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通用23篇)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通用23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通用2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課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承擔孩子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則。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健康成長的源泉。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的健康;父母需要承擔起責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而不只是物質資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培養優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潛移默化,寓教於樂是家庭教育的關鍵。透過學習我認識到,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讓孩子成為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我還學習到了一些具體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訂一些小目標,鼓勵孩子一步一步地達成目標,收穫成功的體驗,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作為父母,往往我們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視家庭生活的儀式感。其實家庭儀式感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家庭,透過家庭融入的過程,讓孩子心中充滿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動中,堅持讓孩子與父母共同承擔家庭責任,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提升家庭責任感;同時,家長應重視陪伴,有效陪伴,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不要只關注分數,而是幫助孩子在小挫折中不斷成長,直面問題,克服自身的不足,逐步樹立學習的自信。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鼓勵孩子正面解決遇到的問題,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勞逸結合,讓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本次學習,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需要學習提升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相信有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協同育人,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2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於孩子從小培養形成健康地品行和良好地學習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開好“頭”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後走什麼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後的品行如何。小學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而分辯是非能力差,同時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及摹仿接受能力。因此,應根據小學生的特徵“對症下藥”,因材施教,善於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愛好,促進小學生茁壯成長。

  如何教育和培養自己小學階段的子女是每個家長共同期盼解決的問題,在此我願把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大家交流和分享,拋磚引玉,以便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注重孩子人文品行的培養與塑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崇拜和摹仿的物件,是影響孩子行為習慣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著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待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對孩子今後人生道路的成長影響深遠。“當父母不簡單,當好父母更不簡單”。因此,作為家長應以身作則,自覺加強修養,言傳身教地將有關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以誠等優良傳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要培養和塑造孩子良好個性品質,家長自己還必須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為孩子樹立的學習模範,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惟獨這樣,才幹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髮揮自己獨特的教育作用。

  二採納“嚴寬”相濟,因勢利導的教育方式

  大學者胡適曾經這樣說:“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如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對孩子的嚴格教育。無形中造就了孩子這種“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徵。小學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簡單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這個階段是教育的要害期,這時我對孩子採納以嚴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老實守信,不染惡習,從要求孩子不說謊話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洗碗筷掃地等家務。呈現問題時,要因勢利導,及時對孩子賦予嚴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產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練中會慢慢體會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哲理,更能夠明確目標,端正態度,樹立方向。同時,要注重跟孩子進行交流,對孩子採取愛而不嬌,嚴格而又寬容民主的態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會表現為熱情直率活潑獨立大膽自信,既不屈服又尊重別人。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意識

  作為剛踏進校園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惟獨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明確方向,才有不斷的進取精神。因此,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而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長催促和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量,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品質,堅固掌握所學知識。同時,配合學校的要求,根據孩子的特性,制訂計劃,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老師要求家長天天簽字是很有道理的,這是催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聯絡學校和家庭的一個互動的平臺。家長可以及時瞭解掌握學校的教學安排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孩子在校的表現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與孩子一同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孩子要再接再厲;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孩子為什麼那樣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在實際生活中要隨時隨地注重磨練孩子的意志品質,培養獨立意識,善於觀察自然,觀察生活,激勵孩子克服艱難,努力實現目標,不斷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孩子全面真實地熟悉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恆的學習生活習慣。

  四激發孩子的學習愛好,開發內在潛能

  愛好是孩子成才的動力。小學階段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學習的動力,多靠已形成的愛好左右。小學時期的學習,要有伴隨愉悅的體驗。要告訴孩子“學習真快樂”。其實人生的樂趣就是求知,心理學家鑽研發明,知識的獲得對未知世界的瞭解構成了人類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奧林匹克學校,學校的校訓不是我們常見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是“數學好玩”。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讓孩子覺得學習數學不是一件難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開心的事情。因此,在尋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善於引導,創新條件,儘量把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和遊戲中去,讓孩子感到學習的樂趣。如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她: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孩子感到快樂,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夠好時,我們會殷切激勵她說:相信下次會做得更好。孩子的學習情趣在無形中得到充分激發。積極的學習愛好能豐富人的知識,開發智力和內在潛能,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達爾文曾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對科學的熱愛,對長期探究的堅韌,對觀察的搜尋,加上對事業的勤奮”。孩子有了愛好,有了信心,學什麼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五堅持課餘學習相結合,注重藝術教育的薰陶

  知識是需要不斷累積的,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除在學校汲取知識外,我們還為孩子在課餘制訂了學習鍛鍊計劃,讓孩子參加愛好班培訓。如練習口算背詩詞閱讀文章演奏古箏繪畫聲樂武術等內容,按學期週末交替進行,不斷擴大學習視野,增長了不少知識。特殊是引導孩子把愛好觸角伸向藝術領域,接受藝術教育的薰陶。美國教育專家曾指出: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樂的魅力在於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維更有創意,學習更有效率,人生更加豐厚;真正具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養人才,是既要具有專業知識,又要具有審美和包括音樂在內的文化藝術修養。因此,注重對孩子的藝術教育有助於智力開發,透過調節左右腦功能,促進發育,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記憶力和注重力,激發孩子的學習情感,提升鑑賞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為孩子智力發展和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礎。

  六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在工作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獲取新知識。作為父母,應起到表率作用。我們在家都喜愛學習並能長期堅持,不管書本知識還是網路知識,我們有意識地在家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如多讀書多看報,這樣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地作用。並努力給孩子創新一個學習小乾坤,使孩子感受到讀書是種享受。同時,我們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幫助孩子從容應對挫折和挑戰,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使孩子將來在逆境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意志,能從堅韌不屈的鬥志中對抗挫折,百折不撓。俗話說:寶劍銳利,從磨礪出;梅花清香,自苦寒來。一切創新與發明以及事業的成功,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歷千辛萬苦,克服重重艱難,才幹實現。讓孩子用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真正去創新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盡不懈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學習,使孩子們能夠全面協調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成為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高素養人才。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3

  這一期家庭教育公開課,主要是圍繞“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這一話題展開,我也認識到了許多不同的觀點,指導著我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長期以來,我們家長容易產生一個狹隘的觀念,就是孩子教育的中心是在學校,這樣的觀念干擾著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造成了比較低下的效果。自從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對家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專家認為,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性、規律性和個體差異性的,只有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內在規律,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超越孩子的發展階段揠苗助長,或者一直把孩子當作長不大的兒童哄著教養,或者總是用“鄰居家的孩子”來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都會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我深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表現和成長特點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我們家哥哥讀六年級,妹妹四年級,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無論是學習需求還是生活需求,都是不同的。經過講座的指導,我明確知道家庭教育的規律是兒童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個性,創造適合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境。因此我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動參與的,對於哥哥的培養,是發展堅強、勇敢的品質,妹妹的培養上,是發揚妹妹愛跳舞的特長,讓他們的個性得到不同的發展。

  此外,要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長還要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發揮榜樣的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發揮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希望我們作為家長也能多吸收理論知識,做一名有智慧的家長。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4

  家庭教育公開課,學習朱永新、李文道倆位專家的講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淺,總結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要有意識地觀察、看見自己孩子的個體實際情況,成為“研究自己孩子的專家”,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讓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穫內心的平靜和幸福感,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隱私。孩子是獨立個體,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強烈的獨立需求。由於自身成長體驗和時代背景,年少時的自己並沒有清晰的自我意識,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並沒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現在,自己的孩子對隱私和獨立的需求,自己經常是遲鈍和意識不到的,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誠溝通。另外,應該經常有意識地換位思考,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重視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因為家更應該是講情、包容情緒的場所。

  最後,遵循家庭教育的特點。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鮮活的生活化、場景化的生活體驗教育,透過豐富、具體的日常活動來實現,相比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長有階段性、規律性和個體差異性,需要家長不斷學習更新才能跟進,感謝這個時代,能為家長賦能,與孩子共同進步。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5

  看了這次的影片,收穫頗豐,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一個生長環境的場所,具有無可替代無與倫比的作用。

  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之間,這段期間孩子容易受情緒腦的控制。這個時代的孩子,他們可以宣洩的空間更少了,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娛樂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摘東西吃,而他們卻是回到家中,面對冷冰冰的電子產品。他們孤獨,缺少玩伴。他們失落,因為難得的週末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他們迷茫,因為他們只知道學習,不懂得自身的價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這期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快樂與溫暖;用傳教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如何在面對壓力時解決困難;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們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不會輕易被壓力壓垮。

  關於如何保護家庭環境方面,現在的家庭問題就是家庭的過於冷漠,家庭的劇烈衝突以及家裡遭受了重大變故。第三點一般家庭是不會遇見的。第一點家庭的冷漠,家長對孩子的不聞不問,放養型讓孩子成長,這樣孩子看起來很自由,但卻沒得到關愛,對於成績等方面也是無所謂的態度。第二點劇烈衝突,家長太管孩子了,往往適得其反,意見不合而產生了衝突。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溝通,少說教。溝通是雙向的,雙方能像知心朋友一樣吐露自己的心聲,毫無保留,而說教則是家長單方面的教訓孩子,孩子在長大了之後該懂的道理早就懂了,說多了也嫌煩。

  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個家長共同守護。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6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10月28日下午學校組織了一場《做真正會愛孩子的家長》的家庭教育講座,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卻讓我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從出生到入園、上學有如一張白紙,可塑性極強,小學的六年是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這個“成”是最難的一個問題。透過聆聽這次講座,讓我感觸良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做個會愛孩子的家長

  之前我以為愛孩子就是事事為他著想,穿衣吃飯出行遊玩,事無鉅細的給他一切,其實我不是一個寵溺孩子的媽媽,但是也總會覺得孩子還小,有一些小問題是難免的,直到聽了講座之後我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這些,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自由成長的空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空間,不要去打破它,不要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交付給孩子。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1、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就萬事大吉了。

  2、孩子在學校五天,好不容易放假了放鬆一下。

  就這短短週末的兩天卻把孩子在學校建立起的良好習慣丟的一乾二淨,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三、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比如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看著電視、打著遊戲,孩子的心裡會怎麼想,能感覺到平衡嗎?每次別人問起:你家孩子你滿意嗎?回答的最多的都是這個孩子氣死人了。反之,有人問你家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滿意嗎?捫心自問你覺得孩子會怎麼回答?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

  四、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高質量的陪伴

  要善於傾聽,傾聽孩子身上所發生的一切,和孩子多聊聊天,就會發現孩子現在關注什麼、需要什麼、渴望得到什麼,孩子樂意向父母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陪伴不是你陪在孩子身邊就可以,孩子玩耍你在看手機,這是看護不是陪伴,總結為:“要和孩子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做同一件事”。

  五、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素養

  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你能行”,“你真棒”,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會覺得我行、我可以、下次要做更好,在鼓勵中得到快樂和成長的改變。對孩子說話也要多多注意,同一句話不同的語句給人的感受大不相同,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六、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都說環境改變一個人,人亦能改變環境,尤其對孩子而言,有一個好的學校環境至關重要。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能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溫暖,孩子才能更加積極向上。張志剛老師說:“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公德”。我覺得很對,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環境帶來的快樂他才不會抗拒所有的一切。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7

  10月28日下午,實驗小學明德樓能容納三四百人的大會議室裡座無虛席。家長們有幸受學校邀請,聆聽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培訓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張志剛老師的“做真正會愛孩子的家長”家庭教育講座,各位家長專注聆聽、積極互動、認真筆記,獲益頗豐。

  講座中,張老師以幽默風趣、接地氣的語言、親子溝通的真實案例,向各位家長傳遞家庭教育的經驗。在兩個小時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讓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長的成長比孩子的學習更重要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所以我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關注孩子的成績、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正因為過度的關注造成了很多意識不到的問題,而我們的用心良苦,往往達不到想要的結果。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茅塞頓開,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優秀,我們是忽視了自己的成長和學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慮。

  2、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能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樹立良好的家風和榜樣。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做一做。善於學習,懂得孩子發展的規律,滲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愛自己、愛家人,在孩子面前維護配偶的正面形象,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使孩子獲得安全感、幸福感。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杜絕過度溺愛,教會孩子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傷害自己,不破壞環境,不傷害他人。讓孩子知道出現錯誤就要接受懲罰。

  3、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我們的方式是否正確?要做到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陪伴。改變自己的觀念,改掉焦躁的習慣,改變語言模式,努力培養擁有有趣的靈魂、健康的身體、會探索的孩子,而不是聽話的孩子。

  短短兩個小時的講座,家長們聽的津津有味,許多經驗之談讓我如醍醐灌頂,感慨良多。借用張志剛老師的話“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功德!”讓我們從愛自己、快樂自己開始,做一名願意學習、願意成長的家長,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改善家庭環境、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8

  隨著實驗小學大會議室裡一陣陣掌聲的響起,我知道這次的講座讓到場的家長們都受益匪淺。當然我也覺得收穫頗多,我很榮幸作為五三班家長參加張老師的講座,很早就知道張老師在社會享有很高的聲譽,親身經歷才知道果然名不虛傳。接來下我從下面幾點談下心得吧!

  在“該不該打孩子”方面,家長們都給出了不同的見解,有些認為犯錯誤就該打,有些人為不該打,在張老師透過擺事實講道理循序漸進的分析下,我明白了可以打孩子也是有前提的:第一,在不生氣的時候打;第二,必須讓周圍的環境保持統一;第三打完後要及時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是要承擔後果的。我深深的知道以前在管教孩子方面自己做的是多麼的不好,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我是家長,孩子要無條件的聽話,最後是孩子害怕了,而不是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我也知道了,孩子的話要積極的回應,回應代表了對孩子的關注,而不是想理就理他,不感興趣就不回應那,那樣會傷害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夙願,都想把自認為最好的愛給與孩子,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愛成了偏激的愛,成了孩子成長路上的枷鎖。孩子不愛吃青菜的時候我就會吼孩子,“你要補充維生素啊,吃青菜皮膚變白啊”透過張老師的講解我知道0~6歲孩子要多吃些粗纖維的食物,孩子透過咀嚼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對於偏食不必太放心上。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孝順”,張老師告訴我們“孝道”更是我們在孩子身上應該灌輸的思想,他透過自己的親身感受說明了什麼是“孝”,“孝”的本質是讓父母不能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接受,要想盡辦法讓父母放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現在的孩子普遍學習壓力大,任務重,家長們也是想盡一切辦法督促孩子學習,孩子寫作業家長在一邊看著,表面上是重視孩子學習,豈不知道孩子對家長的這種行為很牴觸的,我們只用給孩子制訂學習計劃即可。孩子的心裡是純潔美好的,我們儘可能在孩子面前多說些美好和善的東西,不能把自己心中的負面資訊帶給孩子,在家庭成員中,我們要把家裡每人對孩子的愛傳遞給孩子,在老師那裡,我們要把老師對孩子的喜愛和無私傳遞給孩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是我們帶孩子出去玩了一天,自己在扣手機孩子在玩就是陪伴,不是父母躺在病床上,自己在跟前坐了片刻,有事了就走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做同一件事”,我們要懂得孩子的需求,要理解孩子的心聲,才能把最合適的愛帶給他。

  “改變就在一瞬間,成功就在一眨眼”回想起以往的自己覺得愧對孩子的太多,孩子不聽話時總是拿攻擊性的語言批評他,今天才知道那不是批評,而是傷害,攻擊性的語言帶給孩子的不是滿滿的能量,積極性的爆發,而是負面的毀滅打擊。比如“這道題不是練好幾遍,你笨哦”,何嘗不顛倒下順序換成“你不笨,是這道題得練好幾遍”“什麼都不能跟人家比,誰像你一樣沒有用啊”何嘗不換成“沒有誰能像你一樣啊!不用什麼都跟人家比”同樣的一群數字帶給孩子的一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樣孩子才有動力去學習去生活。

  “把受傷的權利還給孩子”未來的社會升學就業壓力更大,不是孩子掌握了一技之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系統,要給孩子一顆受挫的心,要讓孩子在困難環境中知道如何去挑戰自己,迎難而上,如何用一顆積極陽光的心態在社會上立足。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功德,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很多,唯願我們都做一個正能量的家長,在家長成長之路上,我們永不掉隊!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9

  今天有幸觀看了王琨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孩子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大力量”為主題,向家長們分享瞭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家長來說,養和育同樣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將觀看講座後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我從“喚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學習到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孩子的心燈點亮。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孩子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點,幫助孩子將天賦和優點發揮出來,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創造積極交流的溝通氛圍、要說話算話,守時守信。家長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規則、做人做事的規則、社會道德的規則,父母囂張,孩子則張狂,父母謙和,孩子則謙卑,父母失德,孩子則失格。夫妻間要和諧恩愛、孝順長輩。

  然後,我從“愛的力量”中瞭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愛。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很愛孩子,那麼怎麼愛才是正確地愛孩子呢?我們要全然地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應該全是優點,用包容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孩子自然就會陽光開朗。

  最後,我從“相信的力量”中學習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鼓勵能讓白痴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痴。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永遠不要去打擊批評謾罵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地方不如別人,他(她)也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援孩子。

  家長愛孩子就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0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我們都期望他們能夠平安、健、快樂地成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處在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夠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磨鍊、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道德品質以及家庭的溫馨、和睦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每當看到孩子那燦爛的笑臉,聽到孩子那稚嫩的聲音時,什麼煩惱,什麼辛苦統統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一、重視品德教育,使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

  個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教育孩子講道德要從自身、身邊做起,使她從小尊敬長輩,友愛他人,不欺負弱小。孩子做對了要讚賞,做錯了要恰當批評,讓他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判別事物對錯的觀念。內心善良、懂禮貌、講文明、辨是非、懂得換位思考,這一切應該從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時候有點攻擊性,喜歡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個性強一點的孩子往往都會這樣,我想一定要想辦法治好他。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媽媽過來告狀說我兒子昨天打了她的孩子,弄髒了她孩子的衣服。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來問他:“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寶貝,是不是?”(因為我平常都會向他強調這一點,所以我敢肯定他一定會說“是”)。他果真說:“是啊。”我繼續說:“你要是被別人打了,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心疼、很傷心!但同樣的,你把別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媽媽也很心疼、很傷心啊,因為她也是她爸媽的小寶貝啊!”這個時候他已經不知不覺地低下了頭,開始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是會令別人傷心的。從此以後,我們這一片兒的孩子都願意和他一起玩、一起笑,偶爾鬧點小矛盾叫很快會和好。

  二、培養獨立性、主見性,鍛鍊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強,就必須讓孩引故自己的主人。作為父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賦予孩子行使選擇的權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顏色,什麼時候看書、畫畫、玩耍、彈幾遍電子琴、看多久的動畫片、玩多久的遊戲,只要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就由他自己選擇決定。當孩子跟我在一起時,他會安排的並並有條,有時還會指出我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許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

  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孩子是父母的體現,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做到什麼,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於言傳。而且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慢慢養成習慣。告訴他每天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重要的。對於醫生,時間就是生命;對於商人,時間就是金錢;對於你,時間就是知識與成長。利用安排好了時間,你可能長的枝繁葉茂,但如果浪費了時間,那你可能弱小乾枯。但勞逸要結合,該學習的時候認認真真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心中要有個時間表。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分數,而是讓孩子有能力去創造幸福生活並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來洗臉、刷牙、疊被子,自己整理並管理好自己的東西,用過的東西要記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動畫片或電影,跟孩子一起探討一下有什麼教育意義或者是有哪些體會和感受。大人討論問題,你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看去。大人有哪些你認為不對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來。

  四、多讚賞,多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對他的愛。不要吝嗇“我愛你”這三個字,也不要羞於表達。愛孩子、愛伴侶、愛父母就應該大聲說出口。不僅是這樣,我們還要充分信任他、尊重他,多挖掘他身上的優點,少一些責罵,多一些寬容,但不要縱容;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包辦,多一些引導;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賞。也許孩子會笑著去面對他的人生。

  例如:有一段時間,經常陰雨綿綿,我就說:“這天氣老是下雨,心情好煩躁。”不料兒子卻說:“我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天天下雨也影響不了我的心情。”

  五、加強安全意識教育,讓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長

  現代社會到處都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培養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識。唯有孩子的安康,才會有家庭的幸福。教孩子認各種安全標識、交通標識、食品標識以及其他標識是很有必要的。也非常感謝學校在適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給孩子培養安全意識,並根良據不同的成長階段以及面臨的不同環境,教給他們一些遇到危險時求安求生之道。

  以上是我自己覺得重要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家長冷靜地面對、理性地分析,提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解決方案。

  在這裡我要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以及對孩子的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地教導。讓我們共同攜手為祖國培養更優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1

  感謝學校搭建平臺,給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聽完專家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作為家長要努力營造溫馨、舒暢,充滿包容和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和溫暖港灣。陪伴會讓孩子減少焦慮,消除孤獨,喜歡與我們在一起。理解會促進溝通,讓孩子感到溫暖、幸福。

  2、多溝通,少說教。良好的溝通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與關愛。

  3、制定規則,管理好手機與讀物。孩子從小要有規則意識。特別是手機和不健康的讀物,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規則,會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迷戀,不越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特徵。

  4、和孩子一起面對壓力。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會遇到許多壓力。作為家長,不能忽視,不能責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對,並教會孩子在壓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時,學會求助。只有家長的接納與幫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願我們透過學習,成為更好的家長。願我們的學習,成就更好的孩子!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2

  透過觀看王殿軍專家的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而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為舉止更是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我們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更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親子環境。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有一個通病就是責罵,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粗心?”這樣的話語是亂貼標籤的。孩子如果常常捱罵的話,就會失去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期望他更好,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麼?你很難過,對嗎?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讓孩子思考後想辦法去解決它,並讓他認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而並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

  父母有一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凡是心態好的父母,無論孩子考出多麼糟糕成績,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代表放手。我們陪孩子但不操縱孩子,教給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和培養良好的發展意識,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3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採用怎樣有效的方式和家長合作教育孩子,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我認為可以從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這點,就要善於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家庭的教育對學生也尤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會使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和習慣,那怎樣讓學生在家裡也有個好的環境教育呢?這就要我們班主任多與家長溝通,多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介紹好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一起查詢各自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進步。要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各方面的表現,也讓家長告訴老師他們孩子在家的情況。在學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時,家校可共同鼓勵他,表楊他,讚賞他;要是學生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勸導他。這樣就強化了孩子習慣的養成和對錯的辨別能力。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所以我們要透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樣,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只依靠老師,更多的還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來共同完成。學校家庭教育怎樣才有更有效,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管總結完善,讓自己的教育更為有效,讓自己獲得提高。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4

  每個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寶貴和短暫,我作為家長有時回顧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記憶已經非常的糢糊了,但長大後很多的習慣和認知都是在那段時間學習來的。古話也常說“三歲看到老”。現在以身為人母,我也是儘可能的努力讓孩子在這個寶貴並短暫的童年中多學習些良好生活的習慣,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麗,和多獲取一些獨立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長交流下我的育兒心得,如有不足也請各位家長見諒。

  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里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

  在平時的生活時間裡,我們一般都會利用空閒的時間帶孩子到處走走,透過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讓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動物等。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觀察不同的植物和樹木,儘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透過一些軟體和自己的知識告訴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識庫的同時,他的自信心也會提升很多。這樣他就會更熱愛和親近大自然,會去保護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透過遊玩讓孩子在人群中,社會中嘗試自主開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此舉個小例子,有時候問路可以嘗試鼓勵讓孩子去問,家長作為輔助在一旁協助。當他感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後,一是要感謝別人,學會感恩。同時孩子也會懂得將來當自己有了能力後也應該張開雙臂幫助別人。

  在童年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不僅讓孩子吸收了知識,掌握了技能,還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會得愛,讓這個短暫得童年變得更有意義,為未來的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5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校互相溝通,相互合作,為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為,實行家校共育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是存在誤區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步入社會,要參加社會中各類形形色色的活動,在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分數而實行的。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學會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這些與考試分數無關的教育,卻是關心孩子們幸福一生的.籌碼。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一個考試機器在努力,我們要透過各種渠道,各種教育方式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強,處事和生存能力強,而且實現全面發展,不要求琴棋書畫都精通,但孩子都要會。這對每個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是一種鼓勵,在偌大的社會群體中,我們的孩子才不至於自卑,沒有信心。

  在所有這些教育中,素質教育尤為重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家長我們要一點一滴的灌輸,久而久之便會慢慢的體現出來。如果一個人連素質都談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張白紙了。

  與此同時,我也很慶幸自己給兒子選擇了城區五中。學校在兼備素質教育的同時,還落實了學生在校的課後服務,多彩的課後服務在各種程度上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讓孩子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的課後服務在不同程度上都給孩子們鋪墊了堅實的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分層次進行提高。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點的。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6

  得益於路老師的推薦,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關於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後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楊老師在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製作一份檔案、組織一次活動、拍攝一張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五個方面為我們道出班主任家校溝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竅門、小絕招。

  製作一份檔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個孩子,以及孩子背後的每一個家庭,所以要為每一個孩子製作一份真實的檔案。同時讓家長覺得老師願意去關注瞭解他的孩子,為營造良好家校關係邁出第一步。

  組織一次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時常關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況,及時組織一些溫暖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也使家校溝通變得輕鬆而充滿溫情。

  拍攝一張照片,時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來發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在校時的幸福與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愉悅的感受。一張照片能見證孩子在校時最感人或最真實的一面,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的是孩子們最為燦爛的片刻,也會讓家長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孩子,為家校溝通鋪設好堅實的橋樑。

  認識一位忙人,我們作為班主任要對於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要去關注,真正做好家校溝通,讓家長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孩子的關注與愛護。去認識好“父親”這個忙人,

  寫好一封書信,書信不在於有完美的文筆,而在於情真意切,在於那種默默而溫暖的理解與溝通。我們可以動員孩子常和父母寫寫信,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好地溝通,從而讓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聽過楊老師的講座後,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家校建立和諧關係方面收穫不少,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上,去和家長們一起努力向前。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7

  透過閱讀呂校長的《強化課後服務,落實全面育人》與楊東平教授關於《什麼是理想的教育,什麼是好的學校?》兩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明白了關於現代教育的一些內容,現代教育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擁有健康的人格、準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行為習慣、自我學習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實的精神生活等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有效落實全面發展新理念,更加貼近現代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後服務活動,它的主要形式有:補漏提升活動和個性興趣活動。透過開展課後服務活動,充分開發了同學們的潛能,培養了同學們各方面的興趣愛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雖然是教書育人的主力軍,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協調與配合。作為一名家長,除了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各項工作,還應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方面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關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言行與舉止,若稍有偏差,應立即進行矯正。其次,多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孩子養成課前預習,課後鞏固,有計劃地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創造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儘可能讓他獨立完成,以培養孩子以後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

  總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學校與家長的距離,而且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系統學習和良好溝通的渠道,充分體現了學校對孩子高度負責的精神,感謝學校為每位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所做的努力。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8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我的兒子鎖睦晨今年6歲,目前就讀於東關小學學前四班。學習上他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他熱愛勞動,充滿愛心。他興趣愛好廣泛,喜歡畫畫、唱歌和跳街舞。進了學前班後,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下,我們感覺他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藉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班主任唐老師、語言課的郭老師及所有其他老師,謝謝你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愛。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文化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外對待孩子,我們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

  如何採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掌握好小孩品德發展的共性。平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詢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瞭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言行是否一致,並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計劃,採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於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過激動,可採取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欣賞激勵法等。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們要透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19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必不可少。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科技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

  我們班的劉奕君同學吃飯很少吃菜,經常感冒,耽誤課,並且她遇到一點困難就哭鼻子。她爸爸也這樣不吃菜,在與她爸爸溝通後,讓孩子家長做出榜樣,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後來,孩子有了很大改變。

  如何採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好孩子?我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詢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瞭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採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我們班的苗宇航同學學習拖拉,在家裡不講衛生。在與家長溝通後,讓他給妹妹做榜樣,有一個哥哥的樣子,慢慢的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能自己疊被子了,學習有了進步。他的父母也不老是看手機了,能跟他談談學習,說說心裡話。

  班裡還有一個男孩,家庭離異,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疼愛,經常表現出一些過激的行動,與班裡的其他孩子不合群,老打架,不完成作業,老師與家長溝通後,他的媽媽回來看他了,孩子也變得開朗了,與很多同學成了好朋友。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們要透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20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孩子已成為三年級的學生了,他是一個活潑好動,愛提問題,很調皮的一個小男生。說起孩子大概每個家長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

  有幸學校能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透過家校合育有機會和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長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養學生的經驗和做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不可能時刻保持冷靜態度,有時候也會為孩子的不懂事生氣,或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擔憂,每當遇到這些方面的問題都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沒有更好的引導方法。

  自從透過家校共育,學校老師家長共建交流平臺,使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進步,沒有了和以前那樣孩子一不聽話就大呵小叫起來,孩子也是有一個上課老師反應說話,連進校值日的家長也給我反應上課坐不住交頭接耳,這麼一個嚴重的問題真是讓我不知道如何用什麼方法去改掉他那些不好的習慣,真得是讓我感到有了很大的壓力,透過學習優秀家長的教子心得,使我改變了對孩子的教育思路,調整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認識,還有透過班級積分實施以後,孩子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也是透過我們三三班老師家長互動互助以及她們的影響鼓勵下,積極參與親子日記才能堅持寫了下來,這得感謝老師感謝三三班家長們,像候昭璇,辛羿諾,楚奕菲媽媽等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們為班級付出的太多太多,老師的辛勤培育,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們感動,我們有不懂的遇到困難,就說寫親子日記要求寫電子版,由於文化成度有限,她們也是給了我們很大幫助,衷心的感謝她們,家校共育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切為了孩子們。

  總之,要充分發揮老師家長孩子三個積極性,合力真正把孩子培養成學校家長滿意,祖國有用人才,讓我們家校緊密合育,取得更好成績!而加油努力!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21

  今天是中秋節假後上課的第一天,距開學已過去三週了,孩子自升入四年級後,在學習積極性方面比起三年級的她真是判若兩人。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師打電話給我,讓我寫一篇《育子心得》,以便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得以好轉的外在原因。聽到這裡,我的心裡真是感到無比慚愧。因為在教育孩子上,我自認為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從一年級起,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的習慣上,我一貫只是言語告之,而不去嚴格督促,長此以往就導致了孩子做事拖拉的壞習慣。孩子從)一年級一直到三年級上學期,她書包裡所有的書本基本上沒有完好無損的,全被女兒親手戕虐到一級到三級傷殘不等。各科老師隔三差五的反饋給我說孩子的某個書本又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飛了。很顯然,事情已經到了一種很嚴重的地步了,必須馬上採取措施補救。現在想起來,我當時的想法真是很偉大:這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急需幫助!從那以後,女兒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我除了告訴女兒如何做,還要示範給她看,看著她去改正,耐心的去教她。做好了就給予獎勵,不論是精神上的口頭表揚,還是物質上的實際獎賞,說到就及時做到,只要許諾就一定落實,從不食言。孩子逐漸有了好轉。孩子的壞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是很困難的,是需要時間的,也許三年級的下學期就是女兒轉變的一個過渡期吧。孩子現在的表現雖然積極向上,但仍需要乘勝追擊。孩

  子的好習慣需要家校持之以恆的共同努力。

  總之,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方面,家長和老師有著極其重大且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家校聯合,耐心正確的教導孩子,就一定會教育出高素質的學生。

  以上所談,實在談不上育子成功方面的心得,因為我和孩子她媽媽對於孩子近期的轉變一直都很迷惑,也許這種疑慮正是源於孩子現在的老師的緣故吧。所以衷心地道一聲:謝謝老師!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22

  大家好聽完下午的演講和培訓有何收穫。我只帶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敢說敢做敢自我。它是公眾教肓活動,公眾話語權,每個人都有發言的觀點和理論。劉逸舟老師我們老鄉。滿口家鄉話,普通話一般。但是他的演講接地氣,很撲實。大眾能聽明白,他的互動能力很強。每一句大白話 能夠穿透每位家長內心深處。讓人快速明白如何應用。這就是好的演講者。給人留下好多反思的問題。核心問題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話說完了。什麼時候有機會咱們班裡也搞一次培訓。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鳴點。一起成長。變的更加完美。謝謝家長的點評!

  非常感謝德高忘重,為師良母老師認可我的觀點以及所有的媽媽。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來自哪裡,幹什麼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錢!都與性格有關係。性格決定命運。有的人後天訓練變的含蓄,低調,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訴你,不發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標,不達目標不罷休,外界的人很難影響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愛心,有爆發力,情緒化。而還有一種人沒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別人有,與我有什麼關係。所以不管咱們成人還是孩子都與這四種性格有關糸。性格從血液裡帶的,骨子裡先天性的。無法改變。怎樣瞭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別人處的融洽和諧 交流。性格是一個工具。我希望咱們靈活應用起來。感興趣的話家長看

  看性格大師樂嘉性格色彩學。能洞見自己身上的問題。看清自己,瞭解別人。和孩子成長起來,有責任,更有擔當。謝謝咱們團隊。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人缺乏溝通,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瞭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也要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家校共育平臺觀後感23

  當今社會中,孩子的教育成為所有父母關注的問題。孩子是家庭的期望,社會的未來,做父母的無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然而怎樣教育子女,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擺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1、讓孩子養成說話算數的好習慣。

  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要說話算數,做個講信用的人,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並讓他了解說話算數的好處和重要性。剛開始時,孩子答應的事情會經常改變,會賴皮,我對他嚴格要求或者許以好處,當然也可相互討價還價,逐漸培養說話算數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模範,父母一舉一動,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2、培養孩子老實善良的性格。

  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從一些小事和孩子講道理,讓他逐漸瞭解什麼事是好事應該做什麼事不好不要做。孩子有時會撒謊,但是沒有目的和惡意,只是有逆反心理或想頂著大人說話做事。這時應該批評他同時指出他哪裡有錯誤,以後要注重,孩子要是承認錯誤要及時表揚他或者給點小獎勵。

  3、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很大,他對任何新奇事物都感愛好,孩子提問題時家長儘量要給孩子細緻解釋,同他討論四面的事物,教他各種東西和事物的名稱作用,孩子的問題是最多的,家長要認真理解孩子提出的逆反問題,儘量回答孩子真正提問的東西。不要隨便敷衍孩子,但也不要急於向孩子灌輸太多的他還不能理解的知識。

  同時因為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時難免呈現孩子爭強不團結等不好習慣,在這裡幼兒園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幼兒園是孩子生長學習的場所,幼兒園應為孩子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易於身心發展的知識,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針對孩子的情況,進行安全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團結友愛教育,使孩子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每個孩子自身條件不同,在培養時既要體現共同性,也要體現差異性。同時要重視孩子創新力想象力的發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在好的環境裡很簡單產生濃厚的愛好,在愛好的帶動下能充分調動孩子的創新遊戲環境,引導孩子共同參與遊戲環境的設計,給孩子提供豐富的遊戲環境及均等的遊戲機會,讓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遊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遊戲,和夥伴共同分享遊戲帶來的快樂。讓孩子在遊戲中得到學習,累積生活經驗。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他們的大部分生活經驗將在幼兒園中獲得,要使孩子透過遊戲的方式更好地學習與生活,在遊戲中學到了集體相互配合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還學會了獨立思量不怕艱難的良好品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