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優秀讀後感(精選10篇)

《習慣的力量》優秀讀後感(精選10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慣的力量》優秀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1

  “我是你的終身伴侶,我是你最好的幫手,我也可能成為你最大的負擔,我會推著你前進,也能夠拖累你直至天涯……”這些文字,你會聯想到什麼?是某人的情書嗎?不是,這是出自於美國作家傑克霍吉在他寫的《習慣的力量》一書中所寫到的一句話。

  也許我們過於在意那些優秀的人表現出來的天賦、智商、魅力和工作熱情,而實際上,當我們把那些表現歸納的話,會發現其實那是一個十分簡單的一個因素:習慣。

  什麼是習慣?習慣是一種重複性的,無意識的日常行為規律,它往往透過對某種行為的不斷重複而獲得。而人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我們每一天高達90%的行為是出自於習慣。業能夠這麼來說,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習慣的使然。

  習慣的力量在每個人的身上都能夠看的到。就像有些人為什麼每一天早上都是從容的吃完早飯,然後神采奕奕的去上班,而有些人確要手忙腳亂地奔出家門,邊跑邊係扣子,嘴裡還嚼著麵包去上班?還有一些人的家裡收拾的總是井井有條,令人看著就情緒舒暢,但還有些人的家裡總是狼藉不堪,就好像有人打劫了他們家似得?仔細一想,確實是習慣的養成。

  而習慣還要從一個人的性格上來說,這本書上的作者還說過:"行為變成了習慣,習慣養成了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講,確實是不同的習慣培養成了不同的人。好的一個習慣就是讓你走向卓越的關鍵。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會讓你超越平凡,脫穎而出。

  其實,每個人都是很幸運的。因為選取什麼樣的習慣,往往在於我們自己。一旦選取了,想要後悔,並不難,難就難在於你有沒有那顆決心。如果你愛睡懶覺,只要你肯每一天都能早點起來。慢慢地,你愛睡懶覺的壞習慣就會改掉,這樣你每一天上學或者是上班,都不會手忙腳亂了。只有行動起來了,命運之舟才會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鑰匙;是勝利的前奏;是幸福的源泉;壞習慣是失敗的世界;是平庸的音調;是痛苦的開始。你必須要記住一句話:做習慣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僕人。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2

  《習慣的力量》是由美國暢銷作家傑克霍吉撰寫的一本勵志圖書。書中剖析了“習慣”在每個人生活和事業中表現出來的強大的力量,並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種力量,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潛能。閱讀了本書後,我想談談自己的體會。

  本書中有一篇名為《我是誰》的小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你的終身伴侶,我是你的最好的幫手,我也可能成為你最大的負擔。我會推著你前進,也能夠拖累你直至失敗。我完全聽命於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會有一半要交給我,因為,我總是能快速而正確地完成任務。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嚴加管教。請準確地告訴我你期望如何去做,幾次實習之後,我便會自動完成任務。我是所有偉大人們的奴僕,我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兇。偉人之所以偉大,得益於我的鼎立相助,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我的罪責同樣不可推卸。我不是機器,除了像機器那樣精確工作外,我還具備人的智慧。你能夠利用我獲取財富,也可能由於我而遭到毀滅。抓住我吧,訓練我吧,對我嚴格管教吧,我將把整個世界呈此刻你的腳下。千萬別放縱我,那樣,我會將你毀滅。我是誰我就是習慣。”這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過去,對於自己的行為,也沒什麼在意。對於成敗,常常歸結於自己運氣不佳,而從來不去思考為什麼會失敗。事後想想,和自己的行為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人本來就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無論我們是否願意,習慣總是無孔不入,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習慣的影響力如此之大,我也是如此。比如我一吃完飯,便坐在電腦前,從來不思考那樣長期會使自己的身體走樣;平時不愛運動,出門也常常打出租車,這樣既浪費又會養成貪圖享受的壞習慣。所以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強加管教自己的習慣。

  在工作中,很多時候也常常是習慣造就工作效率。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時候,總喜歡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之後趕著做。萬一有時候事情多了,常會忙地不可開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務。而有的人習慣就很好,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後才來做。所以對於這一類人,我們也能夠發現他們做事總是有條不紊。有的人做事很粗心,而有的人很仔細;有的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卻常言放下,對於總總的比較,我們也不難看出,習慣的力量對我們的影響是如此之大。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是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要不斷地鞭策自己,強加管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和行為習慣。克服不良習慣,把自己的理想付之於實際行動,這樣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機會。所以,為了自己的將來,為了使自己不成為空想家,讓我們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吧。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3

  暑假期間,我讀了《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作者是美國人查爾斯﹒都希格。書中介紹了“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等關於習慣養成的方法。透過這本書我認識到,習慣真的很重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企業的前景,甚至是一個社會的安定。

  書中透過簡單的例子介紹了什麼是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叫胡里奧的猴子,它在電腦面前,如果電腦螢幕上出現黃色、紅色和藍色這些顏色時,就拉動拉桿,然後就有一根導管中出現黑莓汁滴到它的嘴裡,多次後,在它腦中就有一種習慣形成。當顏色暗示出現,慣常行為就是伸手拉動拉桿,然後就有獎勵,喝到一滴黑莓汁。

  但是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比如一個抽菸的人,他是因為什麼去抽菸?因為太累,那麼他可以去慢跑5分鐘,放鬆一下。如果因為無聊,想讓自己快樂一點,那他可以和別人聊天,或者幹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改變他們的慣常行為,而改變他們抽菸的壞習慣,獲得健康的獎勵。

  在美國鋁業公司,新上任的總裁保羅奧尼爾破壞了一個壞習慣,然後重新形成一個新的習慣,就把一個機構臃腫、危機重重的公司轉變成一個盈利的企業。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一名叫小馬丁路德金的人,利用社會習慣的力量,來成功發起抵制公交車上種族隔離的運動。

  讀完這本書,我認識到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改掉不好的習慣。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4

  從本書中,我瞭解到好習慣應該如何保持。壞習慣應該如何做到見微知著,從而可以防微杜漸,對一個人習慣的改進和自我管理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的基石就是養成習慣的行為。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為是出自習慣的'支配。可以說,幾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習慣使然。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並存,那麼,惟一能夠有效改變我們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有效地改變我們的習慣。“習慣”就是一點一滴,迴圈往復,無數重複的行為動作養成的,好的習慣,壞的習慣莫不如此,只是結果不同。書中告訴我們,關鍵的一步是要馬上行動起來,人在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

  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是習慣造就效率。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時候,總喜歡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後來趕著做。事情多了,常會忙的不可開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務。而有的人習慣就很好,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後才來做。有人做事很仔細,而有的很粗心;有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卻常言放棄。我們不難看出,習慣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

  就像很多人明知道運動對身體很好,但就是不捨得運動;明知道學習很好,但就是抽不出時間去學習。人一生最大的失敗就是自我管理的失敗,而自我管理又與個人習慣密切相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習慣,往往人生總是不如意。因為不捨得運動,當然無法擁有強健的身體;因為不想讀書,所有人生沒有多少底蘊;因為不想努力,只是想渾渾噩噩,所以工作上也無法有更多成長空間。

  我們對那些優秀的人都很羨慕、欽佩,他們表現出來的天賦、智商和執行力讓我們自愧不如。實際上,當我們把那些表現歸納的話,會發現存在一個簡單的要點:那就是習慣。任何成功的背後都是付出了無數汗水和無數努力,但在實現理想的途中,許多人都會無形中放棄,而那個能夠將良好的習慣一以貫之,始終堅持下來的人,他才會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成為習慣的主人,也就成為了自己命運的主人。就如查爾斯·都希格在《習慣的力量》中說的一樣:“如果你能診斷自己的習慣,你就有了改變習慣的自由和責任。如果你能利用習慣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機,一切皆可翻盤。”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5

  我讀了《習慣的力量》中的“我是誰”大有啟發。日積月累就是習慣,習慣的力量是無窮,能把我變成一顆亮閃閃的珍珠不管在廣闊的大陸上;還是在無邊的海岸,都是那麼的耀眼。

  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壞習慣可以把我們從一顆潔白的珍珠變成一粒小小的沙子,就是在我們吃飯時落到食物裡;不知不覺的吞食也不知道。

  養成良好的習慣給我終身帶來了歡樂,如果沒有良好的習慣帶來的是災害,讓我們把好習慣收藏,把壞習慣丟去,讓我們成為一顆顆美麗的珍珠,讓習慣把全世界呈現在你腳下,努力吧,我的朋友!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6

  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當你對別人做友善的事情時,剛開始他會很感激,時間長了就當作理所當然的事,一旦有一天你不實施友善之舉時,他就會抱怨甚至憤怒。

  我今天讀了一篇短文《習慣》,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為了鄰里友好,卡羅爾精心烘烤了一個餡餅送給鄰居史密斯夫人,夫人驚喜萬分,非常激動;第二週卡羅爾又烘烤一個餡餅送過去,夫人簡短說:“謝謝”;第三週卡羅爾又送餡餅時,夫人道:“這次的餡餅送來得有點晚啊。”接下來的幾周,夫人對卡羅爾送來的餡餅心安理得的接受,不但不感謝還挑剔抱怨。直到有一週卡羅爾因忙沒烤餡餅,夫人竟然憤然叫道:“我的餡餅呢?!”

  讀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感受,我反正很氣憤,覺得史密斯夫人做的非常不對,卡羅爾就是愛心奉獻,你不但不回贈還挑三揀四,你的做法真讓人失望,也讓卡羅爾傷心。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要禮尚往來、友好相處,難道你就不懂嗎?希望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找卡羅爾道歉,並回贈禮物,搞好鄰里關係。

  “對於他人的友善之舉,我們常心存感激,但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會把它當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由感激到抱怨,這個過程儘管不是十分漫長,但我們還是意識不到其中的變化。”

  讀完這篇文章,對史密斯夫人批評的同時,對照自己也很慚愧,因為在我身上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爸爸媽媽都很喜歡我,對我的關懷無微不至,我一直心安理得的接受著,偶爾有些事情沒達到我滿意,我就會大呼小叫或撒嬌哭鬧。比如:有時寫作業時鋼筆沒水了,我就會埋怨爸爸為什麼不及時給我灌鋼筆水,而不是自己親自去灌水;有時看中了一件玩具,如果爸爸媽媽給我買,我會心花怒放,如果不同意買時,我就會很生氣,認為他們不喜歡我了;中午放學回家有時媽媽沒做好飯,我會嘮叨媽媽:“怎麼做的這麼慢呀,我都快餓死了!”卻想不起來去廚房幫幫媽媽……因為只知道心安理得的接受父母的愛,就像史密斯夫人一樣,把父母的友善和關愛當作了一種習慣,稍有不如意,不會替父母著想,只會挑剔和抱怨。

  透過學習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得到別人的關愛要感激並回贈;當別人有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還要學會感恩和感謝。“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鄰里之間要互相關愛,同學這間要團結互助。對於生活中給予我們關愛和幫助的人,我們應該有所回報,而不是把別人的友善當作習慣,更不能從感激到抱怨。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我們要把感恩和感謝當作一種好習慣,使生活幸福美滿!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7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傑克.霍吉的作品《習慣的力量》。人長期堅持並重復的一個行為,久了,也就成為了一個習慣。而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可以提升人格魅力,同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許多便利,所以好習慣是良好人生的開端。

  說起習慣,我們每天做的大部分選擇可能會讓人覺得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動中,有超過40%的行為方式是習慣的產物,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

  相信大家都體會過剛學會開車時,每次上車的時候都會默唸:安全帶、後視鏡、點火、踩離合器、掛檔、剎車等等,開車半年後,便不會再默唸這些,但所有的動作都會一氣呵成。大腦將這一系列的行動變成一種自動的慣性行為,人們不用透過漫長的思考就能做出行動。這就是習慣的形成。習慣源於我們最初的選擇,當我們停止思考,為節省腦力而把控制權讓給習慣時,習慣就成為我們生活的主人。

  “習慣始於點滴,長於迴圈重複”。在工作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使過去了一段時間不再思考,卻仍能做好,這就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習慣的力量。往往習慣形成了,我們的大腦就進入了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參與決策過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否則該行為模式會自然而然的啟動,雖然你可能意識不到,但卻對你的行為意識影響深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習慣始於點滴行為,無數重複並以相應的模式固化,成為能持續堅持的行為動作養成。所以培養習慣關鍵是行動和支援。在《習慣的力量》中,它把習慣比喻為飛馳的列車,慣性使人無法停步地衝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習慣就是你的方向盤。

  這部著作給我的啟示是:如果想成功,如果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從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開始,並持續的堅持下去,同時我也認為習慣這個能促進性格養成的連續性的行為,也受我們思想理念的支配,我們只有在培養習慣的同時,不要忘記對自己思想的深度和理念的厚度的鞏固和加強。

  習慣,這種不可估量的力量,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要認識到,並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發揮習慣的正能量作用,這樣在教學中就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戒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利用習慣的力量,提升生活和工作的質量,習慣是可以被改變的,而改變永遠不會太遲。每天一小步,就是前進一大步。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8

  查爾斯·都希格的《習慣的力量》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讀這本書的最大收穫是改變了我對習慣的固有看法:習慣並不是堅不可摧的城池,習慣只是可塑可造的沙雕。

  不可否認習慣的力量是很強大,可正確的認識習慣的形成原理後還是可以改變習慣的。作者認為習慣迴路是“暗示”、“慣常行為”、“獎賞”構成的。比如人的刷牙習慣是渴求牙膏裡新增劑產生的涼絲絲的刺激感;人的跑步習慣是渴求運動後身體裡產生的內啡肽。如果想改變一個習慣只需尋找另一個慣常行為即可。兩年前,我決定讀書時,每晚躺在床上總忍不住翻手機,我就把手機放在客廳,在床頭擺上書,逐漸養成了每天睡前或醒後先看會兒書的習慣。作者還指出當個人和一個群體一起努力時,且這個群體有信仰,改變的成功性會大大提高。

  作者認為核心習慣會引起連鎖反應,帶動其他好習慣的形成。比如對於很多人來說,運動是引發廣泛變化的核心習慣。正常的緊張有序的生活中,運動是一支強心劑,會讓其他的好習慣更易形成。此外,習慣可以節省意志力。作者認為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消耗品,如果在抵禦餅乾的誘惑上消耗過度,之後的解答難題時就會趨於枯竭。而習慣養成後,就會變成自發意識,不再消耗意志力。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好習慣在養成初期會很困難,可習慣養成之後就會感覺不那麼費力了。對於壞習慣,則可採取分散注意力的辦法,控制不住自己想吃蛋糕的衝動時,可以去參加體育鍛煉或換吃蘋果。因為人的意志力有限,所以在更正壞習慣時遠離誘惑也十分重要。

  書中給出的改變習慣的步驟:

  ①找出慣常行為;

  ②用各種獎賞進行試驗;

  ③將暗示隔離出來;

  ④制定計劃。

  每個人都有現實生活的習慣、感情生活的習慣、還有思維習慣,這些習慣系統化地構成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讓我們走向自己的命運。此書告訴我習慣是可控的,所以自己的命運也是可控的。想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嗎?從少吃甜食開始吧!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9

  加入洞庭湖大橋建設團隊已整整1年有餘,想來慚愧,面對質安局、業主、設計、監理的高標準、嚴要求,我們所表現出來的更多是疲於應付,而不是未雨綢繆,每次面對高規格檢查都能看到檢查前大家忙碌的背影……究其原因,還是我們未能養成良好的施工習慣,未能將檢查的標準日常化、習慣化。

  參加工作以來,長期以來的持續工作,確實忽略了書本的力量,往往都是結合工作中遇到具體問題才會去找找相關資料,很少靜下心好好品嚐書本的芳香。恰逢這次"書香中交"讀書月活動,恰巧在推薦書目裡看到《習慣的力量》,多次的恰巧,說明了我跟它的緣分。

  每天躺在床上臨睡前看上一兩個章節,也漸漸成了我最近的習慣。這是一本關於如何培養"習慣"的書籍。書中客觀分析了"習慣"的強大力量,並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種力量去發揮出個人最大的潛能。大量的生活例項,告知我們良好習慣養成的技巧,各種方法簡單可行,能讓自己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摒除不良習慣,逐步養成對自身有益的好習慣。

  行為變成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複,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這一切都是習慣性動作、行為不斷重複,堅持不懈的結果。

  同樣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惰性,"今天忙了一天休息會,明天再弄"等等,這是在我們當下工作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久而久之,在潛意識中這些都成為了習慣,不到最後期限,很難提前完成,如在最後期限前出現任何突發事情,就會再次出現顧此失彼、手忙腳亂的局面,當我們在抱怨"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同時,殊不知日常潛意識的"等",已讓我們成為"拖延症"患者。另一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個別技術人員工作缺乏主動性,習慣性的"等、靠",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主動放棄,當"不會"成為理由,當"抱怨"成為習慣,殊不知潛意識中,我們已經給自己前行道路鋪滿荊棘。

  我們都知道傳銷活動本身是非法的,本人也十分痛恨,但從另一個方面看,在他們的腦海裡充滿了我可以、我能行的堅定信念,只是在行為上走偏了方向,我們要想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我能行,我可以的,然後在實際行動中,堅定不移的去執行,決不能讓思想的懶惰成為我們前行的攔路虎。

  工作中,總有些事情困惑著自己,尤其是逐漸走上專案領導崗位後,更是讓我覺得很有壓力且無從著手。但回看自己走過的每一步,事實上當自己走過這些困難時,所有的結果都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差。每次面對困難,我倒是很冷靜,會很客觀的去分析,去尋找問題的源頭,但就是在制定解決方案時,總是有點優柔寡斷,很多事情都想做的"完美",但在不斷追求完美的同時,殊不知自己也成為了重度"拖延症"患者。我們需要思考,但不能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回想今年上半年陪同"龍珠"去幼兒園開家長會的一幕,當時幼兒園也在推廣"21天"好習慣養成記活動,好習慣就是堅持重複去做一件簡單有益的事情。龍珠今年才三歲,我們約定"每天做一件好習慣中的事情,我們均會給他的習慣養成卡上,對應好習慣欄印一個‘大拇指’",現在每天早上醒來說句大家早上好,爭搶著排第一個刷牙洗臉,堅持飯前洗手……每天提醒我們蓋"大拇指",看著滿是"大拇指"的習慣養成卡,我由衷的感到高興,也感受到好習慣帶來的成就感,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我也將像龍珠學習,堅持、再堅持,所有工作中的問題,不能老是抱怨這個不支援、那個不配合,就像之前在換位思考中所寫到的,換位思考的真諦其實就是發現問題首先從自身尋找原因。以前我很不理解安全管理工作中強調的,發生問題後,首先要能免除掉自身的責任,總認為是在推責。其實現在想想,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在反問我自己,你的工作有沒有做到位,要是沒做到位,你永遠都沒法推掉自身的責任。

  在此我也希望大家,都能按照公司、專案的規章制度執行,當規章制度成為我們工作中的習慣,也就不存在執行力的問題。我們每個人真正想發揮出潛能,就一定要腳踏實地、目標明確且持之以恆地去行動。我們洞庭湖大橋建設團隊正逐步向著我們設定的目標,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10

  本書開篇就告訴我們如果能發現自己的習慣模式,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是什麼?又是如何養成的?作者告訴我們習慣是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自動化迴路,是大腦的一種省力機制。

  習慣的影響無處不在,個人,企業,團隊等等。各種各樣習慣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如果能找出其中的規律,對每個人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怎麼識別我們自己的習慣呢。第一步:瞭解自己的習慣性行為,這是比較顯而易見的。比如,我每天下午都想喝杯咖啡。第二步:透過不同嘗試瞭解自己這個習慣後面的”獎勵“是什麼。沒有獎勵,我們是不可能堅持去做的,但因為這個獎勵可能很隱晦,所以難以發現。於是,我們就需要透過嘗試來發現。比如我可以試試下午不喝咖啡而是買塊蛋糕,或者上十分鐘網,或者看一會兒自己喜歡的書,又或者跟朋友聊聊。之後快速寫下自己最直接的三個感受,如“感到放鬆了”“不餓了”等等。十五分鐘過後,再看看自己是否有想買咖啡的慾望。如果有的話,表明剛才做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的獎勵。如果沒有,那恭喜你,你已經鎖定獎勵的範圍了,只需要進一步明確。第三步:找到觸機。到底是什麼觸發了我下午對一杯咖啡的渴望呢?一般來說,觸機會有時間、地點、情緒狀態、人物、前一步行為。我們同樣可以透過在每次行為產生時記錄當時的情況,來辨別觸機。比如連續記錄三天後,我發現我每次喝咖啡前都是下午的工作要開始前。第四步:制定詳實的計劃。就像前面說的,保留觸及和獎勵、改變習慣性行為比較容易。所以計劃可以是針對行為的。

  習慣始於點滴,長於迴圈重複。如何去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把握自己的命運?書中告訴我們暗示和獎賞不變,替換掉其中的慣常行為,同時慣常行為能滿足舊習慣的渴求。習慣無法消除,因為基本渴求是寫在人類生理機制當中的,但是習慣能被替代,渴求有不同的方式進行獎賞。永久性改變習慣,需要人們學會信仰某樣事物,學會相信,相信更高的力量,相信事情始終會好轉,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當與其他人交往,加入某個團體時,改變會更容易發生,信仰也更容易建立。然後就按照培養好習慣的辦法做下去吧。以信念為支援、建立新的渴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