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

小學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工作,教學中,我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為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在這一學期裡,在教育教學任務中,我盡職盡責。按照大綱要求制定並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到開學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質量分析。教學中論題鑽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醜,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本學期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儘量做到:

  1、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三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三年級小學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絡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今後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強專業教學水平。教師的專業即是教師之本,我將在具體的教研活動中,在教案編寫、課堂教學、課後反思等方面

  加強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學水平,並透過聽課加強互相學習,透過撰寫反思、教學論文等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讓品德與生活教學更有趣、有效,更富創新思想,更能促進學生的成長。

  第二、繼續加強品德與生活學科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總之,透過一學年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課程標準》進一步理論聯絡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小學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2

  新的學科新的挑戰,在新學期伊始,我承擔了三年級品德與社會課的教育教學工作,第一次擔任這個學科的教學,我做了許多嘗試,現對半年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充分挖掘教材,以教材為依託,培養學生的多項能力

  在第一單元的教學中,我以“參加集體活動有益還是無益”為題展開辯論會,學生積極性很高,多方蒐集資料,派選正、反方隊員,積極進行辯論,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學生更深地認識到了參加集體活動的好處。在學習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時,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網路多媒體,讓學生讓王查一查、實地看一看培養學生動手蒐集能力。

  二、進行熱愛家鄉教育,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本教材的第二單元是《歡迎到我家鄉來》,教材充分關注本省的社會發展特點,突出地域特色,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將“一山一水一聖人”拓展出去,將我國的名山大川、傳統文化、古老文明、歷史人物等知識有機的串聯起來。我充分挖掘本地資源,讓學生透過問大人、上網調查、蒐集資料等方式蒐集本地的名勝古蹟、風景秀麗的地方、土特產、傳統風俗、家鄉工藝品、家鄉名人,舉行家鄉風情博覽會讓學生認識家鄉的美麗,感受家鄉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宣傳環保,讓學生愛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第三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在瞭解家鄉、熱愛家鄉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注身邊的生活環境,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本單元“源於生活、貼近生活、引導生活”,我將學生的學習方式變為探究性學習,在“垃圾帶來的煩惱”、“節約用水”、“環境好我快樂”這幾個主題活動中,我安排了討論、調查、表演、製作、合作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讓學生對環境汙染有充分的認識。同時我也給學生補充大量的資料,讓學生對環境問題認識更充分,透過舉行保護環境報做什麼“演講會、“環境保護從我做起”黑板報等讓學生在自己環保的同時宣傳環保。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體現的道德對兒童的發脹具有直接的教育意義。在教育教學中,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我擔負的不僅僅是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品德的教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