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優秀讀後感(精選9篇)
父母課堂優秀讀後感(精選9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父母課堂優秀讀後感(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課堂讀後感1
自從訂購《父母教堂》以後,感覺受益匪淺,也更深刻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的發展前途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裡面選用的文章在教育孩子的很多方面都給我們做父母的指明瞭方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家庭教育其實是很複雜的,家長有教育子女的權利和義務,但自己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呢?任何職位都的經過培訓才能上崗所以做為家長也不能例外,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有資格教育好孩子。透過學習這本書,我發現了自己一些教育孩子的誤區。例如:有一次,老師通知我兒子在校午睡不聽話,被值日老師懲罰。我覺得孩子太不聽話了,對他說:“你以後不可以這樣了,要不然媽媽的臉都給你丟光了,以後不敢見老師了”。我這樣說會另孩子理解成父母為他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面子,他反而會變得反叛了。
在過往的人生中,大多數父母並沒有學習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只是在潛意識裡習慣性的重複自己或原生態家庭的舊有的模式,而這種模式更多的是指責和批評。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要調整好自己,但是父母怎樣調整好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呢?
首先,整理好自我,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多種選擇的人,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成為一個能覺察到自己的內在而且能夠把內在表達出來。一個人只有把自我的部分處理好,他才能夠去應對外界各種各樣的問題。
其次,接納自己的成長。很多父母有一種心理:自己童年中越缺失的東西,成為父母后就要給孩子補償,比如零食和玩具、自由與尊重。父母具有這種心理,說明他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成長,他甚至討厭自己的成長,因為他不能忘記自己對父母的渴望。
所以,整理好自我,接納自己的成長,放下對父母的渴望,是成為好父母的一個前提條件。這樣,父母不僅具有愛的能力,還具有愛的方法,能和孩子有更深的連線。
父母課堂讀後感2
學校發給學生每人一本《父母課堂》,讓學生帶回家給家長看,並要求每位家長寫一篇《讀後感》。對這種學校強加給家長的作業我還是很牴觸的,要寫一本書的讀後感,必定要把這本書看完才會知道要寫什麼。難道這是學校要給《父母課堂》作廣告,讓每位家長都買書嗎?
對學校的印象一直以來都很好,學校從來沒有亂收費現象,難道為了一本書,就要毀掉名譽嗎?懷著懷疑的心情,也為了應付學校的作業,不情願的打開了《父母課堂》。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看著一個個簡單平凡的小故事,卻解決著父母與孩子的大問題。讓我很快喜歡上了這本書,《父母課堂》裡的作者有老也有小,涉及的問題也方方面面,學生每個年齡段遇到的問題都透過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展現出來,讓人讀著也不感到乏味,為父母教育孩子幫了大忙。
一本《父母課堂》傾刻間讀完,感覺還有點意猶未盡,突然想起孩子剛上一年級時,曾定過一年的《父母課堂》,當時雖然訂了書了,每一期也都如期拿回家了,可是因各種原因並沒有開啟來讀過就束之高閣了,因為訂了也沒讀,所以此後就再也沒有訂過了。
於是趕緊踩腳凳把書拿下來,一本一本接著讀下去,偶爾讀到和孩子問題一致的,也讓孩子一起讀,以解燃眉之急。相信以後有了《父母課堂》,我就不會臨陣磨槍了。
透過讀《父母課堂》,不僅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孩子遇到問題該怎麼解決,也讓我知道應該怎麼作好一位家長,讓自己和孩子都能快樂的學習、成長、生活。
感謝學校給家長佈置的這次作業,我也要檢討一下我的小人之腹,我們的學校永遠是純潔的象牙塔,它是不容置疑的。
學校一直是為學生和家長考慮的,學校的校長和老師一直都是值得我們信任的,而我卻有如此不恥的想法,再次感到難為情。
父母課堂讀後感3
身為人母感到幸福,深知責任重大,怎麼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沒有經驗,只能憑父母那時怎麼教育我的一些記憶,以及同事、朋友平時交流的一些育兒方法,來嘗試教育孩子,總覺各有特點,不是十分滿意。讀了《父母課堂》雜誌後,感同身受,收穫頗豐。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至關重要。現在每個家庭一般都一個孩子,都深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慣著寵很普遍。具寵愛於一身的孩子教育,基本上落到父母肩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善於模仿,孩子會學父母的言行和動作。有一次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為了趕時間,我看看兩邊都沒有過往的車輛,便沒有帶孩子走斑馬線,走過馬路後,孩子問我:“媽媽,你怎麼沒帶我走斑馬線啊”。我的臉頓時紅了,連忙給孩子道歉:“媽媽這次錯了,下次咱們一定遵守交通規則。”平時跟孩子講安全知識的時候說:“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孩子已經記住了父母所教的,但是看到父母沒有按照所說的去做,就會問為什麼?作為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教會孩子正確地判斷事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樹立正確的言行,給孩子作出他們為之驕傲的榜樣。
前段時間流傳的“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方法,孩子成才需要靠高壓,父母的威信是靠吼、打、板面孔樹立起來的。我覺得那只是個例,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法。基礎教育階段要強調學生自由地探索,主動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父母贏得尊重,要靠與孩子平等交往,靠理解、尊重孩子來建立。父母同孩子面對面、目光平視著說話,特別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家庭氛圍。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專心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的話題,讓孩子感到父母和藹可親,可以信賴。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像朋友,他就會無話不談,無拘無束。在平等、寬鬆的環境裡,孩子就會養成活潑開朗、自信和勇於創新的健康個性。
父母課堂讀後感4
讀了女兒從學校帶回來的《父母課堂》,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訪談專題,讓我意識到了在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自身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本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期盼。前些年的賞識教育,近些年的虎媽,狼爸,這兩種不同的教育風格,如果掌握不好度,就很容易形成專制性和溺愛型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那我們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訪談中,厲育綱教授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那就是正面管教,給孩子以支援。所謂正面教育,就是父母在對孩子的需要和問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其年齡和發展階段的特點採取正面的、合理的和適度的方式進行教導,而不是遇到問題就用威脅、打罵、冷嘲熱諷的管教方法。
文中的這些觀點讓我意識到以往對孩子的教育上確實存在著問題。以前,面對孩子學習上不盡人意的時候,經常會說出“你怎麼這麼笨,看看誰誰誰,比你強一百倍……”這樣諷刺的語言,也說過:“如果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這樣威脅的語言,以至於孩子有時會很委屈的說,你就喜歡誰誰誰,在喜歡也不是你的孩子!讀了《父母課堂》之後,我知道了,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不斷地重複著不好的行為,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更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很差。
成年人也有失誤的時候,7、8歲的孩子怎麼可能不犯錯誤呢,關鍵是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應該怎麼做?我想說的是,面對的孩子的錯誤,我們家長能做的只有耐心的教導,絕不是棍棒打罵可以解決的。我們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客觀、理智、科學的處理孩子在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一顆平常心等待孩子慢慢長大,直到長成參天大樹。
很慶幸,有《父母課堂》這樣的平臺,讓我們這些家有兒女初長成的菜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了很好的借鑑和依據,幫助我們更好的培養和引導孩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共同迎接人生旅途中的各種挑戰,一起享受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時刻!
父母課堂讀後感5
作為一位五年級的家長,然而在這學期得到《父母課堂》這本寶典後作為比較強勢的母親我覺得自己也犯了大大的基礎性錯誤。不知道是不是隻有我或者也有你,你們也為著急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家長們都有著和我一樣的錯誤觀點和教育方式。
拿到《父母課堂》自己看到了一篇《你怎麼不跟好的比》,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首先引發我濃厚的興趣,覺得自己的觀點被認可,太高興了。但,細細品讀後自己錯誤應該和孩子好好道個歉。文章的'的主人翁孩子第二天要聽寫英語,母親叮囑認真複習,但事與願違這次的聽寫比以往增加了難度結果孩子30個單詞只對了18個,母親問了其它同學的成績,孩子說了幾個比自己差的同學,媽媽怒氣沖天的回了一句”你怎麼不跟好的比“。這句話的含義是你沒有別人好,你不行。
在這個案例中媽媽的做法不僅對孩子起不到正面的積極教育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受到傷害,這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經常拿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會讓孩子比較自卑,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別的更優秀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自卑,沒有上進心,不管怎樣都是比不了更加優秀的同學。孩子的努力也不會得到肯定,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了認真努力的動力。
所以,父母的正確做法是應該引導孩子”和自己比“。例如這次的成績和上次成績進行縱向比較,是否存在不認真或者需要在改進的地方。此外在讓孩子學習別的孩子的優點時也應先給予孩子好的方面的肯定,然後客觀分析別的孩子好的方面建議孩子學習別的孩子的長處,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作者:王若溪家長
父母課堂讀後感6
我是在兒子的百般要求下訂閱了《父母課堂》的,開始也只是認為好玩,後來就簡直迷上了。
這本書是當代的家教寶典,如果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能起10%的作用的話,那《父母課堂》起的作用就是100%了。我按照上面說的做,兒子果然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從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每天必看幾小時書的孩子。家長省心,孩子也開心。
書內還附帶了食育之道、生活貼士,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貼心。海外視窗更是讓我們瞭解了外國的教子良方,讓我們的教育與外國的教育對比,汲取優點,改正缺點。
《父母課堂》是一本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書:父母忌語、教子隨筆、教子良方……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鑑。我很喜歡開卷的文章,總是給人啟迪,例如“給每棵草開花的時間”。每位當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隨之而來的就是嚴格的教育,孩子們在童真的年齡,其實也有自己渴望的愛好,我們當父母的是否有真正去體會到孩子們的需求和特質,有的放矢的去引導他們呢?面對當下的種種特長班、學習輔導班,我們又是否真正的去分析我們的孩子需要這些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用自己所謂的前瞻性,為孩子們鋪墊的路,他們走得快樂嗎?當孩子們要為自己爭取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的時候,我們又是否冷靜客觀的面對?是否定孩子還是讓我們更加接近孩子?我想我是需要反思的。
使用合理方法,孩子生活也開心,父母不去多管著孩子,自己也省心。
父母課堂讀後感7
轉眼間,我親愛的“小屁孩”成了二年級的學生,或許是遺傳因素“小屁孩”平日最大的樂趣是看書,安靜的一本本書讀過還能給她老媽我講書的內容。我有幸與《父母課堂》交緣也是“小屁孩”的功勞,說爸媽要向她們班同學家長學習,多看下別人家教小孩的心得,壞壞的“小屁孩”把她和她弟弟的快樂生活寄希望於《父母課堂》。嗯,說真的我自認為教育小孩的確存有經驗不足,就這樣《父母課堂》來到了我的家,成了我和“小屁孩”的知心朋友,每每仔細讀來,感慨良多。
多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最起碼讓孩子能自己照顧自己,這方面個人感覺“小屁孩”近來的進步不小哦。自己能按課程表整理書包、獨立完成當天的作業、洗澡、穿衣、疊被等。
多鍛鍊身體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身體是美好人生的根本,多運動多鍛鍊有益於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從小培養,從小事做起。
多微笑多講文明禮貌。見人問一聲好,垃圾不隨手丟,公車讓座位等“小屁孩”近段有不錯的表現;我們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
多溝通。多聽“小屁孩”對同一件事的見解,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成績產生波動,我們不能一味地責備,而是要平和細緻地問清原因。不要一味在意分數線,更應注重孩子學習的過程,當然,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也是我對“小屁孩”的要求。
自從訂閱《父母課堂》以後,感覺受益匪淺,也更深刻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的發展前途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有快樂的童年。
父母課堂讀後感8
讀了後覺得好像都是發生在我們周圍的點點滴滴,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我們的孩子有可能或已經發生的事情。
對各位家長都是個警告,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去補救。要讓我們的小孩從小就養成好良好的習慣。還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慌,培養冷靜分析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幫助人,學會體量別人,學會關心別人,從而提升自己。
讓孩子學會和同學相處,學會自己處理一些小問題,家長要鼓勵小孩,小孩受到挫折不要偏袒,要跟他們分析,這件事情,是對是錯,對又對在哪,錯又錯在哪。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對錯,從而成長起來。
發現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選擇。我覺得我們家長這個沒做好,因為我們只是怕小孩輸在起跑線 上,幫小孩報這個班幫小孩報那個班的,從來都沒問過小孩子是不是感興趣,是不是喜歡。我們家長沒有正確去引導。從保護孩子的想象力著手,鼓勵實踐向生活學習,啟發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關心孩子,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促使孩子興趣穩定持久,立足實際。
有時候家長的經常嘮叨也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現在還剛剛起步,慢慢沉澱下去小孩子就會感到不適應,氣話,過分偏激的話都會破壞親子關係,讓問題和分歧變得更加無法解決。所以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簡單粗暴,不分清紅皂白,全然不聽孩子的解釋。孩子拒絕接受意見甚至頂撞父母時,父母任何的暴力,威脅,以硬對硬的做法都無法奏效,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使矛盾激化。父母要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對孩子多理解,多包容。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再進行坦誠的說服和教育,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看了父母課堂,讓我們陪著孩子們一起成長。
父母課堂讀後感9
兒子拿回來的《父母課堂》我堅持每期都看。從剛開始的興趣逐漸變成了依賴。因為在那裡面我總能找到教育兒子的方法,還有許多能讓我和兒子共同討論的話題。
在今年第三期中有一篇文章讓我反思了許久,題目叫做《讓孩子知道錢的意義》。文章中講了培養孩子理財能力的重要性,教我們要告訴孩子錢是怎麼來的,要向孩子傳達勞動創造財富的道理,讓孩子知道亂花錢的可怕後果。並用名人當範例,形象描繪了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嚥。
看完文章我深思了許久,對照文章我跟兒子探討分析了他的現狀,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兒子的“財商”並不是很高,優點跟缺點並存。 不亂花錢、懂得存錢是兒子的優點。但是不知道節約,不會花錢就是他欠缺的。找到了缺點,我跟兒子開始了要做“理財小高手”的歷程。雖然不是件簡單的是,但我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從文章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購物要求,很容易使他們的心理發育受影響。而若家長不肯消費,孩子就會出現叛逆情緒。因此,面對一群沒有正確消費觀,心智也未完全成熟的“小皇帝”,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與他們鬥智鬥勇。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懂得節儉是美德。必須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對於每一分錢都不能任意揮霍。引導孩子們與家長換位思考,體會家長的艱辛。哪怕只是很少的幾元甚至幾分錢,也要讓它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開卷有益,開啟《父母課堂》你會發現它會讓我們許多迷茫的父母找到了方向,我會堅持讀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