邏過程中為巡邏而巡邏,對個別尋釁滋事、打架鬥毆視而不見,置若罔聞;個別民警對待報警態度冷漠,只要知道沒死人,處警緩慢;在維穩工作中,對無理上訪、纏訪研究不夠,處置不力。

  (三)公安幹警的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強化。個別視窗單位的民警對待群眾態度生硬,漠不關心,服務意識不強;個別社群民警人到心不到,入戶摸排少,群眾工作能力差,與基層幹部溝通較少。有少數幹警公車私用、亂停亂靠,個別幹警遇到事不關己的治安事件繞道走等現象影響了人民警察的崇高形象。

  (四)公安戶籍的管理、清理、辦理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戶籍在由鄉鎮政府代管規範到派出所管理的過程中,由於資料移交缺失,突擊錄入資訊錯漏不堪、張冠李戴,給群眾造成極不方便,且戶籍在辦理過程中手續繁瑣,耗時費力,增加群眾負擔。

  (五)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上有待進一步加大。儘管法制宣傳已經實施到“六五”規劃,但群眾對需要規範自身生產生活行為的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還是很欠缺的,宣傳教育的效果不佳。

  (六)基層派出所的辦公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雖然近年來基層基礎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地改善了基層派出所的辦公條件,但目前城區兩個街道派出所的辦公條件均不適應當前的警務需求,而這兩個街道派出所承擔的業務佔全縣業務的70%以上。

  (七)保護重點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三、對公安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打擊處理的力度,促進社會秩序穩定。公安工作的本質就是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因此,縣人民政府要在上級公安部門和縣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人民政府專政機關的作用,充分運用憲法和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認真履行職責,切實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一要繼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震懾各種暴力違法犯罪。二要不斷深化社會管理的力度和深度,切實加強治安防控力度,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指數。三要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的排查力度,努力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防止重特大惡性案件,群體性的事件的發生,確保社會穩定。四要切實加強禁毒工作力度,嚴厲打擊涉毒犯罪,強化吸毒人員的教育管理,以減少侵財性犯罪源頭。

  (二)切實加強隊伍建設。一要千方百計不斷增加警力,解決有人辦事的問題。公安工作不比其他行業,工作的重心就是快速出警和執法合法,警力不足將直接導致對案件的處置效果和處置效率。因此,縣人民政府要把用好編制、增加警力作為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透過長期不懈努力,以逐步達到國家警力配備標準。二要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特別是加大對新進公安隊伍的從警人員的培訓,整肅公安隊伍,切實加強宗旨意識、責任意識、愛崗敬業意識教育,努力提高幹警的業務技能、政治素質和群眾工作能力,真正造就一支對黨忠誠、業務精湛、幹事一流、心繫群眾的公安隊伍,以有效維護全縣社會治安秩序穩定,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三要制定和落實從優待警政策,激發幹警的工作熱情,鞏固和穩定公安隊伍。公安工作在和平時期屬高風險工作,工作強度、工作壓力和工作要求都有別於其他行業,所以,要制定優惠政策,保障公安幹警的後顧之憂,同時建立積極向上的激勵機制,激發幹警的工作激情和熱情,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公安隊伍的穩定。四要強化廉潔從警和秉公執法建設,樹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

  (三)加大經費投入保障力度。近年來,儘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加大了公安經費的投入,公安戰線的基礎條件不斷得到大幅度改善,技偵設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犯罪手段的不斷提高,公安戰線的各項設施裝置也需要更新換代,除積極爭取上級的基本建設投入外,縣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大對公安工作的經費投入力度,保障公安工作的基本建設和基本運轉,特別是城區兩個派出所的建設,以逐步實現科技強警,確保一方平安。

  (四)公安工作重心要前移,重點要下沉。公安工作的重心是鄉、鎮、街道,重點是社群、村、組,因此,警力配置應重心落在派出所,重點保障村、社群警務室,並且越在基層越要配備經驗豐富、素質過硬、群眾工作能力強的同志駐守,做到既能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又能切實為老百姓服務,真正做到防打結合,打防並舉。同時,還要注重保持基層民警特別是社群民警的穩定性。

  (五)進一步加大防控體系建設。目前城區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是治安防控的薄弱環節,也是侵財性案件高發地段,縣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大這些案件高發地段監控裝置的投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六)強化服務意識和執法理唸的轉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的法治意識與追求司法公平公正的法治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公安隊伍不斷提升執法服務意識和執法為民理念,以適應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新要求。

  (七)切實加大宣傳力度。一要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要堅持以預防為主和打防相結合的方針,透過宣傳防範,教育挽救違法犯罪人員。要把執法的過程演變為普法的過程,做到執法一個,教育一片,打擊一個,震懾一方,努力營造一個人人遵紀守法的社會環境。二要加大公安工作的宣傳力度,對依法執法、先進典型、優秀事蹟、服務群眾等要大力宣傳,用正能量引導社會公眾,積極營造關心警察、支援警察、愛護警察的社會氛圍。

  (八)加大對無理上訪的處置力度,努力開創維穩工作新局面。運用公安熟悉法律法規、具有專政職能的優勢加大對無理上訪的處置研究,制定一個不支援無理訴求又行之有效的管控辦法,掌握維穩工作的主動性。

  總之,公安工作是關係國家、集體、個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它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關心、支援,我們相信在縣委的領導下,在全縣近700從警人員的辛勤工作下,公安工作一定會邁開新的步伐,再上新的臺階,為全縣人民創造一個穩定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和社會發展環境。

  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4

  針對非正常上訪的行為表現、發展趨勢和產生的原因,筆者結合在實踐中化解非正常上訪的探索,提出如下對策:

  (一)創新體制,整合資源,構建一元化“信訪大格局”。

  化解信訪矛盾的理想路徑是把信訪資源的整合與政府機構改革結合起來,把信訪與監督結合起來,建立起統一、權威的社會矛盾處理機制。

  從目前組織架構來看,市級黨委政府應該轉變觀念,最佳化信訪的社會環境及執行機制,根據市情,加強統一領導,建立黨、政為主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種力量積極參與、信訪部門適時協調的信訪新格局。如有的地方成立了群眾工作部,以群眾工作統領信訪工作,發揮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系的優勢,全社會共同擔起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職責。

  (二)創新機制,完善功能,構建一體化“社會大協同”。

  社會協同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核心內涵和化解信訪矛盾的主渠道。隨著社會網格化管理創新模式的`不斷推行,結合信訪矛盾網格單元化解方式的運用,可以構建以來訪接待為主軸、法律諮詢解答與心理諮詢為輔佐的“一軸兩翼”接訪模式。

  一是在“規範”、“暢通”中推進有序上訪。嚴格按照新《信訪條例》的規定,改“批示立案”為“法定立案”,凡是符合法定條件的上訪申訴,沒有領導批示也能立案;不符合上訪條件的上訪申訴,即使有領導的批示也不能立案,嚴防接訪中的隨意性。

  二是在“治本”、“控源”中消減信訪矛盾。注重政策的跟蹤評估以及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妥善處理信訪問題。對因政策原因引發的信訪問題,要注重執法監督。檢查政策執行中執法者不當行政原因造成信訪問題時,信訪工作機構要大膽行使《信訪條例》賦予的行政處分建議權,制止不當行政執法行為。

  三是在“調處”、“化解”中提升社會協同效能。要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有利於迅速化解矛盾糾紛工作的機制。探索民間組織參與信訪,讓非政府背景的社會組織承擔起社會弱勢群體與政府及司法機關間溝通、協調的功能。成立第三方中介機構,組織相關專業人員、法律援助人員、社會志願者共同參與,綜合運用諮詢、教育、協商、調解、聽證等方法,如社會義務工作者對各類信訪人群的義務心理疏導、法律援助、政策諮詢和社會關懷等,以形成現代法治社會所需要的人民群眾社會基礎。

  (三)創新方法,包容並蓄,構建科學化“依法大息訪”。

  在信訪工作中,要善於運用“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的社會管理機制,綜合體現情理交融、敬畏人民、和貴包容、法治保障相結合原則。

  一要以“評”控訪。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認真研判有關信訪問題的嚴重性、危害性、誤導性等潛在風險,既要防止大信訪問題處置不當引發群體性的事件,也要防止忽視小信訪問題而演變為大事端。特別是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要科學、慎重決策,儘可能減少因決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為不規範產生的矛盾糾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

  二要依“法”息訪。建議建立公開聽證信訪制度和必要的信訪終結制度,對“兩級終審”、“三級終結”的案件進行最終認定,推廣無理上訪戶終結制度,把信訪聽證與規範信訪秩序結合起來,實施無理上訪老戶終結制度。

  三要依“規”懲訪。面對惡意非正常上訪行為,一要慎用警力,二要依法處置。慎用警力不是不用警力,從法律上界定非正常上訪行為表現後,對那些在非正常上訪行為中違法人員,公安機關就可以依法處置,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違法必究的導向。讓上訪人知道非正常上訪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從根本上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

  (四)明確導向,多元評價,構建科學化考評機制。

  當前信訪事項解決率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幹部考核評價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用好乾部考核“指揮棒”,在考核幹部政績時,加大民生指標的分值設定,讓幹部更加註重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社會建設,真正做到“群眾最關心什麼,幹部就該考慮什麼”。

  1、考評內容從注重“數量”轉向“數量與質量兼顧”,以有效結案率為考核的重要指標。信訪工作要立足於解決問題,不能單純地把上訪人數多少、上訪重大事件多少作為考評官員的依據,而應對各地的上訪情況進行有效監察和掌握,督促各地積極解決上訪所反映的問題,以問題最終解決的數量和質量,來考評。

  2、創新過錯追究機制。過錯追究,就是對因幹部違法亂紀、該作為不作為而引起的群眾上訪,要嚴格追究幹部的責任,並對單位實行嚴格的扣分處理。但應明確,屬於改革帶來的陣痛,以及涉法案件的上訪,只能是讓各級幹部儘量做好思想工作,不應該追究幹部的責任;屬於別有用心聚眾鬧事的,應該嚴厲打擊,不應該追究幹部的責任。實行嚴格的過錯追究制優點體現在:一是各級幹部心裡服氣,氣順,工作也有積極性;二是個別違法亂紀的幹部也會有所收斂;三是不會再出現因上面的壓力太大,領導幹部向無理取鬧的人妥協、讓步,使別有用心、聚眾鬧事的人有機可成,形成“愛哭孩子多吃奶”的惡性迴圈局面。

  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全面推進和社會利益格局的逐步調整,各類複雜的社會矛盾日益顯現,信訪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信訪矛盾不能靠“堵”更應重視“疏”。因為“堵”只能將“橋樑”變“鴻溝”,“疏”則能把“天塹”變“通途”。要建立良好、正常、規範的信訪秩序,形成文明、有序、理性、合法的信訪氛圍,讓信訪問題得到更快更好的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齊抓共管,共同支援與努力。解決信訪問題任重道遠,信訪工作制度、社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不能消極等待制度完善,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入探討研究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認真做好新時期,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看守所隊伍建設調研報告5

  一、我區信訪工作概況

  我區地處中心城區,是我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金融、商貿、旅遊、服務的中心。全區現轄6個街道、40個社群和6個行政村、31個自然屯,總人口34萬。

  20xx年,全區共接待和受理群眾各種形式的信訪1710批次3672人次。

  受理群眾走訪973批次2935人次,同比下降5%,包括進京訪84批次132人次,集體訪7批次,其中真正屬我區進京訪有32批次63人次,集體訪5批次25人次,登記的有22批次49人次(含原一廠教師6人的集體訪1批),屬地屬事是龍沙區的案件8批次,非正常訪2批次,進京訪同比上升68%;進省訪12批次31人次(含集體訪2批次),同比下降14%;到市訪95批次412人次(含集體訪42批次),同比上升111%;到區訪782批次2360人次(含集體訪420批次,含重複訪130批次1340人次),同比上升26%,群眾走訪的結案率達到70%。

  受理群眾來信56件次,同比下降51%,結案率達到98.5%。受理電話訪628件次,同比下降29%,結案率達到100%。

  受理網上訪53件次,同比下降74%,結案率達到100%。

  疑難信訪案件專項治理實質突破。“重點疑難信訪案件專項治理年”成效顯著,23起歷史遺留的重點疑難信訪案件辦結14起,45起臨時交辦案件辦結35起;“區委書記暨黨政領導大接訪”活動紮實開展。區級領導共接待136起信訪案件,息訴罷訪的有102起,辦結率達75%;全區一盤棋的信訪格局形成。統一領導、權責明晰、條塊結合、分工協作、全員參戰、齊抓共管的大信訪調處新格局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信訪工作現狀

  當前,信訪工作總體形勢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由於當前我國正處在矛盾多發的特殊社會發展階段,信訪總量仍在高位執行,信訪突出問題仍較集中,深層次的問題不斷產生,不和諧的因素大量存在且解決的難度越來越大。

  (一)信訪總量有所增加,並仍在高位執行

  除了多年積累的問題解決的難度越來越大,新的信訪問題仍在不斷產生,深層次的矛盾逐漸呈現,其中多數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這些情況充分表明,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因為社會轉型而必然出現的矛盾高發期。不和諧因素的大量存在,需要各級各部門同心協力去化解和解決。

  (二)信訪問題涉及面廣,結構性矛盾突出

  群眾信訪反映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大至對國家發展、建設提出批評和建議,小至要求解決個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從近年來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看,主要集中在勞動社保、城鎮房屋拆遷、農村土地徵佔、企業改制、涉法涉訴、軍隊退役人員、環境保護、幹部作風等八個方面,約佔信訪總量的一半,其餘的問題則相對比較分散。這八個方面問題,都與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其中多數又與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帶來的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密不可分。這些情況充分表明,改革帶來的結構性矛盾已成為當前社會突出的矛盾。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還會不斷暴露,不和諧的因素還會繼續產生。

  (三)信訪形式以走訪為主,過激行為時有發生

  當前,群眾信訪的形式呈現為多樣性,有書信、走訪、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但主要的還是書信和走訪兩種形式。從最近對書信和走訪兩種形式的統計資料看,在全國,群眾採取書信形式信訪的約佔28%,採取走訪形式信訪的約佔72%。在走訪中,集體上訪(指5人以上)的人次約佔走訪總人次的70%。不可忽視的是,集體上訪的人次仍佔較大比例,有組織的跨地區跨部門的串聯集體上訪有所增加,上訪過程中的過激行為仍不斷髮生,非正常上訪的情況還時有反覆。種種情況表明,社會不和諧因素仍大量存在,有些矛盾還相當尖銳和激烈,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和發展的突出問題。

  三、信訪嚴峻形勢的成因

  在高強度地推進信訪穩定工作的同時,信訪穩定形勢並不樂觀。究其原因,相當複雜。

  (一)城市化工業化的突飛猛進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在城市化、工業化日新月異時期,使社會構成和社會矛盾異常複雜,各種利益群體之間相互博弈在所難免,透過信訪渠道維權成了弱勢群體費省效速的當然選擇。

  (二)各類改革舉措的強勢到位

  改革涉及各類主體之間的利益調整。改革是前無古人的探索,難有萬全之策。大力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資福利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等。透過改革,多數人得到了實惠,也難免有人利益受損,尤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改革措施和工作上的缺陷逐步暴露出來,使得涉改矛盾紛繁複雜。這種日積月累的社會矛盾,在一定時期必然呈高發且難以化解之勢。

  (三)全能政府的無限責任

  目前,政府基本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模式,屬無限責任政府。政府無所不包、無所不能,加之權力集中、失誤難免,因而責任難脫、矛盾集聚。在改革發展中,群眾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政府,把問題的責任也往往歸咎於政府。發生了矛盾糾紛,群眾自然找到政府。政府能力有限,矛盾糾紛不能妥善解決時,人們便把所有的不滿和憤怒灑向政府,而各種社會組織又難以真正為政府分憂解難。

  (四)決策的非科學性與變動性

  領導機關決策不科學是引發政策性信訪的關鍵因素,政策的變動性是導致不穩定的重要原因。從信訪穩定突出問題看,集中表現為各種主體之間經濟利益衝突,主要由涉及群眾利益問題的政策考慮不周引發的,與政策調整變動大、前後銜接不足、群眾得到的利益和實惠相對受損有關。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區適用不同政策,群眾得到的經濟補償差異較大,加之群眾的攀比心理和期望值較高,經濟利益矛盾驅使他們走上集體上訪之路。領導機關在處理上訪糾紛的決策不慎,也是導致上訪的重要原因。

  (五)幹部執行力的強弱差異

  實踐證明,幹部執行力強,工作深入紮實,信訪穩定效果便好。如果各級領導幹部都敢於和善於做群眾工作,真情為民,不少糾紛可消滅於萌芽、化解於基層,從源頭上保住了穩定。反之,幹部執行力弱,是導致信訪穩定事項不斷產生和難以化解的重要原因。有的領導幹部在處理群眾利益問題時方法簡單、態度生硬,與群眾形成對立或對抗;有的幹部對需要關心和解決的群眾利益事項久拖不決、釀成是非;有的不願、不敢接觸矛盾,對群眾上訪採取推、拖、躲的辦法,使小事情變成大事件,等等。目前,信訪穩定工作中重排查輕預防、重牽頭責任輕部門聯動、重接訪輕走訪、重出警輕處置、重批示輕靠前指揮、重穩控輕化解等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