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1
我相信大家都讀過《三字經》吧!《三字經》裡有兩句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孟子的母親曾為了他有一個學習的好環境而搬了三次家。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割斷子織的布來教育他。就因為這樣,孟子才明白什麼是半途而廢,才可以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學家。
像孟子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說詩仙李白,他小時候很聰明,而父親卻一天到晚讓他讀書。有一次,李白看見父親不在就偷偷溜出去玩了。他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年邁的老奶奶拿著一根又粗又大的鐵杵,在河邊的石頭上使勁地磨著,李白便覺得十分奇怪,好奇地問:“老奶奶,您在幹什麼?”“我把它磨成繡花針”。老奶奶邊磨邊說。“這麼粗的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呀!”李白驚訝萬分。“只要不停地磨,總有一天會磨成的。你們讀書也不是一樣嗎?”老奶奶笑了笑說。李白聽了,心裡不由一動,馬上回到書房,專心地讀書來。最後,李白終於成了歷史有名的詩人。
還有很多名人因為小時候貪玩,而領會到一個一個的道理。雖然我們不會像孟子和李白一樣逃學,但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能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2
疫情期間,我在家讀了一本感興趣的書——《三字經》,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本書上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有數百句,它精闢地用文字總結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更加透徹地瞭解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真告訴了我不少知識。
《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是它言簡意賅,簡潔明瞭,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滋潤。我讀《三字經》後,覺得它對我幫助很大,它不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明白瞭如何做人,還讓我開闊了視野,領略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悠久文化。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孔融雖然只有4歲,但是卻懂得謙讓,將大梨讓給更年幼的孩子,要是換作是生活中的孩子,準會吵吵嚷嚷地要吃大梨。但是孔融卻很謙遜,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得多。作為福彩的一員,我們有何理由不去學習孔融的謙遜禮讓?
《三字經》最後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我們要引以為戒,應該勉勵自己努力去學習。這可以說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可虛度歲月,蹉跎光陰。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要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3
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就像我的啟蒙老師,讓我瞭解了許多知識,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記得上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剛開始我很不喜歡看這本書,因為我覺得它不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那些書,有一波三折的情節吸引我,而且我也看不懂。媽媽就把《三字經》逐字逐句地解釋給我聽,她的講解使我明白《三字經》裡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但是它更耐人尋味。
漸漸地我愛上了《三字經》。《三字經》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經典。這本書裡,每三個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它主要講述了人的善、惡、學、孝、禮、儀,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三字經》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於讀書等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我讀到:“香九齡,能溫席。”我真的很感動,小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他不僅以孝心聞名,還勤奮刻苦,博學多才。
我們現在的許多同學家境優越,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不知道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對父母大吵大鬧,整天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順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而是趕時髦,比吃穿。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恩情。所以我們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將來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
“融四歲,能讓梨”講得就是:孔融四歲的時候,鄰居家送來一筐梨,他走過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他:“你為什麼挑小的呢?”他回答說:“哥哥們年紀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就應該吃小的呀。”我覺得孔融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也要向孔融學習謙讓之禮。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我身旁站著,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搖晃晃的,很危險,我立馬站起來扶著她,讓她坐在我的位子上。老奶奶笑著問:“小姑娘,你為什麼要把座位讓給我呀?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學習的《三字經》裡講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所以我就把座位讓給您坐”。奶奶說:“你真是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好孩子。”聽完奶奶的誇獎,我心裡美滋滋的,這都是《三字經》的功勞呀!
透過對《三字經》的學習,我明白了古代文化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是有它的道理的,例如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幫互助、愛護公物等等,我們應該把這些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得更加美麗富強,這是我的夢想。
俗語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同學們,與書為友,其樂無窮,讓我們點燃讀書的激情,在書海中揚帆遠航吧!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4
今年暑假裡,學校里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讓大家背誦《三字經》,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三字經》資料十分豐富,而且能琅琅上口,象兒歌似的,十分搞笑,又能啟迪心智,我被《三字經》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的吸引了。
《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三字經》是一篇有勸學的,有講道德的,有講做人的等等。它是每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只有三個字,含意深刻,簡潔明瞭,能讓我們一讀就懂。我讀《三字經》後,覺得它對我幫忙很大,它不僅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知道珍惜時刻,講禮貌懂禮貌,讓我在少年期走正確的成長道路。同時還使我的知識面擴大,個性一些歷史方面知識讓我懂得了許多。文中還有許多經典故事,如孔融讓梨,讓我回想起尊老愛幼的好精神。《三字經》中還有激勵我們學習的典故,如頭懸樑、錐刺股,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只有趁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才能長大成才,為國效力。從《三字經》中,我還明白了,一個國家或一個人,如不上進,則會後退,一個君主不明智,將會成為昏君,最後使國家滅亡……
《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此刻也不失為一本好書。《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5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人人都可以讀書,但讀書有得法與不得法的區別。讀書不得法,就可能讀不懂,讀不透,甚至越讀越糊塗;只有讀書得法,才可能學到知識,有所收益。
歐陽修善於積少成多,發明了“計字日通”讀書法。歐陽修根據自己的需要,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規定自己每天要熟讀300字,這樣他用了三年半時間就將這十部書熟讀完畢。然後,他再規定自己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只用了七年時間就背熟了。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同樣可以學到大量的知識。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因為讀書能給我帶來無限樂趣,和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書是知識的海洋,是人類生活的營養品,書是開啟智慧寶庫的鑰匙。讀書,能夠獲得智慧,使我變得更加聰明。
有一次,媽媽讓我把煮熟的雞蛋放進冰箱裡,我卻不留意把它們和生雞蛋放在一起了。“這可怎麼辦呢?”媽媽著急地說。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在一本書上看過怎樣分辨生雞蛋和熟雞蛋的辦法,於是我把雞蛋一個個的從冰箱裡拿出來,在桌子上轉。書上說,轉的飛快平穩的是熟雞蛋,轉的緩慢搖晃的是生雞蛋。所以很快,我就把它們分辨出來了,媽媽連連誇我。
書,雖然看起來是枯燥的,呆板的,但其實你只要用心去感受書中的每個字的含義,相信你很快就會愛上讀書的。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6
讀《三字經》後感《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近我認真地讀了這本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潔精湛的哲學雋語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席”.“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所感動。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著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邊,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小學生尤為一塊璞玉,不經雕琢,怎麼能成在器?我們應立鴻鵠之志,該苦學習,勇攀高峰,長在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講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紂王朝的殘暴統治,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國曆代王朝中最長久的朝代。讀了《三字經》後,我對這段歷史印象更深了。《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還沒讀過,建議你去讀一讀,它一定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7
在這個寒假裡我背完了《三字經》這本中華國學經典。它的每個句子都有三個字組成,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背誦。
《三字經》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和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還有在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的傑出人物。至今這些語句中所蘊含的故事還在我的腦海中浮現。“炎宋興,受周禪”,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這句話中所講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開封。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他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便決定把將軍們的兵權收回來。於是他就大擺宴席,把所有的將軍都請進宮中,正當大家喝的盡興時,趙匡胤發話了:“我總擔心你們的部下有一天會把黃袍披到你們的身上。不如你們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做個閒官,買房置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這豈不是更好嗎?”第二天,將軍們都紛紛遞來了辭呈。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老師告訴我們《三字經》是我們祖先留給後人的文化瑰寶。我們要認真閱讀,反覆吟誦,才能達到增長知識,明事理的目的。我今後還要多朗讀它,《三字經》會讓我終生受益。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8
每天我寫完作業都要讀一些課外書。這學期,我就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它是一本很有意義的書,它的每一個字,都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有教我做人的,有教我做事的,還有教我學習的……
《三字經》中有幾句話讓我記憶憂新,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它讓我明白從小要好好學習,不能錯過最好的學習機會,更不能做一個平庸無能的人。像“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意思是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為父母暖被窩,夏天用扇子扇涼蓆。他的細心和孝順是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而“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這句話讓我體會到兄弟間要相互謙讓,做兄長的要呵護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重兄長。雖然我們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但我們有夥伴,有同學,所以我們對同學和夥伴也要相互謙讓尊重。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後,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一定用學到的這些道理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9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但那時我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義,並且也只會其中的幾句。真正開始讀《三字經》還是到了三年級上半學期,教師把它作為一項作業佈置下來。當時心裡真的覺得教師太可惡,把這種無用的東西當作業,又深奧又難背。
於是乎,每一天讀幾句《三字經》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每一天早晨,巷子裡總能聽到我朗朗的讀書聲。爸爸對《三字經》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誦的方法也很管用。漸漸地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因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熟讀三字經,便知天下事”。其中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深的瞭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溫席扇蚊》的故事讓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謙虛才能使人偉大;“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懸樑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你就像一位的教師,感激你讓我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你就像一盞明燈,成為我人生的導師。我將把中華傳統的美德中華傳承、延續下去。同時期望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能夠在《三字經》的指引下,天天提高,健康成長。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10
《古人讀書的方法》主要講了每一個人都可以讀書,但是有辦法的與沒辦法的讀書是有區別的。比如,有辦法的,就會輕而易舉的讀明白,沒有辦法的,就會讀不懂,讀不透,甚至越讀越糊塗,只有有辦法的才會學到知識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學習的一些方法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文化。
透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一定要先學會做事的方法。比如,之前呂老師,教了一個叫“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透過圖畫可以看著導圖瞭解課文內容,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語文課文的小方法,所以我和同學們都非常的佩服呂老師。
思維導圖,我第一次寫的時候非常難,但是經過一天天的反覆練習,寫它已經是輕而易舉了,有的時候還可以舉一反三了呢!老師讓我們寫完後再自己講講自己的導圖,同學們有的磕磕絆絆的,而我都沒有發言過,所以我要繼續加油,把我的思維導圖寫的更好一些,然後去上臺講講。
謝謝呂老師教會了我非常有用,受益匪淺的學習方法,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了課文的內容。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11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三字經了,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黃香九歲就知道替爸爸暖被窩,;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孝悌為人之本!仁慈而和善的情性是所有各種品性中最可愛的。
烏鴉長大了,還要反哺自己的父母,作為小朋友的我們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首孝悌,次見聞!”古老的文字已一語道破做人的輕重之處啊!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三字經了,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黃香九歲就知道替爸爸暖被窩,;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孝悌為人之本!仁慈而和善的情性是所有各種品性中最可愛的。
烏鴉長大了,還要反哺自己的父母,作為小朋友的我們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首孝悌,次見聞!”古老的文字已一語道破做人的輕重之處啊!孝悌為人之本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12
中秋節放假的時候,媽媽讓我把以前讀過的《三字經》拿出來再讀讀,並給我講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以前背《三字經》的時候,其中很多語句的意思我都不明白,這幾天經過媽媽的講解,我能理解了書中的一些含義。
其中有一段關於古人學習方面的詩句,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大聖人孔子曾經把7歲的項橐當作老師;宋朝中書令趙普讀了一輩子《論語》,做了宰相之後,仍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的書抄寫在用蒲草編的席子上;公孫弘削竹片用來抄書;孫晉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髮系在房樑上;蘇秦學習睏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晉朝車胤晚上用捉來的螢火蟲當作燈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光看書那時條件艱苦,先賢們卻沒有因為各種困難放棄學習,更是找到各種方法堅持學習,而且都是很自覺的,不需要爸爸媽媽老師來監督。
聽了以後,我很羞愧。再想想我們現在學習的情況,許多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有的說話、有的看小說、有的玩玩具,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光。課後還經常因為貪玩忘了做作業忘了學習,經常得家長和老師在督促、著急。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校服,書本也是嶄新的,坐在明亮的教室、有敬責的老師輔導我們。在這麼好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勤奮努力學習報答父母與老師們對我們的付出。努力成才,報答祖國報答老師及父母的愛。我要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同學們,讓更多的人向先賢們學習。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13
人們常說:“一本好的經典就是一個好朋友。”經典對人成長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好的經典往往能改變人得一生,而執著於看書和愛書的我,到今天讀過的經典已經不計其數了,使我受益無窮。
盛夏我坐在院子裡,微風輕輕地吹著,朦朧的月色,手中捧著《唐詩三百首》愜意的漸漸沉入夢鄉。小時候我懷著激動地心情,從媽媽手中接過我的第一本書《三字經》,他打破了我沉睡的心靈,讓聖潔的陽光照進來,於是我每天吟唱著:“人之初,性本善”,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從此,嬉戲的地方少了一個頑皮的身影,懷著一份不捨我邁出了年幼。如今,《三字經》已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於是,我便向更高的境界探求。一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使我心曠神怡,一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我對大自然充滿嚮往,對瀑布溢滿的憧憬。
我帶著對李白的崇拜,對杜少陵的嚮往……去更深的瞭解經典,也對它更多了一份期望 。我深深的沉入了經典裡,暢遊在這知識裡,其樂無窮。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會更深的挖掘你,去享受更多的樂趣,貯藏更多的智慧……與經典作伴,與聖賢為友,做龍的傳人。
讀經典就是讀人生哲理,經典與我有約。經典是我成長的好朋友,它不斷的孕育著我的心靈。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14
自宋朝開始,《三字經》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大約一千一百多個字,已算得上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極易成誦。其內容,包括我國的傳統教育,農業、地理、天文以及道德,還有一些民間傳說等受到歷代世人們所傳承。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講的是西漢人路溫舒用蒲草編成席子用來抄書;公孫弘自己製作竹簡用來抄書。他們的生活都很貧苦,沒有錢來買書,但是自己卻能做到勤奮自勉、刻苦學習。“頭懸樑,錐刺股。彼不練,自勤奮。”講的是漢代時期的孫敬為了防止自己讀書時打瞌睡,把頭髮吊在了房樑上;戰國時的蘇秦讀書犯困的時候,就會用錐子來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學習時,懶惰便是最大的敵人,好學之心,便可使你在學習之路上所向無敵。
你望天上繁星點點,一顆星星有它不同的意義,獨一無二,可能它們的形狀會相同,可每顆星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是嗎?正如《三字經》一般,每一句,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代表了不同的道理,彰顯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學好《三字經》,不僅能在學習上給予自己莫大的幫助,更是對古人們智慧結晶的尊重。
大學生三字經讀後感15
我小心翼翼地翻開這本《三字經的故事》,映入眼簾的是幾句琅琅上口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香九齡,能溫席這個故事講的是,黃香出生在一戶貧苦人家,父親和母親都是農民,他們早出晚歸,常常天沒亮就起床幹活,到深夜才回家。因此黃香十分心疼父母,從而更加孝敬父母。有一年的冬天,天異樣寒冷,但黃香的父母為了讓孩子上得起私塾,依然努力耕作。很晚了,父母還沒回來,九歲的黃香為了讓父母回家後多點溫暖,躲進父母冰冷的被褥裡,用自己的體溫為父母溫席。這個故事成就了一個千古佳談,黃香這個名字在民間婦孺皆知。
讀完這個故事,我對孝敬父母的黃香肅然起敬。是啊,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義務。父母毫無怨言、不辭勞苦地支撐著一個家,我們作為子女的難道不該孝敬、順從、回報他們嗎?你想想,黃香當時的年齡比我們還小,卻懂得孝敬父母,我們可以說是他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卻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反而讓他們操心,擔憂,成為他們的負擔。
我們在家也是個實實在在的“小公主”小皇帝,平時幾乎不幹家務活,甚至自己的事都要父親母親代勞,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現在讀了有關黃香的故事,對比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感到無比內疚。比起黃香,我不但不能為父母分憂,反而給父母增添麻煩。所以,我要以黃香為典範,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