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1

  一、生態環境建設的內涵和某縣的自然地理現狀

  (一)生態環境建設的內涵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切旨在保護、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及生態系統工作的統稱。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起因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如濫墾、亂捕、濫伐、工程破壞及汙染物質排放等等,其後果影響到大氣、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生物資源等許多方面,其中植被破壞是關鍵所在,因為其他多方面的變化都與植被狀況密切相關。自然,要恢復改善生態環境,植被又處在關鍵地位,因為植被既能對近地小氣候起重要的調節作用,又能控制大氣中溫室氣體,是一系列汙染物質的吸收者和積存所;植被還能緩衝地表受外力衝擊,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是一切陸地生物種群的貯藏庫、避難所。只有恢復建設好植被,才能使生態環境中各個方面協調起來進入良性迴圈。因為森林植被體量高大,結構完備,所以森林植被建設處於植被建設的主導地位。

  (二)某縣的自然地理現狀

  某縣土地面積4056平方公里,臨近珠江源頭,有著十分重要的生態環境地位,是珠江部分上游和中下游地區的生態屏障,養育著113萬多某縣人民,影響著珠江流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某縣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740米,山高坡陡谷深,山地面積501萬畝(佔總土地面積的82.4%),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83.6萬畝。全縣有林地11.6萬畝,疏林地1.3萬畝,灌林地54萬畝,未成林地101.4萬畝,無林地(包括荒山荒地、半石山地、巖山、開荒地)64萬畝,森林覆蓋率25.6%。石漠化面積23.6萬畝。某縣生態環境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某縣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大氣受到汙染

  某縣城關四周的四家水泥廠,產煤區的改良焦廠、火電廠等,晝夜不停地排放煙塵,還有其它生產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直接或間接造成了某縣上空大氣的汙染。據某縣環保局報道,某縣煙道氣煙塵濃度最大值為827毫克/升,最小值為286毫克/升;雨水的最高ph值為4.53,某縣各地的大氣有不同程度的汙染,大氣平均環境質量為二級。

  (二)水資源危機

  1、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近些年來,某縣河流流量嚴重減少,甚至出現了很多河流斷流。一些農田因水資源短缺得不到灌溉;一些村寨因水資源短缺,一年只有約4個月吃上人畜引水工程的水,其餘時間要到數里外的地方背(挑)水吃。

  2、區域性地區水環境惡化

  某縣的一些地區水體受到汙染。其中汙染最嚴重的是烏都河(某縣段)、拖長江(某縣段)。烏都河的汙染主要是有機物汙染,是看不見的汙染;拖長江的汙染主要是無機物的汙染,是看得見的煤粉汙染。

  (三)固體廢棄物排量日益增多,處理率和綜合利用率不高

  某縣固體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礦產資源開採利用的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這些廢棄物處理率不高。它們既佔用土地、影響市容,又破壞生態環境。這些固體排放物存在的環境問題,礦區和人口密集區的人深有感觸。

  (四)植被破壞嚴重

  由於某縣人口多,農民為了獲得糧食,大量毀林開荒,農作物從坡腳種到坡頂;過度放牧;各種工程建設活動日益增多,造成植被的嚴重破壞,現森林覆蓋率只有25.6%。

  (五)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的難度越來越大

  1、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樹造林,又要種糧,還要放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如馬依鎮、大山鎮的一些村寨,除了農民居住地周邊幾塊土地的坡度在25度以下外,其餘土地的坡度都在25度以上。如果25度以上的土地退了耕,就無耕地可種,而生態移民又難以做到。

  2、未植樹造林的土地難以植樹造林

  某縣植樹造林活動已經開展了近二十年,容易植樹造林的荒山、荒坡、水邊、地角、路旁已經種上樹,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這些土地難以植樹造林。

  三、建設好某縣生態環境應採取的對策

  (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和宣傳的力度,增強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

  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法》、《森林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除了對有關管理人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教育外,應著重對公眾開展環境教育,不斷增強公眾的法制意識,形成全社會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輿論氛圍,使他們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全社會參與。逐步在某縣中小學有計劃地增設和開展一些生態環境保護課程和宣傳教育活動,使中小學生知道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從小養成良好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同步進行

  生態治理必須體現保護與建設並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對可透過保護措施而自然恢復的區域,應以保護為主,村莊、公路、鐵路沿線等需要採取防護措施的地方則應加大綠化力度。

  (三)保護好植被,營造天然堤壩

  據研究,當大雨降落時,樹冠和樹葉可截留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落葉和雜草層能截留並吸收5——10%的水量,1畝林地比1畝無林地每年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對洪峰的最大削減量可達到50%左右。保護好植被,等於營造了很好的天然堤壩。因此,應保護好某縣的森林植被,做好某縣的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工作。

  (四)做好退耕還林工作

  退耕還林要把生態建設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還林,就是要把退下來的耕地利用好,農民感到退耕還林後的經濟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農民願意退耕還林,達到穩定退耕還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確處理好農、林、牧的關係。首先,要有以林為主的思想意識。綜合治理應定位在生態功能的發揮上。林業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基礎。大力發展林業,是實現某縣經濟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目標”的有效途徑。治水之本在於治山,治山之道在於興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糧豐,糧豐才能致富。根據某縣各地土地條件、市場需求和農民需要,在退耕還林的過程中,合理安排林種,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林與經濟林,使植樹造林成為有經濟效益的產業。其次,要把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

  (五)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1、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

  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攔河壩、防護溝道等工程,實現截流、蓄水、攔沙、沉沙的目的,並解決灌溉和人畜飲水問題。

  2、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

  大力植樹造林,對25度以上的坡耕地應儘量退耕還林(草),對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進度,切高墊低,砌築硬坎,透過運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建立一批穩產高產農田,增強蓄水保土功能。

  (六)大力推廣推行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綜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一是限期治理汙染嚴重的企業;二是新建、擴建和改建專案要儘量採用能耗、物耗小,排汙量少的生產工藝;三是大力發展小水電、沼氣、太陽能等,解決農民的燃料問題,減輕農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四是提高“三廢”的綜合利用水平,實現“三廢”的資源化。

  (七)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法律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依據,依法保護生態環境是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的根本途徑。應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打擊各種亂砍濫伐林木的違法犯罪行為,還應杜絕修路、開礦等直接或間接破壞森林植被的行為。同時還要依法懲處破壞生態環境的其它不法行為,使生態保護工作贏得公眾的有力支援,最終達到保護好生態環境的目的。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2

  一、生態環境基本情況

  1、全鎮轄37個行政村、2個代管村、3個居委會、55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137戶,總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7‰。目前所有村都已通公路,已被通訊覆蓋。現有田土面積8.6萬餘畝,20xx年糧食總產量35678噸,人均產糧月1400斤,20xx年人均總收入10000餘元,人均純收入3893元。

  2、生態資源基本情況。鎮現有山林面積46萬畝,其中蘆頭林場、連雲林場、獻鍾森工林場、森工林場、獻鍾苗圃佔2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66.5,楠竹1200萬多株,立木蓄積35萬多立方米。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竹木儲量充足,辜、徐、蘆、灶四洞,綿延百里的等國有林場以及20多個村辦林場的杉木林基地成為的綠色寶庫,其中蘆頭林場是市最大的國有林場。同時,人民歷來就有靠山吃山的習俗,生態和環保意識較強,在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方面歷來相當重視。

  二、生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情況和思路措施

  1、發展思路和特點。“生態立鎮”是鎮長期以來的戰略定位,也是促進其旅遊業長足發展的必然途徑。近年來,鎮緊密圍繞縣委、政府“基礎先行、工業主導、旅遊活縣、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以“興旺大旅遊、推動大發展,建設有活力、有實力、有魅力”的為戰略目標,把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大力推動生態旅遊產業的發展,以旅遊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近幾年相繼開發了連雲峽谷漂流、麗江漂流、純溪小鎮、沱龍峽漂流等一批生態旅遊專案,創立了“一鎮三漂”的品牌,享譽省內外。20xx年,鎮榮膺“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稱號。今年,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建設“美麗”的目標,要求全鎮上下樹立長遠眼光,樹立憂患意識,抓緊抓好抓實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環境衛生改善,以實際行動配合“全國生態縣”的建立。

  2、生態文明有新共識。一方面加大植樹造林力度。今年完成造林5000畝以上;各村要把境內水泥路作村級主幹公路看待,確保村道沿線有樹有綠化,鼓勵村民在屋前屋後進行綠化。另一方面加強生態保護力度。抓好節能減排,引導工礦企業走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倡導機關部門單位各村大興節能之風;嚴格落實採伐指標限額和公示制度,今年要禁伐闊葉林;森林防火要時時抓、人人抓,健全村級護林員制度,加大宣傳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組禁採麻石,對河道採砂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亂採濫挖、亂砍亂伐、破壞耕地林地、放火燒山等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

  3、環境衛生有新舉措。走行政推動、全民參與的道路。一是以宣教提意識。繼續加大環境整治宣傳教育力度,採取宣傳車、廣播、倡議書、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各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各廠礦企業單位對職工進行宣傳教育,以迅猛的輿論攻勢,造就全民重視環境衛生的濃厚氛圍,提高群眾自我約束的意識。二是以制度促轉變。各村要嚴格按照村級目標管理考核細則抓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村上要抓到組,組上要抓到戶;各村要制訂整治環境衛生的村規民約,倡導垃圾不出戶、不出村,垃圾分戶處理、分戶解決;各村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試行家戶籌錢成立村級環衛基金,用以聘請專門保潔員和補貼垃圾回收專員。三是以考核強督促。成立環境衛生整治辦,對各村環境衛生實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講評、一年一獎懲的制度,確保環境衛生天天抓、經常抓、不反彈、不放鬆;根據每月的考核結果對合格村插紅旗,對不合格村插黃旗;根據每個季度的考核結果進行通報,村幹部將在大會上進行講評;根據年度的考核總分,嚴格落實獎先進罰後進的制度;繼續實施每位村幹部負責一段路面衛生監管的方案,確保責任追究到人。

  4、把生態環境和城鄉一體化有機結合。城鎮開發方面:依靠生態資源優勢發展旅遊,依靠旅遊經濟的繁榮促進城鎮繁榮,同時以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城鎮功能的日益完善來提高旅遊發展承載能力,合力打造特色旅遊景觀鎮品牌。繼續推進集鎮的開發建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集鎮管理,力爭把大道沿線儲備100畝土地列入規劃。重點開發獻鍾集鎮,全力打造旅遊產品和遊客集散中心。根據總體規劃向西拓寬獻鍾集鎮範圍,大力引進各行各業商家到落戶,力爭以旅遊流動人口和過往商客促進商業繁榮,以商業繁榮促進第三產業發展,著力把獻鍾集鎮建成住宿餐飲、休閒購物、娛樂觀光等功能完善的遊客集散中心。城鄉規劃方面:以科學可持續的戰略眼光進行發展規劃,提升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的總體形象。提高科學規劃水平,促進村級合理規劃發展,堅決禁止土地非法買賣,堅決遏制農村無規劃建房、佔用耕地建房的現象。村級公路改造嚴格按照交通部門的規劃和程式實施,嚴格控制,沒有列入計劃的一律不能開工,上級不予解決資金。

  三、生態建設的一些制約因素

  一是大多數青壯勞力進城務工,導致植樹造林缺乏必要的行為能力,從而影響了生態建設的力度。

  二是少數群眾和工礦企業在影響生態環保方面的一些陋習做法短時間難以扭轉。如少數群眾利慾薰心,偷盜亂髮森林資源或隨意野外用火、亂丟垃圾。再如少數工礦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捨不得投入,從而造成生態破壞;或以犧牲生態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牟取利益。

  三是生態建設的各項政策相對太少,用於進行大手筆生態建設的資金嚴重缺乏,影響了生態建設的進度。如植樹造林的成本,上級撥付資金不夠,直接影響了造林質量和規模。

  四、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讓生態文明意識成為各行各業以及群眾的主流意識,做到生態建立人人知、人人積極參與。

  2、加大鼓勵引導的`力度,採取資金獎勵等實質方式鼓勵引導群眾植樹造林,提高造林的補貼。

  3、加大生態環境執法力度,嚴格落實採伐計劃,切實做到採伐跡地及時補種,對違反規定者予以嚴厲處罰。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企業,嚴厲打擊失火燒山的事主。

  4、加大生態環境工作的資金投入。綠色生態已成為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潮流。應逐漸加大對生態環境建設的財政投入,切實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的進度和力度。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3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河北省最北部,屬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地帶,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海拔750米至2067米,是防止北部內蒙風沙侵襲北京、天津的“天然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是灤河、遼河兩大水系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肩負著為北京阻沙源、為天津蓄水源的特殊生態保護職責。

  近年來,該縣以建立國家生態示範區為契機,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著力點,積極貫徹“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並舉”方針,把生態示範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旅遊區建設納入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充分發揮農、林、牧、水等有關部門的生態建設主力軍作用,大力實施壩上生態農業、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林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無公害時差蔬菜基地、環境汙染治理、生態旅遊、京津風沙源治理、生態家園富民等生態工程,並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取得了顯著成就,20xx年被國家環保總局正式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之後順利透過國家生態環境監察試點工作驗收。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以旅遊業為主的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由傳統經濟逐步向生態經濟轉變,經濟、社會和環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為生態縣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注重四個結合,充分發揮生態工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圍場地處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丘陵地帶,治理難度較大。為此,該縣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以專案為依託,全方位組織實施山、水、林、田、路、草綜合治理,林業、水利、畜牧、農業等部門協調聯動,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大力開展生態示範區建設,重點實施了首都周圍綠化、德援造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一退雙還、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農業開發等工程專案,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的生態建設。

  把生態建設與加強農林基本建設相結合。按照集中連片、規模推進、綜合治理的原則,重點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業方面,十多年來全縣工程造林231.6萬畝,封山育林165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6.85%。20xx年榮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稱號,多次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先進單位,並連續9次榮獲河北省造林金盃獎和首都周圍綠化金盃獎;水利建設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點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進行列,新增水澆地面積8.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完成節水灌溉面積3.8萬畝,新修、維修加固河壩15萬米,開發壩後造田0.6萬畝,整治河道4.5萬延長米,建設人畜飲水工程39處,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86%,建設小流域經濟溝8.8平方公里,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草場建設方面,把封山養草、圍欄育草、人工種草作為重點,透過有效的管理機制推行舍飼禁牧、青草貯存加工,使草場建設為畜牧業產業化服務。

  把生態建設與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按照持續開發的原則,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按照“三擴、一壓、一退、一開發”的思路,逐步擴大馬鈴薯、時差蔬菜、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壓縮玉米種植面積,實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大力開發灘塗擴種水稻,積極引導農民擴種“兩高一優”作物,全縣“兩高一優”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0%以上。透過農業結構調整,全縣生態農業形成四大特色群體。一是模式化栽培為主要內容的主體農業群體,使耕地複種指數達136%,年產馬鈴薯6億公斤;二是以地膜覆蓋、日光溫室栽培為主要特徵的蔬菜種植群體,全縣種植蔬菜22.5萬畝,總產量19.1萬噸,銷售收入近2億元;三是以試種開發灘塗水稻為主要品種的高效農業種植群體;四是以養牛為主的畜牧業群體,依託豐富的秸杆資源,大力推廣秸杆青貯、氨化新技術,大力發展養牛業。目前全縣已形成六大規模飼養小區,畜牧業產值達5億元,秸杆氨化過腹還田反哺農業,每年可積存100萬立方米的農家肥,改善了土壤結構,促進了生態農業的良性迴圈。同時該縣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約型深加工的轉變,大力扶持農副產品加工業,走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路子,透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機制,使企業和農戶聯為一體,確定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執行模式,薯、牛兩大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生態示範農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把生態建設與城鎮環境建設相結合。按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該縣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穩步實施縣城改造和綜合治理,加強城鎮內植樹種草等綠化工作,建設綠色住宅小區,增加人均綠地面積,完成了縣城綠化美化、“三網改造”、木蘭中路拆遷續建、環境綜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積極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縣城生活垃圾及醫療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工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型煤、電、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加強對二次揚塵、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油煙汙染治理力度。縣城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縣城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水、氣、聲環境均達到功能區標準。

  把生態建設與旅遊開發、自然保護相結合。為了確保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圍場根據歷史與現實,聘請上海同濟大學編制了《全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對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積極的保護,把生態旅遊定為圍場旅遊的精品與亮點,並在開發中嚴格按規劃執行,從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開發而導致的破壞生態的行為。同時大力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目前全縣建有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蘭圍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御道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等4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1.1萬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11.99%。同時還建有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個省級森林公園。越來越多的遊人為圍場的藍天、碧水、林海所吸引,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逐年遞增,每年接待遊客都在50萬人次以上,每年的旅遊收入達2億多元。透過走發展生態旅遊之路,加強自然保護保護區建設,使受保護區域面積不斷擴大,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示範區建設,從而也豐富了圍場旅遊的內容,提升了旅遊的檔次,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經濟發展。

  二、加強法制建設,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水平

  強化規章制度建設,奠定執法基礎。為使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圍場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結合縣情實際,縣政府先後頒佈實施了《紅松窪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旅遊景區景點管理辦法》、《生態示範區總體建設規劃》、《生態農業建設十年規劃指導綱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旅遊景區景點環境管理辦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大氣汙染防治辦法》、《關於加強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規範性檔案,使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強化工作機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縣政府對環保、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務、畜牧、旅遊、公安等各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職責、目標等進行了明確和詳細分工,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對破壞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打擊。在工作中,各部門認真落實《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環保與國土資源、林業、水務、畜牧、公安等部門協調聯動,協調聯動,密切配合,聯合執法,初步形成了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各部門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縣環保局與縣檢察院、公安局、國土資源局等11個部門共同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工作聯絡、共同打擊犯罪、維護良好經濟秩序的實施意見》,對違法案件移交程式、辦理程式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透過建立資訊共享、溝通便捷、防範有力、查處及時的協作機制,加強對環境、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有效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

  強化環保部門職能,加強環保工作。多年來,圍場在不斷加大環保機構與隊伍建設的同時,賦予環保部門在保護區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參與決策、綜合協調、統一監管的職權,大力支援環保執法,重點強化環保監督。在建設專案審批上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在確立重大專案時,由經濟綜合部門和環保部門共同研究、集體決策,並公開建設內容,接受社會各方面的反映與建議。特別是對自然資源開發建設專案進行嚴格把關,有效防止了對生態資源的破壞。同時,以“一控雙達標”為重點,加大汙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行清潔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採取“轉、推、控、防”四項措施,實現工業生態化,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

  良好的生態環境帶動了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目前,圍場縣正在大力發展馬鈴薯、養牛、無公害時差蔬菜、旅遊等特色生態產業,強力推動風電清潔能源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龍頭、基地和農戶發展模式,以農促工,實現工業的生態化,為圍場縣建設生態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4

  這次西部開發不同於以往的最大特點,就是在開發的同時必須搞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這包含著對生態環境價值的深刻理解和認識,也包含著破壞生態環境惡果的慘痛歷史教訓。在開發之初,深刻認識西部環境特性,在全面認識的基礎上,確定正確的西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原則,對避免開發中產生新的環境破壞,再造山川秀美的新西部將是至關重要的。

  一、西部面積遼闊,生態多樣,千差萬別,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是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

  西部包括陝、甘、寧、青、新、雲、貴、川、藏、重慶十個省區市,約佔國土面積的52%,人口的23%。如果加上內蒙、廣西,則佔國土面積68%,人口的25%。這裡有世界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有世界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有世界最大的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從熱帶雨林到高寒山地的各種植被;有高山峽谷、冰川雪原、荒原沙漠的各種自然景觀;有多種此處獨有的珍稀奇特物種。西部各地不僅地貌形態、自然景觀各不相同,社會經濟開發程度也大相徑庭,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中必須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分清主次,擇要而從,以便集中有限的財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目標,產生出預期的效益。這既是國力所要求,也是經濟規律所要求。

  由於西部面積遼闊,交通不便,目前絕大部分地區尚缺乏開發的條件和適宜的開發方式。因此,對於一些重要的、敏感的區域必須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區,實施搶救性保護或強制性保護,如對具有生物多樣性資源的地區、江河源頭區,以及其它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或對全域性有重大影響的地區;對一些目前生態環境比較好的地區,可以建立一批以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為主要目標的生態特別縣,以發揮其生態功能,作為構成重建山川秀美的基礎;對於礦產資源豐富,且具有開發條件的地區劃定礦產資源開發區,同時開徵資源開發生態恢復補償費,使之在開發的同時搞好生態環境的恢復和建設;建立水資源費和水資源保護節約獎勵費制度,以促進節水社會的形成。

  二、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初級生產力低下,目前尚不能容納較多的人群,必須堅決杜絕盲目的移民開發,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的原則。

  我國西部處於平均高程800-XX米和XX-4000多米的兩大臺階及其銜接區,屬於生態環境脆弱帶任(eeotone),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特點,也有抗干擾能力差、破壞後難於恢復的弱點,也是我國環境災難,如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霜凍、冰雹、大風、乾旱、洪水、雪崩、凍土、森林火災以及病蟲鼠害等最嚴重的地區。除了少數小塊地區之外,大部分土地農業生產潛力在50公斤/畝以下,僅相當東南沿海平原地區的六十分之一。由於自然生產力低下,目前環境人口容量很小。黃土高原區每平方公里以7-8人為宜,西部荒漠草原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力不會超過2-3人。因此,必須堅決反對大量人群的盲目流入。中外開發歷史證明,單靠移民開發沒有成功的。日本從明治維新第2年(1869年)開始北海道的移民開發,直到1995年北海道仍然是日本最落後的地區。巴西為了開發中西部,不惜將首都從海濱城市裡約熱內盧遷之內地巴西利亞,並以縱貫全國的公路帶動城鎮進行移民開發,結果也是失敗的。中國從明清就開始在西部邊疆屯墾戍邊,開發建設達數百年之久,而西部落後依舊。從生態學的觀點看,西部無論是瑰麗多姿的熱帶風光,還是蒼涼悲壯大漠風情,都是億萬年來自然神奇造化之工賜予人類的財富。它們將以其稀有性、瀕危性、特異性而身價與日俱增,並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經濟前景也是必然的。從發展的觀點看,稀有、瀕危、特異的環境資源,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見稀缺,對它們的爭奪也日益激烈,特別是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與領頭地位的確定,生物資源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將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一定要優先考慮稀有、瀕危、特異經濟資源的保護。反對急功近利,立足長遠,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的原則對脆弱的西部環境尤為重要。對生態環境異常脆弱的地區來說,情況不清,沒有把握時,維持現狀是最好的保護。西部一些脆弱的生態環境至今未被破壞,人口少以及人類活動少是重要原因。共3頁,當前第1頁123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原則問題調研報告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5

  摘要: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不論是環境汙染及資源破壞,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即造成生態破壞。公路建設與使用過程中環境汙染與自然資源破壞也必將對生態系統產生破壞,因此,必須加以控制。

  關鍵詞:公路立交;景觀設計;線形;橋跨結構。

  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公路建設與營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明顯。所以,只有科學評價公路交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並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將公路交通的建設、管理與保護生態環境密切結合起來,才能使公路交通與區域環境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

  1、公路交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公路施工、運營與養護過程中,有害物質進入土中,汙染地下水,導致飲用水和農業用水質量下降;由於地下水位變化和土壤遭到汙染,可能使農作物減產,使用消冰雪的鹽對水、土壤和農作物都有不良影響;汽車尾氣和鹽類有害物質影響公路沿線樹木花草等植物生長,公路附近的動物容易被汽車撞傷、壓死;公路選線不當,會破壞地貌、休息場所、風景名勝、文化古蹟和自然保護區等。公路建設與營運過程中,對沿線一定範圍內的生態環境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通常,山區公路建設難度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遠比平原地區大。而平原地區公路建設對人工生態系統影響明顯。選線不當及施工中引起區域性自然生態失調,會對沿線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公路建成營運後,沿線經濟帶開發引起人類活動的增加,也將成為區域性地區生態環境失調的新的誘發因素。

  1.1公路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高速公路的建設將佔用耕地,拆遷房屋和其它附屬設施,影響沿線生物和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高速公路延伸長達數十到數百公里,穿越不同的省、市、縣,路線對現有的行政區劃、城鎮佈局、農業用地及其排灌系統、林場及水產養殖區等,會造成分割從而影響路線兩側的生物交往及人際交往、資訊傳遞、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會活動。還有的會給一些文物、古蹟地的保護帶來不利的影響。

  1)生態環境影響

  公路建設會使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種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區遷移。另外,使動物的活動區域縮小,領地被重新劃分,導致種群變小和種群間的交流減少。

  2)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築路堤,開挖山丘形成路塹,必將破壞原有植被,干擾動物棲息環境,破壞土體的自然平衡,引起邊坡失穩、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棄土場及暴露的工作面成為水土流失的主要發生源,山區坡面棄土可帶來長時間的水土流失,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3)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路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通常情況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別是高速公路路基較高,土方量較大,施工期間路塹的開挖、路基的填方對地表的擾動較大,路線兩側區域性範圍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壞,土壤疏鬆,這種微地貌的改變,對降雨集中季節在雨水的沖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另外,路基的取土、棄土,施工前臨時佔地,使路線所經過地區耕地及植被面積減少,路線兩側20~30m範圍天然植被破壞,對農業生產發展有不利影響。施工期臨時用地由於施工機械的碾壓、人員的踩踏,使土壤結構發生改變,耕地復耕後一定時期內肥沃度難以恢復,影響作物生長,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復能力減弱。

  (2)橋隧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由於橋樑的修建,使河床過水斷面受到壓縮形成橋前區域性壅水,水流速度減緩,泥沙下沉。橋下水流速度加快,造成區域性沖刷。此外,施工期間基坑開挖、築島鑽孔、打樁,使河床受到擾動,泥沙上浮以及泥漿廢碴排放,致使下游區域性河段水質變差。隧道的修建雖對洞身所處地段擾動不大,但隧道進出口兩端,仰坡面的開挖使天然的植被破壞,對區域性山體的穩定不利,另外,隧道廢碴若處置不當,碴土可能隨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溝渠、河道,破壞良田等。

  4)環境汙染

  公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振動及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必將汙染大氣、土壤、水體及周圍環境。特別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區和生態敏感區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於大型施工機械的作業,每日產生的噪聲、振動、廢氣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公路建設專案施工期間對大氣的汙染,主要是施工揚塵和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所產生的揚塵,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瀝青所散發出來的氣味等,尤其是碎石加工廠石料的破碎過程,粉塵很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大;同時,瀝青混合料拌和場的拌和裝置在生產過程中粉塵也較大,近年來採用除塵裝置,達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決。

  施工期間的噪聲汙染,主要是由於施工機械如打樁機、鑽孔機、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穩定土拌和機、路面材料拌和機、壓路機及各種運輸車輛等所產生。這些機械的噪聲源強,一般為80~100dB(A)。對施工人員影響較為嚴重,尤其是直接操作人員,另外對500m以內的區域有一定的影響。

  1.2社會生態環境問題

  公路改善的目的,一般是透過較低的運輸費,能較方便地到達市場、工作地點、購物處及諸如健康和教育設施而給周圍社會帶來效益。在一些主幹公路和高速公路專案中,利益者往往主要是長途運輸,而當地的效益可能極小。然後,公路建設與公路改建專案總會改變一些公路周圍社群或社會環境、影響生活方式、行程方式、社會和經濟活動等多個方面。

  當公路或其它基礎設施截斷已有的公路時,就產生了社群隔離現象。在新建的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設計車速較快,又進行了出入口控制和隔離措施,當地出行的路線加長,直接影響企業業務、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對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連線線的修建可解決公路與社群之間的衝突,減少交通對社群的影響,有時也會給當地商業業務帶來繁榮,同時社群也會擔心由於交通分流而損失業務,有時社群活動就會朝連線線遷移,潛在地改變了現有土地的使用方式。公路建設專案也可能引起地方公路網路上車流量的變化,如果地方交通增加會產生公害。

  當農田被一條新建公路而分割時,農業活動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干擾現有的耕種方式以及田塊之間的連線。同時旅遊業也會因公路建設受到影響,公路交通改善,交通方便與快速會對旅遊業有利;而如果管理不當,旅遊點商業活動增加,會影響旅遊的吸引力。

  當比較孤立的社群與外部世界的接觸聯絡日益增加時,會產生“文化振盪”,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由於公路建設,加強了當地與外界的聯絡,開放程度加大,當地讓其它人來開發與居住,從而擾亂了人類與土地之間的脆弱的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人口遷移與當地人口的減少。對於大部分當地居民來說,土地是其本身、其生活方式和其生計中一個珍貴和不可擺脫的部分;確實植物與動物都基本上被認為是受尊重的生命,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公路建設太容易破壞這種平衡了;新建公路使得當地與外界聯絡加強,外界人員有的會佔有土地種田,有的開發諸如礦藏、森林或野生生物等其它資源;對現有資源的日益增加的競爭,尤其是當居住者引進一種生態上不合適而又未被證實的生產系統時,將可使當地人口處於不利地位。同時,新居民以及公路施工人員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健康與社會問題,包括疾病、生活習性、就業壓力等,這些將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並易使其受到傷害;當地公路交通改善而提高了其土地價值,將趕走一些低收的租戶和住戶,公路建設會損害當地一些人的利益。

  公路建設必然造成住宅、地產、企業及其它生產資源的被徵用,必將引起社會干擾及使受影響的居民遭受損失。徵地影響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而且還是社會和心理方面的;經濟影響包括房屋或一個企業的損失、業務收入的暫時或永久性損失,這些都是可以估計和作價的,但是,對這些損失的具體計價卻往往是一個相當困難和持久的過程;社會和心理費用更加複雜,有時更加具有破壞性,社群或村莊被分割和破壞,居民之間的交往也因公路的分割而減少,甚至失去聯絡,商業也會因此而發生變化,這類問題往往在居民個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上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壓抑中表現出來。

  公路建設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是主體工程佔用和分隔土地,移民拆遷;路塹的開挖,路堤的填築對地形、地貌的植被的破壞,以及施工過程中對環境和水系的影響等。

  2、公路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公路環境保護設計所稱的生態環境是指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範圍內的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地、森林、草原、溼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等。

  公路應繞避生態環境中所列的保護物件。公路對生態環境中的保護物件產生干擾時,應結合受保護物件的特性提出保護方案,將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的限度。有條件時,宜進行環境補償。

  2.1生物及其棲境的保護

  公路中心線距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邊緣宜不小於100m。當公路必須進入自然保護區時,應遵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公路透過林地時,應嚴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數量,嚴禁砍伐公路用地範圍之外不影響視線的林木。公路用地範圍內,應按綠化設計要求進行栽植。有條件時,填方邊坡的植被覆蓋率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應達到70以上;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應達到50以上。公路經過草原時,應注意保護草原植被。取、棄土場地應選擇在牧草生長差的地方。公路進入法定保護的溼地時,工程方案應避免造成生態環境的重大改變。施工廢料應棄於溼地之外。在有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出沒路段,應設定預告、禁止鳴笛等標誌,併為動物橫向過路設定獸道。

  2.2水資源、自然水流形態的保護

  應調查和蒐集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範圍內的地表水資源分佈、容量以及水體的主要功能。路面徑流不得直接排入飲用水體和養殖水體。不得佔用居民集中地區的飲用水體;當路基邊緣距飲用水體小於100m、距養殖水體小於20m時,應採取綠化帶或者其它隔離防護措施。公路在湖泊、水庫等地表徑流匯水區透過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公路對地表徑流的阻隔。公路經過瀑布上游、溫泉區等特殊水體時,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規定,確定避讓距離。在作飲用水的地下水水源保護區設定的排、滲水構造物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質汙染時,應採取措施隔離地表汙水。應注意保護自然水流形態,做到不淤、不堵、不留工程隱患。跨越溪、河、溝的橋涵的過水斷面,應保證洩洪能力。公路跨越山谷時,應根據山谷寬、深及匯水面積等選擇透過方式,有條件時宜優先採用橋樑跨越。工程廢方棄置應作出設計,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

  應充分調查沿線的工程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植被種類及覆蓋率、水土流失現狀等,綜合採用生物防護和工程防護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山區公路地質病害地段,當採取生物防護措施進行水土保持時,應考慮當地區域水土保持規劃。山區、丘陵區公路應儘可能與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減少開挖面、開挖量,注意填挖平衡。棄土場應做好排水防護設計,以避免成為新的水土流失源。取土點宜選擇荒山、荒地。暴雨強度較大、巖體風化嚴重、節理髮育的石質挖方邊坡或鬆散碎(礫)石土填挖方邊坡地段,宜採用植物與工程綜合防護措施。做好公路綜合排水設計,應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將路界範圍內地表徑流引入自然溝中。各種排水溝渠的水流不應直接排放到水源、農田、園林等地。應注重高速公路綠化設計,選用適合當地生長的花草、灌木、喬木等植物,對路堤邊坡、棄土等進行綠化,防止水土流失。

  3、公路交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除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外,還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具體講,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的多樣性和生物遺傳的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一般有三種方式,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離體保護。

  3.1公路交通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公路建設和營運對地區區域性生態環境的影響往往是永久性的。路基、路面、採石取土區、工程施工區以及永久性建築等,可能在不同路段對森林、草地、溼地、荒漠等生態系統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公路建設和營運還會干擾沿線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有可能對某些珍稀瀕危動植物產生一定的傷害。另外,不合理的公路佈局,有可能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公路建設和營運必須重視保護生物多樣性,採取積極措施,儘可能消除和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

  3.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公路建設和營運,必須遵守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關法規。

  1)實行環境影響評價

  《野生動物保護法》指出,“建設專案對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規定,“建設專案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生長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提交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必須對此作出評價”。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明確保護措施,並經主管部門審批。

  2)保護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採藥、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條例》還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汙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專案,其汙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標準”。

  3)合理選線

  公路選線,通常應避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古樹名木集中分佈區、重要自然遺蹟分佈區、具有旅遊價值的自然景觀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等地區。

  4)採取保護措施

  如果公路必須透過上述特殊區域時,應建有效的保護設施,如保護網欄、獸類通道及橋涵等。嚴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車輛執行速度,限制噪聲,減少尾氣汙染等。必要時,可以對某些受直接影響的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

  4、結語

  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不論是環境汙染及資源破壞,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即造成生態破壞。生物資源破壞將直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生物,從而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環境汙染將透過降低生物的生存環境質量而使生態系統遭受衝擊。公路建設與使用過程中環境汙染與自然資源破壞也必將對生態系統產生破壞,因此,必須加以控制。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報告6

  根據縣政協辦《關於報送調研材料的函》檔案精神,我局高度重視,庚即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縣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工作相關事宜,明確目標,細化責任,落實到人,現將我縣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縣生態環境建設現狀分析

  (一)縣域生態環境現狀

  1.草原三化(退化、沙化、鹽鹼化)及鼠蟲害問題突出,

  由於開墾、過度放牧等人為破壞和氣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經統計,20xx年我縣草地總面積20926.27km2,其中低覆蓋草地8899.18km2、中覆蓋草地7953.77km2、高覆蓋草地4073.32km2,沙地面積為430.03km2。從草地結構看低覆蓋草地佔40%,高覆蓋草地僅佔20%,形式非常嚴峻。

  2.水域溼地萎縮

  我縣溼地面積1839.98km2,其中河流水面佔60%,湖庫、

  灘塗溼地、沼澤共佔40%。近年來,農牧業、砂石場等嚴重影響我縣溼地環境,但溼地恢復及飲用水源保護專案的落實,有效緩解了我縣水域環境的惡化。

  3.水及空氣質量狀況

  根據20xx縣域環境質量考核相關資料顯示:二氧化硫

  排放量66470kg、cod排放量107400kg、固體廢物排放量16600kg,汙染源排放達標率99%,ⅲ類或優於ⅲ類水質達標率100%,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100%。

  (二)全縣生態環境破壞情況

  1.隨著我縣經濟的發展,與內地各地區經濟、人文等各方面交流擴大,外來經商、旅遊人員日漸增多,商業模式粗放,不注重流動人口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環境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對縣域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2.近年來,我縣市政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特別是交通),為方便砂石取運,施工方就地取材,致使公路沿線草場開挖過度,完工後又不及時回填、種草。

  3.217線各標段施工單位砂石採挖對道路沿線河流環境造成很大破壞,廢棄砂石堆積造成原有河道被截斷,河水溢位淹沒周邊草場。

  4.全縣幹部群眾環保意識差,白色垃圾隨意丟棄,影響草場土質,破壞植被生長環境。

  (三)全縣生態修復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縣實施退牧壞草、退耕還林、草場沙化治理、溼地恢復治理等生態修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縣域生態環境惡化,但草場沙化問題還是較為突出,也是各項環境治理工作中的難點,一是草場治理力度不夠,治理面積基本與沙化增量持平;二是退牧還草工程覆蓋面小,整體草原生態仍較脆弱;三是草原生態補償機制缺乏長效性,草原超載過牧情況仍較嚴重;四是退牧牧民生產生活保障不完善,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與經濟發展的矛盾仍較突出。

  (四)全縣環境保護執法情況及成效

  我縣無工業企業,不存在工業汙染源,在汙染源監管工作中,重點要加強對油庫、醫療衛生機構、砂場及建設工地的環境監管工作,落實“三同時”制度,並督促相關單位儘快完成垃圾填埋場及汙水處理廠建設,推進全州總量減排工作邁上新臺階。

  1.加強對油庫、醫療衛生機構等危險化學品、輻射源銷售、使用單位的監管,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輻射源登記備案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企業必須制定環境應急預案及儲備必要應急物資。

  2.加強對砂場及建築工作巡查力度,除登記備案制外,一是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建設專案“三同時”制度落實汙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及使用,加強對汙水、粉塵、噪聲等汙染的防治;二是砂場管理嚴格按照《縣砂石資源管理辦法》進行,落實資源開發植被、水系保護與恢復機制。

  3.我縣汙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與全州各縣相比較為滯後,減排工作中的硬體設施如垃圾填埋場、汙水處理廠都還處於專案前期工作階段,根本無法對全縣生活垃圾及汙水進行處理,更談不上汙染物總量減排。

  4.縣環境保護局於20xx年4月單設成立,初期,全域性幹部職工7人(其中:環境監察執法大隊1人、監測站0人),無固定辦公區,租借縣醫院30平方米辦公室辦公,人員緊缺、專業人才匱乏、資金嚴重不足、無執法車輛。在州環保局的大力支援下,在我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3年時間的發展,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執法大隊人員3名,監察執法車一輛,辦公樓也已基本完成建設,預計今年10月能投入使用。3年裡,該執法大隊共計開展監察執法工作250餘人次,巡查建築工地80餘家、飲用水源地80餘人次,查處未批先建、邊批邊建工地5家、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不力工地3家,在飲用水源保護、縣域環境監管及汙染源巡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25191平方公里的縣,人員及設施配備還嚴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對生態環保工作重視不夠,責任意識不強,幹部群眾環保意識差。

  2.擠佔挪用我局編制情況嚴重,監測、監察執法大隊進人很難。

  3.執法能力差、難度大。一是部分建築施工單位不認真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噪聲、粉塵擾民時有發生;二是有的建設專案不按程式落實環評批覆,先建後批、邊建邊批;三是有的建設專案拖欠或拒不繳付排汙費,對執法人員態度惡劣。

  4.汙染物處置體系空白。我縣無垃圾填埋場、汙水處理設施等環保設施,大部分鄉鎮駐地衛生環境差,街道上垃圾成堆無人處理,汙水隨意排放。

  5.環境監測能力空白、監察執法能力不強。縣級環境監測站標準化人員配置11人,但我局目前只有1人(無資質),設施裝置均空白;監察執法大隊人員3人,人員太少、執法能力差且均不具備執法資格(每年7月初由州局統一組織執法人員資格培訓,但屬我縣維穩敏感時段,無法派人參加,致使我局截止目前無合格執法人員)。

  6.由於各方面原因,我縣牲畜出欄率低(東區情況較為嚴重),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過載退化。

  三、亟待解決的環境保護問題

  1.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傳,一是宣傳我縣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問題,提高決策層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瞭解和環保工作重視程度;二是加強對全縣群眾環保知識普及,提高環保意識,減少人為破壞環境程度。

  2.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對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專案爭取力度,採取有效措施遏制草原“三化”、鼠蟲害問題、溼地退化。

  3.推進環保能力建設,一是建立一支能力強、素質過硬的監察執法隊伍,加強對縣域生態環境、建設專案及資源開發企業的監管力度;二是建立環境監測站,汙染物監測資料是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有效證據,只有具備一支合格的環境監測隊伍,才能保障我們的執法行為合理、合法。

  4.加快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增加牲畜出欄率,遏制過度放牧行為。

  5.建立健全汙染物處理體系,一是加快推進我縣垃圾填埋場和汙水處理廠建設,為全縣汙染物處理提供條件;二是建立鄉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運輸體系,各主要鄉鎮應設立環衛站,加強對生活垃圾堆放監管、收集及處置,同時要有效發揮垃圾收集池及中轉站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